《33号远征队》是笔者今年目前整体最喜欢、体验最复杂、感受最深刻的游戏作品。除了一秒入耳、如闻天籁的游戏音乐以外。其用绘画元素构建的游戏世界观——油画质感的卢明城、花瓣般消散的 “抹煞”,灵墨反击、光与影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更为关键的是游戏世界观里还有一个背景板——文客。要知道法国的文学成就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绘画成就的。刚好笔者也对19 世纪末的法国文学有所了解,因此就想着对文客与美好年代进行一番不负责任却又有迹可循的——狂想!
原作通关后有一件事情总是忍不住琢磨,就是——那场文客引发的大火。阿莉西亚毁容、维尔索葬身火海,好端端一个绘师家族,就这么从 “巴黎首席” 摔进悲剧里 —— 怎么看都像有人在背后推了一把。要是续作把 “查大火真相” 当主线,那可太有的聊了,既能填前作的坑,又能顺理成章把文客和新男主拽进来,甚至还能让 “绘师 vs 文客” 的对立,从 “笼统的阵营战” 变成 “带着恩怨的拉扯”。
续作开头,可以让玩家先操控克莱雅,来探寻那场大火,以克莱雅的视角先当 “解谜人” 就很合理。她可能会翻遍狄桑德家剩下的旧箱子,找出维尔索生前的画稿 —— 说不定某张草稿背面,有哥哥写的半句 “文客那边的人又来了”;也可能去卢明城的废墟里找当年的老住户(原作结局之前的时间线),比如还活着的巍民,听他们说说维尔索过去的故事。顺着这些线索摸下去,她迟早会摸到文客的门。
这时候,新男主就得登场了。给男主起个经典的法国名字吧,叫 “埃米尔” 怎么样?既像美好年代时期那些作家的名字(比如左拉就叫埃米尔・左拉),听着又带点温和的劲儿,跟 “文客” 的 “文艺气质” 也搭。但埃米尔不能是那种 “一上来就跟克莱雅打起来” 的文客 —— 他得是文客里的 “边缘人”,专门研究 “旧文本修复”,手里藏着些没人在意的老手稿,其中就有一份跟那场火有关。
克莱雅找到埃米尔的时候,俩人大概率是互相提防的:她握着画笔,眼神里带着 “你是否跟我家的大火有关” 的警惕;他揣着手稿,语气里透着 “绘师别什么锅都往文客身上扣” 的无奈。但等埃米尔把那份泛黄的手稿摊开 —— 上面是他父亲(当年也是文客,而且是偏温和派的)写的日记,提到 “极端派最近总在聊‘得趁维尔索没接手画师会会长前动手’”—— 俩人的目标就凑到一块儿了:克莱雅想知道哥哥到底为什么死,埃米尔想查清父亲日记里没写完的 “极端派阴谋”。
接下来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让埃米尔带克莱雅 “回溯” 那场火 —— 但不是真的穿越回去,得符合文客的 “文字能力” 设定。比如埃米尔能激活父亲日记里的 “记忆文本”,让俩人进入 “文字构建的火灾现场”:不是上帝视角看火怎么烧,是站在当年目击者的视角里,听他看到的、听到的。埃米尔操控的这个 “文本回溯”,得有文客的特色 —— 比如画面是泛黄的书页质感,遇到关键信息会变成模糊的文字块,需要埃米尔 “补全句子” 才能看清。而这场 “回溯”,就得把大火的真相慢慢露出来——原来那场火不只是“除掉维尔索”,还是文客极端派夺权的关键一步;原来克莱雅和埃米尔要面对的,不只是 “过去的恩怨”,还有现在文客里藏着的大阴谋。
这么一来,“查大火真相” 这条主线就立住了:既解答了前作玩家的疑惑,又把克莱雅的 “寻兄仇” 和埃米尔的 “查父冤” 绑在了一起,还让 “绘师 vs 文客” 的对立有了具体的 “仇恨源头”。更重要的是,这场火让克莱雅和埃米尔 —— 一个绘师家族的幸存者,一个文客温和派的后代 —— 从 “互相提防” 变成 “并肩找真相”,为“罗密欧与朱丽叶” 式的感情,铺好了最合理的底色。毕竟,当两个人一起盯着同一份写满秘密的手稿,一起在文字构建的火场里护着对方时,阵营的对立,好像就没那么重要了。
聊完主角和剧情,我们来畅想下在游戏设计层面的事。游戏的类型和玩法可能总体上延续前作的设计,但会优化,核心就俩事儿:一是把 “弹反依赖症” 给治了,二是从头到脚裹上“文客那股书香气”,前作的技能名、怪物名都需要重新设计,得让人一看就想起 “哦这是文字造的世界”。
先说说战斗优化这事儿 ,前作那战斗我到现在想起来还手心冒汗,尤其是到了后期,随便一个精英Boss攻击全得弹反,错一下血条就见底(指名道姓那个扛着月光大剑,魂气满满的西蒙),手残党直接被卡在“断崖”里。因此,游戏设计上要优化弹反,保留“精准反击”爽感的同时,把“必须弹反才能活”改成 “弹反是加分项,不是保命项”。比如前作后期战斗,基本是“不弹反 = 掉大血”,续作可以加个“文气护盾”机制:平时打怪积累“文气值”,没接住弹反时,能自动用护盾扛一下伤害,虽然护盾值有限,但至少不会一下就被秒。而且弹反成功的奖励也能更灵活,不只是 “打回去疼一点”,还能随机捡个 “短句碎片”—— 攒够三个就能放个小范围 AOE之类的。
还有前作那按顺序放技能,打点燃切高手姿态,凑元素放元素初生等的老套路,续作也能跟文客设定结合着改改。比如把 “技能 CD” 换成 “遣词冷却”:每个技能都要消耗“源词(对应前作的 “源色” 换成这个,听着就有文字味儿),而“源词”可以分三种 ——“写实词”(左拉、莫泊桑风格,偏防御和控制)、“象征词”(波德莱尔、魏尔伦这派,偏输出和debuff)、“抒情词”(雨果、缪塞这类,偏治疗和增益)。放技能时不用死等CD,只要凑够对应 “源词” 就能放,比如“写实词 + 象征词”能组合出 “萌芽・荆棘缚”,捆住怪物还能持续掉血;“抒情词 + 写实词”就是“月光・庇护”,给全队套个回血盾。这样战斗就从“按顺序放技能”变成 “拼词玩策略”,哪怕弹反差点意思,也能靠凑词打出花样,形成不同的文学流派。
怪物设计方面。前作的“经怪”,续作可以叫“错字魔”—— 外形是一团扭曲的墨水,身上飘着写错的字,比如 “悲” 写成 “非”(中文示例),打它的时候得先用“修正笔”(道具)把错字改对,才能造成真实伤害,不然它会一直回血;还有个小怪叫 “断章妖”,是从没写完的手稿里跑出来的,身体是半截句子,比如“在那个下雨的夜晚,他”,打它的时候得用 “补句技能” 把句子补完(比如补 “举起了伞”),补对了它就会愣住,这时候打上去伤害翻倍,补错了它就会暴怒,攻击变高。
技能名也得花心思,前作的如熊熊画界、司汤达症等都需要换成对应的文学元素,每个技能都得能对应上作家的风格。比如 “作家天赋”翻到左拉的《萌芽》,就能获得 “自然之力”,接下来打怪时 “写实词” 获取速度变快;翻到魏尔伦的诗集,就解锁 “韵律之盾”,被攻击时有概率自动反击等等。
写及此处,咱这篇 “借着对前作的喜欢,自己编了个过瘾的故事”的狂想笔记就先到这儿,后续要是再冒出新脑洞,说不定还会补两句。最后就坐等官方的续作 —— 要是真侥幸猜中一星半点儿,记得来打卡啊!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