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月1日是Nintendo Switch发售的前夜,也是《Syrian Warfare》的绝命时刻。这天,一家俄罗斯的小游戏工作室Cats Who Play在Steam上发出了愤怒的声音,抗议他们的RTS游戏《Syrian Warfare》被下架。在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Steam上,他们的声音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顾名思义,《Syrian Warfare》是一部描述叙利亚战争的RTS游戏。从2011年开始,叙利亚成为了利比亚之后又一个全面动荡的国家,国内的势力纷争从最开始的巴沙尔·阿萨德的政府军与反政府力量之间的角逐,到快速崛起的伊斯兰国(ISIS),再到库尔德部族武装、真主党武装势力以及各路小型的割据势力,这片古老的土地飞快地淹没在战火的血腥漩涡中。大马士革、阿勒颇,这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城市,如今已经成为大国政治的角斗场和人民的修罗场。
Cats Who Play的这款《Syrian Warfare》就是站在巴沙尔政府军的视角,描述政府军与ISIS对抗,保护平民并收复失地的过程。虽然游戏中并未直接提及参战势力背后的支持者,但在游戏中,玩家的对手完全不是想象中散兵游勇的反政府武装,而是有钱有枪、轻重火力齐备的准正规军。与之相反,政府军则需要从风雨飘摇的逆境中开始,用有限的兵力一步步地反攻。
在实际的战争背景中,抛开前期的攻防得失不谈,叙利亚战争的整体形势转变,是从2015年俄罗斯派遣空军与地面部队正式进入叙利亚开始的。本来已经丢失了70%国土的叙利亚政府军在强有力的支援下,从原来的节节败退转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并取得胜利,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这充分展现了专业的战争机器与代理人打仗之间的区别。在游戏中,俄罗斯武装力量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正面角色。
与财大气粗的大厂不同,《Syrian Warfare》处处显示出小工作室的简陋寒酸:开篇动画居然是用实际的电视新闻剪辑而成,内容是西方国家对巴沙尔政府的指责与叙利亚战场的现状,以及疲惫的旁白,虽然对游戏的整体凝重气氛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是也体现出了一个“穷”字;画面质量与单位建模只能说是一般;简陋的UI、单调的BGM和较少的兵种单位也可能会让玩惯了豪华配置的RTS玩家感到一些不适应。
不过,从游戏性上来评价的话,《Syrian Warfare》还是吸收了很多经典RTS的要素,比如《战争游戏》中的载具加油机制,《英雄连》中的拾取武器设定,还有《近距离作战》、《突袭》等等,颇有一些2000年左右即时战略游戏百花齐放时的中古遗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yrian Warfare》中,引用了大量真实叙利亚战争中存在的战斗经历与要素。由于战争本身围绕着对重点城市的争夺展开,因此城市战与巷战就成为了游戏中的核心场景。俄国人对巷战有着椎心泣血的记忆,从斯大林格勒到格罗兹尼,再到阿勒颇,这些鲜血与混凝土堆积的经验,让他们对巷战有着独到的理解。在游戏中,建筑物的强度决定它是否值得坚守,或需要果断放弃,而步兵配合装甲单位在游戏中的机动战术,以及远程火炮的覆盖程度,将影响到自己在对方火力下的暴露状态,并决定战役最后的结局。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战单位的种类较少(大概是因为缺少制作经费),但游戏仍然忠实于战争背景,使用了一些极具中东战场特色的武器,比如反坦克皮卡、单兵防空单位(毒刺),还有大名鼎鼎的民用汽车炸弹和自爆卡车等等。在巷战中,大威力自爆卡车的一次袭击就足以摧毁中等强度的建筑物,范围之内的有生力量也会全灭,只要被敌人实施一次突击就会让玩家刻骨铭心。
总体而言,在游戏被下架之前,Steam上的总体评价集中在好评方面。不同国家的玩家除了对游戏性的赞美之外,也充满了对选择这个敏感题材的敬意。
《Syrian Warfare》究竟为什么被下架?
我们无从得知Steam将《Syrian Warfare》下架的具体原因,但Cats who play在《Syrian Warfare》的声明中表示:被下架的理由是“alleged copyright infringement”(涉嫌侵犯版权)。在10个工作日后,制作组将得到最终结果——重新上架,或永远在Steam上消失。对于这种可能,Cats who play的回答是:We're prepared to defend our honour and dignity in court.
蹊跷的是,《Syrian Warfare》登上青睐之光是在2016年5月18日,从那时起长达7个月的时间中,有大量的玩家购买并游玩了这款游戏的Alpha版本和后期的Beta Test版本,期间并无基于商业立场的举报和投诉,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款游戏中的哪些部分形成了商业上的侵权行为。
不过,在 《Syrian Warfare》的游戏讨论区中,无关游戏本身的争论一直存在,比如“如果我向平民投掷凝固汽油弹,会获得怎样的成就?”,或是“哦天啊,为了上帝之爱,请干掉这个游戏吧”。讨论区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俄语发言,与英语玩家帖子中连篇累牍的互嘲、Troll,无不表明:有关这款游戏的争执,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游戏素质如何,而在于它所秉承的政治立场。
众所周知,中东乱象起于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埃及、突尼斯、也门、利比亚都在战乱中成为了大国角力场中的鱼肉,而叙利亚不过是这一串波折中较为靠后的受害者罢了。一系列进程已经表明,一旦由欧盟主导的“禁飞区”被划定,反政府武装就会获得不知从何而来的大量资助,要钱有钱,要枪有枪,而原政权在内有强兵压境、外无国际支援的情况下,随着统治区域的缩小和战争资源的逐渐匮乏,崩溃只在朝夕。在此之后,原本和平安定的国内局势,就将被连天的战火与分崩离析的区块军事自治所代替,政治人物也如同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以各种“独裁”的名义谢幕。
“你为什么进监狱?”
“我支持穆尔西。”
“我反对穆尔西。”
“我就是穆尔西。”
——埃及隶属“穆斯林兄弟会”的穆尔西总统从上台到下台的闹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经过5年审判,原本被认定为“血腥镇压埃及革命”的政治强人,统治埃及30年的前总统穆巴拉克却洗脱了所有罪名,被宣判为无罪。但今天的埃及,已经无法再回到动乱前的平静富饶,而是一直在动乱中徘徊。
当同样的戏码在叙利亚再次上演时,一切都不足为奇。一开始以推翻阿萨德家族、争取自由为名的群众运动,在1年之后就演变为蔓延全国的大规模内战。在此期间,异军突起的ISIS(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叙利亚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更是以极端政教合一恐怖组织的姿态,公然宣称建国。
2013年以来,对欧洲国家的一系列恐怖攻击,包括巴黎暴恐案、《查理周刊》恐怖袭击等赫赫有名的屠杀,都被记在ISIS名下。全盛时期,ISIS将几十个地方割据武装或收编或剿灭,还公然斩杀英国、法国、日本等多国人质,一度将Youtube变成了花样处刑的恐吓场所和扩招兵员的宣传阵地。
要说清ISIS的来头,需要连篇累牍地讲上很久,但叙利亚战争中公开的秘密是:沙特和土耳其为ISIS输送了大量的资源与金钱。即使在叙利亚——伊拉克战线全面收缩的阶段,ISIS至少还保存有3条以上通往土耳其的安全通道,他们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征召和训练新兵、运送伤员,以及贩卖石油和人口。
2014年,美国针对ISIS,组建了包括北约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内的54国部队进行联合攻击——但直到2015年俄罗斯正式下场之前都收效甚微。
而在《Syrian Warfare》中,扮演“叙利亚拯救者”的主角恰恰就是俄罗斯人:无论是在游戏主题画面中的T90s,还是掠过战区上空的Su24,以及分发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俄国士兵,都彰显着这个游戏的特征——粗暴的暴力美学,将承担起保护西方视角中“邪恶阿萨德政权”的使命。
Wargamer:在叙利亚内战中,有数以千计的平民在交火中失去了生命。你们打算在游戏中重现这些平民的遭遇吗?是什么促使你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Dmitry Babkin:在游戏中,有一个大马士革郊区的任务:在经年累月交战的地区,仍然有平民在废墟中生存着,玩家必须去拯救他们并将他们撤出前沿。这病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你会发现人体炸弹,还有一些平民会被武装分子挟持。
我们为什么要把平民做进这个游戏里?这是因为我们试图去表现现代战争的各个方面,也如同之前提到的心理方面的内容。如果你面对的不是彻底的城市废墟,而是里面还居住着人的建筑物,你就不能无限制地使用重火力和空中支援,你在做决定之前必须深思熟虑。这就是玩家遭遇的道德困境,我们不会让玩家在这种境遇中感到轻松。
是的,许多游戏在故意避免这个问题,仿佛我们是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展开行动,这给人造成了战争是简单与光荣的错觉。而我们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描绘战争。
——2017年2月28日,《Wargamer》对Cats who play的访谈
在现实的叙利亚战争中,各方都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战火硝烟尚未平息,我们可能无法给予一个定论——但在英语世界里,当所有民众都已习惯于“阿萨德第19次炸毁阿勒颇最后一家医院”时,是非曲直似乎就如同真理一般无需辩驳。
小布什:我要干掉三十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鞋的。
民众:你为什么要干掉那个修鞋的?
小布什:我就说嘛,根本就没人在乎伊拉克人。
除了直接的热战之外,另一场声势浩大——或者说几乎是一面倒的“叙利亚战争”正发生在全世界的媒体上。和以美国媒体为代表的跨国媒体集团比起来,叙利亚政府方面几乎完全没有有效的发声渠道。当阿萨德一次又一次地被塑造为暴君、屠夫、独裁者和刽子手时,叙利亚的民众现状无人关注。是的,我们可以在CNN和BBC的宣传中看到被塑造为英雄的“白头盔”,并且有关他们的纪录片拿到了2017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大奖——但是更值得玩味的是,他们连进入美国境内领奖的资格都没有。
传媒的霸权是更大的霸权,它能超越国界、跨越洲际,直达电波与互联网覆盖的每个角落。这种文化意义上的压制和垄断比任何战争都要来得隐晦,却无处不在。当每个人在意识形态的营造与引导下,都以反抗一个臆想中的随时看着你的“老大哥”为荣时,却意识不到真正地无处不在地看着人们的究竟是谁。
作为文化载体,游戏也是同样。有鉴于此,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于《使命召唤》或《荣誉勋章》中无处不在的美国国旗,习惯于《国土防线》或《战地4》中奇特的单机剧情,习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世界,相信人们必将被爱、勇气以及来自西方的军靴所拯救。
傅:总统先生,今年夏天我们看到了一张令很多人心碎的照片,一名年幼的叙利亚男童的遗体在希腊海滩被发现。你看过这张照片吗?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目前难民危机是欧洲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有些人认为叙利亚政府需要负首要责任。对此你怎么看?
阿萨德总统:我看过那张照片,事实上我们看过太多其他照片。仅凭一张照片无法反映危机全貌。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恐怖分子的血腥屠杀,每天都很悲伤。那张照片其实是被西方用来做政治宣传的,而且很不幸,是以一种很恶劣的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民离开叙利亚,背后有两大原因:一部分人是为了躲避恐怖分子的严重威胁,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有些逃到了政府控制的区域,有些则逃往国外;另一部分人离开不是因为受到恐怖主义的影响,而是因为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实施的禁运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包括教育和受影响最严重的医疗业,以及基本的日常生活。当西方国家利用那张照片进行政治宣传、表现出同情叙利亚人民的时候,他们却一如既往地采取双重标准,一只手给叙利亚人民送来食物,另一只手却送来炸弹。 这就是现实,因为他们支持恐怖分子。难民们、这个男童、还有其他的孩子们受苦受难、失去生命,恰恰就是因为西方在全世界、在我们地区,特别是在叙利亚境内实行的政策。
——2015年11月9日,凤凰卫视采访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Syrian Warfare》何去何从?可能无人关心
诛心而论,当《Syrian Warfare》中俄罗斯人不合时宜地扮演了英雄与拯救者时,它被下架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有无数方式方法可以让想要发声的人们缄口不言,或让世界充耳不闻。从法国人将一战中法军徒手冲锋的方法移植到电影《兵临城下》开始,描述二战中的苏联形象的,除了督战队的机枪和面目扭曲的政委之外,似乎再没有留下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红色帝国的尸体已经被消化殆尽的今天,国力衰退的俄罗斯只能保住家门,却无法再在文化阵地上赢得更多的尊敬。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婊子。但在此之前,这个打扮历史的人需要在弱肉强食的斗争中赢得胜利——或暂时的胜利。舆论的阵地总会有人占领,至于占领者是谁,只能由力量决定。也正因此,当《Syrian Warfare》在Steam上消失时,那些喜欢这款RTS游戏的人们,最大的希望并非申诉成功,而是让它在GOG(Good Old Games)上重新面对全球的玩家。
讽刺的是,这个时候反而只有“免安装绿色版”才是唯一能够体验这款游戏的方法。至于《Syrian Warfare》能否在GOG上复活?大概这个世界上除了一些真正关心RTS游戏和叙利亚战争的人们之外,并没有人在意。
评论区
共 16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