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中国传媒大学,一场有关游戏的思想激荡与学术交锋,即将在2025首届中国游戏研究双城年会期间展开。共六大子单元,多达几十个超有趣的研究选题分享正等待着你!准备好了吗?
2025中国游戏研究双城年会,是[Aniwow!]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系列活动中的重磅学术单元。该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联合发起,拟于北京、杭州两地交替举行,故名「双城年会」。
该会议立足智能传媒的时代语境,以多角度、跨学科的视野深入审视游戏艺术与技术在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应用与影响,探讨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本体研究以及功能游戏、独立游戏、多元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等方向,旨在深度链接学界与业界,推动中国游戏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的融合与碰撞,打造服务全球游戏与动漫、数字艺术研究学者及从业者们的国际化、创新性交流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联合承办: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
时间:2025年10月25日-26日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302大报告厅
会议开幕式,将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会议将于开幕式结束后立即启动!请准备聆听上午场次的朋友们在9点前到场哦!
01 跨国玩家共同体
时间:10月25日上午9:00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媒体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理事、游戏产业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涵盖数字媒体传播、游戏研究、流行文化与文创产业。
嘉宾:赵瑜佩(浙江大学)
电竞外交与文化融合
嘉宾:熊硕(华中科技大学)
游戏出海与国家形象建构
嘉宾:刘梦霏(北京师范大学)
游戏文化基因的拓扑传承与流转
优秀投递论文:《从西西弗斯困境到游戏现实主义:“一日囚”叙事的跨文化传播与跨媒介融合》
作者:林品(首都师范大学)
02 游戏视听与智能影像(圆桌论坛)
时间:10月25日上午11:00
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秀青年人才,中国美协数字艺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智能影像创作与沉浸体验设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创作作品相继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奖项。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成果。
与会研讨嘉宾
鹍鹏(互影科技)
陈超(虚拟预演执行导演、现场视效指导)
杨歆迪(北京电影学院)
杨子杵(北京电影学院)
03 从预设到共生:功能游戏的设计进化与未来交互范式
时间:10月25日下午2:0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数字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心主任,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游戏艺术、动画、影视、数字媒体艺术相关教研及创作。近年来开展传统文化保护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嘉宾:牟堂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AI赋能与范式重构:功能游戏的交互设计实践
嘉宾:张牧(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功能游戏的介入
——交互艺术的价值重构与机制创新研究
嘉宾:熊红云(北京服装学院)
儿童友好交互游戏设计
嘉宾:邵兵(吉林艺术学院)
功能游戏与高校创作实践研究
04 游戏规则内外
时间:10月25日下午3:30
单元主席:刘书亮
主旨发言
《技能五子棋》
规则浮动的游戏与“能指学派”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数字艺术学学科负责人。动画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动画美学、动画与新媒体传播、二次元文化、数字游戏,以及AIGC、数字人等数字艺术领域前沿议题。动画行业媒体“动画学术趴”创始人。
嘉宾:朱小枫(北京师范大学)
作为玩法的游戏硬件
嘉宾:李雨谏(中国传媒大学)
雕刻香草:玩家的模组化嬉戏研究
嘉宾:李典峰(中国传媒大学)
对电子竞技中博弈行为的审美研究
优秀投递论文:《冷计算·冷媒介·冷凝视:电子游戏研究中的开发视角》
作者:王安础(华东师范大学)
优秀投递论文:《“玩”作为艺术:电子游戏的玩具性体验》
作者:曾睿淇(中国传媒大学)
优秀投递论文:《走向“异在”:电子游戏沉浸体验的技术现象学思索》
作者:汪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05 游戏形式与叙事表达
时间:10月26日上午9:00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腾讯游戏学堂高校特聘专家。策划《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全球官方展映(中国站)。
嘉宾:童元园(中国美术学院)
Big Game:
东方美学视角下的游戏教学与实践探索
嘉宾:李昊原(腾讯游戏)
游戏叙事中的高校共创表达
嘉宾:江江(网易游戏)
无声的语法:
当玩法与剧情在游戏中共享叙事权
嘉宾:奇维(阿里巴巴)
游戏化体验与创新应用
06 从镜头到可交互世界:游戏与电影的碰撞与交融
时间:10月26日上午10:30
北京邮电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美育中心主任/科幻影像空间智能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嘉宾:胡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混合现实游戏的可能世界
嘉宾:秦伟(Meshy AI)
AI生成3D技术在游戏与影像中的应用与展望
嘉宾:陈柏君(北京邮电大学)
互动式电影游戏的交互机制与叙事模式
如果想了解有关会议与动画节的更多内容,查阅会议征稿的入围论文名单(注:因会议容量有限,并非所有入围论文均可在会议现场分享,仅获优秀论文奖的作者在现场进行发言,敬请谅解),请关注和联络公众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如果你对本次会议感兴趣,希望作为【校外观众】前来听会,请扫描以下二维码预约报名,以便届时入校。报名机会有限,请大家尽快填写!
注意
25日与26日的活动需要【分别预约】
所以如果你两天都准备来
记得两个码都要扫填哦
↓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