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玩家置于一个国家机器的审查位置上,赋予其生杀予夺的权力,会是什么样子?
《请出示证件》(Papers, Please)是一款由前顽皮狗(Naughty Dog)工作室员工卢卡斯·波普(Lucas Pope)以一人之力,耗时九个月研发的独立游戏。
据他所说,作为一名旅日的美国人,每次经过海关提交材料时,都会体验到经受审查时内心的焦灼感,并由此产生的灵感。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虚构的这个独裁国家当中,玩家扮演的边境检察员需要比对申请入境人员的国籍,护照,以及各种身份信息,然后根据上级规定的各种政策决定是否予以放行,也可以违反规定将其放入,只要你能承担后果即可。
游戏中的主要困难并不来自玩法本身——虽然在后期繁复苛刻的政策,与有限的时间之中检查大量信息很容易忙中出错——而是道德困境。
家人吃穿用度与房租都指望你的边境审查日结,每个成功通过的人只会给你五块钱,并且如果工作出错或是违规放入还有可能被处罚。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游戏中后期愈发严峻的生活压力,玩家很难不做出一些违反规定的事情。
面对被人口走私的无辜孩童哭着,请求你不要放入身后证件全部合规,甚至愿意提供小费的走私贩子时,你会怎么做?
在家人已经忍饥挨饿的时候,你是否会因为没有任何收入而接受被审查人员的贿赂?
如果革命军希望你放行,来让他们准备反抗这个独裁主义暴政的国家时,你又会怎么做?
游戏最出色的地方也在于此,在不断面临的道德困境中,传统意义上的“对”“错”已经无法区分你所做的事情,正确与否都是你内心的选择。
而此后很多游戏也学习了其中精髓,我个人将其称之为“边境审查玩法”,其定义如下:
玩家作为一名游戏中架空世界下的小角色,被赋予了一个组织中(如国家政府,巨头公司)审查别人的权力,但是拥有一定程度上可以遵循自己意志操作的空间,并且自己所做的选择会影响自己和相关NPC的命运。
年初的《S4U:都市朋克2011与爱的重拳》,与最近小范围出圈的《寻找伪人》,我认为实际上也属于该玩法下的变种。
前者是作为一名代聊公司的职员去和生活与自己的梦想对线,后者是把审查的环境放在了自己家中,这种“小兔子乖乖把门打开”的设定天然地合适,毕竟这是你自己的私人住宅。
而在最近新品节登场的《1998:收费员的故事》则又有不同。
故事同样发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当中,而游戏的主人公也同样面临着焦虑:一位接近生产的孕妇,工作是公路上的收费员。
她作为一名普通人安慰地长大,上学,结识了互相深爱的丈夫,有了孩子。但是如今社会环境让她和产前的焦虑一起化为了强烈的不安感。
游戏玩法同样有着我上面提到的“边境审查”的要素:玩家需要判断通过收费站的汽车缴费类型,为其提供的过路费算账找零,再根据颁布的政策决定是否让其通过。
而道德困境的一部分放在了丈夫身上:因为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会在收费站见到他。
可以想见关于家庭和爱人的困境会出现多少情况;比如他们的小家快要断粮了,丈夫接到的大单子因为搭载的乘客不合规,理论上应该拒绝通过,但是你会这样做吗?
除此之外,一些外部的问题同样会出现,比如急着开车前往医院治疗孩子的母亲;觉得自己不用付钱硬要通过的上司;以及每况愈下,需要攒钱去医院检查的身体。
如果对此类游戏很有兴趣的话不妨一试,在demo的中后部分,主角的丈夫决定协助学生活动,载他们前往市中心抗议,而玩家可以从上帝视角知道政府估计会对抗议人群采取镇压行动,这种满满的flag感实在让人欲罢不能,既希望做出稳妥的处理方式,又希望能存个档看下后面的结局。
这也正是“边境审查”类游戏的乐趣:玩家永远无法在这款游戏中寻找到成就感,只能体会到一个又一个“电车难题”对你理性与感性的焦灼。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