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这个时点,人们对于GTA6的期待值已经可以用失控边缘来形容,Rockstar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制过度分析和集中讨论。很难想象时至今日一部游戏竟然有如此磅礴的影响力。
最新的情报是,Rockstar官方宣布,“侠盗猎车手6”跳票至26年5月,并且保证按时发售。有趣的是,对于我来说,如果R星真的能信守承诺,那么截至游戏发售,距离我上一次玩“侠盗6”大概已经整整过了20年。
2005年“GTA:San Andreas”正式登陆PC,比2004年10月发售的PS2版本晚了半年。彼时只接触过英文版“罪恶都市”的95后小学生们,自然连新作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但这并不妨碍它的轰动效应。名字这种东西,自己起一个也就是了。天底下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事后我们知道,这游戏的全名应该是“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虽说标题没有系列传统的数字后缀,却是GTA系列时间轴上的正统续作。它镶嵌在明艳张狂的“罪恶都市”与黑暗写实的“GTA4”之间,是系列风格转型的奠基之作,几乎决定了整个系列后续20年的剧情风格从“黑道圣徒”那样撒泼打滚的娱乐游戏转变为深沉厚重的现实题材作品,时至今日依旧是系列里绕不过去的里程碑。
但在当时,这个诘屈聱牙的名字实在不利于它在小学生群体里的流行。再加上发行商既不在中国宣发、国内也没有任何官方渠道引进,本就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名字这种东西自然是以讹传讹,先到先得。三流游戏网站的编辑、常年在外网闲逛的搬运工,乃至游戏厅的老板,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于是涌现了一大批响亮但不够文雅或者文雅但不够响亮的名字。
有一段时间流行的叫法是“横行霸道”,谁先叫出来的早已不可考。有说是港台的翻译,也有可能是网站编辑自己起的,现在用这个名字还能搜到一些04年左右的老新闻截图。反正我是从游戏厅老板那里听到这个名字的,而且他也只认这个名字。在同学都高吼二叫地联机三国4和实况足球的时候,能独自玩两个小时的“横行霸道”对我来说足以成为当时最开心的一个下午。
但这个叫法只适用于主机版。到05年PC发售,”侠盗飞车“的名字已经开始有了流传度。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正版游戏的渠道,大家都是在电脑城的音像店买十块一张的盗版碟,至于碟上印什么名字,那就全看刻盘的人心情好坏了。
一方面为了多卖几张碟,自然要起一些唬人的名字来忽悠人掏钱;另一方面,这些刻盗版的人自己压根可能也不知道这些游戏在系列里到底排第几。老外起名字本身就不爱按1234这么排,特别喜欢起副标题,像GTA这种又有正统1234后缀,又有“罪恶都市”、“圣安地列斯”这种带副标题的作品,更是容易把人彻底转晕不知道谁先谁后。
两下一合计,这帮刻碟的大概也想通了,反正也不知道这是第几部,索性就自己编号吧。
于是在20年前,我就已经堂而皇之的买到了“侠盗猎车手5”和“侠盗猎车手6”的实体碟。尽管它们都指的是“圣安地列斯”这一部作品。其实现在回头数一下,即便把Vice City和San Andreas都分别给一个标号,也只能算4和5,除非把03年的“侠盗猎魔”也算进来,否则无论如何是数不到第六代的。但压碟片的厂商当然觉得标号越大自然游戏版本就越新,而且那个时候对于绝大多数小屁孩来说,根本不可能有验证的渠道,因此丝毫不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周围的所有人都以为它就是正统的第六部GTA系列。
于是太平洋对岸的圣安地列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稀里糊涂地就变成了“侠盗6”,一代经典名号就此传开。
不知道最早的罪恶都市的民间汉化版是什么时候发布的了,但就小时候的经历来看,至少在06年之前绝对是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绝大多数从VC过来的小孩都不知道这游戏还能做主线,大家玩的时候都只是在街上抢抢车打打人,已经足够承包一年的欢乐时光。就算触发了主线任务,也顶多是瞎猫碰死耗子囫囵玩几关。纯英文的界面,没人看动画,对剧情一无所知,自然不知道任务在干什么,能玩到经典的遥控飞机炸楼就已经相当罕见了。
不过到了SA这一代,3DM的汉化已经逐渐出圈,印象里承包了那几年的各种大作,于是盗版商们自然也集成进了光盘里,大家终于有幸玩到自带中文的GTA。
圣安地列斯是Rockstar和Rockstar North联手制作的。R星的Logo是黄底黑字,而R星北方则是专门为了GTA系列成立的独立团队,前身是DMA设计室,后来被Take-Two收购,Logo是蓝底黑字。每次游戏启动,这两个Logo都会伴随着经典的摇晃喷漆罐的声音依次出现,几乎刻进了当时小孩们的DNA里,至今想起来依旧记忆犹新。并且当时3DM的汉化组为了宣传把汉化组名单也插到这两个Logo之前,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甚至把游戏里喷漆的贴图都改了,导致我玩到”标记领地“那一章的时候,葛洛夫街满大街喷的都是汉化组的Logo,令人十分无语。
这中间还有一个非常离谱的插曲,也堪称只有在那个一切都崭新而充满未知的时代才会发生的吊诡事件。
当时的盗版碟里压制的安装包千奇百怪。良心一点的盗版商可能直接把论坛里汉化组压制的安装文件刻进去;丧良心一点的大概就会装一些垃圾软件。当然也不排除本身资源就包含了一些垃圾软件在里面。因此玩的时候会装到什么奇怪的东西都不稀奇,有时候还会买到文不对版的碟片,装完一看压根不是想买的游戏,属于是抽到末等奖了。
压制这些安装文件的时候,有些喜欢整活的程序员就会顺便放一个BGM在里面。用户一边安装,BGM就一边自动播放。大概考虑到那个年代的家用机内存都还是几百兆,装圣安地列斯这种顶尖单机大作,没有一个钟头也要40分钟,让玩家听听音乐不至于盯着安装窗口里那张纸飘来飘去一个小时。至于放哪首歌,那就全看破解组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我不知道当初一共出现了多少个版本,但至少我买到的盗版碟里,塞的是王蓉的《爸爸妈妈》。
多年以后,面对”圣安地列斯“的海报,我依然会回想起家里老电脑上安装程序单曲循环《爸爸妈妈》的那个下午。
我不知道当初具体装了多久,只知道不管装了多久,那首《爸爸妈妈》就循环了多久,其印象之深让人铭刻五内。加上本来就比较浅显易懂的歌词,等游戏装完,我已经完全能唱下来了。如果那一年能像现在的音乐软件一样统计听歌次数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冠绝全榜。
总之那一天过后,在我的脑海里,那首歌就彻底跟“圣安地列斯”这部游戏锁死了。在我看来,它就是这部游戏的主题曲,它就代表了“圣安地列斯”这部游戏,其关联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广为流传的真正的游戏主题曲,甚至比那首曲子还要深入骨髓。以至于后来在街上听到商店的大喇叭放这首歌,我脑子里全都是和朋友一起玩侠盗的场景。
事后我知道,那是一首2005年的新歌。把它跟圣安地列斯安装包压制在一起的那哥们,现在想来应该是个挺潮的人。而当时家里尚且没通网,更没接触过流行乐,我既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更不知道歌手是谁。我无法向任何人推荐或形容它,它只是作为一段旋律,代表着圣安地列斯,或者说,侠盗车手6,长久地存在我脑海之中。
于是2006年左右的某一天,一个中国流行女歌手的新专辑曲目,和同年发行于美国的,讲述90年代帮派战争的犯罪游戏,两个说破天也无法产生联系的事物,在我家那台嗡嗡作响的老电脑上,意外熔炼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作品,永恒地烧录进我的记忆,并且随着那张碟被借给一位朋友,一起守在电脑边等待安装的我,脑海中那段离奇的旋律被反复强化。
后来大家就逐渐都开始玩,“侠盗6”在当时的男生群体里成为了某种时尚单品。虽然有了中文界面,但大家受”罪恶都市“的游戏习惯影响,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依旧没有想过去玩什么主线。在那个比罪城大了几倍的地图里四处闲逛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更何况还有张口就来的秘籍,飞行器、飞车、回血、各种武器,根本不需要做什么任务,92年的洛杉矶就已经成了当时所有人最大的游乐场。
那是一个快乐不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挤在朋友家,两个人坐在桌前,用一台只有256M内存的老戴尔笔记本玩这游戏。捉襟见肘的内存让主角卡尔回一趟家,进门就要黑屏几分钟,出门再黑屏几分钟。我们只能进一次门,就跑去玩别的玩具,等屏幕亮起再坐回来玩。至于开枪和输秘籍则要跑到没人的地方,屏幕里一旦模型多起来,秘籍能不能生效就只能看运气。
不过那时候想要真正玩下去,即便抛开这些硬件因素,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的游戏碟容量其实很有限,为了保证体积,压制盗版安装包的程序员们花样百出,为了节省一些空间无所不用其极。因此当时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圣安地列斯“,往往都是缺胳膊少腿,有些体积比官方版本的能少出一半左右,也真算是某种创举了。
仅我自己经历过的,有的版本删除了所有电台节目,直到后面买到了别的版本才发现游戏能听电台。还有一个版本是删掉了所有的过场动画以及对白音频,一触发对话就自动跳过,也是压根没想让人玩懂。因此当时为了找一个能正常运行、各项功能齐全的版本,花了很多冤枉钱,从各种音像店和电脑城的游戏柜台上挑来挑去,试图找一个看起来最正规的包装。
而当时盗版游戏的兼容性又很差,卡死和闪退司空见惯。若是按照之前的玩法只知道抢车杀人还罢了,一旦我们试图推进剧情的时候,就成了肉眼可见的麻烦。我印象里最离奇的一个版本是,每次做完一个任务,必须回家保存,然后退出游戏再进来,才能正常触发下一个任务。如果直接去触发,就必然会卡死在任务开始,加载过场动画的黑屏界面,看着那行土黄色的任务名称永远停在屏幕上。
你问为什么不换一个版本的游戏?答案是这已经是我们当时能找到的,唯一能正常推进游戏剧情的一张碟了。
如今已经想不起来那几年最后到底有没有通关,印象里即便用这种令人崩溃的方式来推进,我们也依然把游戏玩到了中后期。后来几个朋友不常在一起,游戏也多起来,等到某一次重新捡起正版,老老实实不用秘籍通关,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那种挤在256M笔记本前面,进门等黑屏,出门等黑屏,穿着飞行器在圣安地列斯满天乱飞的经历再也没有复现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顺手查了一下,本来以为王蓉这些年已经销声匿迹,除了那首刻进灵魂的《爸爸妈妈》,唯一的印象就是出道神曲《我不是黄蓉》。没想到她这两年竟然重新活跃起来,甚至还在参加最新的某个综艺,在综艺里还把当年那首《爸爸妈妈》翻出来重新唱了一下。
有时候和朋友聊起当初的某个事情,是想不起哪一年的,但是能想得起那一年我们在玩什么游戏,可以理解为一种游戏纪年法。
比如玩《仙剑奇侠传三》的那年,我大概能想起自己周围的一些人和事;玩《模拟人生2》和《过山车大亨3》的那一年,朋友那台256M的笔记本还历历在目;玩《孢子》那年,想到的是在哪个朋友家,大概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甚至吃了什么;玩《怪物猎人》的那一年,几个朋友又都是什么状态。如果游戏纪年法编成一本书,《侠盗飞车6》一定是很厚的一章。
如今20年过去,真正的”侠盗6“终于要问世,那首给我洗脑了20年的《爸爸妈妈》竟然又一次出现在相距不远的同一个时空里,就好像在编年史的这一页插入了一条索引,顺着就能够直接翻回到当初那一章,将时间轴的两端用类似虫洞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阅读这一页的时候,时间轴彼端的情绪也呼之欲出,似乎摄入了某种奇特的费洛蒙,将当时的一切感受重新读取。这大概就是游戏纪年法的魅惑之处。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