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听说大家觉得吉卜力的作品是纯真或治愈的,我很想尽快打破这种看法”
这是宫崎骏在《幽灵公主》的幕后记录片中表达的创作意图,也是我的这一系列文章的很好的概括。
五月一日,《幽灵公主》中国大陆上映第一天,我在电影院第二次看了这部经典佳作,之前一直舍不得再看。也是在这次观影,我不自觉开始用“不止于欣赏”的态度来体验这部电影。
这次看的时候,我意识到宫崎骏在电影中表现的理想社会关系和社会形式,在规模上的退缩。但我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感叹的水平,还没有把这些和整部电影联系起来。之后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开始自顾自分析阿席达卡的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发现了阿席达卡的隐藏内在的内在矛盾:冷漠与仁善的并存。然后我又回想起电影中各个阵营的绝望之举。
终于,我找到了一条将整部电影串联起来的线索。而在此之前,我对电影的主题的看法也基本上就是网络评论里的那些陈词滥调。
现在我们来聊点不一样的:《幽灵公主》的后现代意识。
这里“后现代意识”指大众的“社会不断进步,世界不断变好”的现代性确定观念与现实生活经验发生冲突时,人们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是在现代性基础上,人们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应与应对。 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的政治震荡与社会危机 , 让人们看清现代性大厦早已是内部钢筋锈蚀的危楼。
冷战风波,核战威胁,生态危机有如悬在刚从二战恢复的人类社会之上的一把利剑。并且随着全球各地的反殖民斗争与民权运动的进行,那些曾经被边缘化,被迫害的人类和他们生命经验开始逐渐闯入世界大众视野。
人们开始发现“世界其实很糟糕”,追问现代性的承诺在哪里?由此开启了以质疑“叙事”“传统”来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思想大门。
这里讨论的后现代意识具有悲观主义色彩:与现代性下的美好未来相对,后现代下人类陷入了一种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所以做好准备。
如何概括《幽灵公主》的故事?在我从后现代意识的角度,对电影进行分析后,我认为最好的答案是:
无力感贯穿始终的英雄之旅。
一场一切势力都在做困兽之斗的末日启示录决战。
幽灵公主中的后现代意识的一大特征为:对社会发展悲观预期。社会持续变糟,问题无法解决,因为从根本上缺乏解决方法。
自然的崩溃不可拯救,战争的发生无法阻止,社会的衰败无法逆转。
正如电影中阿席达卡救下了珊,但阻止不了战争;归还了头颅,但冲突循环仍然看不到头。
在很多地方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历史。
——宫崎骏,《幽灵公主》纪录片
接下来我将大量回顾电影中信息来帮助大家理解,感受《幽灵公主》中的后现代意识。
在《幽灵公主》的叙事中,社群的命运只在被压缩的只言片语中被讲述,却共同勾勒出一幅无可挽回的衰败全景。这些零散的碎片化文本,并非简单的介绍,而是一种末世寓言——它们以最简略的方式(即使这样,这些信息对于一部如此时长的电影也有点太多了),宣告了所有传统的崩溃。
各势力现状与未来的信息隐藏那些一句话带过的台词中。这些碎片化信息,共同组成了一幅万物凋零,一切都在崩塌,坠落的“浮世绘”。
虾夷族:500年前被大和打败逃入深山。如今大和虽日衰,但虾夷族仍然势单力薄。族长继承人也被诅咒缠身,必须远行。
猩猩族:一直种树试图恢复森林,可是一直徒劳无功。他们抛弃了对山神兽的信仰与尊重,不再信任山神兽的庇佑。
荣誉与美德,聪慧与强壮,神圣与信仰,时间与资源都岌岌可危,甚至不复存在。一切的传统,一切传统的传统都在崩塌。一切只剩下过去辉煌的废墟。
村庄废墟:疙瘩和尚和阿席达卡吃饭的地方是一片废墟,和尚提到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村庄。
这种衰败并非静态的终结,而是一场动态的、自我加速的毁灭进程。每一个阵营都在绝望的驱动下,采取看似抗争实则自毁的行动逻辑。
在这样绝望的末世背景下,一切行动的理由都是“不得不”。每个阵营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倒数自己的终局,而他们所有的'抗争',不过是加速了彼此毁灭的进程。
朝廷:黄昏赌徒的搏命
天皇在国力衰退时在颁布圣旨允许捕杀山神兽,也别有一番绝望之下的冒险的意味,毕竟无人知晓弑神的后果。
“弑神这种事还让她代劳比较好”
黑帽大人:被迫冒进
按照原本的计划,黑帽会继续砍伐树木,削弱森林的力量。以此将狩猎山神兽的行动伤亡降到最低。但代表雇主的疙瘩和尚给她施压:他们已经投入太多时间与金钱,现在就要成果。黑帽被迫开始了冒进的狩猎行动。
猩猩族:贤者堕落
在植树造林的行动不断重复的失败下,猩猩族变得不择手段。曾经被称为“森林贤者“的他们,被逼迫到甚至想要通过吃人获得力量,战胜人类。
山猪族:死亡冲锋
山猪一族的力量每一刻都在随着种族退化而丧失。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与人类开战,因为以后只会更糟。
珊:自杀式斩首行动
珊的独闯炼铁场是勇气还是绝望?或许兼而有之。
虽然没有直接相关的台词,但珊也共享着其他所有阵营感受到的绝望——既是亲切母亲又是英明首领的莫娜命不久矣,而人类仍在无情扩张。无需台词说明,珊的行动就是她绝望与愤怒最好的表达。
珊一人闯入作为敌人老巢的炼铁场,试图刺杀黑帽大人。即使体能与格斗技巧超群,她也仍然势单力薄。这无疑是一场自杀式行动。
这一行动当然不能用简单的“不怕死”来解释,“不怕死”不是执行必死行动的理由,“无路可退”才是。而这恰恰是阿席达卡(宫崎骏)一直坚持传达的“活下去就好”的对立面。
朝廷的孤注一掷、黑帽的被迫激进、猩猩族的堕落、山猪族的冲锋、珊的决绝刺杀。这些行动在万物凋零的背景下,不再是传统叙事中的英雄主义,你甚至很难称之为“试图延缓衰亡的努力”,更像是心甘情愿加入了毁灭的浪潮。
几乎所有阵营的行动背后都隐含着一种绝望感。就好像一切都太晚了,终末时刻即将来临。所有其他选择都要么太慢了,要么太温和了,要么太保守了。必须立刻献出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自己的生命,共同塑造这浩劫前的死亡狂欢。
确实,朝廷/长老想要占领炼铁场,获得山神兽的头颅的欲望是整个故事的起点,而真正让这场弑神狩猎演变为末日决战的,是各方势力于后现代意识的绝望中长久浸泡后,做出的反应。
宫崎骏在此展现的,是一种后现代式的生存困境——当所有道路都通向崩塌时,"行动"本身便成为了最深刻的悖论。无论是坚守、妥协还是反抗,最终都不过是自我实现毁灭的预言。
当然,这些“末世困兽斗”远不是电影的全部,还有很多可以聊的。宫崎骏也给出了自己的“即使在末日中仍然值得相信的答案”。
我的这一系列《幽灵公主》的后现代意识的文章估计还有两篇,目前打算一星期内更完。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