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机核名言说,玩游戏的都是朋友。迷茫的我、怀着各种感情的我,来到了这里。我一直希望着我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做些什么,同时也为有着同样喜爱游戏的心情的你们做些什么。
白注:即日起,GCAA 2016征文比赛的作品将逐步放出,以飨各位读者。本文为GCAA 2016征文比赛参与奖。
“‘捡垃圾4’?那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呢?”
某一天像往常一样打开经常逛的动漫贴吧,看到满页满页的类似于“战争永远不变”、“我去捡垃圾了”的奇怪的话语的时候,我充满了好奇。在进一步的观察下,我了解到这些奇怪的话都是和一个被戏称为“捡垃圾4”、正式名称叫《辐射4》的游戏相关的梗。
作为一个很少涉及电脑游戏、对游戏了解甚少的人,我去问了问周围的人关于这个听起来很有趣的游戏的事情。当时正好手游群里有一个小伙伴也在玩《辐射4》,于是群里的大家半开玩笑地鼓动我也加入。经过一番犹豫,我还是决定去亲眼看一看这个游戏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连任何3A大作都没接触过的人,我在游戏的一开始看着从没见过的逼真画面,竟然一直在揣测什么时候才能捡垃圾,而对于避难所登记和核爆什么的毫无了解的兴趣。
而且作为萌新,我当时抱着两个现在想起来都会嘲笑自己的想法,一是 “糟糕,不会接下来就在避难所安然度过余生没法捡垃圾了吧!” 二是看着儿子被拐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赶快出去捡垃圾(捂脸)。
舱门终于缓缓打开,刚冻好的冰棍*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寻找垃圾。踉踉跄跄地走过有点阴森的走廊,慌慌张张踩死几只蟑螂后,我控制着冰棍来到了111避难所一个阴暗的办公室,在桌子上看到一个咖啡杯。我按照提示缓缓地捡起来,随着奇怪的响声,这个咖啡杯变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即使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捡,却不知为何带给我极大的兴趣,驱使着我不断地继续着这个游戏。一路捡起了所见之处所有能捡的垃圾之后,冰棍打开了避难所的大门,走向了另一个时间的、充满了垃圾以及形形色色奇遇的废土世界。
“真的很对不起,大家尽管嘲笑我批评我没有内涵没有品位也好,我最初就是抱着捡垃圾这样简单而可笑的动机来到这片废土的。”
*冰棍=老冰棍,代指《辐射4》主角。“老冰棍”为中文圈对《辐射4》主角的昵称。
笨拙地操纵着游戏里的冰棍的我,面对手里的手枪不知所措。虽然反复扣动着扳机,但是直到子弹都不剩下多少了,还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中。
然而玄不救非……不对,概率什么的都是骗人的,仍然反复打不中的我,掏出一根警棍对着烦人的蚊子就是一顿猛敲。好友听闻我是如何打怪的时候笑我是“狂战士”,我自己也因为自嘲,试着把这样的故事画在了纸上。
随着游戏进度的推进,每当有一些新发现、看见有趣的瞬间以及想要吐槽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把它们画下来。虽然我的画画水平拙劣,在别人眼里也许不堪入目,但我自己自娱自乐地却越画越多。空闲的时间,除了在玩《辐射4》,剩下的就是在画《辐射4》。
一年以来,我画得渐渐多了起来。也许是因为慢慢地在进步,我的画也变得能够拿出来展示以让更多人看到,同时开始有人称赞我的作品。我知道自己离那些大触的水平还有很远,但是我也在努力创造着让大家看到了可以感到小小的高兴的作品。
如果说这对我有什么意义的话,大概是它拯救了我。 一度失去了其它方面创作的灵感和动力的我,如同在灰暗的世界里独自跋涉。但就是这样荒芜的废土世界,却成为了我最想要描绘的斑斓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创造些什么能够让人愉快的事物,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而给予我创造的能力的事物,则是我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
是啊,这个游戏给予我的世界以色彩,我则尝试着把这样的色彩用画笔笨拙但小心翼翼地描绘下来,希望能够带给更多人愉快的心情。
渐渐地,我在Steam上遇到了一些新的好友,他们不仅不嫌弃只玩过这一个游戏的我,而且还热心地帮助我。也正因为有大家的鼓励,加上自己对游戏的那份热爱的驱动,我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些以前从来都不敢的尝试。
记得8月份游戏店送核子世界主题海报的时候,我虽然很想拿到海报,却连和工作人员说话的胆量都没有。几次无果而返的时候,是因为那份爱带来的不甘,和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提供信息,我一次次、一家家地去询问,终于在一家比较远的游戏店拿到了海报。
当店员告诉我有海报可以送的时候,我激动地忍不住叫喊出声来,而店员也愉快地和身边的同事说他经常遇到这样兴奋过度的玩家。小心翼翼地抱着卷成筒的海报,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虽然海报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这样的经历又如何能用价值去衡量呢?
还记得万圣节的时候,站在服装商店门口徘徊的我,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拿起了那件避难所制服的万圣节服装。在周围不明真相的人好奇的目光中,我穿着服装在路边看游行。偶然看见游行队伍里穿着NCR甲的邮差,我们激动地挥着手互相致意的时候、被要求拍照,而且我摆出避难所小子经典的竖大拇指姿势时对方很高兴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喜悦让我久久无法忘记,即使反复回想也会激动万分无法平静。
这种鼓起勇气的尝试渐渐越来越多:第一次为喜欢的游戏写同人小说、第一次尝试着写游戏指南、当最开始别人在抱怨甚至喷生存模式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时候,努力地去测数据、去尝试着用脚丈量废土……因为那份喜爱和一点点不服输的倔强,我为我喜爱的游戏做了很多,也许今后还会做更多更多。
虽然我在现实中胆怯地连自己喜爱的游戏的名字都不敢说出来、虽然基本上只玩过4代的我不敢在前辈面前以“辐射粉”自称,但是每当这样弱小胆怯的我做出的微小努力得到回应的时候,我都感觉如同光芒一般温暖。
在漫展涂鸦墙上看到别人写着War, war never changes,甚至还有画着学院图标写着Mankind Redefine的时候,我会心一笑。自己也拿起画笔画上避难所小子,听到背后的围观者轻声的议论,有的是只知道辐射避难所的和我一样的萌新,有的是以我浅薄的知识判断的在讨论1、2代的前辈。无论如何,知道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有同样喜爱着的人得到共鸣,我就从来不会后悔自己鼓起勇气做的这些小小的事情。
买周边的时候,曾经被问起“你是辐射粉吗?”,我竟然因为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虽然我现在还不合格呢,但是请原谅我小小的任性,让我自豪地回答“是”吧。
各种机缘巧合下,今年下半年我得以来到现实中的那个世界,亲眼看看那片废土成为废土之前的模样。
现实中的(马萨诸塞)联邦,虽然城市整体环境上和游戏里相差较大,但是那些偶然瞥见的似曾相识的细节,每一处都很令人兴奋。在康科德和波士顿游览的时候,即使是游玩了几百小时《辐射4》的我,仍在可惜对于废土的了解还不够;而回到游戏中时,又对于现实中条件限制没有去到的地方遗憾不已。
以前对旅行不甚感兴趣的我,十分认真地对待这次旅行:第一次自己设计游览路线,认真地参观博物馆,不愿漏掉每一处可能与游戏里相似的地方。而这种认真也得到了意外的回报,通过镜头看到的随机事件、各种相似度很高的地点、游戏与现实以及历史的联系,使这次圣地巡礼成为了我最自豪的经历。而更加喜出望外的是,之后不久我又有机会游览了DLC《远港惊魂》的原型地点——阿卡迪亚国家公园,使得这次圣地巡礼出乎意外的完整。
而这正是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经历,大概一篇文章都难以描述完这次圣地巡礼的经历、感受、细节、各种相似地点对比、历史与文化背景、现实与游戏的联系等等。 我希望我自己有能力把这一切在不远的将来悉数展现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辐射4》美丽而有内涵的一面。
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的信息相当闭塞,不会不懂的基本上也都是问带我入坑的朋友。当时的我,并不知道TGA是什么、不知道游戏评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以前知道一点Fami那边的)、也不知道《辐射4》的上一部作品叫《辐射:新维加斯》而不是《辐射3》。
直到有一天,我去网上看了看。等待我的却是一片狼藉。
我看到的几乎只有无尽的争吵。眼前的争吵使我困惑迷茫,我看到人们说着这个游戏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于是我一一仔细去看大家的评价。而他们说的,有些地方由于我阅历太少无从比较、有些我自己没有感觉到。我虽然很沮丧,但还是认为玩得比我多的人说的肯定是对的。
然而从此,我就背负着“玩的是差游戏”的标签。最要命的是,这是我当时玩的唯一的游戏。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气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加旺盛,而玩了更多时间以后,我开始对我玩的游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是自己的判断很快被大众的声音盖过,我又陷入了深深的难过。我玩的游戏逐渐被说得一无是处,玩这个游戏的人被说成没品位,甚至还有人身攻击出现。而由于国内论坛贴吧消息闭塞,对于负面假新闻造谣传谣者不胜其数。
“我的这份喜爱,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吗?”
带我入坑的朋友逐渐也不再玩《辐射4》了,虽然并不是那种联机游戏没有陪伴的感觉,但我也感到浅浅的失落。一无是处的玩家悄悄地玩着一无是处的游戏,尝试着远离那样的“政治正确”的环境,孤独地展开着旅途,一如在游戏中那片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废土上的旅程。
即使被这样的悲伤笼罩,我也理解着你们。至少,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理解着你们。
我试图想象自己喜欢的别的动画、游戏,出了不尽人意的续作会怎样。虽然我作为不老不新的观众,也参与过几次类似的争端而仍然保持宽容或者中立的态度,但是连我自己也无法想象得出,若是被深入灵魂的喜爱着的东西背叛,那种痛苦我自己能否承受。
“对不起,我喜爱的事物,背叛了你们呢……”
躲在角落里抱着沉重的设定集,我的心情说不出是难过、还是负罪感。
“我喜欢的事物没有背叛我,却背叛了你们;因为我们新玩家的喜好,剥夺了前辈们的热爱的东西……”
这样想的时候,我感觉好难过好压抑,简直喘不过气来。立场和所经历的事物的不同,竟然带来如此巨大的差异。大概大多数人都是满怀激动地开始、失望地结束游戏的,可我却是嘻嘻哈哈随意打开,而对着结局落泪、开二周目的时候再次看到标题内心才感到你们初次开始的那种震颤。当大家对着DLC骂骂咧咧的时候,我好奇地翻来覆去看着简介和预告片,思考着“DLC”是什么意思。当大家说着“辐射已死”的时候,我成了下一个甘愿为之等待10年的人……
最可悲的是,想改变的我却无力改变。我不能参与游戏的制作,连做Mod的能力都还没拥有。我能做的,也许只有当大家遇到Bug生气不已的时候,我来测试并告诉大家解决的方法;也许只是把相关的有趣故事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获得少许的欢乐;也许只有努力描绘着这个废土世界的美丽的一面,挖掘出虽然远远不够但是绝非不存在的文化背景……
请原谅我。请原谅我只是一个新人,原谅我缓慢的游玩前作的进度和因为害怕剧透而不敢补习前作知识。
请原谅我这份错误的感情。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按照自己的路前行。
如果说我喜欢的游戏绝对中立下可以打80分,而在我理性的角度可以打90分(个人经历太少)、感情角度远大于100分的情况下,我所做的努力,也仅仅是为了扭转周围的50分评价这种现状——至少是曾经的状况,而无意非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吹嘘到满分神作。这也许就是我作为一个争议游戏的粉丝,可以做也应该做的事情吧。
如果说玩游戏玩得很少也可以给理解游戏带来什么好处的话,大概就是我学会了以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
虽然我很少玩别的游戏,为了和玩游戏的大家成为朋友,我也一直关注着各种游戏资讯。其中我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和争端。正因为对那些游戏和事物没有特别的感情,我才能相对客观地看清楚争端是如何产生和激化,这更加让我反复思考着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年游戏圈也并不平静,有的游戏经历大起大落的评价,有的游戏遭到一面倒的口诛笔伐。作为一个什么都没玩的人,我学会的是尽量不参与评价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即使是多数群众的观点,也有可能是片面的;我也尊重喜欢任何评价不好的游戏的玩家,正如我自己渴求的那样;除了一些明显有道德评判的话题,因为立场不同以及表述不同的争端也要尽量互相理解,有些时候看见明明是同样立场的人却莫名其妙针锋相对,我都会为这样“当局者迷”的情况轻轻叹息。
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尊重都是重要的,尊重他人、尊重游戏。如果能够加入一些理性思考以及宽容理解,那么我相信即使是玩不同游戏、持有不同观点的大家,也都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机核名言说,玩游戏的都是朋友。迷茫的我、怀着各种感情的我,来到了这里。我一直希望着我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做些什么,同时也为有着同样喜爱游戏的心情的你们做些什么。
虽然仍然胆怯与不安,怀抱着那份勇气,我迈出了第一步。
感谢所有看到这里的大家!这篇文章大概因为三个原因而成:
一是看了各位前辈们写的回忆文章,深受感动,作为一个新玩家的我想要回复一些什么却一时无法把心中的感想连成语言,考虑再三写下这篇文章,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回应呢?
二是可恶的G胖最近吞了我之前所有的Steam文字动态,为了能够保存下来今年发生的各种点滴和感想,于是我把留存下来的一点记录和记忆重新整理成这篇文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篇文章大概可以算作我的《辐射4圣地巡礼》的预告片~因为可能连第一部分也无法在今年结束之前成稿,所以现在先为我“不止是圣地巡礼”的圣地巡礼文章画个饼好了~(闭嘴,画饼跳票这件事是个Flag啊!)
评论区
共 16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