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于天下的很多啊!比如剑南有蒙顶、石花,湖州有顾渚、紫笋,峡州有碧涧、明月,邛州有火井、思安,渠江有薄片,巴东有真香,福州有柏岩,洪州有白露,常州的阳羡,婺州的举岩,丫山的阳坡,龙安的骑火,黔阳的都濡、高株,泸州的纳溪、梅岭。这些茶的名字都很有名。品评等级的话,石花最好,紫笋次之,再其次就是碧涧、明月之类的。可惜都不容易得到啊。像近来的虎丘山茶,也可以称得上奇特,可惜不多见。像天池茶,在谷雨前收取细芽,炒制得法的,青翠芳香,闻着也能消渴。像真岕茶,价格很重,是天池茶的两倍,可惜很难得到,必须自己让人采收才好。又如浙江的六安,茶品也很精良,只是不善于炒制,不能发出香气而且颜色苦涩,茶的本性其实很好。像杭州的龙泓(就是龙井),真正的茶,天池茶比不上。山中只有一二家,炒制方法很精良。近来有山僧烘焙的也很好,但是出自龙井的才好。而龙井的山,不过十几亩,除此之外有茶,似乎都比不上,附近假冒的,还可以。至于北山西溪,都冒充龙井,即使杭州人认识龙井茶味道的也很少,因为假冒的多啊。想来,是上天开辟了龙井的美泉,山神特意生出好茶来相配啊。得不到远处的茶的人,应当以天池、龙井的茶为最好。除此之外,天竺、灵隐的茶是龙井茶的次等。临安、于潜生长在天目山的,和舒州的一样,也是次品。茶自浙江以北都比较好,只是闽广以南,不仅水不可以轻易饮用,而且茶也应该慎重对待。从前鸿渐没有详细了解岭南的各种茶,就说岭南茶味道极佳,谁知道岭南之地,多有瘴疠之气,沾染在草木上,北方人食用,大多导致生病,所以应当慎重。应当在采摘的时候,等到太阳出来山放晴,雾瘴山岚消散干净,再采摘就可以。茶团、茶片都是出自碾磑,大大失去了真味。茶用日晒的很好,青翠香洁,比用火炒的好得多。
团黄有一旗一枪的说法,说的是一叶一芽。凡是早采的是茶,晚采的是荈。谷雨前后收取的最好,粗细都可以用。只是在采摘的时候,天色晴朗,炒焙适中,盛贮方法得当。
茶适宜用箬叶包裹而害怕香药,喜欢温暖干燥而忌讳寒冷潮湿。所以收藏的人家,用箬叶封裹放入焙笼中,两三天一次。用火应当像人体温一样,温暖就可以去除湿润,如果火大了,那么茶就焦了不能食用了。
又说:用中坛盛放茶,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放入大桶中,茶瓶坐在桶中,用灰四面填满,瓶上覆盖灰筑实。每次取用拨开灰打开瓶,取茶要少,然后再覆盖灰,就不会蒸坏。第二年换灰来做。
又说:空楼中悬架,将茶瓶口朝下放,不蒸原来的蒸汽,自天而下,所以适宜倒放。
如果是上两种芽茶,除了用清泉烹煮外,花香、杂果都不可以加入。有人喜欢用花拌茶,这是用平等的细茶来拌,希望茶味不减,花香盈颊,终究不脱俗气。比如橙茶、莲花茶,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将半含的莲花拨开,放入一撮细茶,填满花蕊,用麻皮稍微捆绑,让它过一夜。第二天早上摘下花倒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像前面的方法,又将茶叶放入别的花蕊中,像这样几次,取出焙干收用,非常香美。
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都可以做茶。各种花开放时,摘下半含半放香气全的花蕊,衡量茶叶的多少,摘花来拌。花多了就太香而失去茶的韵味,花少了就不香而不尽美,三份茶叶一份花,才合适。比如木樨花,必须去掉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磁罐,一层花,一层茶,交替直到装满,用纸箬捆绑牢固,放入锅中,隔水煮,取出待冷,用纸封裹,放在火上焙干收用。各种花仿照这样做。
凡是水泉不甘甜,能损害茶味,所以古人择水最为紧要。山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最差。山水,乳泉漫流的最好,瀑布涌流湍急的不要喝,喝久了让人有颈疾。江水,取离人远的。井水,取汲水多的,像蟹黄浑浊、咸苦的,都不要用。比如杭州湖心水,吴山第一泉,郭璞井,虎跑泉,龙井,葛仙翁井,都很好。
凡是烹茶,先用热汤洗茶叶,去掉尘垢冷气,烹煮就会美味。
凡是茶必须用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说的是有焰的炭火。应当让汤不要乱沸,这样才可以养茶。开始时像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间时四边泉涌,累累连珠;最后时腾波鼓浪,水气全消,叫做老汤。三沸的方法,不是活火不能形成。最忌讳用柴叶烟熏煎茶,如果这样,就是《清异录》所说的五贼六魔汤了。
凡是瓶要小的,容易等候汤,又点茶注汤相应。如果瓶大,啜饮存留时间久,味道过了就不好了。茶铫、茶瓶,磁砂的最好,铜锡的次之。磁壶注茶,砂铫煮水最好。《清异录》说:“富贵汤,应当用银铫煮汤,非常好,铜铫煮水,锡壶注茶次之。”
茶盏只有宣窑坛盏最好,质地厚白莹润,样式古雅,有等宣窑印花白瓯,式样适中,而且莹然如玉。次一等的是嘉窑心内有茶字的小盏最美。想要试茶色黄白,怎么能让青花扰乱呢?注酒也是这样。只有纯白色的器皿是最上乘的品,其余的都不选取。
茶瓶、茶盏、茶匙上有(金星),非常损害茶味,必须事先洗净就好。
凡是点茶,先必须熁盏让它热,那么茶面就会聚乳,冷了那么茶色就不浮。
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的时候,不应该用珍果香草掺杂它。夺走香气的,有松子、柑橙、莲心、木瓜、梅花、茉莉、蔷薇、木樨之类。夺走味道的,有牛乳、番桃、荔枝、圆眼、枇杷之类。夺走颜色的,有柿饼、胶枣、火桃、杨梅、橙橘之类。凡是饮用好茶,去掉果物才觉得清绝,掺杂了就分辨不出来了。如果想要用,适宜用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榄仁、栗子、鸡头、银杏之类,或许可以用。
人饮用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出自《本草拾遗》。除烦去腻。人本来不可以一天没有茶,然而有的人有忌讳而不饮用。每次饭后,就用浓茶漱口,烦腻去掉了,而脾胃不损伤。凡是肉在齿间的,得到茶漱口洗涤,就会全部消缩,不知不觉脱落,不需要用刺挑。而且牙齿本性喜欢苦,因为这个渐渐坚固紧密,虫蛀毒害自然就没有了。然而一般用中等的茶。出自苏轼的文章。
收贮在器局供役的苦节君,所以立名来管理,大概是想要统一归置,因为它向来有贞心雅操,而自然能坚守。
商象 古代的石鼎,用来煎茶。 归洁 竹筅帚,用来洗涤壶。
分盈 杓,用来量水的斤两。 递火 铜火斗,用来搬火。
降红 铜火箸,用来簇火。 执权 准茶称,每杓水二斤,用茶一两。
静沸 竹架,就是《茶经》中的支腹。 注春 磁瓦壶,用来注茶。
啜香 磁瓦瓯,用来啜茶。 撩云 竹茶匙,用来取果。
纳敬 竹茶橐,用来放盏。 受污 拭抹布,用来洁瓯。
苦节君 煮茶作炉,用来煎茶,更有行者收藏。 建城 用箬做笼,封茶来贮存在高阁。
云屯 磁瓶,用来杓泉来供应煮茶。 乌府 用竹做篮,用来盛炭,作为煎茶的资本。
水曹 就是磁缸瓦罐,用来贮泉,来供应火鼎。 器局 竹编为方箱,用来收纳茶具的。
外有品司 竹编圆橦提盒,用来收贮各种茶叶,以待烹品的人。
田子艺说:“山下流出的泉,是幼稚的。事物幼稚则天然完整,水幼稚则味道完整。”所以鸿渐说山水最好。他说的乳泉石池慢流的,就是幼稚的意思。他说的瀑涌湍激的,就不是幼稚的了。应该告诫人们不要饮用。
水流不断,都有神来主宰它,所以天神引出万物,而《汉书》中三神山岳其一就是。
源泉必定重要,而好的泉尤其重要。余杭的徐隐翁曾经对我讲,拿凤凰山泉和阿姥墩百花泉比较,就比不上五泉,可见仙源的美好了。
山厚实的地方泉就厚实,山奇特的地方泉就奇特,山清澈的地方泉就清澈,山幽静的地方泉就幽静,都是佳品。不厚实就浅薄,不奇特就愚钝,不清澈就浑浊,不幽静就喧闹,一定没有好泉。
山不停止的地方,水一定不停止。如果停止了,就是没有源头了,干旱时一定容易干涸。
石,是山的骨头;流,是水的流动。山宣泄气来产生万物,气宣泄则脉络长久,所以说山水最好。《博物志》说:“石是金的根甲,石流的精华生出水。”又说:“山泉是引导地气的。”
泉不是从石中流出的一定不好。所以《楚辞》说:“饮用石泉啊遮蔽在松柏下。”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梅尧臣《碧霄峰茗》诗:“烹处石泉佳。”又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真可以作为赏鉴的依据了。
泉往往有在沙土中伏流的,舀取不竭,就可以饮用。不然的话,就是渗积的积水罢了,即使清澈也不能饮用。
流得远则味道淡,必须有深潭停蓄来恢复它的味道,才可以饮用。
不流动的泉,饮用有害。《博物志》说:“山居的百姓,大多有瘿肿病。”是由于饮用不流动的泉。
泉涌出叫濆。到处所称的珍珠泉,都是气盛而脉涌罢了,千万不可饮用。取来酿酒,或许还有效力。
泉悬出叫沃,暴流叫瀑,都不可饮用。而庐山水帘,洪州天台瀑布,都列入水品,和陆羽《茶经》相违背了。所以张曲江《庐山瀑布》诗:“我听说山下的蒙泉,现在却在林峦之上。物性有诡异激变,大地的元气为何如此纷扰?默默地离开这里,变化谁能知晓?”那么有见识的人本来就不饮用。然而瀑布实在是山居的珠箔锦幕,用来供人观赏,谁说不可以?
清,是明朗、安静、澄澈水的样子。寒,是寒冷、冰冻、覆水的样子。泉不难于清澈,而难于寒冷。那水势湍急而清澈,岩穴幽深阴积而寒冷的,也不是佳品。
蒙的象是果行,井的象是寒泉。不果决就气滞而光泽不澄澈,不寒冷就性燥而味道一定匮乏。
冰,是坚固的水,是深谷阴气所聚集的,不泄漏就凝结成伏阴。在地中英明的只有水,而冰则纯净而且寒冷,这本来就是清寒到了极点。谢康乐诗:“凿冰煮朝餐。”《拾遗记》:“蓬莱山的冰水,饮用的人千年长寿。”
下面有石硫黄的地方,会发出温泉,到处都有。又有同一沟壑中,一半温一半冷的,也到处都有,都不是饮用的水。只有新安黄山的朱砂汤泉,可以饮用。《图经》说:黄山旧名黟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可以点茶。春色微红,这就是自然的丹液。”《拾遗记》:“蓬莱山的沸水,饮用的人千年长寿。”这又是仙饮。
有黄金的地方,水一定清澈;有明珠的地方,水一定妩媚;有子鲋的地方,水一定腥腐;有蛟龙的地方,水一定暗黑,美好丑恶不可不辨别。
甘,是美味;香,是芳香。《尚书》:“庄稼成熟味道甘美。”黍甘就是香,黍只有甘香,所以能养人,泉只有甘香,所以也能养人。然而甘容易得到而香难,没有香而不甘的。
味道美的叫甘泉,气味芳香的叫香泉,到处间或有。泉上有恶木,那么树叶滋生根部湿润,都会损害它的甘香,严重的能酿成毒液,尤其应该除去。
甜水,是以甘来称呼的。《拾遗记》:“员峤山北,甜水环绕,味道甜如蜜。”《十洲记》:“元洲玄涧,水像蜜浆,饮用它能与天地同寿。”又说:“生洲的水,味道像饴酪。”
水中有丹的,不仅它的味道异常,而且能延年祛病,一定是名山大川、各位仙翁修炼的地方才有。葛玄年轻时做临沅令,这个县廖氏家族世代长寿,怀疑是他们的井水特别红,于是试着挖掘井的左右,得到古人埋藏的几十斛丹砂。西湖的葛井,就是稚川炼丹的地方。马家园后面淘井,挖出石瓮,中有几颗丹,像芡实,吃起来没有味道,就扔掉了。有个施渔翁的,拾了一粒吃了,活到一百零六岁。这种丹水,尤其不容易得到。凡是不干净的器皿,千万不可用来汲水。
煮茶得当,而饮用的人不合适,就像汲取乳泉来浇灌蒿莱,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饮用的人一口喝尽,来不及辨别味道,是最庸俗的了。
灵,是神。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混淆,所以上天自己降下的恩泽,实在是灵水。古代所称的上池之水不就是吗?总之都是仙饮。 用大瓮收藏黄梅雨水、雪水,下面放十几块鹅子石,经过一年都不坏。用栗炭三四寸左右烧红,投入淬入水中,不生跳虫。 灵,是阳气旺盛而散发的。颜色浓的是甘露,凝结如脂,美如饴糖,一名膏露,一名天酒就是。
雪,是天地的积寒。《泛胜书》说雪是五谷的精华。《拾遗记》“穆王向东到大𢹍之谷,西王母来进嵰州甜雪”,是灵雪。陶谷取雪水烹团茶,而丁谓《煎茶诗》:“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李虚己《建茶呈学士》诗:“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春。”是雪尤其适宜茶饮。处士把它列为末品,为什么呢?想来是因为它味道干燥吧?如果说太冷,就不是这样了。
雨,是阴阳的和谐,天地的施与,水从云中降下,辅助时节生长养育。和风顺雨,明云甘雨,《拾遗记》“香云遍润,就成香雨”,都是灵雨,本来可以饮用。至于龙行的雨,暴而淫的,旱而冻的,腥而黑的,以及檐溜的,都不可饮用。潮汐靠近地面的地方,一定没有好泉,大概是盐碱地吸引的。天下的潮汐,只有武林最盛,所以没有好泉。西湖山中则有。
扬子,本来是江,它的南泠则夹石停渊,特别列入首品。我曾经品尝过,确实和山东的水没有不同。如果是吴淞江,就是水最下等的了,却也列入品,很不可理解。
井,是清,是泉中的清洁者;是通,是物所通用的;是法、是节,法制居住的人,令节饮食,没有穷尽。它的清出于阴,它的通入于混浊,它的法节由于不得已。脉络暗而味道滞,所以鸿渐说:“井水最差。”他说“井取汲多”的原因,大概是汲水多则气通而流动活泛罢了,终究不是佳品。养水把白石子放入瓮中,虽然能养水的味道,也可以澄水不混浊。
高子说:井水好的,天下都知道钟泠泉了,然而焦山有一泉,我曾经品尝过多次,不比钟泠泉差。惠山的水,味道淡而清,确实是上品。我们杭州的水,山泉以虎跑为最好,老龙井、真珠寺二泉也甘甜。北山葛仙翁的井水,饮用味道浓厚。城中的水,以吴山第一泉为首称,我品评不如施公井、郭婆井二泉清冽可以煮茶。至于湖南靠近二桥的水,清晨取来煮茶,非常美妙,不用再寻求其他水了。
用青翠的梅三斤十二两,生甘草末四两,炒盐一斤,生姜一斤四两,青椒三两,红干椒半两,把梅去核掰开两片。大致青梅汤每家都有方法,分量也大同小异。刚制作的时候,香味也相同,贮藏到一个月,就烂熟得像黄梅汤了。大概有说法:一是青梅必须在小满前采摘,捶碎核,去掉仁,不能用手碰,用干木匙拨掉,打拌也是这样。捶碎之后,摊在筛子上,让水略干。二用生甘草。三月炒盐,必须等冷了。四用生姜,不经过水浸,擂碎。五月的青椒,随即摘下晾干。前面这些一起炒拌,仍然用木匙抄入新瓶子内,只能贮藏十几盏汤料的,就留些盐撒在面上,用双重油纸紧紧扎住瓶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脆”字。梅和姜或者稍微用手切作丝也可以。
肥大黄梅蒸熟去核,净肉一斤,炒盐三钱,乾姜末一钱半,紫苏二两,甘草、檀香末随意,拌匀,放在磁器中晒,收贮起来,加糖点服。夏天调水更妙。
一种方法:三种原料各等分,杵成末,拌匀,压实按入瓶中。腊月或者伏天制作,半年后焙乾成末,点服。或者用水煎成膏也可以。
橘一斤,去掉壳和中间白色的穰膜,把皮细切,同橘肉捣碎,炒盐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一两,捣汁和匀。橙子用同样方法。曝乾,密封。取来点汤服,非常妙。
杏仁不拘多少,煮,去皮尖,浸在水中一宿。像磨绿豆粉的方法,挂去水,或者加少许姜汁,用酥蜜点。又,杏仁三两,生姜二两,炒盐一两,甘草末一两,一同捣。
茴香、椒皮六钱,炒盐二钱,熟芝麻半升,炒面一斤,一同为末,热滚汤点服。
乌梅一斤半,炒盐四两,甘草二两,紫苏叶十两,檀香半两,炒面十二两,调和均匀点服。
白木樨盛开时,清晨带露,用杖打下花,用布被盛着,拣去蒂萼,放在净器内,新盆捣烂如泥,榨干很多,收起来。每一斤,加甘草一两,盐梅十个,捣成饼,放入磁坛封固。用沸汤点服。
梅花将开时,清晨摘取半开花头连蒂,放在磁瓶内,每一两重,用炒盐一两洒上,不能用手漉坏。用厚纸几层,密封放在阴处。第二年春夏取来打开,先在盏内放少许蜜,然后放花二三朵在里面,滚汤一泡,花头自然开放,像活的一样可爱,充作茶香很浓。 一种说法是蜡点花蕊阴乾,像上面加汤也可以。
东坡居士歌括说:“二钱生姜乾用。一升枣,乾用,去核。二两白盐炒黄。一两草,炙去皮。丁香木香各半钱,酌量陈皮一处捣。去白。煎也好,点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板杏仁用三两半,百沸汤二升浸盖,等冷了就换沸汤。像这样五次,逐个掐去皮尖,放入小砂盆内细研。次用好蜜一斤,在铫子内炼三沸,看滚了提起,等半冷,慢慢倒入杏泥,再研。像这样慢慢添入研匀,用它点汤服。
止渴生津。乌梅一斤,捶碎,用水两大碗同熬成一碗,澄清,不碰铁器。缩砂二两,研末白檀末一钱 麝香一字 蜜三斤 将梅水、缩砂、蜜,三件一起,在砂石器内熬,等到赤色为止。冷定,入白檀、麝香。每次用一二匙点汤服。
乾莲实一斤,带皮炒极燥,捣罗成细末 粉草一两,微炒
上面为细末,每次二钱入少许盐,沸汤点服。莲实捣罗,到黑皮像铁一样不能捣了,就去掉。世人用莲实去掉黑皮,大多不知道这个。这个汤夜坐过饥气乏,不想饮食,就饮一盏,大能补虚助气。从前仙人务光子服这个得道。
将蜜调涂在碗中心抹匀,不让洋流。每次在凌晨,采摘茉莉花三二十朵,将蜜碗盖花,取它的香气熏。中午去掉花,点汤很香。
大橙子二斤,去核,切作片子,连皮用 生姜一两,切半分片子焙乾 檀香末半两 甘草末一两 盐三钱
上面二件,用净砂盆内碾烂如泥。次入白檀末、甘草末,一并和作饼子,焙乾,碾成细末。每次用一钱,沸汤点服。
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哕逆呕吐,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出自《局方》。
肉豆蔻仁一斤,面裹煨 甘草炒,四两 白面炒,一斤 盐炒,二两 丁香枝梗只用枝五钱,
白茯苓一钱半 白豆蔻仁五钱 木香三钱 橘红一钱半 莲花青皮一分 泽泻一钱 神曲一钱,炒黄 缩砂三钱 葛花半两 猪苓去黑皮,一钱半 乾姜一钱 白术二钱
上面为细末和匀,每次服二钱,白汤调下。只要得微汗,酒疾就去掉了。不可多食。
干木瓜去皮净,四两 白檀五钱 沉香三钱 茴香炒,五钱 白豆蔻五钱 缩砂五钱 粉草一两半 乾生姜半两
上将糖霜乳细罗过,入脑子再碾匀。每次用一钱,沸汤点服。不可多,多了人就讨厌了。
采嫩柏叶,用线系着垂挂在一大瓮中,用纸糊住口,过一个月取用。如果还不太干,再封闭起来,到干了,取来成末,像嫩草的颜色。不用瓮,只在密室中也可以,但不如瓮中的青翠。如果见风就黄了。这个汤可以代替茶夜话,饮用尤其醒睡。饮茶多了就伤人,耗精气,害脾胃,柏叶汤很有益。又不如新采洗净,点更为好。
地黄、枸杞实,各取汁一升,蜜半升,在银器中同煎,像稀饧。每次服一大匙,汤调、酒调都可以。实气养血,久服对人有益。
白糖二斤 大乌梅肉五两,用汤蒸去涩水 桂末少许 生姜丝少许 甘草少许
缩砂末三两 石菖蒲末一两 甘草末五钱入少许盐,白汤点用。
上面为末,和匀,适量入少许盐,贮磁罐中,不要让出气。时常使用,白汤点服。
上将姜与橘皮同腌一宿,晒乾。入甘草末六钱,白梅肉三十个,炒盐五钱,和匀,沸汤点用。
木瓜十两 生姜末二两 炒盐二两 甘草末二两 紫苏末十两
又一方:加缩砂二两为末,山药末三两,消食,化气,壮脾。
将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用解暑。如果多滚则色浊,不能食用了。
采禾苗晒乾,每次用,滚汤入壶中,烧稻叶带焰投入,盖密。一会儿,倒出服用很香。
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能翻动,等香了收起。每次用,用滚汤洗泡一次,倒掉,将泡过的紫苏入壶,倒入滚水。服用能宽胸导滞。
用上好沉香一二小块,炉烧烟,用壶口覆炉,不让烟气旁出。烟尽,急忙用滚水投入壶内,盖密。倒出服用。
用丁香一二粒,捶碎,入壶,倒入滚水。那香气浓郁,但稍微热。
用砂仁三五颗,甘草一二钱,碾碎入壶中,加滚汤泡上。那香气可食,很消壅隔,去胸膈郁滞。
采茉莉、玫瑰,摘半开的蕊头,用滚汤一碗,停冷,将花蕊浸水中,盖碗密封。第二天早上用时,去掉花,先装滚汤一壶,入浸花水一二小盏,那么壶汤都香霭可服。
用豆蔻一钱,甘草三钱,石菖蒲五分,为细片,入净瓦壶,浇上滚水,食用如果味浓,再加热水可用。
官桂一两,为末 白蜜二碗 先将水二斗煮成一斗多,入磁坛中,等冷了,入桂、蜜二物,搅三百多遍。起初用油纸一层,外加绵纸几层,密封坛口五七日,那水可以服用。或者用木楔坛口密封,放在井中三五日,冰凉可口。每次服一二杯,袪暑解烦,去热生凉,百病不生。
用大香橼不拘多少,以二十个为标准,切开,将内瓤用竹刀刮出,去掉囊袋并筋收起。将皮刮去白,细细切碎,笊篱在热滚汤中焯一二次,榨干收起,放入前面的瓤内。加炒盐四两,甘草末一两,檀香末三钱,沉香末一钱,不用也可以,白豆仁末二钱和匀,用瓶密封,可久藏。每次用筷子挑一二匙,冲白滚汤服。胸膈胀满、膨气,醒酒化食,导痰开郁,妙不可言。不可多服,恐怕伤元气。
用芡实去壳三合,新的研成膏,陈的作成粉,和粳米三合,煮粥吃。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
用莲肉一两,去皮煮烂细捣,加入糯米三合,煮粥吃。治疗同上。
用竹叶五十片,石膏二两,水三碗煎至二碗。澄清去渣,加入米三合煮粥,加入白糖一二匙吃。治疗膈上风热,头目赤。
用蔓菁子二合,研碎,入水二大碗,绞出清汁,加入米三合煮粥。治疗小便不利。
用真生牛乳一钟,先用粳米作粥,煮半熟,去掉少许汤,加入牛乳,待煮熟盛碗,再加酥一匙吃。
用甘蔗榨浆三碗,加入米四合煮粥,空心吃。治疗咳嗽虚热,口燥,涕浓,舌乾。
用羊肉四两烂捣,加入山药末一合,加盐少许,粳米三合,煮粥吃。治疗虚劳骨蒸。
用紫苏研末,入水取汁。煮粥将熟,按量加苏子汁,搅匀吃。治疗老人脚气。 须用家苏方妙。
十月内生新地黄十多斤,捣汁,每汁一斤,加入白蜜四两,熬成膏,收贮封好。每次煮粥三合,加入地黄膏三二钱,酥油少许。吃滋阴润肺。
用胡麻去皮,蒸熟,再炒令香。用米三合,淘净,加入胡麻二合研汁同煮,粥熟加酥吃。
用甘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来洗净,细切,加入盐,同米煮粥吃,清目宁心。
用沙谷米拣净,水略淘,放入滚水内,一滚就起,免得作糊。治疗下痢很灵验。
用砂罐先煮赤豆烂熟,等煮米粥少沸,倒入赤豆同粥再煮吃。
收落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粥,等粥熟,下入梅瓣,一滚就起,吃。
采荼䕷花片,用甘草汤焯过,等粥熟同煮。又采木香花嫩叶,就在甘草汤焯过,用油盐姜⺶作菜。二味清芬,真是仙供。
枸杞叶半斤,米三合,羊肾两个碎切,葱头五个,乾的也可以。同煮粥,加些盐味吃,大治腰脚疼痛。
用煮过胶的麋角霜作成细末,每次粥一盏,加入末一钱,盐少许吃,治疗人下元虚弱。
用鹿肾二个,去脂膜,切细,加入少盐,先煮烂,加入米三合煮粥,治疗气虚耳聋。一方,加苁蓉一两,酒洗去皮,同肾入粥煮,也妙。
用人参二分,葱白少许,防风一分,都捣作末,同粳米三合,入锅煮半熟。将猪肾一对去膜,预先切薄片,淡盐腌顷刻,放到粥锅中,投入后不要再搅动,慢火再煮很久。吃能治耳聋。
用烂羊肉四两,细切,加入人参末一钱,白茯苓末一钱,大枣二个,切细黄蓍五分,加入粳米三合,加入好盐三二分,煮粥吃,治疗羸弱,壮阳。
白扁豆半斤,人参二钱,作细片,用水煎汁,下入米作粥吃,益精力,治疗小儿霍乱。
茯苓为末,净一两,粳米二合,先煮粥熟,下入茯苓末同煮起吃,治疗欲睡不得睡。
真紫苏子、大麻子各五钱,水洗净,微炒香,同研如泥,取汁,将二子汁化汤煮粥。治疗老人诸虚结久,风秘不解,壅聚膈中,腹胀恶心。
麦门冬生者洗净,绞汁一盏,白米二合,薏苡仁一合,生地黄绞汁二合,生姜汁半盏。先将苡仁、白米煮熟,后下入三味汁,煮成稀粥。治疗翻胃呕逆。
用不辣大萝卜,加入盐煮熟,切碎如豆,在粥将起时,一滚而吃。
生百合一升切碎,同蜜一两窨熟,在粥将起时,加入百合三合同煮,吃妙极了。
采大者,不可犯铁,用竹刀刮去皮,切成片收起。每次用五钱,砂罐煮烂,下入白米三合煮粥。
采去皮,捣研为泥粉。每次用一盏,加入蜜二匙,同炒令凝,揉同粥搅吃。
用肥人乳,等煮粥半熟,去掉汤,下入乳汁代汤,煮熟置碗中,加酥油一二钱旋搅,甘美,大补元气。无酥也可以。
用生者研如泥,乾者为末。每次粥一瓯,加入子末半盏,白蜜一二匙,和匀,吃大益。
用白米先煮成软饭。将鸡汁,或肉汁,虾汁汤调和清过。用熟肉碎切如豆,再加茭笋,香荩,或松穰等物,细切,同饭下汤内,一滚就起,入供以咸菜为过,味很好。
用绿豆淘净,下汤锅多水煮烂。次下入米,以紧火同熬成粥,等冷吃,很适宜夏天。适可而止,不宜多吃。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用赤小豆煮粥,同绿豆方法。一家大小分食,若外出夜回的人,也留给他吃,叫做口数粥,能除瘟疫,辟厉鬼。出自《田家五行》。
方法是取粗藕,不限多少,洗净切断,浸泡三日夜,每日换水,看到非常洁净,漉出捣成泥浆,用布绞净汁,又将藕渣捣细,再绞尽汁,滤出恶物。用少量清水搅拌,然后澄去清水,下面就是好粉。
取苓切片,用水浸去赤汁,再换水浸一日,像上面的方法取粉。拌米煮粥,补益最佳。
取叶,在带露的时候采摘。经过隔一夜,就没有粉了。取嫩叶捣汁澄粉,像嫩草那样郁葱可爱。
取新鲜的,捣汁,像上面的方法取粉。乾的可以磨成粉。
白面一斤,好豆粉四两,水搅成调糊。将煮熟的山药研烂,同面一并调稠。用匙逐条拨入滚汤锅内,像鱼片,等熟了用肉汁吃。没有汁,面内加白糖可以吃。
以上各种粉,不只是用来做笼饼,凡是煮粥都可以搭配煮。凡是和面,用黑豆汁和,再没有面毒的危害。
牛羊猪肉都可以,精肉一斤,浓酒二盏,淡醋一盏,白盐四钱,冬天三钱,茴香、花椒末一钱,拌匀腌一宿,用文武火煮,令汁干,晒制。妙极了,可保存一个月。
精肉一斤,去筋,盐一两,加入少许炒米粉,多要酸。肉皮三斤,用滚水焯过,切薄丝片,同精肉切细拌匀,用箬叶包裹,每饼四两重。冬天用灰火焙三日,盖上留一小孔。夏天一周时可以吃。
新宰的圈猪带热的精肉一斤,切作四五块,炒盐半两,搙入肉中,直到筋脉不收,日晒半干,适量用好酒和水,并花椒、莳萝、橘皮,慢火煮干,捣碎。
用圈猪刚宰杀下来的,只取四只精腿,乘热用盐。每一斤肉盐一两,从皮擦入肉内,令其绵软。用石压在竹栅上,置缸内二十日,依次用稻柴灰一重间一重叠起,用稻草烟熏一日一夜,挂在有烟的地方。初夏,在水中浸一日一夜,洗净,仍然挂起。
肥嫩的獖猪肉十斤,切作二十段,盐八两,酒二斤,调匀,猛力搙入肉中,令其绵软。用大石压去水,晾十分干,用剩下所腌的酒调糟涂在肉上,用篾穿挂在通风处。另一方法:肉十斤,先以盐二十两,煎汤澄清取汁,把肉放在汁中。二十日取出,挂在通风处。一方法:夏月盐肉,用炒盐擦入均匀,腌一宿挂起。见有水痕,便用大石压去水干,挂在风中。
鮆鱼新出水的,治净,在炭上十分炙干收藏。一方法:用鮆鱼去头尾,切作段,用油炙熟,每段用箬叶间隔,盛在瓦罐内,泥封。
腊月,鲤鱼切大块,拭干,一斤用炒盐四两擦过,腌一宿,洗净晾干。再用盐二两,糟一斤拌匀,放入瓮中,用纸箬泥封涂。
用生蟹剁碎,用麻油先熬熟,冷却,加入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都研成末,再加葱、盐、醋,共十味,入蟹内拌匀,即时可以吃。
鲤鱼、青鱼、鲈鱼、鲟鱼都可以制作。治去鳞肠,用旧筅帚缓刷去脂腻腥血,十分令净,挂在当风处一二日,切作小方块。每十斤用生盐一斤,夏天用一斤四两,拌匀,腌在器内。冬天二十日,春秋减少时间。用布裹石压,令水十分干,不滑不韧。用川椒皮二两,莳萝、茴香、砂仁、红豆各半两,甘草少许,都研成粗末,淘净白粳米七八合炊饭,生麻油一斤半,纯白葱丝一斤,红曲一合半,捶碎。以上都拌匀,用磁器或水桶按十分实,用荷叶盖竹片扦定,再用小石压在上,等其自熟。春秋最适宜制作,冬天预先腌下作坯可留。临用时旋将料物打拌。这是都中的制作方法。鮆鱼同法,但要干才好。
生烧猪羊腿,精批作片,用刀背匀捶三两次,切作块子,沸汤随捞出,用布内扭干。每一斤入好醋一盏,盐四钱,椒油、草果、砂仁各少许。供馔也珍美。
肥嫩在圈猪约四十斤的,只取前腿,去其脂,剔其骨,去其拖肚净。取肉一块,切成四五斤块,又切作十字,为四方块。白水煮七八分熟,捞起停冷,搭精肥切作片子,厚一指。净去其浮油,水用少许,厚汁放锅内,先下熝料,次下肉,又次淘下酱水,又次下原汁烧滚,又次下末子细熝料在肉上,又次下红曲末,以肉汁解薄,倾在肉上,文武火烧滚令沸,直至肉料上下皆红色,方下宿汁。洛下盐,去酱板,次下虾汁,掠去浮油,以汁清为度。调和得所,顿热用之。其肉与汁,再不下锅。
捉清汁法:以原去浮油,用生虾和酱捣在汁内,一边烧火,使锅中一边滚起泛来,掠去之。如无虾汁,以猪肝擂碎,和水倾入代之。三四次下虾汁,方无一点浮油为度。
留宿汁法:宿汁,每日煎一滚,停倾少时,定清方好。如不用,入锡器内,或瓦罐内,封盖,挂井中。
用红曲法:每曲一酒盏许,隔宿酒浸令酥,研如泥,以肉汁解薄下。粗熝料方:用官桂、白芷,良姜等分,不切完用。细熝料方:甘草多用,官桂、白芷、良姜、桂花、檀香、藿香、细辛、甘松、花椒、缩砂、红豆、杏仁等分,为细末用。
鲜鲤鱼切作小块,盐腌过酱,煮熟收起。却下鱼鳞及荆芥同煎滚,去渣,候汁稠,调和滋味得所。用锡器密盛井中,或水上,用浓姜醋浇。
酱瓜、生姜、葱白、淡笋乾,或茭白、虾米、鸡胸肉,各等分,切作长条丝儿,香油炒过供之。
治净大水鸡,汤中煮浮即捞起,以石压之,令十分干,收。
猪肉精肥各另切作三寸长条,如算子样,以砂糖、花椒末、缩砂末,调和得所,拌匀,晒乾蒸熟。
用猪肉,精肥相半,切作小骰子块,和些酒,煮半熟,入酱。次下花椒、砂仁、葱白、盐、醋,和匀。再下绿豆粉,或面,水调下锅内作腻,一滚盛起。以蛤蜊先用水煮去壳,排在汤鼓子内,以臊子肉浇供。新韭、胡葱、菜心、猪腰子、笋、茭白同法。
用鸡一只,水煮八分熟,剁作小块。锅内放油少许,烧热,放鸡在内略炒,以旋子或碗盖定,烧极热,醋酒相半,入盐少许烹之,候干再烹。如此数次,候十分酥熟,取用。
鲥鱼去肠,不去鳞,用布拭去血水,放在荡锣内。以花椒、砂仁、酱擂碎,水洒葱拌匀其味和蒸,去鳞供食。
大鲫鱼治净,用酱水、酒少许,紫苏叶大撮,甘草些少,煮半日,候熟供食。
猪头先以水煮熟,切作条子,用砂糖、花椒、砂仁、酱拌匀。重汤蒸顿煮烂,剔骨扎缚作一块。大石压实,作膏糟食。
用猪肚一个,治净,酿入石莲肉,洗擦苦皮十分净白,糯米淘净,与莲肉对半,实装肚子内,用线扎紧煮熟,压实候冷切片。 煮熟肚子,将纸铺地放上,用好醋喷肚,用钵盖上,少顷取食,如此肚肉皆可食。
用炒过热盐擦肉令软匀,下缸内石压一夜,挂起。见水痕,即以大石压乾,挂当风处,不败。
每舌一斤用盐八钱,一方用五钱,好酒一碗,川椒、莳萝、茴香、麻油少许,细切葱白,腌五日,翻三四次,索穿挂当风处阴乾,纸装盛藏煮用。
用青鱼、鲤鱼,破去肠胃。每斤用盐四五钱,腌七日取起,洗净拭干。鳃下切一刀,将川椒、茴香,加炒盐,擦入鳃内并腹外里,以纸包裹,外用麻皮扎成一个,挂于当风之处。腹内入料多些方妙。
用精肉切细薄片子,酱油洗净,入火烧红锅爆炒,去血水微白即好。取出切成丝,再加酱瓜、糟萝卜、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橘丝、香油,拌炒肉丝。临食加醋和匀,食之甚美。
用鱼一斤,切碎洗净后,炒盐三两,花椒一钱,茴香一钱,乾姜一钱,神曲二钱,红曲五钱,加酒和匀,拌鱼肉,入磁瓶封好,十日可用。吃时,加葱花少许。
用猪头蹄爪煮烂去骨,布包摊开,大石压扁实落一宿,糟用甚佳。
用大鲫鱼破开,去鳞、眼、肠胃,不要见生水,用布抹乾。每斤用神曲一两、红曲一两,为末,拌炒盐二两,胡椒、茴香、川椒、乾姜各一两,拌匀,装入鱼空肚内,加料一层,共装入坛内,包好泥封。十二月内造了,至正月十五后开。又翻一转,入好酒浸满,泥封,至四月方熟取吃。可留一二年。
用大虾,不见水洗,剪去须尾。每斤用盐五钱,腌半日,沥干,入瓶中,虾一层,放椒三十粒,以椒多为妙。或用椒拌虾装入瓶中亦妙。装完,每斤用盐三两,好酒化开,浇入瓶内,封好泥头。春秋五七日即好吃,冬月十日方好。
用大鲤鱼十斤,细切丁香块子,去骨并杂物。先用老黄米炒燥碾末,约有升半,配以炒红曲升半,共为末听用。将鱼块称有十斤,用好酒二碗,盐一斤,夏月用盐一斤四两,拌鱼腌磁器内。冬腌半月,春夏十日。取起洗净,布包榨十分干。以川椒二两,砂仁一两,茴香五钱,红豆五钱,甘草少许,为末,麻油一斤八两,葱白头一斤,先合米曲末一升,拌和纳坛中,用石压实。冬月十五日可吃,夏月七八日可吃。吃时再加椒料米醋为佳。
将猪肉生切作二指大长条子,两面用刀花界如砖阶样。次将香油、甜酱、花椒、茴香拌匀。将切碎肉揉拌匀了,少顷,锅内下猪脂熬油一碗,香油一碗,水一大碗,酒一小碗,下料拌匀,以浸过为止。再加蒜榔一两,蒲盖闷。内酥起锅食之。如无脂油,要油气故耳。
用好猪肉煮一滚,取净方块,水漂过,刮净,将皮用刀界碎。将大小茴香、花椒、草果、官桂,用稀布包作一包,放在荡锣内,上压肉块,先将鸡鹅清过好汁调和滋味浇在肉上,仍盖大葱、腌菜、蒜榔入汤锅内,盖住蒸之。食时,去葱蒜菜并包料食之。
将羊肚洗净,细切条子。一边大滚汤锅,一边热熬油锅。先将肚子入汤锅,笊篱一焯,就将粗布扭干汤气,就火急落油锅内炒。将熟,加葱花、蒜片、花椒、茴香、酱油、酒、醋调匀,一烹即起,香脆可食。如迟慢,即润如皮条,难吃。
将猪腰子切开,剔去白膜筋丝,背面刀界花儿。落滚水微焯,漉起,入油锅一炒,加小料葱花、芫荽、蒜片、椒、姜、酱汁、酒、醋,一烹即起。
蛏一斤,盐一两,腌一伏时,再洗净控干,布包石压,加熟油五钱 姜、橘丝五钱, 盐一钱,葱丝五分,酒一大盏,饭糁一合磨米拌匀,入瓶泥封, 十日可供。鱼鮓同。
每鱼一斤,盐四钱,加以花椒、砂仁、葱花、香油、姜丝、橘细丝,腌压十日,挂烟熏处。
猪肉去皮骨,切作二寸大片。将砂糖少许,去气息酱、大小茴香、花椒拌肉。见日一晾即收。将香油熬熟,下肉盖定。勿烧火,以酥为度。肉巴,用精嫩切条片,盐少腌之,后用椒料拌肉,见日一晾,炭火铁床上炙之,食。
香油入酱油内,亦可久留不砂。又法:糟、醋、酒、酱各一碗,蟹多,加盐一碟。又法:用酒七碗,醋三碗,盐二碗,醉蟹亦妙。炭一块,则蟹膏不沙。以白芷一钱入醉蟹,则膏结实。恐有药气,不佳。
虾用盐炒熟,盛箩内,用井水淋洗,去盐晒乾,色红不变。
凡煮河鱼,先放水下烧,则骨酥。江海鱼先调滚汁下锅,则骨坚也。
用柿蒂三五个,同蟹煮,色青。用枇杷核内仁,同蛤蜊煮,脱丁。
精肉四斤,去筋骨,酱一斤八两,研细盐四两,葱白细切一碗,川椒、茴香、陈皮各五六钱,用酒拌各料并肉如稠粥,入坛封固,晒烈日中十馀日。开看乾,再加酒,淡,再加盐。又封以泥,晒之。
每只治净,用酒洗拭干,不犯水。用麦黄、红曲、盐、椒、葱丝,尝味和为止。却将雀入扁坛内,铺一层,上料一层,装实。以箬盖蔑片扦定,候卤出,倾去,加酒浸,密封久用。
洗猪肚用面,洗猪脏用砂糖,没有气味。煮笋时放入薄荷,稍微加些盐,或者用灰,就不会枯萎。糟蟹的坛上,加半锭皂角,可以留存很久。洗鱼时滴上一二点生油,就没有涎。煮鱼时下些末香,不腥。煮鹅时放入数片樱桃叶,容易煮软。煮陈腊肉快熟时,取烧红的炭投几块入锅内,就不会有油腻气味。煮各种肉,封上锅口,用几粒楮实子同煮,容易煮烂又香。夏天的肉单用醋煮,可以留存十日。面不宜用生水过,用滚汤停冷后过。烧肉忌讳用桑柴火。酱蟹、糟蟹,忌讳灯照,照了就会沙。酒变酸,用一升赤小豆,炒焦,装袋放入酒坛中就好。
染坊沥过的淡灰,晒干,用来包藏生黄瓜、茄子,到冬天可以吃。用松毛包藏橘子,三四个月不会干,用绿豆藏橘子也可以。
五月用麦面煮成粥糊,加入少许盐,等冷了,倒入瓮中,收纳新鲜红色未熟的桃,装满瓮中,封口,到冬天还像新鲜的一样。蜜煎黄梅,时常更换蜜,用细辛放在顶上,不会生小虫。用腊水同一把薄荷、少许明矾,放入瓮中,投入浸泡枇杷、林檎、杨梅在里面,颜色不变,味道清凉可以吃。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