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核战、瘟疫、洪水与高温相继摧毁文明,重庆的钢铁森林下,幸存者用江湖血性与科技奇想重写生存法则。
在这片废墟与异象交织的山城之上,萧星寒借由一项虚构的基因驱动技术,串连起四场异变;如果核战爆发,你会变成老鼠求生吗?如果洪水淹没世界,你会进化成鱼人吗……四个惊心动魄的末日故事,拷问人类极限——当科技失控、环境崩坏,我们究竟会沦为野兽,还是涅槃成“神”?
其中,《异重庆四重奏》之《红土地》已被改编成网络大电影,正在爱奇艺热播,更是拿下过本土众多科幻奖项:华语科幻星云原作大赛2019年度小说类“原石奖”;2020年清华科幻季最佳中篇小说永生奖;以及入围了2021年第十八届百花文艺奖科幻文学奖。
对《爱死机》、《拾荒者统治》、《湮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来了解一下这本融合生化朋克、废土景观、江湖人情的末日寓言故事集;在《异重庆四重奏》中,每一个幸存者都在变异与进化中重新定义"人类"的边界,翻开这本书,你将踏入一个既残酷又瑰丽的末日江湖,见证人类在最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蜕变。
红土地、黄泥塝、鲤鱼池,龙头寺,皆是重庆真实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有故事。
《红土地》故事发生在核战后二十年,重庆红土地地铁站,地下九十多米处。
突如其来的“千阳之战”毁灭了地上世界。幸存者聚集在深埋地下的重庆“红土地”地铁站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这时,神秘的鼠族成为幸存者最大的威胁。保安队与鼠族的遭遇战,使保安队损失过半。地下世界变得人人自危。
艾星雨是地下世界里种蘑菇的,出于同情,救下了一个名叫罗飞的陌生男孩。随着时间流逝,罗飞发生了令艾星雨惊讶无比的变化。他从男孩罗飞,变成了女孩罗菲。
与此同时,地下世界的政权发生动荡。保安队副队长梁清扬发动政变,推翻了保守而官僚的市长赵光庭,而宣传干事孟楼却利用了梁清扬的政变,实现了自己登上市长宝座的夙愿。
在这一过程中,鼠族的来历,艾星雨父母的死亡,罗菲作为鼠族女王的真实身份,各种秘密纷纷浮出水面。艾星雨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但处于所有事件的漩涡中心,而且他必须在留在红土地安稳过日子、冒险回到地上世界与深入地底成为鼠族三者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黄泥塝》故事发生在瘟疫摧毁世界三十年后,重庆某处山巅之上,这里原本是某所大学,在疫情中被遗弃,黄泥塝医院的院长带着全院医护人员和病人逃亡到学校,建立起围墙,将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离。墙内的地方被称为黄泥塝。
大老板是黄泥塝的最高领导人,总监是黄泥塝仅次于大老板的大人物。往下依次是干事和教官等中层领导。他们严格按照当初的防疫政策生活着。在小说开始的时候,大老板已经死了,总监秘而不发,继续控制黄泥塝。
狩猎队是黄泥塝的军事力量,负责外出狩猎与保卫黄泥塝的安全。队长麦兆辉是黄泥塝的英雄,虽然他们所谓的狩猎,其实是出去拾荒。但当麦兆辉卷入黄泥塝的政治纷争时,他这个英雄很快就不是了。
黄泥塝还有一个隐蔽的势力,唤作“疯人院”,里边的人各个疯疯癫癫的,为大老板和总监所不喜欢,却是黄泥塝最初的缔造者。
《鲤鱼池》世界被大洪水淹没千年以后,整个重庆变成了扬子海。蛟人和鲛人都已经忘记了历史,只顾着眼前那一点儿资源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
蛟人全是男的,社会结构是帮派制,龙头大爷、圣贤二爷,当家三爷,往下是管事等一系列的中层领导。又分作若干门,朝天门、金紫门、太平门等等,各个门都有自己的特长。因为对《海底》的解读不同,蛟人又分作浑水派和清水派。
鲛人全是女的,社会结构是家族制,秋翠家族、别甲家族、写家族、丹顶家族等,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家族组成鲛人家族联盟,最强势的那一个家族的族长兼任盟主。写家族建立的是巫罗统治,秋翠家族以武力夺取之。
蛟人和鲛人平时打生打死,到了繁殖季节,就会停战,齐聚“鲤鱼池”。而鲤鱼池不只是水生人的繁育中心,还藏着“楠神”、“葵神”的数字分身,更有陆生人是如何变成水生人的全部秘密。
然后,无论是蛟人还是鲛人都豁然发现,来自深海的螯虾人才是真正的大敌。之前的一切,都是鲤鱼池里的小小漩涡……
《龙头寺》:一场扎根重庆的生态惊悚与生命哲思,故事始于重庆龙头寺一棵百年黄葛树离奇暴死,而另一棵则疯狂生长,甚至顶裂水泥地。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植保所的研究员陈懋和他的同事们介入调查,坊间称之为“龙厄”。
菌根网络的觉醒:陈懋发现,龙头寺地下存在一个由蜜环菌菌丝连接树木根系形成的庞大“菌根网络”。他推测,树木的生死异变源于网络内养分的异常流转。他将这个不断扩张的网络命名为“巨混沌”。
灾难蔓延:“龙厄”并非孤立事件。黄葛树乃至其他乔木、灌木的“疯长”与“暴死”现象在重庆各地频发,造成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人员伤亡(如“黄葛树杀人事件”)。随后,蜜环菌自身也发生剧变,巨大的“原杉藻”状蘑菇破土而出,摧毁城镇(如陈懋的老家红石镇)。水晶兰(“冥界之花”)的异常出现和网络谣言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
故事结束于武陵山“迷雾森林”的调查和陈懋的梦境/思考,并未给出“巨混沌”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结尾指向了更深层的疑问:人类在这场生命演化的宏大叙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对抗、适应,还是寻求一种新的共生?
这四个故事,看上去是独立的,其实内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名字都出自重庆外,它们共享了一项虚构的“基因驱动技术”。
大体上讲,基因驱动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用一个新基因取代了一个自然基因,然后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基因驱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一组特定的基因被遗传到下一代的可能性,使得这些基因不遵循典型的遗传规律,并凌驾于自然选择之上,迅速地在一个群体中传播。在正常的遗传中,任何特定的基因都有50%的几率从父母传给后代,而基因驱动技术将50%的机会转变为近100%。这就使得科学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将人群按照他指定的方向——比如某种动物原型——进行改造,以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
四重未来,四场生存之战。在萧星寒的故事中,人类在基因变异与文明毁灭的边缘挣扎,这不仅是一本重庆地标幻想曲,更是人类命运启示录。
在《红土地》中,主角难以做出选择;在《黄泥塝》中,虽然艰难,主角还是做出了选择;在《鲤鱼池》中,选择成为蛟人与鲛人千年之后,主角们赫然发现,他们依然面临新的选择,一切仿佛刚刚开始。
在《龙头寺》中,众多人物角色(植保所内性格各异的同事,寺庙僧人理延法师、政府人员、普通市民),共同编织出了一幅灾难全景图;迷茫的人选择向保保神祷告庇佑,执拗的人选择用技术,刀刃解决自己认为的问题症结所在。
万物互联,交相共生,既定的宿命,无限的可能,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奔赴何方?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