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本】是机核文章区的栏目,每周五更新。每周五下班之前,我们会收集几位编辑的“小作文”,题材随意,立意自选,栏目名取自Windows系统自带的最轻便的文本编辑器,代表“轻便与畅快”。
最近两个月忙到几乎没有任何时间玩像样的游戏。也不是说电子ED,而是想到一些大作就会有“一旦打开运行了就必须得付出几个小时”的压力,和工作的繁杂程度比较起来,实在是有点脑子不够用。
但是游戏还是要玩的,一种给自己的代餐就是放置类游戏。很多时候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也不需要操作一下,就好像在田地里扔下一颗种子之后完全没有管,靠天收成,最后意外得到的结果还不错——或者说,任何收获都是期望之外的惊喜。
核聚变那天早上我起来刮胡子,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面相已经变得有点“婶儿化”了,皮肤松弛,眼神疲惫。以前问过朋友,说是人到中年之后荷尔蒙水平下降,人就会变得耷拉下来,对很多过去很看重的事情就不再那么计较了。
但核聚变两天下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大,一是到场的用户比预期的多很多,二是很多朋友在场内玩得非常开心。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高兴,总觉得有许多人替我把已经失去的青春又过了一次,而且比我快乐得多。
回头一想,在机核做了十年播客,其实也没付出过什么努力——不如说是逃避当时的生活更准确一些。兜兜转转、邋邋遢遢,宛如自我放置,也就做了这点事情。严肃衡量,今天还在为生存挣扎,公允评价还是一事无成。
但是仔细说来,强求也不是办法。有时候我觉得机核和自己就像一盆仙人球,被放置在时代的角落,有肥料就能长长,没有沃土就忍忍,多少维持个活着就行。
之后呢?我觉得那就之后再说,未来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未来到来的时候,它就是“现在”了,也没有必要恐惧。所谓尽人事知天命,岂能尽如人意呢。
前天女儿期末考试结束,回家问我:别人家家长都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什么的,你和我妈怎么从来不要求我呢?
我说:我自己40多了,自律能力还不如你呢,有什么资格给你提努力的要求呢?要是我按别人家长那套逻辑管你,你还想打舞萌玩动森?给你放置在这儿,能长什么样,看你自己造化啦。睡觉前刷牙洗脸,别的没了。
想要全身心地感受游戏,需要饱满的精神;坐在电台前热情洋溢,需要饱满的精神;赶稿码字,在死线冲锋,更需要饱满的精神。
但作为人类,恢复精力的唯一办法就是「睡觉」!其他的方式统统都是歪门邪道,把咖啡、烈酒、能量饮料当燃料,最后燃烧掉的只能是自己的生命。
像我,从小到大睡了10多年的荞麦枕头,枕头上面一定要盖一层编花的枕巾,一觉醒来,仿佛夜里打了一场无声的战斗,枕巾一定会在战场上不知所踪。
新换的荞麦枕头有股淡淡的清香,以前总喜欢把自己脸埋上去,试图闻到一些秋天的味道。荞麦枕头很重,移动脑袋时,荞麦碰撞发出的沙沙声已经成了我童年独有的一种声音。小时候总和我妈打趣说,自己要是遇难了,就把枕头煮了,保证能多活2天。
那时候,从来不知道睡不着觉是什么感觉。离开了家,荞麦枕头却没跟上我。从那之后,各种奇形怪状的枕头便伴随我左右,软的枕头像是一坨烂泥,糊住自己的脖子,硬的,又像是睡在了谁的脊椎骨上。
当你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时候,头部区域的感官会被不自然地放大,每个毛孔都在哀嚎,哭闹,仿佛我的脖子、我的皮肤燃起了一场我灭不掉的火。那些枕在脖子下的“东西”,已经成了一种刑具。
也就是在最严重的某一天晚上,我拿出了手机,给自己买了几个枕头,试图找回失散已久的荞麦枕头。但几十年过去,荞麦枕头已经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了,他们粗糙,敷衍了事,荞麦的添加量和我手边的薯片包装袋一样,学着小时候的样子深吸了一口,却让我好一阵咳嗽。
但出乎意料的是,其他几款枕头还挺不错,不得不感慨科技的进步~。枕头很有支撑感,躺上去柔软,有支撑,枕头会慢慢包裹着我的脖子,不会太塌陷,也不会太坚挺。如果有一位健康强健的美少女的大腿可以躺,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刚买回来图新鲜,躺在枕头上闭上了眼睛,感受这脖子周围新奇的感觉,不知不觉,就梦到了我丢失已久的荞麦枕头。
写到这,似乎要卖广告了,但真不是。我只是想感慨现在的好枕头真是有两下子。距离科技远一些,慢一些,但又不要远离他们,这样的话,生活中总是有新的惊喜~。
6月中旬去广州出了趟差,由于事儿比较紧急,定了个上午晚上最后一班回的航班。掐指一算,到家12点,正好还能打开电脑清个体力日常啥的,简直是充实的一天。
然而在飞广州的路上就遇到了差不多半个航路的“中度颠簸”,坐在最后一排想着空间还大点儿的我受到了更“热情”的颠来倒去,手心出汗是小事儿,头是巅的嗡嗡作响。虽然航司会员卡都飞成了金卡,但翻江倒海这么久也是头一次。落地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广州下大雨了。
打上出租车跟司机聊天才知道前几天刚过境的台风带来了降雨云,所以这两天虽然不刮风,但雨是不可能停的。赶紧打开天气APP看了看,坏事儿,大雨一下一整天,当天回程多半可能没戏。但因为迟迟没有收到航班取消的短信,于是我寻思着等着确定取消航班了再定住宿。
结果工作做完了,手机还是安静如鸡。航旅纵横上显示的事故不断改期的航班,从晚上9点,到晚上11点,最后定格到了凌晨12点50,落地时间也就相应地来到了凌晨3点半,生生变成了红眼航班。
不得不说,海南航空真的挺厉害的,无论大风大雨,似乎也一定要让我今天好好地躺在家中那熟悉并温暖的床上。
然而等飞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在我来到机场之后,本身舟车劳顿的疲惫感,以及“是不是还是会有取消航班的可能”所带来的焦虑就立刻侵袭了我的身体。
再加上,飞机场的椅子又没那么舒服,所以翻来覆去又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睡也睡不着,躺也躺的不舒服,耳边传来的广播上来就是“很抱歉地通知您”,总是能给我吓一蹦噔,随后传来的“您的飞机不能按时起飞我们表示歉意”让我挨了一轮“自己吓自己”。
像这种稍微老点的机场,它的基础设施多少还是有点不足。许多人挤在一个集中的充电点上,周围能提供休息的座位又很少,就显得整个候机大厅一边热闹非凡,周围全是站着坐着蹲着,另外一边三三两两,还有已经顶不住困意沉沉睡去的旅客。我就挤在热闹的那一堆里面,一边充着电一边被四面八方各种抖音短视频的声音轰炸,想掏出电脑来干点儿活的想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不可能的事。
这让我突然觉得,出差这件事儿就有点像我玩Roguelike的游戏体验,遇到一些事件,花费一些体力和金钱。这趟的我就有点运气不好,一连几个DEBUFF套身上,到关底差不多结算的时候就有点而捉襟见肘。但这事儿也多少让我找到了点经验,比如颈枕这个东西,无论长途短途还是会有点作用;以及“不要以为出门打车就可以不带伞”的经验教训。
最后上了飞机,感觉空少空姐也被折腾的够呛,说话有气无力但还得有求必应。飞机上人不多,许多人在平稳飞行后也就躺下睡觉,我补了《头脑特工队 2》,尬尬和忧忧的CP还挺逗。
飞到北京上空的时候,我撇了一眼窗外,出乎意料的是,凌晨三点半的北京仍然是灯火通明,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想想以前总是会感慨东京夜晚的繁华,这次能看到另外一面的北京,也是个很奇妙的体验了。
在飞机上的时候我还在想,就要核聚变了,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坐着飞机过来参展或者游玩的朋友们。不论如何,还都是希望他们可以趁这个机会放松放松,来北京吃好喝好,玩得开心,没有让旅途的意外影响自己的心情。
是的,这篇文章就像是它的标题一样朴实无华,在北京庞大的物质压力下,我终于还是选择牺牲了空余时间,打起了兼职的打算,兼职的内容就是人像摄像。
说实话,自从学会摄影并一头扎入这个无法脱离的深渊以来,我一直热衷的都是风光摄影,在广阔的大地上追求极致,然后一头扎进深山几周几月都不出来,只为拍摄到所谓的绝景。最入迷的时候是大学,为了省钱买器材,可以半个月都只吃泡面;为了拍摄角度正好的星空,可以半夜三点起床扛着设备去等待银心中天。
而对于人像摄影,说实话涉猎不多,一些经验还是大学的时候缺钱,为了补贴开销于是扛着设备去大唐不夜城拍游客照,还有被前女友缠着,给她也拍了很多的照片,再有就是那时候的一个长得很帅的舍友,负责给我当模特,也拍了很多他的照片。
所以综上所述,我打算边拍边进步,尽管有些前后矛盾,但至少前面的几次也不打算收钱,只当做联系了,假如您正巧有空闲时间,还正巧想要记录见证当下时刻的照片,还正巧坐标位于北京,可以来找俺!孩子真的需要大量的练习!感谢!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