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桑德森的答疑时间,今天我们要聊聊镕金术是怎么来的。我最初是怎么想到镕金术这个点子的呢?其实和我所有的故事一样,它的源头并不单一。我的创意都是通过多种不同的因素整合而成的。
我可以分享几个镕金术的灵感来源。我最常说到的是《幽灵的威胁》———没错,就是《星球大战》。我在首映当晚就去看了这部片子。够宅的,对吧?不过我没排队。丹和彼得帮我占了位置,我是下班后才溜进去的。总之我顺利进场了。他们苦等了好几个小时,而我只排了半小时队,我们就进去坐下了。
片子临近尾声时有场精彩的光剑对决,达斯·摩尔指向某个东西(我猜可能是战斗机器人的头部),那东西就飞过房间,砸中按钮替他打开了门。我当时就觉得:有点意思,我还真没想过这么运用原力。于是我回忆起了原力的其他用途(当然不可能都回忆起来),但在此之前,像卢克伸手拉回光剑,或者把人推飞这类操作,我从未将其简单理解为纯粹的念力。我开始思考如何用矢量物理的概念来打造有趣的念力系统:如果这种能力只能以自身的质心为基准进行推拉,写成故事会不会很有趣?这个想法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啃噬我的思绪,我决心总有一天要写出来。这就是我构思镕金术的起点。
后来我动笔创作了初版《迷雾之子》(并非正式版),我想营造一种文艺复兴晚期至工业革命初期的氛围。我的早期作品大多聚焦这个时期,《伊岚翠》就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我很少写纯粹的中世纪设定,而是更钟情于工业革命的黎明期。就连《飓光志》的故事背景也大致落在这个历史阶段。
我偏爱创作这个时期的奇幻,部分原因在于我对当时科学、民俗与神话思潮的碰撞十分着迷。我很欣赏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寻求解释,由此逐步摸索出真正科学理论的过程,比如牛顿相信炼金术的存在,也力图证明它的有效性,又比如人们曾用“自然发生说”解释物种起源,而后通过实验证明苍蝇不会从腐肉中凭空出现,它们确实需要产卵繁衍。我希望自己创造的魔法体系能体现这种时代精神,于是我从炼金术和元素周期表这两种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中汲取灵感。我决心打造一个兼具周期表的严谨与炼金术的神秘,同时能自洽运行的魔法体系,最终得出的方案便是吞服金属。
为什么选择吞服金属?首先,金属自带炼金术的酷感,可以搞出一整套体系,我便开始设计对应不同金属的能力表。更重要的是,金属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魔力,最古老的魔法传说总是涉及魔药:服用某种物质就能获得异能。代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原理,而吞服特殊物质引发异常代谢的逻辑写出来也是自洽的。这种设定单听描述会觉得奇怪,阅读时却会莫名觉得合理。
我将上面两种想法糅合在一起,便写出了初版《迷雾之子》。那本书没有出版,质量也不怎么样(也许哪天可以给大家读读看,反正就挺一般的)。然而,当我着手创作后来正式出版的《最后帝国》时,我重新审视了这个魔法体系,发现它非常适合盗贼团的设定,每个成员都能拥有独特的法力。因此,镕金术体系最后的完善阶段是围绕盗贼团的分工来设计的:有力量型的,有会潜行的,还有能言善辩、擅长情绪操控的。我为这些经典的角色配置设计了相应的能力,最终创造出了掌握所有能力的“迷雾之子”。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