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
那根针一次又一次刺入眼球,直到黑暗吞没了全部视界。昏黄灯光下,他无声地坐着,血与泪沿脸颊滑落。这不是疯狂,而是一场自我解放的仪式——在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中,视觉只是通向幻象的大门,要抵达真理,就必须依赖理性而非感官。他要用最极端的方式关闭这道门。或许,这只是后人的象征性叙事,却精准传达了他极端理性主义的精神内核。德谟克利特认为,颜色、味道、冷热都只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对感官的作用,而非世界的本质。他将知识分为两类:感官的“混蛋知识”,与理性的“合法知识”。然而,他的原子论虽划时代,却在理论与价值上都带着贫乏的气质:必然性主宰一切,个体虽平等却无自由。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位“微笑的哲学家”的认识论,探寻他如何在变化与永恒之间,交出属于原子的答卷。
2025-08-13发布于知识挖掘机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