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不错的分享
《当河流还是小径时》(When Rivers Were Trails, 2019)是一个挺好的例子,这篇涉及游戏设计、内容、开发过程各方面的文章便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原住民文化」的游戏到底如何诞生的良好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美国经验」去思考推动电子游戏与国内现实和文化遗产的互动。
比赛文本所表达的意义,正是比赛结果本身
不同参赛者的比赛文本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意义。
从字面意义上讲,2009 年的电影《阿凡达》让 「化身」一词重新出现在大众的想象中。
这篇文章比较长,主要讨论了电子游戏和宗教研究交叉学科的「姿势」问题,也就是方法论。当然这篇文章也有些年份,写于2014年,其中有些数据和案例今天读起来需要更新。
时过境迁,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许久前的雄心壮志莫名地燃烧升腾起来了
电子游戏的认识论就是电子游戏的本体论
本文来自 落日间 播客E41 玩家西西弗:失败,重复与荒诞的艺术。感谢PITAKA为本期播客提供的赞助。
不要提及「那场战争」。
种种因素都让“电子游戏”成为一个充满着异质和模糊性的概念,但一个可能永无答案的问题往往是最值得探索的。
以及我那迟到的博二小结
回到顶部
外观样式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