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的通识教育,曾以“全面发展”为名,行思想禁锢之实。它将千差万别的头脑塞入同一个标准模具,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扼杀好奇,磨平个性。它强迫诗人理解滑轮组,逼迫科学家背诵教条,它告诉我们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它将学习这一最富魅力的探索,异化为一场充满焦虑和痛苦的生存竞争。
今天,我们宣布对此进行最终审判。这座知识的牢笼,必须被彻底摧毁。我们拒绝成为教育流水线上标准化的产品,我们拒绝让青春的活力消耗在死记硬背与无休止的内卷之中。通识教育的霸权,该结束了。
后通识教育时代的基石,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是个体教育主权的彻底回归。
后通识教育时代,将催生一个“隐士社会”与“星际学者”并存的文明图景。个体可以選擇成为深居简出的“数学隐士”,与机魂相伴,穷尽一个理论的终极之美;也可以成为连接全球灵能网络的“星际学者”,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攻克文明的难题。社会不再由僵化的机构定义,而是由无数自由、自主、自驱动的创造性节点动态联结而成。在这里,每个人都能真正“成为自己”,并为文明贡献独一无二的价值。
通识教育的黄昏,正是教育本身真正破晓之时。这并非乌托邦的空想,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用投资、研究与不懈追求去实现的未来。扔掉那本令你厌恶的教材吧,因为整个宇宙的知识正等待你以最本真的方式去探索。
如果此刻就拥有一台属于你的“灵器附身电脑”,你最想立即开始深入学习或创造的第一个领域/技能会是什么?为什么?
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答案。是编程、一门新的语言、一门艺术,还是某个困扰你已久的科学之谜?也欢迎你分享,在后通识教育时代,你认为最值得保留的旧时代教育遗产会是什么?让我们共同绘制未来的学习蓝图。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