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是我非常沉迷于玩旷野之息的时候。疫情期间娱乐和社交受限,玩游戏成了许多人的主要消遣。而单机游戏同时能满足社交需求的方式就是线上的直播间。当时在b站上有不少直播旷野之息的up主,我当然也是从那位最大主播入坑的。
在大主播的直播间,我偶尔发条评论、点个赞、刷点小礼物,但更多时候只是挂着看。大的直播间观众多,有人通过上舰长或刷礼物来博得主播的回应和互动,主播也会努力维护和氪金观众的关系,发福利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我在这里对主播没有任何诉求,只对看游戏有兴趣。
同样的内容看得多了,我也开始去别的小直播间转转,去看看别人在玩些什么。这时我才打开了另一个旷野之息的新世界。这些小up主的粉丝量和在线观看数不足大主播的十分之一,但他们却各有各的有趣。在这里,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没有拘束、没有包袱,只是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人研究各种glitch,有人练速通,有人花式打人马,有人探索全收集路线,也有人专门整活逗乐。最有意思的是,这些up主会互相串门、一起交流,从直播间延伸到QQ群,自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小社区。
这些主播和大主播很不同,他们非常平易近人。也许因为观看人数不多,他们会主动和观众聊天,一来一回,许多随机进来的看客也成了常客,进群,甚至有人受到鼓舞自己开了直播。这个社群逐渐变得更加活跃。这些主播大多都有本职工作,并不指望靠直播赚钱,所以交流起来特别平等。大家只是因为一个爱好聚在一起,没有太多利益的牵扯。我也成为了其中的常客,逐渐和几个主播熟了起来。那时候几乎每天早晚我都挂在直播间,一边和大家闲聊,一边工作或打游戏。有时几个关系好的主播会连麦打游戏或打比赛,直播间里便会更加热闹,充斥着欢声笑语。
其中有两个主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互动最多的。
第一位主播属于技术流派。他硬核练操作,各种新出的bug或别处看到的骚操作都会自己研究,从尝试到精通一气呵成。但他尤其低调,从不以主播身份自居,也不太擅长社交。最初我们在另一个主播那里看直播,我问了几个问题,他回答了我。当我惊叹他如此大神时,主播告诉我他自己也有开播。不过他太不在意观看量了,直播间甚至没分类在塞尔达区,几乎不会被推荐。我去看了后发现人确实很少,但对我来说这个直播间实在太精彩了。我在这里看到也学到了我能做到的所有好玩的操作(垂直风弹、无伤风弹、原地风弹、BTB、穿墙、花式过神庙等等)。他的直播内容和大部分主播类似:开新档、做任务、打完主要流程,再循环。但他每次都会尝试新的玩法,一遍一遍的练操作,直到掌握窍门。
按理说,这样的直播间是能吸引观众的,但大多时候,在线人数不会超过十个——更多的时候,我进来发现甚至只有主播一个人。他从不主动与观众互动,但若有人提问,他一定会热心回答。无论有没有人观看,他都享受着自己的游戏。
另一位主播和我一样,最初也是观众。只是她早已经通关整个游戏,更喜欢看速通类的。看多了之后,她开始自己练习,没多久也开了直播。不同于别的主播会等自己技术娴熟后再开播向别人展示,她从最开始练习就开始直播。从观赏性上讲,速通直播其实相当枯燥乏味——主播会反复练习同一个操作、同一段路线,只为了缩短几秒的时间。新观众进来往往是一脸问号:“这是在干啥?”虽然看不懂,也会发出“大神,牛B”之类的赞叹。所以速通主播基本是积累了一定粉丝量的熟练工,至少能做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这位新主播,完全不怕暴露自己的笨拙,从零开始、毫无经验地练习给人看。
直播间的熟人们总拉我进群,但我是一个早已经丢失了QQ的90后。有一天,有人送了我一个他的小号,这下我无从推脱了。我进的第一个群氛围特别好——有上班族,有学生,有处在孕期玩游戏的博士姐姐,也有忙里偷闲看直播的一线护士。总之大家都很友善热情(喜欢塞尔达的能有什么坏人呢)。后来也进了一些别的主播群。当然,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各种人性阴暗面的展现,比如争强好胜、勾心斗角、博眼球、拉踩……但在我印象里,大家仍尽量保持着网友的边界感。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那时沉迷看直播的自己感到有些羞耻,觉得无法与现实中的朋友聊起这些事,也会谴责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没有去做“正经事”。当然现在我已经不再这么想。因为当我回想起那段时光,我看到的不是孤独的盯着屏幕陷入虚无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群热爱塞尔达的朋友们,热闹的在那里自由玩耍,享受着最简单的快乐。
那个气氛最好、最友善、最欢乐的QQ群,名叫一始村。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