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突然袭击和劝降未果后,围攻者就开始准备大规模进攻了。
它们往往以公开甚至炫耀的方式进行,包括集合和检阅仪式、公告、宗教仪式、新骑士授予等。这些步骤消除了守军在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被攻克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威胁,就像箭要离弦一般。
然而,就算即将面临暴风雨般的猛烈攻击,守军通常还是会在发起进攻的前一天再得到一次新的投降机会。
如若守军选择继续顽抗,那么炮击对城垛的削弱、填平壕沟以及修建攻城塔的工作就开始了。甚至在夜晚还经常会有人企图攀爬城墙,尽管这种做法不太可能成功攻克一个拥有组织严密的守卫系统的城镇,但却迫使守军保持警惕,导致他们精疲力竭。
与此同时,攻城塔开始慢慢靠近城墙。当巨大的石块飞向攻城塔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盯着它。每次撞击或失误都可能会换来一方的呻吟和另一方的欢呼。
当号角和鼓声响起,旗帜向前倾斜时,战争的呐喊声就会响彻云霄,军队就会像冲向悬崖的海浪一样向前涌动。
弓箭手、弩手、投石手以及各种射击工具会持续不断地射击。城垛上的每个缺口都可能分配给几名弓箭手作为射击目标。高弹道射击可以越过城墙,阻碍城墙后街道和空地上的移动,这就像是早期版本的弹幕射击。
然而,最有效的破坏可能是拿着镐的工兵们造成的。除了大块的实心石墙外,土坯墙、砖墙、砖石土墙或瓦砾墙都可以被工兵破坏。
尽管如此,对围攻的军队来说,即使城墙出现了缺口,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坍塌城墙的瓦砾本身就会极大地阻碍进攻。例如,在1291年围攻阿卡城时,国王塔推倒后留下的那些石头“无法通过”,直到围攻者花了一个晚上在瓦砾上撒了一袋袋沙子,才使其变得光滑,“就像道路一样”。
对突破口的攻击本身就是令人生畏的,就像对拆除或故意敞开的城门的攻击一样,因为此时面对的是守军中最精锐的正面攻击。此外,除非邻近的塔楼和城墙已被彻底拆除,否则攻击者将遭受从上面发射或投掷的各种弹石的重创。
如果确实很难攻下一座城镇,军队就会进行长期围困的准备工作。营地防御和掩体可能会得到改善,后勤安排也会得到规范,等等。
在某些情况下,攻城营地本身几乎与城镇无异,有城门和塔楼、广场和集市、木屋、面包房、屠夫摊位、妓院,甚至还有药店:
1248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费迪南德三世在塞维利亚的军队,与一座伟大、高贵、富饶的城市十分相似。在那里,每种行业都有自己的街道和广场:裁缝和货币兑换商有一条街;香料商和药商有另一条街,他们为伤病员储备所需的药品;军械商有另一条街,马具商有另一条街,屠夫和鱼商也有另一条街;以此类推,世界上可能存在的所有行业,每一种都有一条街,所有的街道都经过适当的丈量,优雅而井然有序。
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此众多的人马——甚至比通常大城市中的马匹还要多得多——集中在一起,给补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尽管王子、指挥官和渴望利润的商人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会出现严重的供应短缺,尤其是因为敌人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食物送达围城者手中。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出现粮食配给。
市场通常起到很大的协调作用,几乎每支军队都有一个由随军小贩组成的流动市场。以这种方式进入营地的食品越多,对士兵和指挥官来说就越有利。充足的供应使价格得到控制,使士兵们有饭吃。因此,军队指挥官经常颁布严令,防止士兵抢劫或以其他方式夺取商人运往军队的货物。
然而,当食物即将耗尽时,物价可能会高得连领主都会挨饿。这种极端的情况一般只发生在深入敌国领土的围攻中,尤其是在海外。
当然,对于城内的人来说,这种选择要困难得多。即使穷人开始饿死,富人和驻军士兵也可能有足够的食物,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有足够的资源储备大量食物,或者有足够的黄金以一只羊的正常价格买到一条面包。
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轻易逃跑的人也会受到诱惑而背叛城镇,让围攻者进来(很可能会得到丰厚的个人回报,也许还会得到保全其人身财产的承诺),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家人挨饿。许多城镇最终就是以这种方式被攻占的。
因此为了降低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守方领导人通常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禁止和阻止围困军队与居民之间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
有时,当饥饿难忍时,守军会强行驱逐所谓的无用的嘴——贫穷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无法充分参与防御,也无法养活自己——没有他们,就能延长粮食供应的时间。
如果围困持续到收获季节,围困的士兵会自己把庄稼运过来,必要时还会用刀收割谷物。即使在营地条件下,麦酒的酿造也相对快捷方便,而且如果有补给,酿造麦酒的谷物也可以得到,但葡萄酒却很容易短缺。
葡萄酒的抗生素特性对于抵御水传播疾病非常重要,无论如何,水传播疾病在攻城营地的条件下特别容易出现和传播,因此,要想在长时间的攻城战中不爆发严重的疾病,需要运气。一场严重的流行病很容易比一场失败的战斗夺去更多士兵的生命。
当然,疾病也可能侵袭被围困的城镇,由于需要收容难民和增援士兵,那里往往非常拥挤。
另一方面,如果围攻持续足够长的时间,饥饿是守城者不可避免的命运。但重要的是,大多数围城要么失败,要么在达到那个点(任何一方坚持不下去)之前就成功了。
围攻之所以会解除,往往是因为围城军队的首领发现士兵们不愿意继续攻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因为支付给士兵的钱用完了,或因为他们的服役义务到期了,或两者兼而有之,或因为其他地方需要军队,以应对反入侵、叛乱或其他紧急情况,或因为最终成功的希望渺茫,最好不要继续在失败的事业上耗费大量资源。
解除围攻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救援军队的逼近,而围攻者认为自己还不够强大,无法自信地面对救援军队。
至于守军,当他们计算出他们至少达到了合理的最低光荣抵抗标准,并断定不会有救援军队前来救援时,他们往往会投降。如果他们在城墙完好、粮食储备尚未耗尽的情况下投降,他们可以期望获得良好的条件。如果他们坚守到最后,敌人可能会因为他们的顽抗而惩罚他们,从而为今后的围攻树立榜样,例如,允许他们活命,但强迫他们把货物交给胜利的士兵。
对于军队的领导者来说,中断围困往往是一种真正痛苦的经历,因为在努力过程中浪费了自己的大量资源。
领导者通常会隐瞒他们对围城成功与否的任何怀疑,以避免激化守军的决心,并阻止逃兵。因此,结束围攻的决定很可能会让士兵们有些措手不及。
士气低落的军队在撤退时是一个诱人的目标,最后离开的人很可能会在离开时遭到守军的攻击。
因此,每个人,尤其是随营人员,都希望尽快离开。匆忙和混乱很可能接踵而至,恐慌也是真实存在的,就像1414年对阿拉斯的长期围困结束时那样:
当他们看到一切都变得如此昂贵……以及到处都有他们的马匹饿死时,[军队领导人]在午夜后三点左右宣布……和平。加斯科涅人放火焚烧了所有能烧的东西,因为他们对被迫撤退感到愤怒。大火迅速蔓延,直烧到国王帐篷的后面。逃出来的人说,有五百多人躺在帐篷里生病,遗弃在那里并死于大火。
守军宣布投降几乎同样可能让围城部队大吃一惊,因为出于各种原因,领导人通常会对谈判保持沉默。
与围攻者的情况一样,士兵们对这种安排往往喜忧参半:为圆满完成任务而高兴,也许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还有机会回家、为避免遭受攻击而感到欣慰、但也常常为失去一次有利可图的劫掠机会而感到遗憾。
很多时候,投降协议包括有条件的喘息:允许守军向领主发出最后一次呼吁,告知领主除非在某一天之前解围,否则他们将不得不交出自己的城镇。在此期间,围攻者和守军之间将休战,不允许轰炸或攻击,也不允许修缮或突袭。当这一天到来时,如果解围的军队还没有接近或没有进攻,就会举行正式的投降仪式。
市民领袖,或许还有他们的驻军同事,会把城市的钥匙交给胜利者,然后胜利者会隆重地进入他征服的城市,很可能会前往主教堂感谢他的成功。
通常情况下,城镇会直接成为占领者的领地,但如果守卫者坚持的时间过长或伤亡过大,他们可能会遭到驱逐,无论是否带着可移动的财产,或者他们可能会在看守下眼睁睁地看着军队掠夺他们的家园。
如前所述,在饥饿绝对迫使一个城镇投降之前,一个城镇投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害怕被强行攻占后会发生什么。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结果几乎总是丑陋的。
一旦“赢啦!”或“开抢!”的喊声响起,指挥官们就会允许甚至鼓励镇民遭受残暴对待,这一方面是为了向下一个被围攻城镇的居民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士兵们在攻占一个地方时,会认为杀人、强奸和抢劫是他们的权利。
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围城战都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一般在士兵经历饥饿或流行病之前就已结束,有时是由于进攻成功,但更多时候是通过谈判投降,尽管部分原因也在于进攻所造成的压力。
决定围城性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城镇的防御能力(规模、防御工事的质量)以及守军和攻击者的决心和饥饿程度。与中世纪战争的所有因素一样,不同地区和不同世纪的攻城战也存在差异,但在15世纪中叶真正有效的火药攻城炮出现之前,这些因素的影响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