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中世纪的骑兵,他们的单位组织是“枪骑队”,作战方式是以小队突袭为主。
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中世纪的骑兵真的只适合小打小闹,而不适合大规模的正面冲锋吗?
还真是这样,但他们也不是没有冲锋陷阵,只是……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自己深陷困境,也不符合骑士英雄的理想。
例如,中世纪最富盛名的“三十人之战”就是骑士们最津津乐道的战斗方式。这是布列塔尼继承战争中的一个插曲,发生于1351年3月26日,目的是决定谁将统治布列塔尼公国。
以19世纪的标准来看,这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小规模战斗,两组三十名骑士在正式安排的战斗中对阵。参与这场决斗的人最后都获得了极高的荣誉,被当作骑士英雄一样对待。
因此,对于中世纪骑兵来说,大规模的小冲突政策似乎比一次大规模、不成功便成仁的交战更受欢迎,但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战斗是一场巨大的赌博。野战往往是血腥的,并不总是对一方或另一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封建骑兵遭受的损失尤其惨重,因为这不仅是人员的损失,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招募基础上进行多年的训练,而且还是政治上的损失,因为损失的骑士往往是高级贵族,甚至是一国的王公。
随之而来的昂贵装备,包括需要大量训练的马匹的损失也不容小觑。
当骑兵部队选择战斗时,如果他们面对的是组织严密的步兵,往往会落得惨败的下场。班诺克本、克雷西、劳彭和马刺之战等著名的骑兵失败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骑在马上的战士面临的问题是,他的马和人都需要防护,而防御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装甲马能主动攻击和躲避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直到16世纪初,全面的马甲才变得常见。
在正面进攻中,骑士不得不将马的颈部和头部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却没有相应的伸展能力来保护它们。通常情况下,骑手可以使用长枪来抵消这种情况,因为长枪可以扩大他的攻击范围,迫使对手在能够攻击马匹之前解决威胁。
不过,长枪经常在战斗中折断,或者为了近距离作战而被丢弃,导致无法在下一次行动中使用。步兵也可以装备长矛或长枪,使双方处于均势。
最初的冲锋足以摧毁敌方阵型的第一道防线,使他们士气低落、迷失方向,从而引发溃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骑兵就处于理想的位置来砍倒逃跑的敌人。
但如果步兵坚守阵地,骑兵的处境就会非常不利,他的马匹最脆弱的部位,通常是没有铠甲的颈部或裸露的腿部,会暴露在步兵面前。
布列塔尼编年史提到了布维涅战役中的骑兵,也对这种情况做出了类似的评价:
我们的骑士非常惧怕这些手持长枪的步兵,他们不得不用剑和短兵器与他们作战。步兵的长枪比剑更长,他们坚不可摧的队列就像一堵墙。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骑兵部队的规模越大,其机动性就越差。
实际上,步兵部队的队形机动性要比骑兵部队好得多。由于马的长圆形,急转弯更难协调。大规模攻击必须协调一致,以便整条战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攻击。这意味着整条战线或多或少会受到最慢马匹的限制,牺牲了速度,因此也牺牲了力量。
阿拉伯编年史家乌萨马(Usamah ibn Munquidh,1095–1188)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到了这一点:
法兰克指挥官命令他的骑士攻占阵地。这是被阿拉伯步兵部队占领的一座山头。在一连串不成功的冲锋之后,指挥官变得不耐烦了——质问他们为什么还没有攻下阵地。
骑士们回答说,由于担心战马,他们不敢全力冲锋,也不敢充分使用长枪。骑士们反复冲锋,却无法击退撒拉逊守军。
最终,法兰克人在这一次交战中损失了70多匹战马,这个数字如果不夸大,将对法兰克人造成严重打击。
不过,骑兵对抗骑兵往往表现更好,因为防御性和机动性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的。然而,中世纪的骑兵之间的正面较量也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论如何,骑兵的优先事项是追击、拦截和赶走对手,而不是停下来进行混战。
这并不是说骑兵交战不会演变成止步不前的斗殴。但总的来说,骑兵交战的性质倾向于以最初的冲突为交战定下基调,一条战线部分突破,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机动作战。这意味着在突破敌军后出现混乱,骑兵就可以趁机追击落荒而逃的敌人,而这正是骑兵所擅长的。
当敌人乱作一团,停止反抗时,失去凝聚力的部队就失去了任何数量上的优势。
小型骑兵部队(10-30人)与40-80人的步兵群之间的交战实际上比大型野战更适合中世纪骑兵。
在小规模交战中,骑兵部队由于机动性更强,能够选择地点,从而利用掩护使冲锋范围尽可能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机会,并最大限度地增加出其不意的效果,有望在步兵进行适当部署之前就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小规模骑兵部队的机动性要比大规模骑兵部队高得多,这使得小规模骑兵部队有可能在最后一秒绕到小规模步兵部队的侧翼。小规模的骑兵冲锋速度的限制较少,因为在冲锋过程中更容易稳住阵线。小规模部队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型战役中指挥官之间的政治矛盾。
骑兵冲锋通常会影响到步兵的前三排。在纵深为八排的队形中,这对步兵来说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骑兵会开始陷入困境,而剩余的后排会稳住阵形。
但在20-80人的部队中,四排以上的纵深部署几乎是不可能的。
枪骑队(lance)是中世纪的一种混编单位,以骑兵为核心,其组成意味着在一个15人的部队中,至少有5人可能拥有某种远程武器,这就为在冲锋前和冲锋中软化敌人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最常见的做法可能是利用远程武器声东击西,吸引注意力并造成混乱,然后由隐蔽的剩余骑兵部队发起冲锋。或者,如果步兵围成一圈,骑兵难以发起攻击,那么骑马弩手或弓箭手可以向阵形射击。
在奥贝罗什战役(Battle of Auberoche, 1345)中,第一代德比伯爵格罗斯蒙特的亨利就用到了这种战术。当时围攻城堡的法军扎营在一个平缓的山谷中。他将弓箭手部署在俯瞰法军阵地的树林中,然后突然射击,打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在随后的混乱中,他沿着山谷口发起进攻,他的骑兵部队向失去组织的法军发起了冲锋。这场战役英国人取得了全面胜利,法国人损失惨重。
两群比武者参与的骑马比武大会也同样注重小单位的参与。这种武术的一个简单道理是,静止的对手不堪一击,这对马匹来说也是一样。
不过,马匹一旦移动起来,移动能力就会提高。持续的运动是骑兵的朋友,它既能使骑兵成为更难攻击的目标,又能增加打击力度,还能让骑兵选择目标。十五世纪的葡萄牙国王杜阿尔特在他的著作中谈到比武时给出了这样宝贵的建议:
2. 你的攻击更有力,因为你决定打伤谁,你就能打伤谁,而且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困难或危险。
3. 你的马之所以能保持强壮,是因为你没有让它因为连续和突然的方向变化而疲惫不堪;相反,你让它在大部分行动中保持稳定的奔跑。
从经验来看,这是既实用又有效的建议。虽然他的建议是针对骑马比武中的近战,但对实战中的近战同样适用。
最重要的是,骑士的行为更容易吸引观众,这也意味着他被其他犹豫不决的士兵看在眼里。除了影响其他战斗者的士气外,骑士的社会地位也增强了士气。
由于中世纪缺乏常备军,这种战术的风险较小,组织撤退的机会也更大。
因此,中世纪的骑兵部队更倾向于参与小规模突袭,而不是野战,骑士也不认为野战是最值得参加的战斗。
考虑到骑马战斗固有的问题,人们会意识到,与普遍的看法相反,骑兵极不适合击溃整齐划一的大队步兵。骑兵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真正的优势是心理优势。
历史记录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大型骑兵部队正面冲锋步兵部队的情况下,如果步兵没有突破,骑兵的结局就很糟糕。
骑兵对步兵正面冲锋的著名战例——克雷西(Crécy, 1346)、劳朋(Laupen, 1339)和考特莱(Courtrai, 1302)——也是著名的失败战例。
封建骑兵对步兵的胜利——罗斯贝克(Roosebeck, 1382)和莫拉特(Morat, 1476),也显示了类似的模式。
这两场战役都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在罗斯贝克战役中,骑兵被留作预备队,以便在关键时刻攻击侧翼,导致步兵逃跑。
在莫拉特,一支勃艮第部队占据了主宰战场的尖桩栅栏。如果瑞士步兵被迫争夺栅栏,勃艮第人将有时间做出反应。不过在这里发挥作用的不是勃艮第骑兵,相反,瑞士联军的一队骑兵包抄了防守栅栏的勃艮第部队,出其不意地清除了栅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出其不意地打击步兵,增强心理冲击力,使步兵无法从阵型中获得任何优势。
然而,中世纪的骑兵也有其固有的问题。以枪骑队为组织形式的骑兵单位缺乏凝聚力,如果将他们分离和重组,考虑到中世纪封建组织的性质,纪律可能会成为问题。
封建秩序是复杂的,可以说它更多地促进了独立性而非服从性。这并不是问题,只要贵族进行自己的私人战争,这很可能是有益的。
不过,一旦需要协调更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缺乏明确的指挥链就不利于统一指挥。这种模式在考特莱(Courtrai)、普瓦捷(Poitiers)、阿金库尔(Agincourt)、尼科波里斯(Nicopolis)和其他类似的失败中屡试不爽。
随着大规模的战争更加常见,封建骑兵逐渐消亡了。与此同时,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和强大城市的兴起相伴而生。
更多职业步兵的崛起,攻城能力超过了防御工事,经济力量集中在组织良好的城市。
因此,利用封建骑兵袭击农村生产中心并撤退到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的模式不再明智,因为持久的经济效应微乎其微。城市和贸易为指挥官提供了后勤保障和手段,使其可以在财政而非封建的基础上组织部队。
这一运动始于13世纪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训练有素的城市民兵承担起了主要的战斗任务。骑兵被迫穿上越来越重的盔甲,并为战场和作战提供更大、消耗更多的骑兵部队,从而迫使骑兵分裂。
于是,到了16世纪,真正的轻骑兵师和重骑兵师开始出现。而骑士们则担任了新设立的军官职务。骑兵也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理想角色,他们像步兵一样统一地服从指挥,也能以更大的规模有效地参与战争。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