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岛的行程厚重而充实,却也有不舍和遗憾。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有来得及参观毁于原爆又在战后重建的日式城堡广岛城。这座美称“鲤城”的城堡和庭院据说特别美丽。因此我对下一站非常期待。
列车准点停靠在姬路市。与广岛不同,车站内外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座城市因其地标性的景点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车站出口正对着我此行的目的地——它是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日本最引以为傲的古建筑群——洁白耀眼的姬路城。
从车站到城堡入口的步行时间大概二十分钟,眼见那洁白的身影逐渐填满视野,心中也愈加兴奋起来:因纯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它也被称为“白鹭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它在199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留传至今的参考资料显示,姬路城最早可追溯至1561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 在长达200多年的江户时代,姬路城有过4次大修理和36次小修整。江户之后,除了大正时代之外,昭和和平成年代姬路城都经历过一次大修理。每一次大修理的修缮技法和使用的材质,都努力和400多年前的经验保持一致。因此它被誉为日本古建筑保护的典范。
走过横跨护城河的木桥进入大门后,是一片广阔的空地,这里在过去是武士居住的区域,如今成了举办活动的广场。广场对面斜坡后才是城堡的主要区域,需要付费参观。
现在的姬路城由83座建筑物组成。包括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居中的大天守高约46米,若算上其所坐落的土台,高度达到了惊人的92米。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给予人们宁静、雅致的感觉。
从入口向天守攀登的过程中,我一路体会着筑城者的巧思:城堡中千回百转好似迷魂阵的道路,起到了诱敌深入的作用;这些道路被高大曲折的城墙环绕,并以多座大门和瞭望塔分隔开;其上有射击孔用以阻击被分割开来的敌人。大天守与周围三座较小的天守被这些防御设施精巧地联为一体,堪称日本战国时代城堡防御的集大成者。
姬路城吸引我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精美的外形和周密的防御体系,还有一位战国公主的悲情命运。
现存姬路城的筑城者是战国后期的武将池田辉政,他在战国末期决定天下大势的“关原合战”时从属德川家康一方,在战后受封姬路城。由于姬路城地处本州岛西侧的交通要冲,作为德川家康的下属兼女婿,他受封姬路也有“监视西国诸大名”的一层意义。
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没有立刻清除丰臣家的势力。相反,他甚至安排自己的孙女德川千姬嫁给了秀吉的遗子丰臣秀赖。然而随着秀赖逐渐长大,德川家康担忧丰臣家对德川的天下产生威胁,最终发动了大阪之战。期间千姬被成功营救出来,而她的第一任丈夫丰臣秀赖则与其母丰臣茶茶一同死于大阪城落之日。此时她才十九岁,花容月貌的少女成了丧夫的寡妇。
战后。德川家顺理成章成为武家的统领——“征夷大将军”。千姬再嫁德川家重臣本多忠刻,他是“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嫡孙。因为娶了将军家的长女,本多家自桑名城移封至姬路城,成了姬路城主。关于这段婚姻究竟是自由恋爱还是政治联姻,史家也是众说纷纭。
千姬可能在姬路城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她和忠刻育有一女一子。然而这份幸福十分短暂:结婚五年后,他们的儿子就早夭了;十年后,忠刻也因肺结核病殁。之后千姬再未嫁人,回到了江户出家了却余生。她于七十岁高龄离世。这位“战国时代最后的公主”见证了战国晚期到德川前四代将军的统治,个人的幸福却只持续了十年。
我以前看过一本跳出“英雄史观”看日本战国历史的书——《战国日本》,作者作为女性在其中“战国女性”篇章中最后总结道:“我想,有关战争,男人的话最好少听为妙,要不然至少也要给他减个九十分再放进笊篱筛一下。女人说的则可以百分之百尽信。因为自古至今,女人始终是战争旁观者、牺牲者,也是战争善后者。”
除此以外,大天守顶层的“长壁姬”神社也是人气景点。这位居于城中的神仙(或是妖怪),有着在“二战”中保佑姬路城免于被美军炸弹炸毁的“神迹”;近年又因动漫游戏作品而再次焕发生机:《仁王2》中关卡“黄金城池”的关底Boss形象是基于该传说的再创作:长壁姬是以天守阁为身体,多条触手末端长出眼睛的猎奇造型。然而战斗过程中“妾身”的自称和针对女性主角特有的嫉妒发言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