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客企划的开篇小菜,在尝试将工作中摸索的 AI 实战经验做点沉淀,斗胆整理成文。 文中观点难免有个人局限和认知偏差 。若您发现疏漏或不同见解,务必在评论区指出
首先,我们先对人工智能做一个定义: 在本文中的人工智能特指能立即投入使用的、提升效率的生产力工具。
其次,无论规模大小,我们将大部分工作的核心流程粗浅概括为: 调研,设计,执行,沟通,复盘 。这些环节在实际工作中 并非总是严格线性顺序 ,它们常常相互交织、迭代循环。
作为智能人工,假设,你作为实习生/小组组长带实习生;在拿到/下发任务时,是否会有意识拆分一个任务的: 任务定义,输入资源,流程方法,参考标杆,输出交付 ;或者说 5W2H法则 ,带着这个意识,让我们引入人工智能到我们的工作流中;
若我们无法拆解好自己的任务,那么ai 生成的答案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里揭示一个决定性环节,常被忽视却关乎 ai 成效的核心—— 任务拆解
AI 工具使用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任务拆解能力不足, 导致提示词质量低下
2. “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 的 AI 特性
AI 擅长将「明确拆解后的设计框架」转化为高效执行方案,但无法替代人类完成「从 0到 1的创造性定义」
好,回到最开始的工作流中(调研,设计,执行,沟通,复盘), 我以游戏美术的应用场景 ,浅谈人工智能在这个工作流中优化与提升, 这些内容同样可以迁移至其他岗位与工作需求上
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知道: 调研与设计是决定一个作品上限的两个流程(问问观众,你的工作中这两个流程占用了你多少时间) ,而执行决定一个作品的下限以及成为有效沟通的前置条件,没东西没法聊,从而 引申出四个痛点:
找参考难: 构思难以精准描述,大海捞针耗时巨大。
无参考可循: 并不是所有构思都能找到参考,很多想法是多种构成的排列组合;
沟通成本高: 商业项目合作中,非美术人士难以理解抽象构思,美术需反复“落地”(出图)-沟通-修改,效率极低。
堆量难控: 大量素材需求下,如何在保证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升产出速度?
甲方说:我想要一个最经典的五彩斑斓的黑,作为美术,如果你没有一张图可以和甲方聊, 如何定义五彩斑斓,如何定义黑 ,那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交稿&沟通,才能逐渐缩窄包围圈,命中甲方需求的图
好点的甲方会给参考,没这意识的甲方只能靠猜,针对以上四个痛点,我们引入 ai 会发生什么呢
痛点 1 & 2 (探索阶段): 美术可以 拆解关键词、风格描述、组件要求 ,通过 ai 快速生成多种视觉方案, 缩小包围圈 。有参考图,沟通立刻从“猜谜”升级为“聚焦反馈”——什么好,为什么好,什么坏,为什么坏
痛点 3 & 4 (执行与沟通): AI 解决了“从 0到有”的速度问题,人类把控着“从有到优”的质量关卡。堆积量素材时,清晰的风格拆解和精修流程保证了可控性与一致性。诸如此类,这就展现了在灵感探索阶段 ai 的作用之一:大幅加速“落地”过程,推动任务流程进展
此时有美术或者老板要说了:要被替代/要省钱了?真的是这样吗?机器学习中有一个原则叫: “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 :AI 是强大的助手,但人类的技能在指导、精炼和质量控制方面不可或缺。
AI 价值核心: 在于处理那些被人类 精确定义、明确规则导向 的任务,解放人力资源聚焦更高价值活动AI 并非旨在完全取代人类的创造力,而是作为一种“赋能者”和“执行者” 。
对于预算和人力资源相对紧张的中小团队,AI 能够通过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加速原型验证以及在有限资源下创造更丰富的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与大厂资源鸿沟的关键差异 。AI 的出现首先是「搅局」… 如果 AI 能把研发门槛打下来,那么中小团队或者一些有天赋、有想法的人就有更多机会去抢一抢大厂手里的蛋糕。如今的独立游戏开发,也依靠 AI 逐渐呈现出一种 “去中心化” ;
中小团队在引入 AI 时, 其核心价值并非追求开发出完全自主的、突破性的 AI 系统,而是利用现有且易于获取的 AI 工具来优化现有流程,提升内容生产的规模和迭代速度。
由于中小团队通常面临资源限制,AI 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但必须强调, AI 是针对特定、明确界定任务的实用生产力倍增器,而非解决所有开发难题的万能药。
所以:让我们大胆假设一种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理想问题:当 ai 掀开了传统开发模式的“效率遮羞布”,隐藏在暗面的“质量与创意的硬碰硬”是不是就浮出水面了? 研究工具&流程到最后, 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四,所有ai工具,或者ai工具使用者/研发者都必然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相较于传统工艺,你究竟能干什么。(这也是我在寻求的一个答案)
ai能解决我的需求吗
ai相较于人类有什么突破吗
我连赶版本的时间都没有,你想让我抽出时间配合你验证ai管线?
当你拿到市面上最先进的ai,困住你的不是ai怎么用,而是如何融入项目的复杂工作流
大部分ai工具与使用/研发者的问题:是“我有一个锤子(AI),到处找钉子(问题)”,这是一种 “技术推销” 的模式 (同时这也是我的问题)。
本文也算新博客企划的开篇小菜,对这个企划有什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也期待你在评论区讲讲 ai 工具在你的工作中担任什么角色,用来干什么,你还有哪些工作痛点是迫切需要 ai 来改善的;本文只是一些很基础的内容,我也会在后续更新中,讲讲其他更有意思的ai+游戏的case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