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世界已不再只是游戏娱乐的舞台,它逐渐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一种全新方式。虚拟旅游作为其中的一项创新应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让玩家无需离开家门便能“游历”全球各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从沉浸式的画面到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虚拟旅游不仅提供了娱乐享受,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感受文化的窗口。它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思想与心灵的旅行。
虚拟世界的真实还原已成为许多游戏的核心特色。通过细致的环境设计,游戏力求忠实再现现实世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从浩瀚沙漠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再到古老的城市街区,虚拟环境的逼真呈现为玩家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独特体验。
许多游戏还通过互动元素让玩家深入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例如《刺客信条》系列中的“发现之旅”模式,这些不仅提供娱乐,还充满教育意义。(网址:https://zh-cn.ubisoft.com/assassins_creed/discovery_tour)
蒙特利尔大学和育碧合作开展的研究中,当地9所学校330名12-16周岁的学生作为被试,在利用《刺客信条:起源》的发现之旅模式学习历史后,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埃及历史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从22%提升到了41%。无独有偶,2020年,加拿大的一位历史老师在《刺客信条:奥德赛》的发现之旅中,弥补了学生因疫情而搁浅的希腊之旅。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腾讯互娱社会价值探索中心《游戏的可能: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原文链接:https://36kr.com/p/2917134591073157)
2025年的神经科学研究指出,教育类游戏通过神经可塑性促进认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玩家对历史细节的主动探寻与记忆整合,可激活前额叶-顶叶网络,增强空间记忆能力,温和刺激神经可塑性,如同为大脑神经网络注入新的连接活力;旅行相关研究表明,新环境刺激能激活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无目的”的漫游模式暗合探索活动的心理效应,让大脑在低压力状态下保持活跃却不紧绷,类似旅行带来的情绪舒缓;而摒弃竞技目标与奖惩机制的设计,从根源上降低了成瘾风险,使大脑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始终处于健康的认知状态。
虚拟世界所呈现的自然场景,不仅令人沉醉,更在无形中提供精神疗愈的路径。研究显示,置身于仿若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能够舒缓神经、降低压力,并带来心理松弛的效果。而探索与解谜中产生的心流状态,也有助于玩家获得内心的平衡与专注。一项关于《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研究显示,这类模拟类游戏通过满足玩家对控制感、社交联系和个人成就的心理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与焦虑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这也进一步佐证了虚拟旅游类游戏作为数字疗愈方式的潜力。当玩家漫步于数字森林,或在虚拟海岛中进行轻松的互动活动时,大脑会自然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带来如短途旅行般的心理疗愈效果。
虚拟旅游的魅力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例如《原神》这类开放世界游戏,通过现实文化的映射,构建了充满地域风情的虚拟城市。玩家在旅途中相遇、协作、拍照与分享,形成跨越地理与语言的文化对话。
游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也逐渐获得现实认同。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后,育碧公司不仅捐资50万欧元用于修复工作,还将《刺客信条:大革命》限时免费开放给全球玩家,让公众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并关注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举措,让虚拟世界成为文化传承与现实行动之间的桥梁。
技术进步使得虚拟旅游成为可能。图形渲染、环境设计与物理引擎的发展,使游戏世界的还原度不断提升。
现实旅行常受限于时间、金钱和健康等因素。虚拟旅游消除了这些障碍,为玩家提供低门槛的全球探索机会。
现代游戏开发已融入教育与文化传播的理念,虚拟旅游不仅是娱乐形式,更成为知识与学习的平台。例如《微软模拟飞行》借助地貌与气象再现,训练玩家空间感与认知能力,实现脑力与感知的全景锻炼。
虚拟旅游也满足了不同兴趣的玩家,特别是历史、文化与自然爱好者。自由探索、独立冒险的开放式游戏,拓宽了玩家的视野与体验方式。
随着全球化趋势与开放世界设计的发展,虚拟旅游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庞大的游戏地图和内容,为玩家提供多样的视角与文化体验。
《刺客信条》系列(Assassin's Creed,2007~今)通过对古代文明与历史遗迹的精细还原,让玩家穿越时空,体验古老世界的文化魅力。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 Redemption 2,2018)和《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2019)等游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赋予玩家自然崇敬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相较现实旅行的成本与限制,虚拟旅游为更多人打开了世界之门。无论是行动不便者还是追求极限体验的玩家,都能通过游戏体验火山、极地等极限环境。
《如龙》(龍が如く,2005~今)系列通过现代都市的还原,让玩家在虚拟中探索真实城市的生活节奏与文化氛围,体验不同的城市面貌与人文特色。
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虚拟旅游也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大众化应用。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虚拟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65亿美元,并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4.9%。这一快速扩张的趋势,不仅反映出人们对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趣,也预示着虚拟旅游将成为数字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旅游模拟器”将不仅限于屏幕前的体验,而是迈向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旅程:玩家可“亲临”金字塔或珊瑚礁,触觉反馈与实时互动的加入,也将增强现实感。
现实与虚拟的联动也值得期待。游戏可与旅游景点合作,让玩家在虚拟中探索后,获得现实中的旅游优惠或文化体验,实现虚实互动的闭环。
以《黑神话:悟空》(Black Myth: Wukong,2024)为例:
在山西皇城相府景区,2024年8月25日至12月31日,玩家凭游戏购买记录及通关截图,可免费入园;若仅有购买记录,则可享门票半价优惠。{引用,下同}
在山西晋源区“集通关文牒”活动中,玩家需在晋源区内的晋祠、天龙山、太原古县城等景区收集“悟空之眼”“悟空之耳”等6枚印章(部分任务需通关截图作为凭证),集齐后可兑换《黑神话:悟空》游戏、通关卡等奖励。
在山东济南灵岩寺,通关游戏的第三章可凭截图和购买记录终身免费入园。在新疆火焰山,通关游戏即可免费游览,并参与线下故事征集赢门票。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游戏功能,也为人类探索世界提供新的方式。未来的旅行将超越身体的远行,成为科技与心灵交织的旅程。
从认知拓展到文化共享,从个体沉浸到群体互动,虚拟旅游逐渐演化为集知识、情感与审美于一体的新型旅行方式。它是对旅行的再定义,也是数字时代对世界理解方式的革新。
利用游戏摄影模式记录旅行点滴,制作数字相册,留下美好回忆。通过“发现之旅”等教育模式,孩子们可在游戏中学习历史文化,激发求知欲。虚拟与现实景点的对比探索,也能增强旅行意义,深化文化理解,让虚拟之旅更具深度与趣味。
作者/编辑:Ys.Booker
插图:瓷玺2012
审核:山之彼岸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