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越来越热,“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已经成为我的日常写照。哪怕偶尔下点小雨,也完全是杯水车薪,世界简直就是一个大蒸笼!
这种时候正适合看些“清热消暑”的悬疑作品。给您推荐一部沉浸感拉满的日本悬疑佳作——《夏日重现》。当“时间循环”的设定撞上“暴风雪山庄模式”和“另一个我”,刺激加倍,暑气全消!
“慎平.......潮死了。”
网代慎平收到青梅竹马小舟潮的讣告后,回到了阔别两年的故乡,参加小舟潮的葬礼。在了解完详细的情况后,慎平发现小舟潮的死因绝非普通的溺水,实则另有一番蹊跷。
死亡并非终点,他被困在名为“时间”的牢笼中,目睹夏日祭中的悲剧不断重演。日都岛上看似一片岁月静好,却潜伏着未知的危险与阴谋。
每一次循环,都是与死神之间的生死竞逐。究竟是谁在幕后操纵?身边的伙伴是真是假?如何打破这绝望的轮回?
时间循环是个经久不衰的设定,《土拨鼠之日》开创治愈系循环模板,展现摆烂到蜕变的成长轨迹。《源代码》则向我们展示了短时间内循环的可能性,主人公在列车爆炸前8分钟内无限循环。但经久不衰、新作频出的另一方面,如何拿出一些创新的东西,消解观众的审美疲劳便成为此类作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夏日重现》中的时间循环设定是其叙事核心,通过主角网代慎平的“死亡”触发时间回溯,构建了极具压迫感的悬疑故事框架。
首先,和大部分其他时间循环类的作品类似,时间回溯的触发扳机是“死亡”。慎平在调查青梅竹马小舟潮的死因时遭遇影子袭击身亡,随后意识会重置到7月22日搭乘渡轮返回故乡日都岛的起点,保留死亡前的记忆。这种被动循环会成为他破解谜题的关键工具。
其次,每次循环的起始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死亡节点向后推移。这种设定不断压缩慎平的行动窗口,意味着即使可以读档重现来过,有些事情错过就真的错过了,如果沒有把握好每一次轮回的时机,那些错失的时间将无法挽回,成为的“无法改变的现实”,大大加剧了故事节奏的紧迫感。
故事中还提供了一个“双循环博弈困境”,这是我觉得本作智斗里最有意思的一点,也是最不同于其他类似作品的一点。
故事中的反派同样具备时间回溯的能力,甚至不需要通过“死亡”这一扳机来触发,并且还能够读取主角生前的记忆,人类基本无法与之抗衡。
当你以为主角可以通过SL大法预判一切,进行超前部署时,反派已经在小群里偷偷共享完情报,将计划进行了修正,呈现了一番“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猫鼠游戏。
同时,这意味着主角每次轮回积累的经验,都可能成为反派预判其行动的依据。在双循环的博弈困境下,主角的试错数据会自动转化为反派的决策数据库。每一次轮回都让敌人更了解如何毁灭你,轮回究竟是救赎之路,还是西西弗斯式的永恒刑罚?
《夏日重现》将故事发生的舞台设定在远离大陆的一座小岛——日都岛上,隔绝了外来因素,将故事的展开浓缩在一个即为受限的舞台上。
故事发生地“日都岛”的原型为“友岛”,位于纪淡海峡,与淡路岛隔海相望,现实中是无人岛群,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军事要地,禁止一般人进入,颇具神秘色彩。再加上各种民俗和神话传说,各种有趣的元素碰撞在一起,让故事中出现的每件物品背后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稍微透露一下,岛上的神社和炮台遗迹都将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场所。
除此之外,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点,在作品的对白设计中,除少数外来的角色及公开演讲、新闻播报等特定场景外,几乎所有日都岛本土居民均操持一口浓重的和歌山方言。而如此大规模、深度地将方言作为主要对白语言,《夏日重现》堪称是独一份。关于ACG作品中的役割语和日语诸方言概况,以及《夏日重现》中出现的和歌山方言,过几天我会再发几篇文章介绍,尽情期待。
封闭的日都岛上从江户时代开始,流传着一个名为“影子病”的怪谈。
据说影子病的患者会见到与自己完全相同的身影,随后被“影子”杀死而取代。 “影子”为本作的虚构生物,能够克隆人类、生物,甚至如枪支器械、铁斧棍棒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并借此构成自己的外观。影子的设定随着剧情发展而慢慢揭露。
阳光下的小镇、祭典、蝉鸣...…看似一片岁月静好,但转眼将会沦为影子狩猎的修罗场。
影子拥有与原主完全相同的面容和记忆,原主死亡后,作为完美复制体的“影子”是否能够以原主的身份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复制体与原主在物理和心理层面完全一致,而原主与复制体的区别是否仅由“诞生顺序”定义?
《夏日重现》的故事真的很有意思,而且已经推出漫画、动画和游戏多种形式,如果我上面的安利让您产生过一丝好奇——
无论是漫画、动画、还是游戏,请打开,然后“被骗5分钟”。
灼热的海风、诡谲的阴影、环环相扣的谜题……《夏日重现》完美演绎什么叫盛夏看得“脊背发凉”。层层反转烧脑无比,紧张得让人暂时忘掉窗外的酷热。看主角一次次挣扎、智斗、追寻真相,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头脑风暴。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