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图形上,勇者斗恶龙1的游戏画风其实与先前的黑玛瑙(The Black Onyx 1984)、屠龙剑(Dragon Slayer 1984)那种略有诡异又追求写实的仿欧美系RPG画风有所不同,它更像它所发布的FC平台上的同年2月的初代塞尔达传说(Zelda no Densetsu: The Hyrule Fantasy 1986),与85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Super Mario Bros 1985),而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我发现这样的画面设计来自于任天堂早期的一系列Game&Watch上所发布的游戏与发售后一年在日本北美两地逐步名利双收的经典街机游戏《大金刚(Donkey Kong 1981)》。
另外,1990 年,ENIX出版了一部漫画,题为《勇者斗恶龙之路》/《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への道》。它讲述的是一个从勇者斗恶龙立项制作到游戏完成后产生了多少影响的故事,在制作这部漫画的过程中,创造勇者斗恶龙的堀二、中村浩一、杉山浩一与鸟山明都参与了合作,小说家和知正树(Masaki Wachi)改编了剧本,而监修则是石森章太郎。书中也彰显了ENIX的开发人员对 Wizardry 和 Ultima 的热情。
而在1985年的Ultima,似乎也在通过文字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整个它们RPG的黄金年代。
善恶的二元对立
1982年,创世纪(Ultima)系列的作者 理查得·盖瑞特(Richard Garriott)发布了创世纪的第二部作品 创世纪2:女巫的复仇 (Ultima II: Revenge of the Enchantress 1982),前作大BOSS Mondain的学徒Minax又一次统治了世界,于是不列颠之王又一次发出集结令,我们则要从Minax的魔爪中拯救世界,而人们相信如果有人回到过去并杀死Minax,那么它将解开她造成的所有可怕破坏。是的,又一个时间穿越为主线的创世纪,我们还是可以进行时空时间旅行,同时要比创世纪1更大,游戏里的关键道具需要不断的干掉小偷(thieves)获得,而钥匙则是要击败城镇中的守卫(guards)才可以获得,虽然自由度很高,但战斗依旧占了主体。
1983年,盖瑞特脱离Sierra OnLine后创立了Origin Systems,而后创世纪:出埃及记(Ultima III:Exodus)诞生了。本作是被称为“黑暗时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允许玩家创立一个四人组成的小队(该创作理念受到了巫术系列的影响),同时引入了回合制战斗系统,本作也进行了一次风格上的转变,游戏删去了前两代所拥有的科幻要素,转而更注重于讲述奇幻故事,同时游戏内的文本内容也变得更多,玩家需要谨慎的与每个NPC交流,获取推进游戏进程的各种线索,解密成为了游戏的主要玩法。游戏中有 11 种职业可供选择:战士、野蛮人、Lark(吟游诗人的同义词)、圣骑士、游侠、小偷、魔术师、炼金术士、巫师、德鲁伊和牧师,最终结局则是索沙利亚Sosaria 的世界发生了面目全非的变化,一切都被重塑,大陆兴衰,新的城市建成,预示着新的文明到来,于是乎,在1985年,创世纪4:圣者的传奇(Ultima IV: Quest of the Avatar) 降临了。
在圣者的传奇中,仁慈的君主不列颠勋爵 (Lord British) 统一了新世界,并将其更名为不列颠尼亚 (Britannia)。不列颠勋爵希望将人们的福祉建立在真理、爱和勇气的道德原则之上,宣布八种美德:诚实、同情心、勇气、正义、牺牲、荣誉、灵性和谦逊(Honesty, Compassion, Valor, Justice, Sacrifice, Honor, Spirituality, and Humility)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理想。能够充分理解和实现这些美德的人将成为不列颠尼亚居民的精神领袖和道德榜样,只有他才能获得圣器,下降到冥河深渊(Stygian Abyss),并获得终极智慧手札(Codex of Ultimate Wisdom),这个人就是圣者(Avatar)。
创世纪4诞生于充斥着“撒旦恐慌(Satanic Panic)”的时间,彼时正是1979年James Dallas Egbert III 失踪事件发酵的时候,James的母亲将自己儿子的死归咎于龙与地下城(DND),她在1983年创立了“都是龙与地下城的错 Bothered About Dungeons & Dragons(B.A.D.D.)”这一组织,并领导了一场反对DND的媒体运动,同时这一事件还在1982年被改编成了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虚幻游戏 Mazes and Monsters》。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