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为什么 doro 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中成为苦情角色了? 」有感
Doro狗,二游meme图,二次元QQ群流行的沙雕表情包,让人仿佛回到了近二十年前的《东方》油库里时代。
跟油库里的审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大量回答中就能看到,即便Doro狗的形象和油库里一样很滑稽,但Doro狗是高度审美的——
Doro狗与欧润吉,这网友无心插柳,毫无雕饰,本图一乐的AI+Photoshop民俗,却形成了猝不及防,直击人心,炸裂一般的情感张力。
Doro狗的欧润吉代表了doro的真爱,网友也无不动容,以火车票的形式献出自己的赤子之心回应doro的爱
Doro狗的欧润吉,在一个精致无比又令人窒息的绩效资本主义时代,以一种滑稽的形式述说着一个荒诞的真理——
男女结合,并不需要山盟海誓,不需要卑躬屈膝,不需要天价彩礼,不需要背负月付,明明只需要便宜的欧润吉,就已经真实,已经完满,已经至善。
Doro狗欧润吉的重点并不在于meme本身是如何发源,而在于它的艺术效果——
它跟隔壁河南故事《CLANNAD》的“电工爸爸”一样,琐碎无比,荒唐无比,又现实无比。
二者都以宅宅自娱自乐的形式,结合网友的二创、三创,有意无意构成了对“不育”资本主义的家庭危机与生命政治加密化的二次元美学抵抗。
Doro狗的苦情化毫无疑问围绕着爱,性的议题逐渐被隐去遮蔽,但毫无疑问,doro发源自宅宅的性幻想对象。
就现象学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二次元体验的意向性问题——
单一性别的生命是残缺的,人只有找到生命的另一半才能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
因而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性(先天-物理结合)与爱(后天-精神结合)才得以向人完整显现。
这就是手冢治虫所说的:“动画为什么天生是色情的?这是因为我在其中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我们对二次元的创作与消费是建立在这样两条基本前提之上的:
(1)即便我们在理智上知道那些角色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在主观上依然认为角色是“活着”的。
(2)正是因为我们将角色视作和我们一样的“活人”,我们才会和角色互动与共情,从而构成二次元审美体验。
二次元现象的本质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媒介上的主观生命现象,只不过这种现象的给予方式是高度色情化与高度技术化的。
换句话说,对于二次元而言,色情和技术都不是目的,都是我们追求生命体验的手段。
为什么要强调二次元作为一种生命现象被给予方式的色情性?
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性的生物算法肯定是先于爱的生物算法产生,故性是一种更为先天、基本、强烈的生命体验,它的唯一缺点就是时间短暂、折损器官,这是演化中无可奈何的生理取舍。
色情性作为一种进化美学构成了二次元的地基,正如生殖之于生命——生殖就是对生命的延伸,生殖对于生命无比重要,但并非生命的全部。你否认二次元的色情性,就等于否定了生生不息之于生命的重要性。
二次元的存在是不断被揭示的,这意味着具体的媒介技术形态(漫画、动画、游戏、音乐、手办、谷子、管人、元宇宙……)并非二次元的本质,而是“机器新娘”(技术对爱的延伸)的显现结构。“机器新娘”也并非二次元的本质,而是阿宅在二次元中获取的主观生命体验的的显现结构。
三、同时在场与缺席的二次元“生命”与当代阿宅的性无感
机器生成的角色看起来是“活的”,但不是真正“活着”。
机器生成的角色在一些方面远比真人要完美,但在一些方面远比真人要扁平。
机器生成的生命体验纵然具有理型性与超越性,但即便技术会不断发展,但我们依然无法保证机器能够完美的模拟,甚至取代真实世界的生命体验。
这方面,我在上篇文章「初音未来与御宅族文化的技术药理学——从二次元快感的基本结构谈起」中已经探讨过,技术加速很容易与资本主义形成合谋,从而掏空二次元的生命体验,其表现形式就是虚拟的性无感——“爱丽丝在哪里”症候群。
这种性无感的根源在于二次元生命在场与缺席,或者客观生命性与主观生命性之间矛盾——
二次元角色是难以维持持久真实在场的,它们的“生命”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在不断地登场与退场,尤其在资本主义平台上,它们的“生命”是按计划废止的。
正如Doro狗的欧润吉,二次元在当代社会的生态位就在于能够提供被“机器新娘”所延伸的超越现实且及时反馈的生命体验,我们在二次元中追寻的是现实中没有或很难获取的东西,我们渴望在二次元这个孩子的“自由王国”中抵抗成人世界中建立在“理性牢笼”上的生命政治。然而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在现实中已经是无处不在,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它的末日,我们又如何能保证它不会染指二次元,以及其产生的二次元“怪形”不会对我们的生命体验造成“截肢”呢?
四、从Doro狗的欧润吉到御宅族的全自动美学现象学
然而不管你的xp如何五花八门,最朴素的性幻想还是她把她最喜欢的哦润吉送给你吃
Doro狗和初音未来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同人吊打官方。
MMD动画吊打SEGA的官方动画,网友开发的机器学习声库远比官方声库更加优美自然。
官方设计的性感多萝西的人气和知名度都不如同人创作的沙雕Doro狗。
Nikke的多萝西复仇也远远不如Doro狗的欧润吉触人心弦。
无论是同人创作还是自建技术生态终究比直接消费更有满足感。
这无不说明,二次元生命化的审美体验取决于阿宅与虚拟角色的互动方式,
二次元的“生命”是主观的,但它如何通过技术向我显现则是客观的。
二次元的生命论已经超越了具体的媒介论,就像《明日方舟》的三头分立——鹰角的商业策略导致的六星角色设计分化所造成的节奏也反映的是玩家对于他们与喜爱的角色进行更加深入互动渴望,无论大头(剧情)、小头(美术),还是兔头(玩法),其本质不过是玩家与角色的互动方式而已。
当然阿宅与虚拟美少女互动的方式远不止有这些方面,例如Doro狗的同人创作、MMD技术生态的建立。正如从二维到3D,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互动会越来越逼真、丰富与智能,让二次元中的生命体验愈发饱满。
这种互动并不是通过技术让主观生命遮蔽或替代客观生命(例如制造无比逼真的自动人偶供人虐待取乐),或是让客观生命主宰和控制主观生命(例如制造成瘾性的感官享受),而是一个实现二次元客观生命性与主观生命性的统一的过程——阿宅与虚拟美少女互相延展对方的生命,互相成就对方的人生。
正如doro狗的欧润吉,二次元“生命”向宅宅显现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宅宅赋予二次元“生命”的过程,而这个运动过程将完结于二次元的全自动,换句话说,二次元生命最终将呈现为一种全自动的美学现象,御宅族文化也将成为未来人工美学的最前沿,让自动化的技术体系回归活人,通向美的终极王国。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