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左右,林志颖 徐若瑄 徐濠萦 张震岳主演的校园动作喜剧电影《笑林小子》上映了,当时公映的片名应该叫《旋风小子》
这个电影我看了至少三次,一次录像厅,一次电视上,一次电影院……电影院是最后看的,因为工厂的俱乐部放映电影总是比市里要晚。
早在电视里就看过这个片子的介绍,说林志颖饰演的四毛机缘巧合下在少林寺跟释小龙饰演的小师父学艺,让他想不到仅仅学了几天砍柴挑水就习得了一身功夫。
活宝郝邵文,是影片里四毛的弟弟,真的是痞萌痞萌的。
他与释小龙饰演的小和尚真的是一个严肃认真一个活泼调皮。
他在里面诱惑释小龙的法宝是一个很厚的掌上游戏机,墨绿色的屏幕,里面有个类似格斗的游戏,两个小孩儿一个教游戏怎么玩,一个教功夫怎么练,互相指责对方在自己的授业领域里,不如自己。
我当年还不知道GB为何物,对这个电影里出现的掌机也没太在意。
后来再看,才知道这不是任天堂的GAMEBOY嘛,还是砖头厚机,单色屏幕。我本来以为他们玩的是街霸,但实际上某个场景是郝邵文玩的是MD上的街霸,而GB上玩的是类似空手道的游戏。
01或者02年的夏天某一天,下班后跟哥哥约着去鼓楼购买GAMEBOY。彩屏的GBC哥儿俩各买一台。
忘了是哪个店了,可能是华冕可能是酷玩e代。当时到店里老板还让等了10几分钟,等待货物的邮包。
没等几分钟邮包就来了,大大的纸箱,里面是一水儿的包装完好的Gameboy。
哥哥选了紫透,我则要了个纯紫色。现在想想也许还是来个骷髅机好吧?那会儿想要紫色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颜色很高贵。
忘了哥哥选的策略游戏《三国志》,我选的是《合金装备幽灵通天塔》,因为之前通关了MGS1,听说Gbc上也出了一作,并且汉化了,那必须买一个啊。另外一个卡带是《口袋妖怪金》另一个哥哥选的貌似是个合卡,有塞尔达有瓦里奥什么的。
我还买了放大镜和移动电源。说是移动电源,可不是现在的充电宝,实际上就是两节串联的5号充电电池放在棍状的塑料仓里。用了一段时间,我都怕电压不够毁了机子,就没有再用。(想想买这个也没太大必要,当年的GB除了light版,都是没有背光的,本身就很省电)那放大镜是要紧贴在屏幕上的,用屏幕边上下的外壳来固定,那会儿也没有什么贴膜一说,这放大镜实际效果不咋样却把我的屏幕刮花了。
每天要在公司的一个接待处值半天班,和同事互相换着来,值班时就是我玩游戏的时候了。
说来惭愧,虽然在值班时有大把的时间,但是回想到现在,我应该一款GB上的游戏都没有通关过。我指的是RPG类的长时间作品。
而且,这台紫色的GBC玩了顶多一年左右我也不知怎么就头脑短路地卖给了那家常去的游戏摊位的老板,多年后的现在都懊悔不已。
虽然GBC没有玩多长时间,现在想想上面的很多游戏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KONAMI的魂斗罗、恶魔城都可以在这台掌机上玩到,虽然是黑白版,虽然不像fc上那样是个整体的通篇叙事,都是一小关一小关的,但玩起来还是很精彩。
单色的黑白游戏,GBC上玩家在开机前按住方向键任意一个方向可更改画面上黑色基色的颜色,这一设定很讨巧,让本是黑白的游戏多了一种观感。
能在这小掌机上玩到复刻fc上的《超级马里奥》基本上一模一样(官方给的命名是极品版),甚至连无限加命的bug也存在。只不过因为屏幕的原因不能在掌机上展示全部画面,开发人员将屏幕的视野做到了可以上下移动,以保证复刻画面的完整。
《瓦里奥大陆》也很棒,这个系列我甚至认为某些设计玩法超越了马里奥。绝对是GB上的原创经典。
《塞尔达梦见岛》让玩家在这台掌机上玩到了动作RPG的精彩,很可惜,也许是因为电池还是其他原因,并没有通关。
可能是03年的夏天,哥哥某个周末回来,带回来了老任的GAMEBOY的后续机GBA
在当年也许还在用着单色2寸屏的nokia手机来说,看到了GBA的屏幕进化是颠覆的。由上一代的竖持变成了横握。虽然依旧是没有背光,但看到了将近3寸的屏幕,立马大气起来。
所有的观感都是对比出来的,你能想象我第一次见到GBA时候被它的屏幕所展现出来的大气所惊讶吗?
那是一台淡蓝紫色透明机,是哥哥的同事买的。随机带来两张卡,比gb的卡要小一半,宽度一样。
一盘《快打旋风》在掌机上玩到了当年的街机游戏!在与街机大屏幕对比掌机的小屏幕情况下顿时觉得这掌机的性能强劲,移植的分毫不差。
一盘《网球王子》更是将二次元动漫运动游戏完美体现。
后来,哥哥让我帮忙探探烧录卡的售价,我在当年新亚的网站上看到512mb的烧录卡售价后,又跟哥哥一起去新亚购买了烧录卡回来,这样就可以免费玩很多游戏了。(哥哥说,掌机同事买的,烧录卡他买的,结果同事也没怎么玩,全都让他玩了。)
当时的游戏我印象不深,倒是对一个名叫“播放君”的软件很感兴趣。(在网上看了看资料说是任天堂官方开发对抗PSP的影音功能的,有专门的硬件卡带。这之前我还以为这个是第三方爱好者开发的免费软件,是我记混了吧?可能是被人po解后可以放在烧录卡上使用。)
记得当年用这个软件压了一个《蜘蛛侠2》的预告,烧录到卡上后,用GBA播放起这个预告片,那画面颇有些户外LED屏幕的大颗粒粗糙感。颜色清淡,虽然分辨率大果粒,甚至画面丢帧,但能在移动端上看到这个,并且还是在游戏机上,真的令我挺兴奋的。
(题外话:当年个人家庭的网络也就512kb,下载个预告片都要很长时间,我发现那会儿能下载到清晰的预告片都是用苹果的quicktime压制的,这个格式不光容量小,还清晰。比当时流行的RMVB要清晰的多得多)
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了《光明力量》之父高桥兄弟开发的号称GBA上最强RPG《黄金太阳》时,真的很眼馋,心想那如同《光明力量3》般的3D对决场面是能在掌机上实现的吗?
虽然GBA给我的印象特别好,但我一直没有拥有过一台属于自己的GBA。
GBA上的游戏早期我是在PC上玩的,记得04年我首次在笔记本上运行了《马里奥vs大金刚》玩得根本放不下。
还有《塞尔达小人帽》任天堂与Capcom联合开发的A.RPG更是让我玩得如痴如醉。
游玩《逆转裁判》的汉化版,我被这个游戏深深地迷住了。一口气打通了一和二,却把三只打到了一半,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通关。
后来,经过民间大神们的努力,将各种模拟器登陆到了PSP上,GBA怎能缺席呢?刚开始的GBA模拟器还卡顿,有爆音,需要跳帧才能勉强玩。随着开发者的努力,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优化,后来的模拟器已经基本完美运行了。
顿时觉得PSP买的真的很值,可以模拟这么多平台的游戏。自从有了模拟器,我就开始在这上面不务正业的玩起模拟器来,慢慢察觉在PSP上玩gba模拟器比PSP本身游戏的比例都要多。我在上面玩通了恶魔城三部、银河战士两部……
尤其是银河战士 SA-X 克隆体出现时 真的被这个压抑的气氛震住了。
不得不说的是在PSP上玩《火焰之纹章》和《瓦里奥制造》真的挺合适,因为可以随时记录用SL大法降低了游戏难度也减少了时间。
SL大法也让我通关了瓦里奥制造,别笑话我,要是实机体验我这手残人士真的很难通关。
后来,PSV上,用套娃的方式,模拟PSP>模拟GBA玩了汉化版的《Mother3》打到了中后期,虽然因为一次升级po解导致存档丢失没能玩通关,但非实机模拟游玩的体验也算开心吧?因为可能会在游玩中碰到死机,所以即时存档很有必要。
再后来手机上可以轻松的模拟GBA,更可以随时随地的玩了。
虽然在各个平台都有GBA模拟器来游玩gba游戏,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哥哥第一次带回来GBA带给我的震撼。可我也一直未曾拥有过自己的GBA实体机。
也曾想过淘个二手的gba,可海鲜市场上的价格又觉得不值当,并且品相也不见得好,毕竟也是20多年了。
24年年底,周哥推出了1:1复刻GBA外型的RG34xx 我看到了网上的评测,心里长了草。虽然这台主机的CPU依旧是周哥的割韭菜最爱 万年“全能”全志的h700 我知道也就能模拟到PS1吧,DC都够呛?
但就冲这外型,我还是在并夕夕上下单了。由于当时售出的只有红绿黑紫四种配色,我只好选择了黑色。后期有了当年见到的蓝透色我没能赶上,很遗憾……
到手后,包装盒很硬实。附送了一个保护皮套,一个挂绳一个贴膜 铠侠的32g卡(系统卡)。
本来就是想玩个GBA游戏,128G卡就够用了。遂在网上找了个懒人包安装上。
我终于能理解网上评测所说的3倍点对点的画面了。游戏启动时GBA的logo画面一下子把我拉回了20年前,本身滤镜就是颗粒状,更好的还原了当年实际的液晶屏幕效果。
在复刻的主机背后原先是卡带插槽的位置变成了两个sd卡插槽,一个主机系统,一个游戏存储卡。并且在卡槽两边添加了L2R2键位。
由于是1:1复刻。看到有博主在此复刻机上套了了原装的GBA保护套。我也从网上下了单买了个清水套回来,直接是不能使用的,需要自己用剪刀改造。
L2R2的位置需要切掉露出来,需要一点点的裁剪,以防裁剪秃噜了。
由于上方比原装多了很多按键,直接用剪刀不好裁剪,我就图省事儿用改锥在火上烤烤,烫出窟窿来,虽然坑坑洼洼,但是不影响使用。
在一次升级系统后,安博尼克加入了SS模拟器,我试了试《公主的王冠》可以流畅运行 《生化危机》40帧左右,《光明力量3》运行一会儿会黑屏,可能是随机出现的。看来2d基本可以了,3d还够呛。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吧。
写这篇不是给周哥做啥广告,我也没有多少粉丝,去年底的机子,我现在才写,哪个广告主也不干啊。只是想写一写记录一下当年的回忆,当年的感觉,现在再也不会有了,是我老了吧,对啥都提不起兴趣了。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