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人与神对话的通道,是人寻找意义的方式,儿童对故事的渴望,哪怕是个很傻的故事,都正是人类灵魂对于神灵的渴望。那“很久很久以前”的催眠咒语,可以让一千个孩子跳起来说:“我相信!”所以那时候卢卡斯下定了决心要走迪斯尼之路,给那“在没有童话的世界里成长”的整整一代美国人“新的希望”。于是,我们看到了充满爱心、唠唠叨叨的保姆C-3PO,看到了聪明机灵的小胖子R2D2,和插科打诨的贾贾·宾客斯。说《星球大战》情节幼稚的人,不是那些10岁的孩子,而他们才是世界上最难伺候的影评人。当灯光褪去,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再次响起,全世界的孩子都在黑暗中开始瞪大双睛如夜幕中闪烁的星辰时,乔治·卢卡斯就吹着彼得·潘的激光口哨,将大大小小一众人马忽悠到了乌有之国。那是“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的事情。
——《科幻世界》2006年8月
童话故事的开场,总是会说“很久很久以前”,好像时间跨度就是剥离现实感的重要因素。长大之后,时间魔法不知不觉就失效了,说起很久很久以前,想到的不是侏罗纪世界,就是猿人扔骨头。好吧,这些难搞的大人,那让我们再加上“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故事变成这样开始:
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打从一开始,在《星球大战》还只是模模糊糊的混沌概念时,乔治·卢卡斯就想要拍摄一部现代童话,一部为现代年轻人创作的神话故事。六十至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巨变,年轻人失去了传统社会通过神话故事传递的道德指引,卢卡斯认为,当时的社会没有树立给年轻人健康、积极成长的榜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上的空虚与迷失。
在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与黑泽明《战国英豪》的双重启发下,《星球大战》悄然而生。卢卡斯想要传达出想传统童话故事那样清晰、简单而又富有哲理韵味的善恶观——勇敢的英雄,邪恶的反派,拯救世界的使命。充满东方哲学气息的原力,光明面与黑暗面,相伴相生,几乎是整个故事最为精炼、浓缩的呈现。
“Fantasy is important — it offers hope. Without hope, we fall into despair.”
1977年,《星球大战》上映后收获了超乎想象的成功。随后二十年间,从“新的希望”开始,这个遥远星系的故事不断丰满。1983年,《星球大战:绝地归来》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正式上映,但新的故事早已在卢卡斯的脑海中酝酿。
正如原力的光明面与黑暗面,正传三部曲专注于卢克的英雄之旅,讲述了这个塔图因的毛头小子如何完成自己的冒险传奇,拯救星系,是光明与希望的童话。而前传三部曲则聚焦在安纳金如何从天选之子的英雄堕入黑暗面,同时揭露出一个繁荣的星系社会如何走向灭亡,是充满悲情的悲剧故事。
虽然后来不少老粉丝对前传三部曲颇有微词,但卢卡斯非常坦然,他说:“我拍这些电影是给12岁的孩子们看的,过去是,现在也一直是。”他要讲述的,依然是一个现代童话故事,只不过这一次,是关于诱惑,关于失败,关于接受,关于成长。
1999年4月30日,就在《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上映前三周,卢卡斯影业与星战官方粉丝俱乐部共同举办了一场盛会——第一届“星球大战庆典”。很多庆典上的经典传统都是沿袭自这第一届星战庆典:完全以服务粉丝为主旨;深入了解影片制作的幕后故事、先进技术;主创团队面对面的热情互动;未公开的设计稿、道具、建模、剧本;超前抢先体验未上映的影视内容;拥有相同热爱的同好们,交流、分享、欢庆的大舞台等等。
2019年4月,我有幸前往芝加哥参加了一届星战庆典。第一次来到星战庆典,更多的是激动、兴奋与惊喜。而6年后的4月,再次参加星战庆典时,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2025年的星战庆典在日本幕张展览馆举办,这是第16场庆典,也是时隔17年后再次回到亚洲的一场星战庆典。从2007年开始,星战庆典就走出美洲,在世界各地举办,如果你去星球大战官网查看有关庆典的介绍,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小细节:“ 和义军一样,星战庆典也没有固定的举办地,为躲避帝国军的侦察而在全球各地巡回举办 。”一句或许都无人在意的简单说明,折射出《星球大战》自诞生以来始终贯彻的童话感与神话感。第二次参加庆典,我越发能体会到这种有心营造的浪漫感受。
正如第一届星战庆典由官方与粉丝俱乐部共同举办一样,现场这种浪漫的幻想世界气氛,同样也是由主创团队和世界各地的粉丝们共同打造。 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是此时,就在此地。三天的庆典,就是那个远离现实世界纷纷扰扰的黄金乡。
现场公布的诸多劲爆消息,此前都已经在站内资讯和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在台下第一时间听到当然更加激动。兴奋之余,舞台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几场暖场互动倒是让我回味良久。第一天下午的舞台活动开始前,主持人挑选了一些观众上台互动、赠送礼物。一位父亲肩膀上抗着自己的小女儿上了台,主持人和他打了招呼后说道:“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要玩这个,准备好了吗?”当时的我还在想,啥也没介绍,倒是要玩什么啊?没想到马上响起的就是《狮子王》主题曲《生生不息》,父亲瞬间领会,把小闺女托举起来,如同辛巴被高高举起一般。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好像小姑娘才是今天这场活动的主角。游戏环节后,小姑娘也用惟妙惟肖的模仿秀征服了全场观众,在比之前更为热烈的欢呼声中,回到了座位中,她附近几排的观众也用最热烈开心的回应,恭迎小小的“女王大人”回到她的“王座”。就是这样毫无预演的默契,每天都在上演,真的很难不被鼓舞,相信这也会是小姑娘生命以来最为开心的一个周末吧。
第二天上午是《安多》第二季的专场舞台活动,就在正式开场前十五分钟,主持人突然神秘兮兮地说:“我们今天有一些‘特别来宾’,听我口令,on program!”这是《安多》剧集中监狱那场戏的号令,就在我还疑惑现在是什么状况时,前排齐刷刷站起来一百多号特别粉丝,全部都装扮成剧中帝国监狱囚犯的造型,在班头的带领下排成队伍依次上台。介绍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后,班头告诉主持人今天他们势必要越狱成功,舞台上响起《安多》剧集中“One Way Out!”的口号,一边高喊,一边下台绕场一周,和全场观众互动,气氛来到了最高潮。就在这样全场高昂的情绪中,《安多》主传团队登场。场内无论是观众还是主创,都是这场盛大狂欢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用心为别人带来欢乐、表达自己的热爱,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是这场庆典的表演者,也都是沉浸其中、享受其中的观众,难以言说当时的气氛有多么美妙。
真诚且亲切,这是三天行程里最大的感受,不光是世界各地来到现场的粉丝,也包括导演、编剧、演员、制片等各位主创。庆典前两日,《曼达洛人与古古》还有《安多》的主创团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没有场面话也没有打太极,你能感觉到他们和我们一样热爱这个遥远星系内发生的各种故事,在能公开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分享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面对导演戴夫·菲洛尼,我问到古古的身世之谜与故乡,以及丁·贾伦可能无法陪伴古古成长的问题,菲洛尼先生说,虽然我也无法明确回答这些问题,但我很喜欢你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也是很多喜欢古古的朋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同时我们的粉丝朋友们都是智慧超群的大侦探,他们也一定会循着电影、剧集中的线索,追寻他们关心的答案。对于古古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生命中遇见了丁·贾伦,一个如父亲般的角色,真正关心他、爱护他的角色,幸运的是,我们能一同见证他们未来的旅程。
被问及,从您的视角来看,古古对于丁·贾伦来说意味着什么时,佩德罗·帕斯卡的回答也让人感受到戏里戏外他对于古古的爱。
“我最高兴的一点是,古古俘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首先,他非常可爱;其次,我认为他完美地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纯真,还有我们的智慧,是对好奇心与爱的直接而坦率的表达。我认为,好奇心和爱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指引,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记住它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热爱像这样的电影。
能看到丁·贾伦在厚重盔甲下的轮廓也很了不起。所有这些坚硬的外壳,因为他对这个象征着纯真与智慧的孩子的爱,慢慢地被软化,让他变得更加有人性。这种关系真的非常美丽,我也为能够成为其中一部分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曼达洛人与古古》的最新预告中,西格妮·韦弗以一身义军飞行员的造型亮相。我也问到这是否预示着新角色的身份与立场,韦弗女士直言道,在影片中她就是给丁·贾伦和古古分配任务的人,毕竟赏金猎人的工作往往都是前往一个危险的地方营救某个重要人物,同时她还透露古古是个很棒的学徒兼帮手,大家一定会很期待古古在影片中的表现。在 同行媒体迪幻的采访中 ,韦弗女士甚至直接说出她是《侠盗一号》时期的角色,详细介绍了这个还未正式公布的新角色。 《曼达洛人与古古》导演乔恩·费儒关于新电影的介绍,贯彻了乔治·卢卡斯希望给孩子、给年轻一代拍电影的坚守。
他提到《曼达洛人》剧集播出以来,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两位主角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所以新电影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电影不叫《曼达洛人》而是叫《曼达洛人与古古》,古古已经成为了学徒,丁·贾伦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导他,他们会一起在星系中冒险。同时,距离古古首次登场已经过去6年了,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看过剧集,但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也好,“尤达宝宝”也好,那些了解、认识古古的孩子们,现在已经13岁、16岁了,我也想通过新的电影与他们建立连接,让他们借此机会进入到《星球大战》的世界中去,就像当初我自己初次接触《星球大战》那样。
《星球大战》中小人物、小切片故事总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其中《安多》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侠盗一号》的热映让很多人认识到这场华美太空歌剧中真正残酷的一面,牺牲与坚守需要有真真切切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有信仰的人去贯彻。《安多》第一季中,安多从一个只为自己、浑浑噩噩的底层小人物,逐渐感知到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事值得去做,但依旧和我们在《侠盗一号》中认识的安多相去甚远。因此我十分好奇,在《安多》第二季也就是最终季中,安多完成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成长为我们在《侠盗一号》中所熟悉的那个安多呢?迭戈·卢纳是这样回答:
“这是一段非常强烈的情感旅程。要知道,真正投身一场事业,他必须放下许多东西。他必须明白,为什么这种牺牲是值得的。他必须理解,为什么需要改变,他究竟在为何而战。最终,他发现自己是为了同伴、为了家人、为了所爱的人而战。这是一段美丽的旅程,是一个关于一个人发现自己有能力带来改变、并成为更伟大事业一部分的故事——而这一切,最终也引向了他在《侠盗一号》中的牺牲。
《安多》第二季结束的地方正好是《侠盗一号》故事的开始,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也会看到卡西安·安多和K-2SO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不得不说,《安多》是《星球大战》故事中为数不多较为严肃、较为沉重的一个小节,关于牺牲,关于抵抗,关于信仰,关于那些看不到胜利的英雄。第一季中义军自由宣言、One Way Out逃出监狱还有卢森悲痛至极的呐喊,一次又一次带来沉痛的提醒,提醒我们《星球大战:新希望》中的胜利有多么珍贵。
无论你对哪个方面感兴趣,电影、游戏、玩具、扮装,在星战庆典上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第二天下午我参加了江道格大师的分享讲座,看到了许多未公开过的手稿以及未在电影中使用的设计方案,原来我最喜欢的N1-Starfighter就是江道格大师的作品。他谈到了自己直到现在仍有日常练笔的习惯,并且鼓励年轻艺术家多多接触新事物、新技术,关注自身的进步,还讲述了他当时如何用作品征服乔治·卢卡斯,进入星战美术部门工作的难忘经历。
不过这场讲座还带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结实到了新朋友。坐在我旁边的Eugene最喜欢的角色也是安纳金,他也同样非常喜欢前传三部曲。我们聊起小时候第一次看《星球大战》的经历,聊到喜欢安纳金的原因,甚至聊到游戏、聊到主机、聊到《ONE PIECE》。闲聊间得知,Eugene目前就是在卢卡斯影业工作,就是在《星球大战》的感召下,他决定长大以后一定要去这家公司,和这些厉害的造梦人一起工作。虽然没有进入美术部门,但Eugene也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梦想,非常非常开心。
每当别人问起为什么喜欢星球大战,我总会这样回答。 在那个充满好奇、喜欢幻想的年纪,你肯定会被某个奇妙世界所吸引。 有人选择勇闯地牢剑与魔法,有人憧憬清风明月仗剑天涯,有人追逐光之战士与巨大机甲,有人带上猫头鹰远离麻瓜。
三天的旅程一转眼就结束了,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爱可以冲破一切阻碍。主创团队的幕后分享,都提到了他们如何克服各种困难,用心打造这个浪漫的遥远星系。
世界各地的粉丝们也一样,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但在这里,我们的交流毫无障碍,我们有着关于这个遥远星系共同的美好回忆,我们分享相同的喜悦和热情,收获相同的惊喜与感动。重逢老朋友,认识新朋友,真的有一种原力将我们汇聚在此的奇妙感觉。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原力的指引,那就从《曼达洛人》开始,从《侠盗一号》开始,从任何你感兴趣的星战作品开始,踏上前往那个遥远星系的旅程,相信原力也一定会祝福你。
评论区
共 4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