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阿拉比(560/1165-638/1240),全名为Abū ʿAbd Allāh Muḥammad ibn ʿAlī ibn Muḥammad ibn ʿArabī al-Ḥātimī aṭ-Ṭāʾī , 以ibn Arabi这个称呼为人所熟知。他被称作是Sheikh al-Akbar,意思是最伟大的谢赫。他是一名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诗人,法官,神学家,形而上学家与哲学家,他以其形而上学闻名。同时他也是一名苏菲,并且是诸多苏菲学者中最为重要的一位。
此处是他的人物传记,主要以他所经验所想象的景象为主。正如《天方夜谭》所显示出的那样,阿拉伯文化从不缺乏夸张奇幻的想象,而也希望这位钻研秘密教义的哲人的传说能带来些许来自北非西亚地区的异域风情,并以其奇妙想象激发出些许灵感。实际上,因为该人之重要性,他的故事就和阿凡提一样世代流传,并且版本繁多,从师傅到学徒,从父亲到孩子,甚至后世有诸多所谓深奥哲学之文本皆托其名下。
ibn Arabi出生于安达卢西亚,当时的安达卢西亚处于交战与文化混合之中。在北方,天主教王国军不断尝试南下,以夺回土地。新兴的柏柏尔人王朝选择从南部北上,想要吞并安达卢西亚已有的阿拉比王国,而原本据守安达卢西亚的Ahmad王朝正迎来一位新的君主。在这场大混战局面下,许多不同背景的人物,那些诗人和学者,聚集在富裕的安达卢西亚地区,这也使得该地相对较少保守主义而选择开放态度。
ibn Arabi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出自阿拉伯贵族部落Tayy,母亲来自马格里布的柏柏尔人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和父亲两边的亲族有不少是小国的君王或者地方上的将军,而他父亲是马格里布苏丹的一位部长。和当时的青年贵族一样,他不参加私塾的集体教育,而是由家里聘请的学者为其指导。在白日的学习结束后,他在午后和傍晚会和同伴出去饮酒作乐,和女孩一起跳舞,听诗人吟唱歌曲和讲述各种传奇故事。此时的他和虔诚以及神秘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完全世俗化的贵族子弟。
他生活的转变起因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所有关于ibn Arabi转变故事里面最准确的,因为这个故事的记录者是他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巴格达迪,此人同阿拉比的近徒关系密切。故事是这样的:一夜,阿拉比父亲的朋友,一名领主,宴请阿拉比等客人参加晚宴。在宴席上,这位安达卢西亚的领主拿出当地最好窖藏的酒招待。客人们在宴席上传递酒壶,将酒倒入杯中。当传到阿拉比手上,他给自己倒好酒准备饮用时,他听见了一个声音呼唤说:“穆罕默德(他的一个名字,同时这句话也来自圣训),你不是为此物而受造。”他大惊失色,离开了宴席,想要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贫苦的苏菲僧侣依靠着墙壁,衣不蔽体。阿拉比于是邀请这名苦行僧和他同行,他们一起走到城镇郊外,阿拉比将他的华美礼服披在苦行僧身上,接着他独行,继续走下去,来到一处公墓。他顺着墓地走,看见众人死后的去处,接着他发现了一个塌陷的墓穴,那个墓穴是空的,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个洞窟。他跳进去,在里面操练,将自己的意识出离,只有祈祷的时间才出来。他就在这里面修行了四天,接着,他得到了光明启示。
在他随后持续的九个月或十四个月的操练中,他见到耶稣向他显现。耶稣要求他将自身转向根源,命令他弃绝以及自我分离,并传授了他操练的法要。他还对阿拉比说,他无时不刻不是在看护他。就这样,耶稣成为了他第一个苏菲教师。
这个少年的事情引起了当时的大哲人阿维洛伊(Averroes)的兴趣。当伊本阿拉比拜访他时,他迎接上去,对他又拥抱又问候。这时,阿维洛伊对阿拉比说:“是的。”阿拉比说:“是。”这时阿维洛伊变得更加愉快了,但阿拉比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愉快,接着他加了一句说:“不是的。”阿维洛伊脸色变化了,他站立着,问阿拉比说:“你通过光明和神圣气息发现的结果是什么?它和我们通过玄思所认识的难道不是一个吗?”阿拉比回答说:“是又不是。在是与否之间,精神离开质料,思绪远离身体。”阿维洛伊面如死灰,他颤抖着重复说:“除了神明,没有力量。”阿维洛伊理解了阿拉比所接受的启示。
在随后的修行中,阿拉比在景象中看见他受到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三个人的保护。耶稣指引他如何修持禁欲,摩西教授他律法的智慧,而穆罕默德向他展示生活实践并要求他跟从。这个场景的另一个记载是,在一个梦中,他看见他在一个大空地上,四面八方都是黑色的敌人,举着武器逼近。他逃跑到最近一个山头上,在那里他遇见了先知。先知对他说:“快跟上我的脚步,你就会获救。”随后他转身看那些敌人,它们全部消失了。这一景象成为他修炼转化上一个重要节点。在经历这个节点后,他很快面临了漫长的神枯,但因为庇护的缘故他并没有完全迷失其中。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跟随当时安达卢西亚地区诸多著名的圣训教师学习,研究律法。他对律法有极大的兴趣,并试着简化如今变得繁复冗余的法令,但他最终没有找到时间完成这件事。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所成就,在导师阿勒班(qadib al ban)的指导下,他想象的力量增强,他不再会在想象中遇见兽形,而是会在想象中出现人和天使的形状。他开始掌握三种呼喊先知的能力:一种是让先知以人身的形象降临,一种是让他们在梦境中出现,还有一种是他的精神离开身体去与他们相会。另外,可能也是在这个时期,他能够无时不刻不观想神明。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他跟随了当时来到塞维利亚的苏菲教师乌亚比(Uryabi),一个以单纯复诵阿拉闻名的教师,他向此人求教。乌亚比说:“你回去将门关上,暂停和人来往,只与神明作伴,这样,他就会揭开面纱同你说话。”阿拉比如此操作,得到了光明启示。
但伊本阿拉比也时常会和他的老师争执。有一次,据他回忆,他否认他老师的意见,于是他离开了学堂。在路上他遇见了饮过生命之泉的绿衣人卡迪尔,卡迪尔对他表示亲切友好,并对他说:“听从你老师的话。”于是他回去了。还没等他开口,他老师说:“难道每次你不赞成我的意见,我都要麻烦绿衣人去找你吗?”阿拉比向他老师请求原谅。但当阿拉比有道理的时候,绿衣人就会说:“回去见见你的老师吧。”这时他回去,他老师就会请求阿拉比原谅说:“确实,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阿拉比因为并不只跟随一位老师,所以他时常在和其中一位争执时去请教另一位,这使得他更多受到不同老师的建议以行动,而较少传说故事。
有时候耶稣本人也会出现开导他,不过他们是在中介世界见面的,耶稣会告诉他听从老师的话,尽管老师对他没有任何主权。耶稣,伊德利斯,伊利亚以及绿衣人卡迪尔是四柱,耶稣是左首,伊利亚是右首,伊德利斯是极点而卡迪尔是行走于世间的四柱。阿拉比有时也拿这个做卡巴的比喻。他说,卡巴的叙利亚角是亚当,伊拉克角是亚伯拉罕,也门角是耶稣,而黑石角是先知,也是他的位置——可见他心中他如何自视。在阿拉比的理论体系中,圣者之中存在优胜者,他们分别是一位极点,两位首领,四个支柱,七个贤者,十二个领袖,八个贵族。他跟从导师穆雅西德(al Mujahid)修炼灵魂的变化,从苦行僧的诗歌中学习戒律。他在日课中操练,每日日课后在密室中实践各种意向。
在他晚年时,他如是记录了他年轻时四个重要导师的故事:第一位是瞎眼的散哈及(Sanhaji),他跟从他直到他死去。他遗愿是埋葬在塞维利亚东部的山上,那里很高并且常年刮风,很难上去。但他们运送棺材的时候风停住了,直到他们完成任务离开那座山,风才重新起来。第二个是苏巴布里人哈雅伊(Hajjaj),他可以在水面上行走,有各种灵物为他服务。第三个是萨拉非(Sharafi),他和门徒之间几乎没有距离隔绝,他房屋内从没点过灯。最后是漫游者萨利诃(salih),他在漫游的几十年间一直处于无我境界,与他交谈如同与宇宙交谈。
就这样,在这些人的同伴下,伊本阿拉比度过了他的最初时光。
当他在科尔多瓦时,他梦见满山满谷的圣者朝科尔多瓦走来。其中一些所站的位置比另外一些更高,其他的人看上去就像在他们脚下。一个棕色面孔白头发的人向阿拉比走来。这个人自称是先知胡德,阿德的兄弟。他被带到一个宝座前,上面坐着先知穆罕默德,身旁是上界的天使,前方是由人的功德供养的天使。耶稣在和他谈话,一个掌灯者手持蓝色的光站在宝座后方,此人为阿里。先知看见他说:“这是我的后人,与我来自同一个灵魂之根,他将揭示秘密。”先知从宝座上起身,并将宝座赐给阿拉比。阿拉比前往并坐在上面。蓝色火焰的冠冕从阿里之手降临给他,他由此得到了神智。但这里,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来到科尔多瓦。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梦到相同的场景。这时他向胡德发问说:“为什么你们要来科尔多瓦?”胡德回答说:“我们为阿布穆罕默德而来。”阿拉比醒来以后才知道,当地的苏菲导师阿布穆罕默德重病,没有多久就死去了。在这个幻象中,他看见他曾经的一位老师乌亚比站在耶稣脚下。由此他得出结论,那些圣者是对应先知的继承者,神圣的品级比先知更高,因为先知级(先知之印)自从先知死后就封印了,而圣者级(普世圣者之印)会延续到终点,直到人间最后一个人封印了降生为止(生者之印)。
对于这最后之印,阿拉比预言说,这将是一个男子,他的孪生姐姐的脚下将是最后之印。他将出生在中国,他的语言将是那里的语言。那之后人将绝育,人虽然婚姻,但不会生孩子。此人将传述最后的灵知,但人不能理解。在他死后,欲望和兽性将是人间唯一的意志,最终大黄昏来到。随后阿拉比描述了耶稣的圣者之印与穆罕默德之印的区别,虽然耶稣接受在后者之下,但同时又不受其约束。
新的苏丹君临安达卢西亚南部。这位苏丹在位的时候,主张他所秉持的教法为唯一标准,抓捕各种苏菲行者。一日,他病倒了,没有医生可以救助他。此时人们向他建议一名马格里布的大苏菲领袖,阿布马迪安(Abu Madyan)。于是他邀请这位苏菲前来为他治病。这位领袖抵阿尔及利亚的特莱姆森时,对使者说:“告诉你的主人,我遵从他的命令如同我遵从神明的要求。现在,神明呼唤我回去,但你的主人会痊愈。”说完没有多久他就死了。这位使者回去给苏丹报告了这件事,苏丹听说后没多久就痊愈了。自此这位苏丹重赏马迪安派系下的苏菲,这为后来阿拉比前往东方时遇到苏菲向导铺好了道路。
在这个时期,阿拉比看见第二个重大幻境。他看见末日审判降临,万民从坟墓中爬起,一些穿了衣服,一些赤身裸体,一些用双腿行走,一些用脸行走。浓云的黑暗在天使的服侍中降临,那是神明栖身的宝座。阿拉比站在宝座下,被天使授予观摩乐园的权力。他要求带上他的姐妹,被允许了,又要求带上他的妻子,也被允许了,最后神明许诺说:“你可以带上所有你愿意的人,那些跟从你的,与你同行的,你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于是他看见一匹巨大的纱布降下,遮盖在许多人身上。这是在他的两位女教师指导下看见的。一位叫做法蒂玛(Fatima),是一名九十岁的苦行僧,露宿街头,以富人抛弃的食物残渣维生,酷爱用手鼓演奏音乐,她被阿拉比尊为精神之母。她以奇迹闻名,曾有一位妇女向她寻求帮助,因为其丈夫偷情。法蒂玛教导她每日诵念开端章,不多久其丈夫就不再犯错,因为每次去犯错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另一位叫做仙斯(Shams),她在看见幻境后将阿拉比引入门下,并引导他操练。
在586年,阿拉比遇见一群以疯狂著称的苦行僧,他跟随这些僧侣操练,并准确记录了下来。出于神显和神圣启示的突然降临,这些人失去理性。他们的理性与神明同在,默想神明时欢乐,投在神明面前,为神明的威严所征服。他们有三种,当外在力量强过内在力量,他们就整个处于疯狂中。当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相当,他们只在启示降临时变得疯狂,还有一种内在力量强大者,他们完全是自发狂热。他们的疯狂分为两类,悲伤和喜悦。他也参与其中,当他反复诵念祈祷时,他毫无意识,就好像梦游的人。
一日傍晚,马迪安的侍从穆萨前来拜访。阿拉比问他说:“你是谁,从哪里来?”穆萨回答说:“我是穆萨,马迪安的侍从,我下午和他一同祈祷。完毕后他指示我来到此处告诉你如此如此的事情。”于是穆萨便说出阿拉比心中想要见马迪安的愿望以及他心中的疑惑。最后穆萨说:“马迪安说,你和他在精神的会面会在中介世界(barzakh)持续进行,但你们的肉身不会见面。”正是这一年阿拉比以出神苦行为主要操练方式。
这一年他也跟从库密(Kumi)学习。库密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每当阿拉比站在他面前时就会感觉到恐惧。在他跟随库密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前往坟墓中修行。库密正在看古人留下的书,他听到后说:“阿拉比只和死人同行,不跟随我们活人的教导。”阿拉比让人请库密来看他。库密来到坟墓以后,看见阿拉比和著书的古代贤者的灵魂交谈,一种压迫感令他面如死灰,他趴在地上不敢直视。等贤者的灵魂离开后,那种精神威压消失了,他才抬起头。阿拉比问他说:“是谁和死人同行?”库密回答说:“是我跟随死人的教导。”此后库密教导阿拉比,也跟随他学习喜悦之法。
这一年,阿拉比在坟墓中修行时不仅和死者交谈,也和神明交谈,他甚至在坟墓中受到灵感,启示了经文中的句子。由此他意识到启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尊贵之夜降临的准则章(furqan),第二阶段是斋月降临的昆兰(quran),最后是余下二十多年的片段。他也因此领悟,经文的启示在于圣者心中,不拘于启示方式,因此不会如许多人担忧的那样随着死亡而消失。
578年,这个时间段安达卢西亚继续变天,尽管各种学者的数量在这个小地方增加,但由Almohad王朝主导的大规模改革仍在继续。这一年开始,ibn Arabi开始了他在正常显学方面的进修之路。他前往摩洛哥北部跟随当地的苏菲教师学习训导和基础文化。他研究预言的本质,认为预言是启示于内心中,由人自然吐露的,还认为通过内在启示可以判断训导和戒律实践。他曾受到天使要求在祈祷时将双手抬起,后来他才发现这被记录在训导之中。他也受到先知本人教导,在卡巴面前可以任何时间进行操练。
在安达卢西亚期间,他还修学了历史学,哲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不过这些曾经教导他的老师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对神学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认为神学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无信者,而在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神学讨论。一些书信记录了他和当时的哲学家的交流,他也涉足当时流行的两大学派,穆太齐赖和阿悉里,并调和这两个学派的意见,尽管当时的哲学和神学几乎无法分别。他留下了相当的哲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得知他曾阅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希腊学者的著作。他也阅读过来自当时阿拉伯世界的作品,例如法拉比的哲学作品,他也对波斯学者的作品有所涉猎,当时的波斯主导了阿拉伯文化。不过从他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他对语言学等其他学科似乎没有太多了解。
589年,阿拉比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徘徊,在那里他遇见了七贤者之一的鲁迪(al Rundi)。那时阿拉比还不清楚他应该做什么,鲁迪告诉他,他将会离开此地,然后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当他回到塞维利亚的时候就会去找鲁迪。当阿拉比回到塞维利亚的时候,他心中确乎出现这样的念想。但第二日有一个人前来敲门,这人自称受到鲁迪的派遣告诉阿拉比,他要先去突尼斯,然后再回到塞维利亚,这时他们才会相聚。
阿拉比在安达卢西亚的海滩边,遇到了神明的揭示。神明揭示了他的未来内在与外在的经历,这时阿拉比才下定决心穿过地中海,来到北非。在阿拉比拜访阿布马迪安的时候,他遇到一名诗人,塔图悉(Tartusi),这个诗人尖锐的抨击马迪安。阿拉比对他心生厌恶,在夜里先知询问阿拉比说:“你为何对此人厌恶?”他回答说是因为此人抨击马迪安。先知又说:“难道他不爱我吗?”阿拉比回答说诚然。于是先知说:“你不要如他恨马迪安那般恨他,而如他爱我那般爱他。”阿拉比醒来后准备礼物与此诗人交谈梦境,自此塔图悉也开始对马迪安恭敬有加。
阿拉比在马迪安的门徒陪伴下游历马格里布,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马迪安的一位弟子其那尼(Kinani)。当时阿拉比在突尼斯的船上因为晕船而难受,在其他人都睡着以后他爬上船头看海。在满月明亮的月色下,他看见有一个人在海上朝他们走来。这个人走到阿拉比附近时就站住了。他抬起右脚,脚是干的,再抬起左脚,脚也是干的。这时这个人对阿拉比开始说话,他说的是一种唯独属于这个人的语言。接着这个人往两里外的灯塔走去,三步就到达灯塔处了。随后阿拉比前往拜访了突尼斯当地的领袖其那尼。在他后来再次到来时是为其那尼的葬礼,那时海上行走那一位又再次出现了。
在这过程中,阿拉比研究了关于真实土地的问题。他提出在中介世界,存在这样一个真实土地,也被称作象征世界,灵魂存在外形而身体如同灵魂。在此处,无论天使还是灵物都会披挂一个形体,人入眠后也会在此地披挂一个形体,不同于下级物质世界的形体。在此处灵知直接进入灵魂而非肉体,而亚当正是在这个世界里面先被创造出来。在这个世界依靠理解而非知觉,因此在其中对神崇敬会实现最大化。在突尼斯的时候,他难以抑制的陷入这个世界,以至于他不得不感慨,没有人能听闻它而不失去意识,他们会在不受击打的情况下被创伤。他在第一次进入这个世界时,是在突尼斯和马迪安的弟子马达维(Mahdawi)及其弟子一起进行仪式祈祷,此时他在宰图那大寺(Zaytuna)。这时他突然发现其他人在震颤,如同雷击。在过一会其他人回神以后,他问说:“你们发生了什么?”其他人说:“我们才要问你发生了什么。是你的大喊导致发生了你刚看到的事情。”阿拉比说:“我都没有意识到我大喊了。”
这一年,他同其那尼以及马达维漫游突尼斯的时候,他的精神也同时在探索真实土地。590年他跟从前二者完成了他必须的训练,便收到启示,他所收到的正是穆罕默德的启示,他意识到他要承接的是经文的启示,他继承自先知。自此他立意要将这些奥秘揭示给万民,正如穆罕默德那样,这促使他开始写作,并留下了大量作品。此时他三十岁。
在他动身前,他陶醉于突尼斯的美丽,于是暗自写下了一首诗,并没发表。随后他回到了安达卢西亚南部的塞维利亚。在回去的路上,他遇到一个他没见过的年轻人,在准确无误的吟诵他写下的诗句。阿拉比很震惊,他不知道这个他未曾给任何人看过的诗歌怎么会被此人知道。他询问年轻人说:“你知道这个诗歌的作者是谁吗?”年轻人回答说:“是阿拉比。”显然这个年轻人并不知道他眼前的就是作者。随后阿拉比问他说:“你知道这个诗歌写作时间和内容的含义吗?”青年回答说:“我知道他是确切某一日写成的,并且是在突尼斯写成的。”阿拉比更觉得奇怪,就询问他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年轻人回答说:“差不多是这么这么多日以前,我和其他同伴在塞维利亚东部街边欣赏日落,一个看上去像是朝圣者一样的人走来加入我们的团队。他对我们唱诵了这些诗句,给我们揭示了作者,并教会了我们这些美丽诗句。我们询问他说,这些诗句是在哪里写作的,因为我们对里面描述的景色不曾了解。他回答说,这是在写突尼斯的某个寺庙,在写那里某地的美丽,并且最后吟唱这句正是阿拉比刚刚写下的。随后他就在我们眼前消失了。”阿拉比大为震惊,但他也明白过来,这是一个来自隐藏世界的人,一个为神明所隐藏的人。
在他回到塞维利亚时,他的一个导师巴巴里(Barbari)对他说:“孩子,在你品尝蜜之前要先尝醋。你有几个姐妹?”他回答说:“我有两个。”“她们结婚了吗?”“还没有,其中大的那个已经被我父亲许配给某人了。”但巴巴里说:“这些都不会发生。你的父亲将会安息,那位未婚夫也会离去,到时候你将会是家主,你的母亲和姐妹都将由你赡养,你不得不暂时撤离至有形世界。但她们说的任何话你都不要听不要去做,否则你会失去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阿拉比并不是很理解,但没有多久,他的父亲果真就去世了,于是由他父亲的同伴帮助下,阿拉比操持家务。在一个夜间,他在通过诵念迪克尔自世界隐退时,一个启示点亮了,一个过去曾在他面前隐藏的事情揭示在他眼前。他被揭示了亚伯拉罕启示继承。因此,他明白了他老师的那句话,“先品尝醋再品尝蜜”,因为这个启示意味着他要团结他的家族并引导家族,但这是在经历了失去父亲和承担家业的苦涩后才会有的启示。
佐证这个启示的还有另一个启示。当他在睡眠中迷迷糊糊的时候,一个来自上界普雷若麻的灵魂对他呼喊说:“亚伯拉罕的友善与同情心。”阿拉比醒来,意识到这是在对他的启示,要求他如此对待他的社群以及他的家庭。而阿拉比醒来后才知道另一个预言被应验了:那位未婚夫去世了。他的姐妹不再嫁给这个男人。
阿拉比又开始漫游,这次和他同行的是奇迹施行者鲁迪(Rundi),七贤者之一。一次他们在巴卡(Bakka)的一座寺院废墟时,遇到了另外两个漫游者。阿拉比一眼就认出来,其中一个是那位在水上行走并说奇怪语言的人,另一个他早已见过,等级比那个人更高。阿拉比前去和他们问候,这时水上行走者去寺院外一个眺望大海的门前祈祷。于是阿拉比和这位谈论,意识到那位水上行走者是绿衣人卡迪尔。这位更高等级的人,阿拉比认识他,但没有写下他的名字。闲聊以后,阿拉比前往去问卡迪尔在祈祷什么。卡迪尔说,他在为那些对和平失去信心的人祈祷,祝福他们。
在这个旅行中,阿拉比认识了毛鲁里(Mawruri)。毛鲁里是在一个景象中得到启示的,他看见他死去的兄弟对他说:“只有认识神的人才能看见神。”毛鲁里于是拜访阿拉比说:“我看见了这个,我想学习关于神的智识。”于是阿拉比指引他。但同时,阿拉比也在梦中得到启示,让他去跟从毛鲁里,因为毛鲁里完全知道如何将自身奉献给神明。他们成为了亦师亦徒的关系。
591年,卡斯蒂利亚王国南下,为了夺回土地而掀起征战,塞维利亚笼罩在血与火中。苏丹亚库布于是派兵援助塞维利亚城。此时阿拉比在摩洛哥大城菲斯漫游。在这里,他遇见一个预言者。这个人询问阿拉比说:“你认为苏丹会胜利还是失败?”阿拉比反问他说:“你怎么看待这个战争?”预言者说:“苏丹会大胜,就在不久的将来,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在经文中被启示。”于是这个预言者背诵并揭示了一段经文。阿拉比听见后决定回到塞维利亚。正好,在他抵达前,苏丹大胜,这场大胜利使得卡斯蒂利亚王国几年内不敢南下。
菲斯是当时的经济和行政中心,自然也吸引许多僧侣前往该地。阿拉比在该地旅行的时候,认识了马达维他们,因为马达维是当地的一个主要教师,该地是马迪安门派的修行中心,尽管阿拉比并不知道这一点。在菲斯的时候阿拉比见识到了马达维的强大,他将马达维称作是支撑世界的五支柱之一。马达维曾在该地于饥荒时发放小麦,最终拯救了整个城市。他最终死于595年。在马拉维的引荐下阿拉比拜访了当地各位著名苏菲教师,接受了他们的论战,并就神圣本质与神圣德性的问题作出论断。他断言神圣德性并非本质,而是伴同本质的关系。
当他在菲斯修炼的时候,他经历了极大的提升。他感到自己经历了从人间上升到极点的过程。他对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学识进行了总结,一是启示光照知识,一是甜美光照知识,三是表述光照知识。他描述表述光照说,这是独属那些在自己言行上内化启示的人的。要抵达这种必须是无暇的,也就是说连自欺也不可有。这是他在幻境中,启示自他内心中发出,与他进行对话而得到的结论。在表述之后他论述了内在甜美光照,这种内在的美好只会存在一瞬间,但它的余韵会持续许多个日夜。最后是启示光照,这种启示光照会透过万物看到神,因为神本质无法被认识,这种关于神的灵知不存在于单纯的物之存在或物之不存,因为无论其存在与否都是遮蔽神圣的帷幕,唯独依靠这种灵知如同光穿透帷幕一样将这些揭示才能使得人可以认识神,而此前也未曾有人将它们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这正如经文所言,认识他自己的人认识他的主,因为一切都维系于它自己对应的圣名,此即它的主。
在这一年,在菲斯,阿拉比证得光明境界,在他的感知身与细微身上都有光驻留。他如此区分此二者:感知身就是通俗说的身体,而细微身则是灵魂和梦境中人所依附的形式,它们类似于感知身的表现,而那些奥秘者可以通过细微身进行漫游,梦境中人的漫游也是通过细微身进行的。593年,阿拉比在菲斯经历了第二次光明境界,这次他所经历的是罪恶的除灭。阿拉比谨慎的区分两种不同方式,一种除去的是随业增减的罪恶,而另一种则是无漏境界,一切依愿所行,不触过犯。对于前一种境界来说,它们是相对后者真光显现的,而且也有二分,一种是半隐境界,一种是全隐境界。在半隐处,善相对于恶,圣言之彰显裂为诸多言辞,如碎片散落在启示与经文之中,那些在其中采集灵知者将会透过它们看见自己的命运。全隐没境界,则暗无天日,因为人寻找却看不见,听却听不得。他意识到他处于半隐境界,他也马上感知到存在相近的人,但他并没有在附近遇见他们。
在苏菲的传统中,导师将衣袍披在弟子身上,意味着弟子接受了导师的精神,衣钵承续。阿拉比一生经受了多次这个仪式,在塞维利亚的仪式上他接受了一个追溯至卡迪尔的衣袍。在菲斯,他接受了一个追溯至穆罕默德的衣袍。在麦加,他接受了一个追溯到卡迪尔的衣袍,最后在摩苏尔,他接受了一个追溯到穆罕默的衣袍。在阿拉比的一生中,他为十五个人传授过衣袍,但其中只有一位是男性,是他未来的同伴巴德(Badr),其余全是女性。
这途中他回到塞维利亚,此时刚刚战胜了阿方索八世的苏丹曼苏尔对他很感兴趣,于是召见他,说要把他安排做事。阿拉比谢绝了,说要抚养两个妹妹。这时苏丹说,没问题,他可以找人娶了他妹妹。阿拉比感谢以后,火速带着全家离开了安达卢西亚,来到北非,住在菲斯。在那里他终于把两个妹妹嫁了出去,这就如他自己写的那样,他从责任中自由了。于是他带着妻子孩子搬到了突尼斯。
593年,阿拉比还在菲斯,他获得了被他称作是无遮之脸的能力,他拥有广域视角,可以看到任何方位发生的事情。他获得这种能力时正是在阿扎大寺(Azhar)祈祷。他的整个意志变成了眼,他可以看到他身边任何方位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可以遮挡视线,他也可以全方位的看见他自己在作什么。按照他的描述,这种能力降临时伴随一阵光明,然后他的知觉越过了一切物理方位的阻碍,前后左右不复存在,他感觉自己变成了明亮的天体,但他并不发出物质上的光芒。
一夜,阿拉比梦见一个人拜访菲斯,一个陌生的旅行者,但这个人实际是这个时代的领袖。他醒来后并没有做什么其他多余的事情,还是照常生活。第二天,他和其他苏菲大师去吃饭时,遇到那个陌生人在墙角树荫下乘凉。阿拉比对其他大师说:“让我告诉你们关于这个时代的领袖的奥妙吧。”这时他转向那个陌生人。陌生人对阿拉比说:“说出神明的秘密,但不要说出那揭示者的名字!”于是阿拉比说出了秘密,其他人大为惊叹。当其他人离开后,这个陌生人前来阿拉比面前说:“你做的很好,没有揭露名号。愿你的光辉被神明所纪念。”然后这个陌生人就离开了,此后阿拉比再也没在菲斯见过他。
当阿拉比刚到菲斯时,很多人听说他来了,都想来见他。于是他从后门跑到了附近的大寺里面。当众人寻不到他时,明白他一定在寺庙里面,于是前来寺庙找他。因为众人不认识他,所以阿拉比对他们说:“快去那边找他吧,不要打扰我。”但这时一个导师在阿拉比面前坐下,开始看书。阿拉比入定,觉知到这个导师的成就,发现他是四柱之一。他想要开口说话,这个导师合上书,对阿拉比说:“不要揭开我。”这也是诸多苏菲大师的特点,他们获得了成就,但必须隐藏。
594年,阿拉比开始了一段特别的旅程,这是他的精神进行上升探索的旅程。因为每一个人的上升旅程都截然不同,所以这段旅程也非常独特。所有过程,包括神异火焰,天使光辉,诱惑考验,先知相见,既发生在外也发生在内。上升只是旅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在见证一以后下降,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他为自身回来,他回来的路线和上升的不同,这种被称作灵知。另一种,他回来是为如神圣言辞般以自己的言辞教化万物,这种被称作是神智的继承。而阿拉比则是第二种。
他上升第一天,遇见亚当,亚当为他揭示了一切的终结以及神的怒火。阿拉比以至慈为名进行了论述。他论述说,一切的幸福取决于渴望,对那些渴望作恶的人,地狱之火将令他们幸福,而他们如果进入天堂则会感到痛苦,因为他们不堪承受神圣之光,却渴求怒火。正因此,神做出了仁慈的判决。
在第二天,耶稣和耶稣表兄来迎接阿拉比。耶稣说,他将在末日时将万民唤醒,他们的灵魂曾是加布利伊天使发放并保管,他将打破灵魂之库而将它们放回身体。而耶稣表兄叶哈雅,则要在审判之日行刑,杀死死亡。在第三天,他遇到约瑟夫,他赞叹了约瑟夫的伟大,因为当约瑟夫在牢狱时,法老要释放他,但约瑟夫提出,除非那个女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否则他不会被释放。
第四天,阿拉比遇到日极,伊德利斯。他告诉了阿拉比关于新天地的事情。在第五天,他遇见亚纶,亚纶告诉他,地上关于世界的描述是神显下一种不完善的灵知。在第六天他遇到摩西,摩西给他揭示了他所遇见的神显的含义。在第七天,他遇见亚伯拉罕,在带领下他参观了天上的卡巴,直到极界树。
他顺着树上升。他变成了完全的光。圣言降临他,他重复经文说:我相信神,相信一切所见所经验,启示给亚伯拉罕,雅各伯……。由此句他明白了所有句子,以及所有神名。他看见所有名字指向一个名字,一个本质。这名字是他的完善,这本质是他的实在。他经历所有启示都在他内在,由此他明白,他是纯粹的侍者。
在他下降的时候,摩西警告他说:“你是肩负使命的,你要向众生宣告。但不要指望给你降临一本书或者经文,因为大门已经关上了。你要引领众生升华。”阿拉比后来写道,他理解了神圣之印,但他不能将其标记写下来,也不能指出其时代的圣印携带者的名号,一切必须隐藏起来。但这些谜语只是为了误导人,因为在他的诗歌中他已经明示他就是该时代的圣印携带者。
在菲斯阿拉比遇见了他一生的跟随者,哈巴悉人巴德(Badr al Habashi)。此人曾到过东方,也和许多著名的苏菲大师往来,库密在旅行最后就是死在他的家中。阿拉比在他的大作中无数次称赞此人精神高超,是一名得力助手。他甚至指出此人为当世四柱之一。
在菲斯的时期,开始有人跟随阿拉比,于是他为这些人修订了修行条规,这些规矩遵守骑士精神与禁欲主义,以道德规训为主。但他同时也要求弟子不可破坏他们之间的约定,这意味着不会对任何违反戒律的行为有所宽恕。阿拉比禁止集体精神诵念仪式,他在许多作品里面抨击它,认为这种“对美丽无须的青年男子沉思抵达狂喜”是最邪恶的。而他个人则推荐门徒每夜反思自己言行这种方式进行修炼。
阿拉比推荐迪克尔单纯使用阿拉,因为这是种子名,唯独此名没有形容,一切其他名都指向它。不过他不用这个名,而是使用真言。尽管无上种子字和种子名推荐使用,但他个人还是喜欢使用真言。另外,他也不主张通过神明实现自足,他主张对神明的贫穷,这是为人不自满,而能始终认识真实。因此,阿拉比提出一条:不要靠近苏丹的门。这和他一个经历有关:一次,苏丹趁他不在家,给他运来粮食。几个来看望阿拉比的人把粮食吃了,他门徒没有碰。第二天,苏丹又送来两车粮食,阿拉比不接受也不拒绝,而一些人知道有粮食,于是聚集在这里。阿拉比号召大家祈祷,但一个自以为是大师的人说:“吃饭的时候不祈祷。”阿拉比保持沉默,但这激怒了那个人。阿拉比说:“我不接受这种食物,也不想吃,因为我会准备更好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可能非法。”于是阿拉比带着弟子离开了。这个人气不过,就去苏丹那里揭发。苏丹说:“我只是为做好事,但阿拉比更值得自己的处境。我不会伤害他,也不会给他麻烦。”阿拉比一个朋友说:“你个人做的好,但这可能给我们整个社区带来灾难。”阿拉比说:“戒律第一。”于是示意这个朋友离开。
经历上升以后,他决意将这些神秘知识写下来。这个时期写下的著名作品是《Kitab al' anqa' al-mughrib》,其完整标题为:震动的凤凰,圣人与西方太阳之封印。受到神圣启示的召唤,他决定离开西方,前往东方。
595年,阿拉比准备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然后一次而永远的离开它。他带着他忠实的助手巴德上路,去拜访他在安达卢西亚认识的那些大师。他给他的这些老友们写信,感谢他们,并向他们道别。
当他们在隆达(Ronda)的时候,阿拉比出席了一场葬礼。这时阿拉比发现鲁迪(Rundi)也在场。结束后,阿拉比招呼鲁迪一起去了他的住处,在路上阿拉比听见巴德想要鲁迪向他展现一个奇迹,因为他早从阿拉比处听见鲁迪拥有展现奇迹的力量。到日落时分,阿拉比和众人一起祈祷。这时理应点灯了,但住处这里还没有任何火光,巴德于是向阿拉比询问是否需要点火。鲁迪这时拿起一把睡觉用的干草说:“这就是火。”他用手指敲击干草,干草在他手中点燃起来,整个房屋于是就通过这个火点亮了灯。
随后阿拉比来到科尔多瓦,他在那里拜访了阿维洛伊的坟墓。阿维洛伊在该年早些时候去世了。他拜访了这位他少年时代曾见过的大师。
阿拉比来到他的出生地,穆悉阿(Murcia)。曾照顾他的苏菲大师塞达奔(Saydabun)流着泪陪同他走了好长一段路。此后他再没有拜访并向任何一个人告别。
在阿梅利亚(Almeria)遇到斋月,阿拉比停住此地。夜间,他和他的助手巴德得到启示,梦见了关于人体部位的奥秘与奇迹,他将这些记录下来。这个作品被归为人体炼金术范畴。596年完全失去记载,这一年他的行踪不明。
597年,阿拉比抵达摩洛哥,开始向东方前进。在两座柏柏尔人的村庄,伊集萨(Ijisal)和安卡(Anqal),阿拉比遇到命运之事。当他抵达伊集萨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没有苏菲抵达他的境界。他感知到曾经有大师在这里出现,但他不知道那是谁。他向神明抱怨,但没有回音。他继续前行,来到安卡。在这里他遇到一个同行者,这名同修请他去做客。他向这名同修的书记抱怨孤独时,他看见窗外有一个影子。他跟着出去,来到花园里面,发现是一个已经死去了两百年的诗人。他向这个灵魂问候,这个灵魂回答说,他被困在这个地方,他前来解答阿拉比的孤独。这种孤独是所谓的孤独者的孤独,这种孤独者正因抵达了非常境界,所以罕有可以理解他的人。
离开此地以后,阿拉比前往当时马格里布的首都马拉克诃(Marakekh),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善于使用奇迹的苏菲萨布提(Sabti)。此人向神明寻求预先使用他来世的赏赐,神明允许了,因此他可以让人生病也可以治愈,可以给人诅咒也可以给人祝福。阿拉比遵循他的修行,也获得了同样的能力,但他选择放弃这种能力。
在这里的时候,他受到启示,要去菲斯找一个名叫哈萨(Hassar)的人。当时,他看见有许多光柱支撑着神圣宝座,这些光柱如闪电般明亮。然而王座的阴影笼罩着难以言喻的宁静,阴影是宝座凹陷的阴影,它遮蔽了神明的光。他看见宝座下有宝物,宝物说:“神明之外,别无力量。”这个宝物就是亚当。在上方,他看见许多珍宝,还有飞翔的美丽的鸟。其中一只比其他都美丽,它招呼阿拉比说:“把我带去做东方的伴侣吧。”阿拉比问:“这是谁?”他得到回复说:“菲斯的哈萨。他请求神明带他前往东方。”阿拉比回答说:“我听从。”阿拉比对鸟说:“若神明愿意,你就做我的同伴吧。”于是阿拉比前往菲斯,找到哈萨,问他说:“你向神明寻求了什么?”他回答说:“我祈求能去东方,神明回答我说,某人会来找你。”于是我就一直在等待你出现。阿拉比带他直到埃及,在那里,哈萨去世。
随后他来到土伦,在那里他拜见了马迪安的坟墓。夜里,他梦见他为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字母举行了婚礼,将它们聚集。他让他的助手去找人解读这个梦境。这个被委派解读梦境的苏菲说:“这是无底之海,拥有这个梦境的人会得到天界的知识,隐藏的知识,星辰的知识以及文字的知识,这是他所处的时代没有人可以获得的知识。”这个人沉吟片刻,说:“这个城镇里面,只有那个刚到的安达卢西亚人才会有这个梦境。”接着,他直接说出了阿拉比的名字。阿拉比的同伴否认了,但这个苏菲坚持说:“只能是他。不可能在我眼前隐藏他的。”阿拉比的同伴说:“是的,是他。”这个苏菲说:“他在这个时代无与伦比,你们能带我见他,以当面向他问候吗?”但阿拉比的同伴说:“除了他的允许,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们回来请示阿拉比。阿拉比说:“你们不要回去找那个人。”
最后,阿拉比前往突尼斯见了马达维。他将马达维,马达维的助手穆拉比特(Murabit),他,以及巴德比作四柱和卡巴四角。随后他告别了他们,前往东方。正如他在589年看见的自己的未来一样,他告别自己的过去和亲朋好友,是为了实现他作为圣印携带者的使命,前往启示的中心,建立珍珠之柱。
萨拉丁击退十字军以后,他的后继者阿尤布王朝偏安一隅,统治了埃及,叙利亚直到伊拉克的广大疆域。当时,东方的苏菲阿提克(Atiq)等人试图通过建立一个独属于精英阶层的苏菲教团来团结整个王国的权贵势力。尽管没有达到最终目的,但这使得阿尤布王朝的权贵对苏菲以及相关的文化事业青睐有加,甚至阿尤布王朝的苏丹以其学识给阿拉比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该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苏丹的学识和精神成就达到如他这样的地位。同时阿尤布王朝对文化和不同身份的宽容态度也令该王国变得富裕,许多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人通过朝圣的方式来到该地,尤其是聚集在亚历山大,在那里他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想要学习的任何内容。
当苏菲导师阿提克在世时,阿尤布苏丹阿迪勒(Adil)要求当时的法官缴纳滞纳金,但这名法官给不出这么多钱。法官向苏菲求情,于是苏菲前去向苏丹求情,因为他们属于同一个苏菲兄弟会。但苏丹拒绝了阿提克的请求。夜间,有地狱使者围绕苏丹,因为苏丹离开了苏菲导师,而苏丹如今严苛对待法官这个行为引起了地狱使者的注意。苏丹很害怕,于是如此做了。这个经历使得苏菲教团在叙利亚埃及地区再次获得非同寻常的崇高地位。而在阿迪勒的后继者卡密勒(Kamil)时,苏菲库图比(Qurtubi)在麦地那见到先知,从先知那里得到了要交给卡密勒的信息。甚至他抵达拉萨德,还没到首都时,苏丹就恭恭敬敬的亲自前来向他询问先知的讯息。苏菲在该时代位于社会上流,而这两位著名苏菲就来自安达卢西亚,甚至在该地苏菲圈子里面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苏菲来自马格里布和安达卢西亚。
当然,这不表示这些苏菲就没有做过分的事情。萨拉丁曾颁布一条规矩,不准将教堂和会堂改作寺院,此举是为了团结当地居民。但当时一些苏菲不遵守这个规矩,他们仰仗自己受到王室宠幸,执意进入教堂,将教堂改作寺庙。卡密勒曾因此事处死至少三四名苏菲教师,但他曾收押的更多,只因有时他会在梦中被鬼怪袭击,警告他不准处死这些苏菲,他才将这些苏菲无罪释放。
598年,阿拉比抵达埃及,当年正遇上埃及历史上罕见的饥荒。瘟疫和饥荒席卷大地,许多有能力的人逃跑,往叙利亚,马格里布,也门,巴勒斯坦逃跑,而那些没有能力的要么等死,要么开始吃人。“那时很流行这种事情:人们邀请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前来晚餐,但实际上是拿他做菜。人们也对医生做同样的事情。人们会以病人临终的名义让医生上门,然后他们将医生杀死并吃掉。”阿拉比在开罗行走时,看见路边垂死的孩童。他内心充满悲愤,对神呼喊说:“神,你为什么做这种事情!”神回答他说:“我可曾抛弃你?”阿拉比回答说:“确实没有过。”神于是说:“这些被抛弃的孩子是他们父母的结果,他们的父母颠倒了我厘定的法要,无论是人伦还是自然,因此他们受到了责罚。这些孩子被抛弃并不是孩子的罪过,而是他们父母对他们的残忍行径。”
与阿拉比同行的是他的好友哈里里(Hariri)以及哈里里的长兄哈亚特(Khayyat),他们曾教授过阿拉比经文,还是他的邻居,不过数年前离开安达卢西亚来到此地。对于他们,阿拉比虽然时常夸赞他们,但并非没有微词。因为哈里里也曾数次在修行中进入无形世界,但他每次都选择很快从中抽离,赶快回到表象世界,因为他害怕自我的消融以及神明的景象。每当他出离这种状态并和阿拉比谈论时,他都战栗并冒汗。
当他们打算和阿拉比同行前往麦加的时候,瘟疫打击了他们。哈亚特感染了瘟疫,病的非常严重,哈里里不能抛弃他独自出行。也是在这个时节,菲斯的哈萨染病去世。阿拉比只能和他的助手巴德前行。
离开埃及后,阿拉比没有走传统路线,从海路直达麦加,而是先北上抵达巴勒斯坦。他参拜了希伯伦,在亚伯拉罕坟墓前进行了祈祷,因为他曾在上升中在第七天看见他。随后他前往耶路撒冷,在阿克萨大寺,也就是耶稣的母亲玛丽亚领报并降生耶稣的地方设学祈祷。然后他转道前往麦地那,朝拜穆罕默德坟墓。最后,他来到了麦加。在麦加,他获得了奇异的启示。
他按照习俗,穿着白衣,绕着卡巴旋转。他一边诵念经文,一边默想奥义,一边完成仪式。他亲吻了黑石,触摸也门角,靠近穆塔赞之墙(Multazam),即黑石和卡巴大门之间的墙,当他再次回到黑石前时,他看见消逝的青年,沉默宣说者,他非生非死,单一复合者,他密封也被密封。阿拉比看着他继续进行绕圈的仪式,就好像一个活人绕着一个死人转圈。此时他认识到此人的真实存在以及其隐喻,他明白,这环绕寺庙的过程就似围绕拱北进行祈祷。接着,神向他揭示了此青年的高贵,以及他在时空上的超越。当阿拉比认识他的尊贵以及他的降临,看见他的地位,他从右边拥抱了他。阿拉比擦去他的汗水,对他说:“看看那渴望和你同伴,与你亲近的人吧。”接着他以他创造的记号回答:“当你承认,理解并意会到我的记号语言,你将明白它永不会被雄辩者和修辞学者所抓住。”他对阿拉比做了一个符号,阿拉比就明白了一切。这青年所有的美丽的真相向阿拉比揭露,他登时就被爱所征服。他顿时浑身乏力,不知所措。当阿拉比从昏厥中苏醒时,他全身上下都在颤抖。这个青年知道阿拉比认出他,用记号语言在他的精神内对他说:“你仔细看我的体质和体态吧。你会发现我身上写着的是你对我寻求的,因为我不言语,也不交谈。除了认识自己,我没有别的认识。我的本质与我的名字没有分别。我是知识,知晓,知者(此句或理解做:我是知识,亦即被知晓者与知晓者)。我是智慧,智慧的行为,智慧者(此句也可理解为:我是智慧,亦即智行与智者)。”
对于阿拉比所见的这个人物,众说纷纭。有人说那是神圣之灵的化身,有人说那是阿拉比在天上的映像,有人说那是神显。在这次经历中,阿拉比被揭示了他自己的本质真实。“他向我揭示了我所有名号,我认识了我自己,也认识什么不是我。”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青年,因为当他如先知那样夜行登霄的时候,青年对他说:“你是你自己这个云,遮蔽了你自己的阳光。所以认识你存在的本质实相吧。”
在经历这场无声对话后,阿拉比写下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麦加的启示(Futuhat al Makkiyya),总共三十七卷,合五百六十章。这本书记录了他自己的命运以及他所见的景象,以及在他遭遇神圣之后的沉思中所收获的神智。他如此记录下那人所言:“我是成熟季节的果园和充实的收获。现在揭开我的面纱,诵念我所写的。无论你在我身上看见什么,都放在你的书中,并传授给你的朋友。”接着,阿拉比揭开他的面纱,他发出的光照射入阿拉比的眼睛,使得他可以看见他所隐含的奥秘和知识。他的心灵理解了奥秘,并将之记录下来。
阿拉比成为了这些知识的守护者和诠释者,而关于成为此守护者和诠释者的知识也在启示内。但这些奥秘并不是获得了一部天书,将之抄写下来,也不是以条文和知识的形式铭记于心,将之复诵出来。这些启示并不是直接以最终形式出现在他心中。相反,它是阿拉比在进行写作时,以非常具体的灵感在他的写作中反复介入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在第二百九十六章,为了应答他学生的问题,他以完全不同于出现了同一个问题的第二章的路线进行论述。
无论他与此人的相遇如何重要,这都只是他开始写作的动机,在此之前他已经是识神者了,并且此时的写作主题和之前的作品并没有根本性差异。不过,这个标志性事件使得他的人生和他的教导被他在麦加看见的奇异启示所定性,好似一个奇点,二者相互指认,交叉,这正对应了他的戒律(sharia)和本质真实(haqiqa)。由于担心,假若在后续的社群中不再存在能理解此书的圣者,恐怕启示会在最后一人诞生前失传,阿拉比开始了修撰词典的工作,对当时流行的苏菲词汇进行统计并予以固定含义,这使得大量技术性用语出现在书本中,增加了作品的理解难度。
在阿拉比进行夜间巡回时,他一边大声诵念诗歌,一边行走。这时,他感觉肩膀被轻拍了一下,好像是一个极柔和的手。阿拉比转过身,发现一个来自波斯的年轻女孩,这个女孩的智慧和美丽都远超过她同龄人。“大师,你在念什么呢?”这个女孩询问他。阿拉比回答说,是一些诗句。接着阿拉比诵念诗句,这个女孩则复诵了出来。阿拉比大为震惊,询问她的名字。“眼目的清澈。”女孩回答说。随后阿拉比向她道别,并离开了她。不过后来,阿拉比与她再次相遇,并在她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时间。阿拉比称这个女孩为“安慰”与“太阳之源泉”,这个女孩名为尼扎慕(Nizam)。这个女孩的父亲是来自伊朗的导师,阿拉比后来与他们有交情。受到这个女孩启发,阿拉比写下了诗歌,热切欲望的解读者(Tarjuman al ashwaq)。他在诗歌前题词说,这些完全是为神秘主义而创作的。不过后来阿勒颇法院依然认为他是以神秘的外壳写情诗。而正是在这个女孩的启发下,阿拉比写出了神秘诗歌历史上最伟大的诗句之一:
我的心灵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瞪羚,是草场。对隐修士,是修道院。偶像崇拜者的神殿,朝圣者的卡巴。律法经板,古兰书卷。我信奉爱的宗教,无论它的高峰是何方。爱就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
599年,一次在麦加,阿拉比在梦中见到奇异的景象。他看见卡巴完全被金子和银子做成的砖覆盖。他惊叹其完美,但当他围绕时,发现也门角和叙利亚角之间的一个小角落缺两个砖,分别是金砖和银砖。他走过去,发现正好是他的形状,他明白过来他参与塑造了卡巴,也就是神在地上的显现。这一年他四十岁,这意味着他的基本因素都实现完善,也是在四十岁,先知得到天使启示。
尽管卡巴被凡人所朝拜,但也有来自秘密世界(alam al ghayb)的事物拜访。一个周五,阿拉比在绕着卡巴转圈的时候,看见一个穿着奇异的人也在转圈。他一眼就判断出这不是当地人。但他又从此人转圈看出此人并非刚刚抵达的朝圣者。他靠近一点看,看见这人径直从两个并排的朝圣者中间穿过去,没有阻碍也没引起注意,好像空气一样。这引起阿拉比好奇,他于是跟着这个人转圈。他顺着这个人脚步走,也到那两个人后面,他径直往前走,发现他和那个人一样,穿过两人,像空气一样,这让他非常惊讶。当此人完成七圈准备离开的时候,阿拉比赶紧跟上去向他问好,这个人也反过来向他问好。这时阿拉比说:“我看出来你是一个有形体的灵魂了。”这个人非常惊讶,但给了肯定回答。“你是谁?”这个人回答说:“我是萨布提(Sabti)。”阿拉比于是要求提问。萨布提说:“那你问吧。”阿拉比于是说:“我知道你被称作萨布提是因为你在安息日(sabt)会出来寻找一周的食物。我想知道为什么。”萨布提回答说:“当我还是活人的时候,我听说神在周日创世,周五结束。于是在周六,他是主宰者。我也想这么做。于是我一周都在修行,安息日的时候出来。”阿拉比灵机一动,问他说:“在你的时代,谁是极点?”萨布提说:“是我。”
又是一个梦里,阿拉比梦见他在卡巴前转圈,有许多人在那里进行,但他们很特别,是阿拉比的祖先。其中一个祖先对他说:“我是你的先祖。”阿拉比问他说:“你是活了多久?”“四百年。”阿拉比很震惊,说:“连亚当都没有活那么久。”结果这个人反问说:“你说的是哪个亚当?”于是他就醒来了,反应过来在历史上有不止一代亚当。后来在他的祖先的建议下,他在一个傍晚,于卡巴附近罕百里墙下遇到了隐秘七贤者的秘密聚会。当时他们在祈祷,阿拉比向他们招呼并加入其中,和他们谈笑风生,但后来他一个人的名字都不记得。
600年,一个雨夜,阿拉比绕行卡巴。在靠近叙利亚角时,他看见卡巴变得高大,从基座上腾起。阿拉比赶快躲到绕行之墙后面。卡巴揭开它上面的黑幕并高声喧叫说:“快出来吧,让我给你看看我要对你做什么。你如何拔起我的根基,移走亚当之子的基石!你以你的不卓越的灵知玷污我!我不得允许你围绕我转圈!”阿拉比很恐惧,但他明白过来这是神意的试炼。阿拉比开始诵经,每诵一句,卡巴就下降,回到基座上。他持续诵经,直到卡巴变成原始形态。这样他才得以完成他的转圈任务。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阿拉比后来如是记载此年的内容: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发生大地震。在也门,有极强的沙尘暴出现,遮天蔽日,沉积下来的沙子及腰深,导致许多人丧生。在扎比德,人们听见从海中传来巨大恐怖的呼啸声。在塔伊夫,发生难以置信的瘟疫,传播速度极快,病人五日之内必死,许多人逃难来到麦加,他们出走时甚至来不及关门。一夜,阿拉比转圈朝拜的时候,他们看见天上出现流星雨,将整个夜空照亮。他们从没见过那么多流星,像火花从火焰中迸射出来一样。所有人都停下脚步观看这个可怕的征兆。
这一年,蒙古人重创阿巴斯哈里发帝国,南下进入波斯,正式加入中东游戏场。
阿拉比为其门徒的天资不足而感叹,他也为后继无人而悲哀,于是断然决定停止教学。夜里,他梦见神明对他说:“不要畏惧,将我赋予你的教导交给那些苏菲和学者。”阿拉比才改变心意,继续他的教学。为了使得他的教导可以延续下去,他更加频繁的和权贵接触,教导他们,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来回奔波,这个过程持续了十七年。
在他奔波这段期间,他用许多零碎的时间写下了一些短篇,例如神显之书(kitab al tajalliyat),就是他用一下午写出来的。他宣称这本书所说的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是从他到他的内容,是他和古代大师谈话的记录。在他的另一个作品摩苏尔的启示(kitab al tanazzulat al mawsiliyya)中,他则就祈祷词写下其中的隐秘解释,和天体等一系列事物相连。这本书和他的作品上升之书(kitab al isra)相关,因为有部分来自于他自己的上升经验。
他遇见一个名叫卡巴布(Qabbab)的宣礼者,这是一个非常热心施舍的苏菲,他经常邀请人吃饭,不过都是在寺庙里面。阿拉比很不喜欢他的一个举动,就是他为了做饭好吃,会放很多葱和蒜。阿拉比深知,有什么气味不清净,天使也不会靠近,于是就让人跟他说,他需要把这些食物从寺庙里面撤掉。但是夜里,神明对阿拉比说:“你以为那是荤辛,但在我们这里是不同的气味。”阿拉比醒来以后很愧疚。但是这个人过来和阿拉比耳语说,阿拉比的建议确实有道理,遵循戒律显然更好。于是自此他就不在寺庙里面吃饭了。
在大马士革阿拉比遇见了库那维(Qunawi)之父鲁米(Rumi),他是和鲁米来自同一个地区(Rum)的苏菲,和许多领主关系很好。安纳托利亚的领主邀请阿拉比前往,因此他和库那维之父鲁米取道伊拉克,在巴格达停驻了一会,走摩苏尔,不过这时阿拉比停在科尼亚(Konya),以完成写作。后来这个老鲁米去世了,阿拉比继承了他的教团,并代替他给他的家属做安排操持,就如同一个大家族。有趣的是,阿拉比将库那维交给苏菲奇马尼(Kirmani),后者将他视作精神上的儿子。而奇马尼隶属于加扎里(Ahmad Ghazzali)学派,拥有的是来自伊朗的苏菲灵知,他和鲁米的导师大不里士(Tarbrizi)是师兄弟关系。阿拉比从他那里学到了来自东方的灵知,和他所来自的安达卢西亚并马格里布地区的西方灵知相结合。
在大马士革,来自波斯的年轻人鲁米(Rumi Mawlana)接受了阿拉比的教导。正是在此处,鲁米学习了来自东西两方的灵知。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派系Mawlawiyya,也以诗歌闻名。
这个期间,阿拉比也和各地的苏丹联系。塞尔柱苏丹给阿拉比一栋房子供养他,而阿拉比则以他的权威向波斯地区的苏丹写信以调和他与塞尔柱的关系。这个时期塞尔柱北上进攻法兰克人,夺下了许多城市。
阿拉比漫游到杜奈西(Dunaysir)的时候遇到两个奇怪的修行者,分别隶属于两个古怪的教团。其中一个人来自被阿拉比称作活意(niyyatiyyun)的教团,他们专注于控制他们的意向。另一个更奇怪,他们被称作赖哲卜月教团,因为他们只在这个月进行修炼。这两个人有一种奇怪的能力,他们可以辨别出什叶人,无论那些人怎样将自己伪装成逊尼,而据说他们能辨别的原因是他们眼中什叶都是猪。
602年,阿拉比第一次抵达叙利亚。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段奇怪的体验。他被爱抓住了,一种疯狂的爱,这种爱使得他坐立不安,但他甚至不知道他爱的对象是谁。他无论吃饭睡觉还是其他行为,都被这种爱意紧紧抓住,甚至连他的想象层与精神层也无法逃离。随着这种爱意持续,他的想象为神明塑造了一个形象,以至于他坐在餐桌前时,神明的形象就会出现在他对面。他让家人摆满食物,好遮住桌子对面的神明形象,但神明的形象就会出现在食物前,对阿拉比说:“你沉思我,即是饮食。”阿拉比顿时失去所有食欲。尽管他不吃不喝,但他却强壮起来,充满活力,他的家人朋友都感到惊讶。阿拉比于是模仿传说中先知的操练方式,无论日夜都斋戒,但他越斋戒越有活力,甚至他身上散发出某种特别的食物的香气。他的亲朋好友问他说:“你是怎么有这样的香气的?这样淡雅的香气,我们从没见识过!”
608年,斋月第十一日,阿拉比在巴格达看见天门打开,容纳神之恶意阴谋的仓库将其中的内容倾斜在大地上,如同下雨。他在恐惧中从幻境中抽离出来,不住思考怎样才能从中逃离。最后他发现只能通过法律的天平才能逃脱。
同年,一次他和人结伴出行,在林间看见哈里发。他和众人不太想向哈里发行礼,因为这是礼仪必须,于是他们就假装没看见,往背对哈里发的相反方向走。哈里发骑着马,向他们大声的问安。他们很尴尬,就转过来回礼了哈里发。
612年,他前往安纳托利亚,在锡瓦斯(Sivas)看见一个幻境。他看见塞尔柱苏丹站在一群大树之中,一块石头被投掷出去,然后一个法兰克人被击中并倒下。他赶快将这个梦写下来,并写了一首诗交给苏丹。二十天后,苏丹击败了法兰克守军,并继续向前推进。
当他抵达科尼亚的时候,他经历了被他称作此生最漫长痛苦的一夜,这一夜他受到启示,领悟了未永恒境界(qada)与实存境界(qadar)的区别,但其过程是被强烈的感觉撕裂。他在这过程中攀登上梦境之山(aqaba),并感到痛苦和疲累。当他停下来歇息时,一个声音说:“坚持你所作的。”当他最终回归自身时,他感到快乐,因为他知道他的苦难已经结束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年后,他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库那维,也在这个地方,和阿拉比相同的年纪,度过了一个完全一样的夜晚。
618年,陪伴阿拉比二十年的挚友巴德哈巴悉(Badr al Habashi)去世,他的坟墓在马拉提亚(Malatya)。阿拉比时不时会去他的坟墓旁边坐坐,和他说话,而巴德则在坟墓中回应阿拉比,告诉他,他曾经所见的天上的事物,如今巴德他也能见到了,而且诚如所言。在告别这位老友以后,阿拉比的出游越来越少了,并最终选择在叙利亚定居。
受到各种灾祸和战争的影响,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集中在大马士革。他们有来自叙利亚北部的语言学家,来自波斯的数学家,来自安达卢西亚的哲学家,来自马格里布的法学家。这些人聚集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将他们杂乱的知识和想法带到这片土地上。当然,一同来到的还有各地的苏菲。虽然来自不同传统,但这些苏菲展现出和阿拉比类似的想法,即,万有之真一,或人显现出神之真颜。不过赫勒敦(ibn Khaldun)在描述他以及同样来自安达卢西亚的伊本萨宾(ibn Sabin)的时候,是将他们两个人作为神显派与至一派两个异端创立者来记录的。还有一些臭名昭著的事情,例如苏菲哈利利(Haririyya)学派因为其领袖被关入监狱而成为大马士革的话题。这些都在当时的大马士革上演。
阿拉比在大马士革遇见了四个来自安达卢西亚的愚狂修行者,他后来如此回忆说:“他们如同世界的四个支柱,每一位的心都和圣洁相连。我在安达卢西亚的时候就认识他们,可惜我以前看不见他们如此高超的层级,只是以为他们是普通的信众,而错过了宝贵的机会。”
也是这个时期,阿拉比被来自马格里布的猎巫人盯上,他们分别是萨宾教团的苏菲大师提临萨尼(Tilimsani)和伊本胡德(ibn Hud),以及最著名的,苏菲大师哈拉利(Harrali)。他们带着狩猎异端的热情注视阿拉比,因为他们相信阿拉比是一个被邪魔和幻觉所控制的异端法师。阿拉比也有自己的方式,他和当地一些法官有很好的私交,因此他可以通过律师辩护的方式避免将他置于险境。当然,他能如此畅行无阻,也和他与巴奴扎克家族(Banu Zaki)的良好关系不无分别。
在大马士革,阿拉比还遇见了他的其他竞争对手。尽管在一个版本中,大马士革本地成长的大教法官伊兹阿勒丁(Izz al Din)将阿拉比夸赞为世界的极点,但是在其他版本中,故事是另一个走向。据萨法迪(Safadi)所说,阿勒丁将阿拉比称作是一个邪恶并错谬的苏菲教师,因为他传授关于世界永恒的教义,还打破了两性之间的戒律。阿拉比为了战胜阿勒丁,娶了一个精怪为妻子(Jinn)以获得支持,好在斗法中战胜阿勒丁。当然,还存在第三种论述,大马士革的诸多苏菲询问阿勒丁的想法,但阿勒丁对关于阿拉比的一切言论始终保持沉默。
但阿拉比对他有自己的经验。在一场发生在幻象世界的异象中,阿拉比看见阿勒丁在进行法律教学,于是他前往并坐下。他听见阿勒丁完美的诠释了戒律,而此时有一个学生对神之慈悲发问,阿勒丁复诵了一段经文。这时阿拉比发话说:“我知道对应这个主题的诗句。”但他怎么都想不起来那个他要说的句子是什么。这时阿拉比很尴尬的说:“神给我就这个主题送来了点什么东西。”阿勒丁说:“那你说吧。”阿拉比于是就在神明启示下开口,说出了很多他此前都不知道的句子。阿勒丁沉醉于此美妙的发言,面带微笑。这时学者希拉兹(Shirazi)走过,他先是坐在阿勒丁旁边,但靠近过来对阿拉比说:“请亲吻我,祝福我吧。”阿拉比于是亲吻了他的嘴唇。阿勒丁大为惊骇,询问说:“这意味着什么?”阿拉比回答说:“我们现在是在幻象世界,我只是在做他请求的事情。他是个对我说好话的人,他认识到他的罪恶,而此时他的死期将近,所以他请求我祝福他。”
在东方漂泊二十载后,阿拉比决定定居在大马士革,那里有巴奴扎克家族看护,以及阿勒颇的扎齐王(Malakit Zakir)的庇护。最关键的是,那是耶稣将要降临的地方,这也是他在620年选择定居此地一个主要原因。他设立了十四位使徒,维护并传授他的教法,而第十五位也是唯一一位男性使徒巴德早已逝去。他个人也无心培育杰出门徒,此时他已经六十岁了。一个来自阿勒颇的苏菲带来一个在高阶世界迷途者来见阿拉比,他解开了此人的疑惑,将此人确立在他所在的层级,但也无心将他提携到更高的层级,尽管此人有一定天赋。
在阿勒颇的一个夜晚,阿拉比接受了一个景象。一节经文对他展现了自身。这节经文对他说:“没有任何人或者精怪能创造出这样的经文!”他将意识集中于经文,观察它,此时他感到一股极大的宽慰。接着这节经文再次以另一种形式展现了自身,它即是他所在的地方。这时经文对他说:“你将从其他跟随者中被取出。”此时阿拉比明白这就是他自身,他形式的本质。
在大马士革,阿拉比亲手埋葬了他的一个女儿。他没有提及她的名字,却提到了她的故事。在她还只有一岁,被母亲抱在怀中时,阿拉比问了这个孩子一个艰涩的教法问题,然后这个女孩竟然给出了最简单完美的回答。这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她并没有活太久就被神明带走了。
在阿拉比的大马士革苏菲圈子里面有许多奇人,其中有一位名叫叶哈雅阿哈法希(Yahya al Akhfash)的人与他的交情很特别,因为这个人是先知穆罕默德作为中间人引介的。有一日,先知穆罕默德显现在大马士革大寺的教座上,人们蜂拥而上,寻求与他立约。当叶哈雅等人群过去,来到教座前立约时,先知问他说:“你知道阿拉比吗?”他回答知道。先知说:“我们有一个命令给他,跟他说:‘神明的使者吩咐你完成你收到的命令。’然后这条命令是给你的:做他的同伴,你会获益的。然后告诉他:‘神明的使者吩咐你赞扬辅士和乌巴达(Sad ibn Ubasa)。’”这时先知吩咐哈桑过来,说:“哈桑,告诉他一个句子,那个会启发阿拉比并让他完成一首诗的句子。”于是哈桑吟唱了这个句子,叶哈雅一听见就马上记住了。然后先知对他说:“当他完成了他给辅士的赞词时,把它们清晰抄写在一个纸上,在周四夜里带去被你称作卡布阿勒奇(Qabr al Sitt)的坟墓。你会在那里遇到一个名叫哈密德(Hamid)的人,把这首诗交给他。”于是叶哈雅将这个句子复诵给了阿拉比,阿拉比赶紧写下来一首诗。这首诗交给他后,他周四夜里前往坟墓,确实遇到一个如此自称的人,他如约将诗歌交给了此人。这件事后叶哈雅就成为了阿拉比的同伴。
阿拉比在大马士革写下了一些代表作品,其中最为特殊的是仪式书(kitab wasail al sail)。在这里面他主张约束性祈祷,而避免私人祈祷,因为人可能会由于心灵本身的随意性而将意向漂流至混乱之中。他也主张复诵(dhikr)不在于其内涵,而是要依靠它的力量抵达深处。他呼唤他的跟随者保证两件事以内修,其一是考察自己的意识,其二是拯救逝者的灵魂。
他要求人诵念经文七万诵以拯救死者,仪式是这么完成的:在死者死去的随后那天夜里,他会组织诵经,把七万诵分配给在场的每个人,每个人诵念时候都要举意,以经文将人从地狱之火中托起。每个人诵完其职责的部分后,他们会将其功德回向给在场的其中一个人,然后此人会将其交给死者。来自马格里布的苏菲大师萨宾也使用同样的仪式。一次阿拉比的弟子是如此记录他们完成仪式任务的场景的:他们在仪式后期时,领祷者大声唱诵,带领这次仪式的导师(阿拉比的一名弟子)站着,将手遮住脸,头低下去。完成仪式后导师依然闭着眼,不肯起身。这时他呼唤说:“萨德阿勒丁(Sadr al Din)在哪里?萨马斯阿勒丁(Samas al Din)在哪里?”这两位前去将他搀扶起来。这时他才睁开眼,说:“神的使者刚刚降临了,我刚才站在他面前。在他离开后,我只希望我第一眼看见的是你们两个!”
624年,叙利亚地区的统治者去世,此时整个阿拉伯世界正陷入战争和争端之中。这一年早些时候,成吉思汗去世。也是这一年,阿拉比从先知那里收到两个重要的幻象。第一个发生在第一春月十日周三,这个幻象解决了他对于天使的疑问。在这个幻象中,他看见了先知。他询问说:“天使和人,孰轻孰重?”先知回答说:“天使优越。”阿拉比说:“我相信你,但我该如何和人解释原因?”先知回答说:“你知道,我是众人中最卓越的。神明曾对我说:‘那纪念我名者,我也纪念他的名。那在众人中纪念我者,我必要在更优越的聚众中纪念他。’在我驻世的时代,有多少人在集会中纪念神明?现今时代的集众,必不如我所在时的集会。”阿拉比顿时就解开了他一直以来的困惑。
在休息月二十三日,他和先知就审判日时动物复活的问题展开讨论。他询问说:“动物会在审判时复活吗?”先知回答说:“它们不会。”阿拉比问说:“确实吗,没有疑问吗?”先知回答说:“确实,没有疑问。”
这一年,德皇腓特烈二世占据耶路撒冷,并在耶路撒冷加冕。圆顶和阿克萨的阿拉伯领袖做了非常愚蠢的事情:他们聚集在哈里发的旗下,号召人祈祷,背诵攻击基督教的经文。埃及苏丹北上夺取了大马士革,但他们背叛了大马士革的人,开始掠夺与摧毁。
627年,先知再次找到阿拉比,给他带来一本书:智慧的护板(fusus al hikam)。先知带着吉兆出现,对他说:“把这本书交给人类吧,让众人因它而受益。”他接受了,调整了自己的意向和意愿,将这部书重现了出来。这部书记载了二十七个先知,并按照每一个先知最特别的美德相应的提及其体系内容。在这本书里面他还加入了其他一些主题,例如一之完善,完美真人,神之遍在,以及无尽慈悲等内容——甚至连阻碍摩西的法老最终也会得到拯救。
神之至一性通过真名的角度对我们展现的是万有之至一性,但神之至一无需我们与真名,是本质之至一。这里他讨论了三个至一,第一个是神之至一,无需条件的本质至一。第二个是万有之至一,这是真名所推演出来的。最后是真名,为了得到万有,真名需要一个展现的场域,这样它才会发挥效力。指向万有的是如此一句训导:我是隐藏的宝藏并渴望被认识,因此我创造了万有以被认识。对阿拉比而言,此处繁多的是真名。尽管本质唯一,但是真名指向本质,每一个角度不同,所以构成了繁多。本质上每一个名都包括其他所有名,但它之表达只能在于它们自身的展现被接受,这种表达乃是各种神圣奥秘体现的可能性。这些表达不能领会自身,但神领会它们。但它们试图领会自身并表达自身,这便构成了创造,但实则是一个幻影在构成一个新的幻影。因此世界在于神之存在中。但世界并不是神,它只是在神之存在中表现,因为真名并不是相对于本质存在的真实体。同样的关系也存在于受造万有与真名之间。因此神是知者与被知者。
也因此,人之本质乃是神之某一面之展现,它发自不动原型。审判日所宣告的判词将说:我将你展现于世,令你存在,在于你的本质,即你赋予我的本质的知识。
633年,神向他亲自展现。神为他展现创世之始,询问他说:“有什么可以感到困惑的空间吗?”阿拉比回答说:“没有。”神回答说:“同样,你看见的每一个偶然存在,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被赋予影响乃至于创造的职分。我乃是创造万物之神,我在原因中创造,而非通过原因创造。”神又对他说:“我赐予你奥秘时,你要遵守,因为神圣存在没有争论的余地。”阿拉比说:“这正是我想问的。既然你创造了遵从和矛盾,那么遵从在哪里,矛盾又在哪里?既然你创造了他们,就必须允许他们有其地位!”神说:“是的。当人诵读经典时,必须保持安静。”阿拉比说:“随你的意吧,你创造听见我便听见,你创造安静我便安静。现在我对你说的这些正是你创造的。”神说:“我所创造的乃是我全然知晓的。我所知晓的与我知晓的对象是一致的。”
阿拉比感叹说:“世界是神通过不变本质的自我展现,而不变本质无法独立他存在。”他又说:“神是你注视自己时候的镜子,你也是他在凝视自己的名字与万有时候的镜子。这一切莫不是他。”从至高本质来看他们是一回事,但万有来看他们并不是一回事,尽管一切都是他。由于一切都如同一个容器,限制了神之显现的各种倾向,因此创造了万有的不平等纯度。虽然这不会影响它的本质,但这种倾向展现出诸多不同,这便是本质唯一但产生无限变化的幻影。这一层级被保留给完美之人,因为他是完美的镜子,可以反映出从高到低所有的影子,承认神圣的所有表现形式,并证实所有的信仰。因为无论受造者知道他与否,或是否想要他,只要是人进行的每一个崇拜中,他都被崇拜。而人们选择的描述或表现他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具有某种神圣的支持。
库那维是这个奥秘的唯一学徒。当他跟随学习时,要求阿拉比解释。阿拉比解释,神圣的气息就从他口中吹出,震撼了他内在和外在。阿拉比的奥秘牢牢控制住他的奥秘,这造成一种奇异而即刻的体验,并让他完美的理解了整本书的奥义。他也是如此将这本书的奥秘教给他的学徒的。
628年,阿拉比记录了神明对他言语的感觉,正如神对摩西说话那样:在有福的平原上没有中介,甚至是手掌大小的空隙。神以一种与被造之语毫无相似之处的言语说话,而听见的人能够理解。从这言语中,阿拉比明白这样一点:做一个启示的天堂(sama wahy),水源之地(ard yanbu),不动之山(jabal taskin)。
阿拉比有时会因为奇怪的记性而瞬移。629年,一次阿拉比刚从大马士革的大门出来,突然想去卡巴转圈,很任性,然后他马上发现他在麦加大门口。于是他去转圈,午休时候去一个朋友家休息,夜里吃完饭以后突然想起他家人和弟子在大马士革等他,于是他又发现他回到了大马士革门口。他弟子萨德阿勒丁出来找他时,问他说:“师傅,你的鞋子呢?”“我忘在我麦加朋友家里了。”阿勒丁将时日都记了下来。一段时间后,麦加的朋友过来游玩,顺便带来了阿拉比的鞋子,还提及某日某时阿拉比的意外来访。他朋友说:“当时我们要转圈了,因此阿拉比就把鞋习惯性的脱在外面。但后来一阵风吹来,阿拉比不见了,就把鞋留给了我们。”后来632年的时候,阿拉比又瞬移了。这次他长了记性,把这些细节都记录了下来。
632年,猎巫人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埃及苏丹关押了许多小型苏菲领袖。阿拉比不得不为其中一些写信请求释放。但很快,这位苏丹驾崩了。新任苏丹选择和十字军合作,时任大法官的伊兹阿勒丁极力反对,但前者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将他驱逐出境。
就是在这个动荡时期,神明对他说:“告诉你的弟子,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极力学习你所收到的启示。”阿拉比知道自己要离开了,于是更多的组织宣读自己作品的研讨会。638年,阿拉比去世。随着他离去,阿拉伯世界最辉煌的时代结束。655年,蒙古人消灭阿巴斯王朝,最后的哈里发在马蹄践踏中死去,叙利亚归蒙古所有。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