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荒野大镖客:救赎2》 为了未来的失败。本文带有《荒野大镖客:救赎》两代作品的剧透,请谨慎阅读。
ROCKSTAR GAMES的新作《荒野大镖客:救赎 2》是Red Dead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是前作的原作。说明如此复杂的原因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该文章的目的、所以就过去了。在这里想说的是题目的一部分 "Redemption"的意思。
“Redemption "是一个色彩复杂的词,意为付出应付出的代价救别人、同时救自己、最广为人知的事例就是耶稣的牺牲。题目中"Red Dead"的由来除了与第一部作品主人公的名字有关外,在英语圈使用者之间也似乎存在各种争论,所以很难说具有重大意义。最终大家都同意游戏系列的核心主题词其实是"Redemption"
也许正因如此,第一部和第二部都是主人公为自己的人生付出代价而救助他人的结局。作为法外之徒,过着与法律和秩序无关的生活,给别人带来了伤害,但通过牺牲和救赎、最终完成赎罪。因此,"Redemption"只能伴随着悲剧性叙事。因此,主人公们当初成为法外之徒的原因就变得重要——而这在第二部给出了答案。
主人公亚瑟·摩根所属的范德林德帮将自己定性为与以犯罪本身为目的的其他匪帮不同的存在。头目德奇厌恶城市文明和法律秩序、渴望在遥远的西部或塔希提(大溪地)等地自由生活的理想空间。对于无法适应主流社会的黑社会成员来说,这种理想论是团结的重要根据。因此,对这些人来说,犯罪在两个方面是合理的。
首先,这些人的犯罪对象是富豪们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的财产;其次,他们无法抗拒为完成理想的逃避行为而需要资金的现实。
但是,在西部开辟时代事实上已终结的这个时期,即使反复犯罪,作为逃避处的理想空间也会离得越来越远。因此,怀疑“理想论”本身只是借口的说法在范德林德帮内部蔓延。虽然主人公对这样的怀疑也有一定的同感,但从小在帮派中长大,因此悲剧早已成定局。主人公在故事的中盘为维持实际上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帮派而奔走,在故事后半部为帮派同僚过上最低限度的生活而努力,因此使得玩家产生了共情。
范德林德帮的这种复杂面貌似乎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1899年是富裕的企业家独占基础产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时期。作品对"雷维提克斯康禾"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垄断企业家的典型形象。失业和贫富两极化现象严重,失业者和工会的反抗变得过激,引发了中产阶级的不安,这立刻成为重大的 "政治问题",导致了“进步主义”思潮在美国兴起。
“进步主义”者认为推进历史进程离不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干涉,而能充分发挥这一作用的唯有政府。因此,他们致力于揭露以铁道产业为中心的托拉斯及其政治保护伞的丑闻,并引发了对工人阶级和农民进行管制的禁酒运动。在宗教内部,也展开了以信仰为社会改革手段的社会福音运动。
这也是作为帮派成员沉迷酒精的斯旺森牧师崛起的契机。如果把城市视为集中了所有矛盾的空间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专家的作用就变得更加重要。在游戏中,富有阶层和城市工人们一起生活在“圣丹尼斯”这座贫富分化极其明显的城市里,生动体现了美国当时的现状。游戏中的人物中,城市工人被描述成与奴隶相差不远的面貌。
在信仰自由主义理想的帮派分子的眼中,企业成为掠夺的对象是理所当然的,城市只是压迫弱者的令人厌恶的空间。此外,所谓“进步主义”专家们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最终也不过是知识分子们响应了既得权力者的需求,以系统而完备的理论来控制人们罢了。
因此范德林德帮执着于追求那种反工业文明化的,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理想乡。在圣丹尼的宴会上退伍军人声称“法治就是美国精神”,德奇反驳说“保障自由才是美国精神的核心”,从这一点上也可以找到这样的构图。
但是当最终确定“世上不存在可供逃避的理想乡,也不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奇迹”之后,所谓的 ”救援”只能是给予他们适应现有体制的机会。这样争取来的“救援”与最初的意图不同,最终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结尾中重复了 "复仇"。 “浪子归来”或“为朋友或家人而复仇 "虽然是西部片的典型主题,但同时通过这些场面也能够看到失败的社会一面。为什么信奉理想的人最终会作为无法适应社会的人而结束一生?
政府雇用平克顿侦探社追踪并逮捕帮派的企图和军队镇压原住民的行为在剧情中被视作是一码事,这成了创作者在游戏叙事中隐晦地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观点的契机。(平克顿侦探社因协助资本家镇压罢工而恶名昭彰)
虽然一方面是罪犯,另一边是被野蛮的掠夺者被夺走了定居地的原住民,但是两个集团的所有成员都在现有体制内的失败者。帮内的行动派想刺激原住民内部强硬派,诱导与军队的对立从中获取利益。但是站在主人公的立场来看,这只能是如同没有未来的帮派反复犯罪一样,重复无益的杀生。实际上大多数原住民至今仍被当作透明人。
如果想摆脱“在战斗中死亡或屈服后消失”两种选择,至少应该把 "失败"和 "政治革新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实际上这一时期的美国人并没有拒绝政坛新势力的形成。1900年前后,美国社会党等展开了活跃的活动。美国社会党的代表人物尤金•德布斯从1900年到1920年,共参加了5次总统选举。特别是1912年的得票率接近6%。
当时呼吁进行社会改革的声浪高涨,因此现有政党也不得不发出迎合选民口味的声音。共和党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及其政府遭到 "亲企业"的批评,前任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创建第三党“进步党”,高举“进步主义”旗帜强行参加大选。曾被称为“纯粹的进步主义者”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因共和党的分裂而渔翁得利。随着“进步主义”与美国政治主流势力合流、改造既得政坛的可能性被削弱。
战争葬送了尤金∙德布斯从政之路。1918年,尤金∙德布斯因发表反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演讲,以煽动罪被起诉并判处10年有期徒刑。随着战争引发的不安和帝国主义扩张的欲望在美国同居,工会和美国社会党等左翼政党的改革企图被彻底无视并驳回。
当然如果游戏的剧本以主人公们在政治上觉醒,投身于工人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而画上句号的话,将无法避免“政治灌输”的批评。那样的剧情进展也是不现实的。主人公帮助那些争取妇女选举权的示威者驾驶马车似乎就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表现了。但是至少应该回顾一下,该游戏的剧本是否照进了韩国的现实。
就像主人公所属的范德林德帮那样,当代韩国普通人周围也充满了愤怒和绝望。因为不能坐视不管,所以试图进行这样那样的抵抗。但很多时候感觉像是范德林德帮没有结局的犯罪的重复,或者应该继续进行已经失败的斗争的原住民的悲剧。如果只能失败,那么至少应该是为了未来的失败。对于某些人来说,我们的失败应该是一种 "救赎(redemption)。一举解决所有矛盾固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政治革新来争取更好一点的失败。
译者注:根据韩国统计厅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韩国15岁-29岁青年群体失业率是9.4%,算上正在为就业作准备的人数在内,扩大失业率为22.8%。而日本2018年10月的青年失业率是3.9%,中国台湾地区的数字是8.39%。韩国本月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大关,但韩国公众和媒体表示"没有实感“。
评论区
共 2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