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是8月和9月的阅读记录!
1.《洛基启示录》,(英)乔安妮·M.哈里斯,7/10
以洛基的视角又将北欧神话新编串联了一遍,风趣贫嘴梗多,虽然底子还是那老一套的故事,不过加入了大量洛基视角的解读,倒也有趣。
好久之前曾有朋友问我,洛基做了那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最后还仇恨众神,到底是为什么?我回答道“大概是因为被轻视与嘴唇上那些疤痕吧”,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思考过……
恶作剧与诡计之神,诞生于混沌的野火,在被强行带入阿斯加德后,试图努力融入众神却始终是个不被正眼瞧的外人,他敏感、多疑、自卑,又疯狂、无畏、傲慢到愚蠢,不同于以往印象中自由混乱的代言人,这个洛基有了更多的人味与挫败感——不合格的丈夫、失败的父亲、命运操控的棋子。奥丁与洛基这对表面兄弟的很多描写又扭又痛,或许奥丁真的在意过洛基——只要洛基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工具;洛基或许也爱着这位赋予他崭新人生的兄长,但他更爱自己。
2.《泣女大人》,(日)阿泉来堂,8.5/10
民俗恐怖+血浆B级片+纯爱(啊?),男主为了寻找失联的前女友小夜子,和她的室友一同前往封闭村庄探寻,得知小夜子将成为“献给泣女大人的仪式”的巫女后留在村庄等待祭典结束,却卷入了一系列如噩梦一般的事件。
虽然是经典模板但节奏流畅、叙事丝滑,对恐怖氛围的渲染很有古早恐怖avg的味道,几个小叙诡在中段几乎明示给读者答案,但依旧让人期待后面的发展——在我看来,阿泉老师很清楚所谓叙诡只不过是调味剂而已,真正的主菜是CUT片一般的血味仪式盛宴。
人设上,男主不讨喜,优柔寡断还带点儿直男猥琐的表现很早年galgame男主;但半路杀出来的趾高气昂的怪人——怪谈收集者、恐怖小说家那那木悠志郎的人设我可太喜欢了,西装笔挺、自大自恋、时不时吃瘪的高挑美男子,脑中的那那木已经与门矢士同化,理智的疯子、沉浸于诡异体验并享受和感动的愉快者,先扣上个狂化房石阳明和攻版刀城言耶的标签(不是)。
仪式真相还挺令人唏嘘的,被迫害的女性令人哀伤愤怒,最后的冲击性场景虽然发泄了怨气,却救不回已逝之人,但破局方式还蛮过瘾,希望扎堆民俗又毫无新意的国产游戏和模组作者们学学(啊?)。
3.《苍海馆事件》,(日)阿津川辰海,7.5/10
感谢咚咚老师的译本和赠书!因为《红莲馆》所以放低了期待结果这本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依然在纠结侦探的意义,但好歹有了确定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过分理想化甚至中二,但我对心怀浪漫志向的理想主义者讨厌不起来。
发生在葛城家豪宅的洪水山庄,隐藏在幕后操控全局的凶犯“蜘蛛”,葛城家众人以及包括助手田所在内的来访者们个个心藏秘密(三谷:啊?我们不是来找葛城的吗?),葛城辉义最终通过一连串的发力将真凶从影子中揪出。故事性、人物塑造都比《红莲馆》那莫名其妙的剧情和神经病角色要强许多,推理环节虽然让我觉得凶手你真的是个超人,但比红莲馆自说自话又无聊透顶的机械诡计更容易接受。葛城从迷茫中走出,肩负着所谓“罪孽”(虽然我并不觉得是罪孽啊啊)继续自己的侦探之路,终于有了名侦探的气场和氛围,只是田所的塑造依然让我头疼,可能我对这种优柔寡断又在奇怪地方固执的角色喜欢不起来吧,但是其兄长梓月医生的人设我还蛮喜欢的,田所兄弟和葛城兄弟的塑造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应组吧。
4.《倒错的死角》,(日)折原一,7.5/10
第一本折原一,总结:全员精神病+劝人戒酒之佳作(不)。
以翻译为生的偷窥狂、初到东京的白领、走空门的酒精中毒者、包养情人的公司中层……狂人们的恶意物语。
叙诡的方向其实在前半部分的结构里能大致猜出来想走哪个类型,但是因为剧情太顺畅所以想不通最后要怎么收束,结果最后用一个取巧偷懒至极的方法让我十分想骂人……但故事还是很流畅好看的,里面这些精神失常的角色的心理描写得不错,虽然结局的收束方式令人不爽但最后还把前面一些无人在意的细节伏笔全圆上了,考虑到成书年代确实有佳作的资质,但是如今再写这么一本叙诡小说怕是会被疯狂吐槽吧……
5.《倒错的轮舞》,(日)折原一,8/10
因为一部在电车上丢失的投向新人赏的绝佳手稿而掀起的一系列混乱事件,原作者、盗作者、无关者在事件的旋涡中沉溺、逐渐疯狂。
折原一的叙诡技巧如何先不说,故事是真好看,在一众叙诡名家里属于只看故事也拿得出手的娱乐小说家了,而且比起叙诡,他似乎更擅长描写狂人和精神异常者的心理……这本书中关于创作的部分和心情看得我膝盖有点痛,感觉是每个自诩创作者的拖延人都会经历的自我挣扎历程,着笔不多、估计也没什么人在意的山本母亲的塑造让我有点儿感动(?)。
结尾的接连套娃反转说实在有点儿腻味了,但看起来折原老师应该蛮喜欢这部分(捂脸)。以及我发现了,这本书死掉的几个角色都是纯纯倒霉蛋,特别是第一个角色和第二个角色简直是无妄之灾……愿天堂没有精神病。
6.《倒错的归结》,(日)折原一,6.5/10
远不如前两作的畅快感和醍醐味,疯子们都是已经登场过的角色知道他们哪里不正常了就失去了新鲜感,看着怪累的,而且这个叙诡绕来绕去已经失去美感了!虽然折原一老师一直在书中吐槽自嘲“自己只写叙诡、读者审美疲劳”之类的段子,但之前的作品起码有趣,这本的叙诡已经失去了趣味性了啊!
总得来说,《上吊之岛》和《监禁者》两部分内容是互为头尾的莫比乌斯环结构,能够循环阅读,最后的解答部分把三本书的角色们串联在一起,又用了前两作的已知内容把真相藏了起来让读者自己发现,装帧没有还原原版的“两面向中间阅读”的排版方式有点可惜,结构虽然有趣但读下来的趣味性远不如前两作,原本自然散发的狂气也变成了硬凹的伪精神病,我们需要真疯子,不需要伪病人!(不)
7.《倒错的物体》,(日)折原一,6/10
倒错系列的番外篇,致敬乱步“天花板上的散步者”之作,这次是日出雅苑房东老太太的故事,公寓里个个“藏龙卧虎”,这老房东果然也是个人才……其实四本一口气看下来已经审美疲劳了,折原一老师用一套叙诡模式玩儿了四本,而且为了追求复杂性抛弃了故事的趣味性,比起《死角》和《轮舞》,阅读体验差了不少,以及这本一贯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故事氛围真是余味极差……
8.《暗黑家族》,(日)城户喜由,3/10
别在这里发癫.jpg,海龟汤段子大合集,另一种概念上的男频后宫烂俗文,谁说这是加缪般的写作方式的,又是谁说颇有佐藤友哉风味的,给我向加缪、文学、佐藤友哉道歉啊!我喜欢看狂气的角色、狂气的故事、电波的对话,所以我一眼认出来这本就是为了赶时髦故意把自己的作品搞成精神病氛围,佐藤友哉笔下的疯子都狂气得自然甚至可爱,城户喜由笔下的所谓“疯子”都是为了有病而有病,尤其是油腻、脑回路清奇还自视甚高的男主。受够了作者自以为电波的对话,快向我们电波人道歉!看完之后才意识到我为啥最喜欢女编辑这个角色,其他人是有病,编辑她只是个普通的电波人啊!以及里面涉及到的几个案子几乎都是以推理动机为主,每一个动机都变态得像是刻意迎合网络流行口味,每一个案件都是海龟汤风味,单拿出来都没有违和感,回头就拿去坑朋友(不)。
最后凑个9图,被42安利成功的、最近很上头的绝美画风、fate系二次元风味克苏鲁DBG卡牌对战《回想血战》,虽然朋友一直说这游戏角色设计不平衡但是真的很酷很帅很中二啊!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