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于坂本龙一先生的印象大多来自其创作的钢琴与弦乐为主的音乐作品,听的较多的作品又尤其以电影配乐原声带为主,因此对龙一先生音乐上的形象好像就停留在“钢琴”、“弦乐”这样的关键词上。读回忆录的这段时间,把几张在音乐上更具独立性的专辑如2017年<async>的和2023年的<12>仔细听了一遍。
2017年的<async>专辑非常具有实验性,运用了大量的声音采样文件,脱离了传统音乐的和声旋律与节奏的框架,更专注于声音音色本身的变化。从专辑混音的质感能看出这些实验性的声音绝不是被随意堆放和安排的,细腻的声相位置和混响处理真的非常惊艳。当然,在现代Hiphop音乐中,这种声音采样的技术早已不足为奇,但终究也只是为音乐主题所服务的元素之一(比如采样鼓组作为律动的元素,采样日常物件的声音作为“新乐器“演奏的音色)。而<async>中这些声音从配角元素走上舞台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整张专辑的音乐就具有了鲜明的意义和极强的作者性。简而言之,我认为坂本龙一的这张专辑与其说具有音乐性,不如说是更具艺术性。
2023年的<12>整理了12首坂本龙一生命最后一年中用钢琴与合成器即兴记录的“音乐日记”,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原因不仅仅是我喜欢钢琴和合成器这样的声音组合,更在于整张专辑在有限乐器组合上所传达情绪的多样性。最喜欢的两首分别是<20211130>和<20220123>。尤其喜欢<20211130>开头对“坐下”这一动作产生声响的保留,合成器所演奏的pad音色铺满整首曲子,钢琴音符极其少,但能充分感受到音程变化之间产生的张力。<20220123>的和声真的太美了,是山水画的感觉,背景还有虫鸣声的采样,偶尔跳出一个小二度的音程又很有日本传统音阶的氛围。
其实如果停留在对坂本龙一自己发布的专辑音乐之上,是很难想象他与新世代音乐人之间也是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在回忆录第七章开头,与Thundercat和Flying Lotus的合影确实让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Thundercat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贝斯手,他在Mac Miller的What’s the use?中所演奏的Bassline是我的最爱。而Flying Lotus是位Beat Maker,有多种律动和jazz hiphop等音乐风格的融合元素。但总而言之,这两位音乐人所专注的风格都是以律动为基础,而节奏乐器却是坂本龙一作品中极少出现的。这一角度来看,坂本龙一在音乐领域追求多元性和创新性的精神着实令人惊叹。
另外也不得不惊叹于坂本龙一先生对音乐以外领域的涉猎之广。文学、电影、装置艺术、哲学、社会事业甚至还有一款香水的研发。其思考的问题之丰富性,领域之广泛性都令我无比震惊。中文版的书封上写着“世界的音乐家”,我认为这是十分贴切的形容。
“蝴蝶坠落,其声轰隆,冰冻之时。”书中这俳句的意境用来总结再也恰当不过。无论如何,坂本龙一再也看不见满月升起了,但音乐会一直在场,思想会一直鲜活。Ars longa,vita brevis(艺术千秋,人生朝露)。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