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说一些片段故事了,我来说说一些小时候听来的“概念”。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农村怪谈,但没想过到底用什么表达方式,现在大概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这次我说说小时候常常听到两个大人吓唬小孩子的概念:呀呜婆和熊人婆。
首先说说“呀呜婆”这个妖怪在广东还是很出名的,甚至Tvb在《今宵大厦》里出过相关的短篇。其实并没有相关的具体传说,常见就是长辈哄小孩睡觉,要是小孩闹腾,长辈就说,你再闹呀呜婆知道就来捉走你咯。我想八九十后大抵听过类似的话头,但是这个是没头没尾的,可能就这么一句话。
在《今宵大厦》电视剧形象里,称作鸦乌婆,演员是装成了乌鸦妖怪的形象,当然还是拐带小孩子。但我是不太同意这种说法的。因为,在广东一带,乌鸦其实并没有什么恶名,甚至可以说是稀少,小时候家乡环境好,我看到乌鸦和看到鹰等猛禽一样让我兴奋。再者,乌鸦就乌鸦,着实没必要去倒装个“鸦乌”出来。这里“鸦”并没有什么普遍性的。所以,我称其为“呀呜婆”,而不是“鸦乌婆”。这里其实借用了两种当时常见且瘆人的意象。呀呜呀呜,其实是拟声词,这个是猫发情的声音。这个晚上常常突然就想起来,有的无以名状,有的像婴儿啼哭,别说小孩不知道是什么,没养猫的人大抵也没听过这种怪叫。加上以前养猫多是散养,突然可以在任何地方发出来,可能就在路边,甚至院子里,或者自家房顶。而另外一个意象是做拐卖勾当的人,就如是说为什么是“婆”,为什么是“抓走小孩子”了。这边特别村里,以前交通闭塞,来个生面孔,是一眼看出来的事儿,加上一般面生是来做生意的,干活的,一般是男人,突然来个女人,可能是半老不年轻的,多少有点奇怪了,更有甚是因为村民认生,所以外人偷偷入屋,换上女主人的衣服,以掩人耳目,抱走娃娃的,所以不管男女,都是一个“婆”字冠之。两个意象合起来,才有了 “呀呜婆”的“形象”,可能没有人想过它的实体,因为在大家眼中,它总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特别在小孩心里,它就是那个在夜里,或者在午后,呀呜呀呜怪叫的声音来源。而每到这个时候,大人就会过来,轻拍小娃的背部,喃喃道,有我在,不怕呀呜婆,娃娃快快睡...
最后,这个名称会因为口音或者口传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会说“啊呜婆”或“凹呜婆”。所以更多还是拟声的关系。我自己以前确实挺怕这个。主要原因是我外婆我妈常常用这个故事给我哄睡,而我又是午睡艰难分子,所以她们会变着法子给我讲。小时候听过最可怕的一个版本是,嗷呜婆到了午后,就会撑着拐杖到有小孩的家里喊小孩的名字,要是小孩还没午睡,答应了,嗷呜婆就会进去把小孩拐走咯!那时候我还真会幻想一个驼背黑衣的老人,像猫一样轻盈走着,到每家门前喊小孩的名字,又或者就是一只打黑猫,在村子里上蹿下跳,在窗户或阳台盯着小孩,记下他们的名字,等到父母走开了,就轻轻喊他们的名字,再走进屋来变成”呀呜婆“,带走他们。幼小的我会吓得卷缩在被窝里不敢哼声。
如果说”呀呜婆“是教小孩拒绝陌生人,警示大人照看好小孩的话,”熊人婆“应该就是警告小孩别老往深山老林去跑。
所以说,现在应该挺少听到大人说”熊人婆“的故事了。因为随着城市化发展,”熊人婆“”赖以生存“的深山老林已经基本上完全消失了。但我这种听着这个种故事长大的人,还是多少对那种荒山有种畏惧。以前的小孩子,基本也是散养的,五六岁的样子,就大哥哥姐姐带着穿街过巷,也不太怕怎么样,毕竟地方小,人都是熟人,车什么的更是没有,怕的就是掉水里了,还有一个是荒山。至少在我小时候,这边的村子还是依着小山岗而建的,那些地方基本上除了清明就少有人上去,上面基本上没有路,一是怕小孩磕磕碰碰摔了,或者蛇鼠野兽咬了就麻烦了。所以大人还是会阻止小孩别去那些地方玩,更是有迷信的说法,毕竟上面都是先人,小孩上去捣乱了也不行。所以”熊人婆“故事相对简单,或者说我小时候已经没什么荒山了,比起叫小孩别去,倒更像是”纳凉怪谈”似的上一辈讲给小孩的故事。都是说,山上是住着“熊人婆”就在山里呆着不出去的,看到小孩在附近的话,就会装成需要帮助的样子,招手叫小孩过去,然后抓住过去的小孩,把小孩吃啰。
我一般听到就是这种没头没尾的小故事,而你说是哪个山,也是不知道的,长啥样,也是不知道的,甚至为啥是“熊人”也是不知道的。直到有次我和老爸聊天,才说起一个比较真实的版本,与其说魑魅魍魉,不如说是走进科学。在我爸小时候,那时候这边的山还是一片一片,没有公路,别提高速了。因为岭南水路发达,城市村走访,靠的还是水路,安全快捷,陆路是不会有人走的,或者说,根本没有路。所以那时候野生动物特别多。其中,狗熊也是有的。老爸说,以前,就村边跨过田野,之后就是荒山了,就有狗熊,那种家伙不大,但是很聪明,有时候甚至还会下山来在田里偷偷摸摸,会翻翻农民棚屋里的东西,带走一些“认为有趣”的,或者吃田里的瓜果。他说,听过曾经有过狗熊太聪明了,会看到山下有人经过的时候,披从人类处“拿”来的衣服烂布之类的,弓着背站起来,还会拟声,哼唧唧像说着什么,远看还真像有个妇人在那里遇到什么事情了。要是有人走过去看清楚是什么情况,“熊人婆”就会露出本来面目扑倒那个人,一般人当然是斗不过野兽的。老爸当时还说了这个“妖怪”是怎么被猎人“收了”的,连抬回来放在那里都交代清楚,但我觉得作为小孩子的他,也未必就是亲眼见闻罢了。
当然我看说之类的也看过熊确实聪明,有的小型熊可以说有点狡诈了,更有听过一些熊害事件,例如日本的三毛别罴,都简直就是恐怖故事了。“熊人婆”的故事也许真有积分真实性,别说我们的父辈小时候,可能再上几辈,那些狡猾的猛兽就真的生活在人居住圈附近的“战争迷雾”里面。
小时候长辈给小孩讲的怪谈,各式各样的,我个人觉得是很有趣的,它们不是明着给你说可怕后果,而是变着法子,还是给你说明到了可怕后果,可能这算是种时光的艺术,让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也能“抛抛书包”做回说书人。我发现现在的家长,包括我自己,好像都不会给小孩讲这种怪谈故事了,可能是因为自然和阴影都被科学照亮了吧,我倒想想能不能给我娃讲讲赛博怪谈,让他别沉迷手机...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