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竺芯是一个你完全不会听到的名字,在《sui》这张专辑之前。她号称在音乐圈摸爬了30年,大一点水花也从来没有溅起来过。当然你要是关注台湾音乐,或者仅仅只是关注金曲奖,那这个名字现在应该有点耳熟了,她的《sui》获得了最佳台语专辑,最佳台语女歌手,以及最大奖项--年度专辑,可以说是金曲奖最大的赢家。
我就是仅仅只关注金曲奖的获奖名单,浅尝辄止听听有没有我感兴趣的音乐;但李竺芯的音乐,我在24年就听过;
最早我知道这个人,是看了一个台湾本土音乐综艺《音乐主理人》,前几集有好几首原创歌曲我都非常喜欢;然后慢慢发现,这几首歌基本上都是由两个音乐人A.F.和李竺芯参与的。A.F.的音乐几乎都需要配合视觉、表演整体来感受,单独听吸引力大打折扣;李竺芯不同,虽然有几首现场演绎得很有趣,但闭着眼听也同样非常精彩。《潜意识洗礼》已经在我常驻歌单里大半年了。
说回这张专辑,最先吸引注意的,是她那首用法语腔调香颂旋律来演绎讲述烹饪的闽南语歌曲《足芳足芳》,这首歌有意思的地方也就是这个了。这种语言梗在相声里经常见到,拿来做整首音乐,可想而知听时间长了,就会非常腻。在我看来这是一首被高估了的歌曲。
而《sui》这张专辑里其他音乐,都非常精彩。可以说即使评上金曲奖,也是一张被低估了的专辑。当然闽南语方言会劝退不少人。
专辑第一首《阿美蝶》,前半段娓娓道来,到了副歌部分加入了节奏感恰好的鼓点,整首歌又转向了热烈的氛围。
专辑第二首是专辑的同名歌曲《水》,好像在台语中,“漂亮“的发音也读作sui(嫷)。接上了前一首的热烈氛围,同时词作上在反思女性漂亮的标准是什么?第一二首像这张专辑的点题,先探讨一下传统认为女性最关注的情感问题和容貌问题。当然李竺芯也没有太多关注这两个问题,她的观点就是女性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第三首就是最出圈的《足芳足芳》,我完全不会闽南语,所以足芳在闽南方言里如果是指食物美味的话,可能是足够芳香的缩写?
第四首《拌拌咧》好像是跌倒了,拍拍身上的土的意思,拌拌咧在副歌部分用上了afrobeat的节奏,契合上歌词的“拌拌咧,拌拌咧,无啥代”轻快意境(拍一拍,拍一拍,没事的)。而这首歌上来的前奏部分意境给的非常大,歌词又在说我的心里是一片大海,一片水田,有些小虫子,如果有了波动又有什么呢?就当在玩耍了。
第五首的《拄拄仔离开》有刚刚离开的意思。整首曲子感觉缩小到一个人的小情绪上。离开可以是一段结束的感情,远离的友情,也可以是亲人离去后的绵绵想念。
《拄拄仔离开》又和第四首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篇章,就好像从小朋友跌倒了拍拍土,到明天真正的长大是从告别了一些东西后开始,但又免不了几番思量的惆怅。
第六首是《Sakura Gansha》,直译好像是樱花颜射,音乐时而演歌,时而演歌号子(大概意思,演歌肯定没有号子这种进行),唱的也不是传统的闺怨,用演歌号子的方式告诉女性也可以主动找寻身体快乐。哈哈,其实这里也看出来了,我即不懂闽南话,也不懂日语法语,但这张专辑就能好到什么语言都不懂也会觉得非常精彩。
第七首《悬踏仔咬跤》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首,从听感上我脑补的故事是她把爱情比作高跟鞋,而恋爱就像小姑娘第一次穿高跟鞋一样,看上去那么好看,穿起来脚能磨出血来就像在咬脚一样。爱情比高跟鞋在流行乐里太普遍了,但没哪首歌能把受伤后的情绪编排的像这首那么好,只在副歌第一句后的“妈妈救我”,我在其他流行乐里没见过如此灵性的处理方式。
第八首是《荷尔蒙》,就更突出了李竺芯善于用旋律体现情绪或细微,或剧烈的波动了。听感上旋律流畅,而且到了副歌部分想表达更浓烈的情绪也能体现出来。
第九首《伍冬拾冬》应该是之前她为一部在低谷期的人们的纪录片写的插曲,但放在这张专辑里面也不突兀,情绪上连贯,加上后面一首里也有一步一步走,只要在一直向前的意思。也没破坏这张专辑的完成性。
第十首《台湾查某囝》,把它放在最后,对李竺芯的意义应该很大,从哪里来很多时候会启发到哪里去,也会更好地知道我是谁。
整张专辑我反反复复听了不下十遍,除了《足芳足芳》外,其他的音乐真的做到听不腻。最后想到这张专辑的制作人是钟兴民,而这张专辑的发行是钟兴民的果壳有限公司,而它的另一个合伙人就是黄韵玲小玲姐,就感慨台湾音乐真的做到传承有序。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