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年初1月21号那天在漠河北极村一天的行程日记,因为太多可说的,在日记软件写了一个多星期才写完,心想都零零散散写了一万多字,把这个故事一并分享出来吧,所以才发这边来。
此时天未亮,七点钟抵达漠河站,下车站往外走,车站的风格不同于江浙沪清一色的大广场和一二层入口,加上装饰的灯带在此刻的黑天闪烁得格外好看,门口还有巨型雪人微笑向游客打招呼,简单拍两张照片赶紧去找大巴车,21块钱一个人坐俩小时去往北极村,上了车才算喘口气,我还是这辆车第一个坐下来的,外面很冷,冷得连风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看手机天气预报显示漠河气温零下30度,此时我下半身速干衣加滑雪裤完全不顶用了,司机师傅招揽一车乘客之后就出发去往北极村,我坐在司机身后的第一排靠窗,我旁边是一位女生,路上有大哥在和司机师傅聊天和俄罗斯接轨的边境那个村子叫什么,什么什么景点在什么地方,后面说要组团包车,和我一同上车的俩女生要和他拼团包车,我在同属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到呼伦贝尔那次包车被宰怕了,三人一天基本啥也没干楞坐车。平摊之后每人还花了三百多,冷静提醒一句是要包人家司机吃饭的(我是说他会带你去他推荐的饭店宰你),他一副无所谓,说请他吃泡面呗。我没继续多说什么,因为司机师傅也说几个景区可以包车去,证明他应该是有认识的人,我继续多说有点外行人多插嘴了,下车那会果不其然说可以帮忙介绍几个包车的司机。
客车行驶出住宅区,一路走在山岭间的公路上,有一段路的减速带是以前听说过的音乐公路,轮胎通过一定的速度行驶在减速带上面会听见这样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天光渐渐明朗,路边白花花的树干格外好看,想必这就是白桦树吧,朴树歌词里还有好多东北文艺作品内出现过的白桦林。走一段大直路时远处山尖呈现一种异样美丽的色彩,我还歪着头看向路边树枝上挂着的凝雪或是雾凇发呆,边上的女生突然让我看汽车正前方的远山尖:你看,那片山的山尖是粉色的诶。我才反应过来本能回应一句:啊是啊,挺好看的。一句之后我们互不做声,下意识的回复让我大脑短路,一直在复盘 抠手指头,想想我这句回复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我要不要再说点啥,可是汽车已经路过那段路了诶(๑-﹏-๑),虽然后面也只是简简单单说了两三句就抵达北极村了。
下车的瞬间被一群大妈塞了得有六张名片卡吧,问我有没有订民宿,需不需要包车,可以带着拼一类的,我现在很拒绝这些包车司机,砍人太狠了,不过有一个误区是我觉得北极村应该不大,想用双脚走到每一处景点,后面才被狠狠打脸。下车后这里的低温像针一样刺入皮肤的每一处纹理缝隙内,脚还有点滑,颤颤巍巍走到我订的漠河福来客栈,他们家好像只有两三间房,是自己的小房子,但这一带的房子都很好看,古朴的原木色锥形屋顶,烟囱冒着白烟,讲述着这里的人间烟火气,在民宿换上最后的一套衣服,驼绒保暖裤还是没穿,叠穿上羽绒裤后发现腿弯下来很费力,还是把驼绒保暖裤脱了只穿羽绒裤出行,把羽绒裤塞靴子里系好鞋带,脚底踩着嘎吱嘎吱声出门了,先去村口拍几张照片,顺着路看看沿街的店铺房屋建筑或者党群服务站类的地方,建筑色彩很统一,木色建筑和白雪搭配起来在色彩感官有种说不上来的暖意。
去到最北邮局门口拍几张照,隔壁就是所谓的中国最北客运站,一个小门面,进门后门口摆个小桌子卖票,左边三四排铁座椅,房子右边一半摆着各种御寒服装,漠河这边穿的御寒靴子也才七八十块钱,当时我并未进去,只是后来离开此处时观察到的,我只是站在门口拍下一张玻璃门上写的去往各处的班车发车时间表,想着之前在上海时隔壁CNC他们家有个员工大脸络腮胡,大大咧咧模样的家伙,在我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制定计划时,他恰巧那天下午发朋友圈说自己抵达了漠河,那是我构思地点之后上班掏本子写计划表的第一天。在我头天晚上抵达加格达奇站时微信上与我交谈漠河有哪些地方值得去,他是和朋友包车去的,花了两三天时间看了什么景点。我说我不包车,随心找景点去看足矣,接着他给我推荐了一家名叫有局烧烤的烧烤店,说他们家的酒很好喝,还有唱歌的地方,如果人多可以玩的很开心,问我有没有朋友同行,我说本来有一个,现在嘛,没了哟,从头到尾的行程只有我一个人,但告诉他会去这家烧烤店光顾一下。
客运站斜对面路边停着一辆公交车,看座椅是公交车的布局,我只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去看看这是去往哪里的公交车,然后再去逛逛北极村其他大街小巷,边上的小板子写着去往圣诞村班车,第一班十点半发车,我说现在也才九点多,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走呢,接着来一个大哥问我是不是要坐车,我问去这是去往圣诞村的专车嘛?他说对,而且马上就走,想去就去屋里买个票。进屋发现这房子挺大,但就是个毛坯房,什么都没刷,地面墙皮还是青灰水泥,屋里放个小桌子和几个塑料凳子,我扫码付了30买两张票,这是一来一回的两张票,说让我等会,另外还有俩乘客一起去圣诞村的,差不多几分钟就到了,然后我们三个人上车,司机开着车,跟车员大姐被那位女士搭话,她看起来很干练的模样,穿着冲锋衣和小背包,系着头巾围住头发,跟她一起的是她女儿,看上去应该属于高一和初二之间的年龄,她夸夸其谈自己去全国各地最爱干的事就是查询各种线路景点,小众景区等等。跟车讲解员姐姐说自己挺想带儿子去北京转转,这位更来劲了,掏出手机给她看自己去北京的路线打卡地,让她走什么什么线路,她明显有些不太想继续说,觉得路线很麻烦之类的,然后接着给她推荐什么什么旅游社,可以帮你预约那种,讲解员姐姐只是说回头研究研究糊弄过去。
接着她把目光转向我,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一个很小众的地方看日出,我看你带着相机,拍照应该挺专业的吧,我跟你讲xxxxxxxx,她越说越热情,边说边笑,甚至从她座位探出半个身子到我这边就为了给我肩膀来这么一巴掌,很难理解这种性格的人怎么这么喜欢边笑边拍...不对,准确来说还是扇人肩膀,总之我有点盛情难却,先答应下来,后面会北极村之后说有事先不去了。她说去完圣诞村咱们就去南线的驯鹿园看日落,你看我给我女儿拍的,特别有氛围感。我已经在很努力不让话掉地上了,她拍的照片是在一片树林,中心位置是刺眼的阳光,屏幕下面一半是她那只能勉强看见轮廓却还在努力摆造像的女儿,你这拍了个什么啊,你女儿脸都黑的看不见了,有些连人都快看不见了,所有照片都是,哪来的自我感动氛围感啊!
(跟车讲解员,随机叫跟车员或者讲解员)
她们娘俩昨天找旅行团逛一天没逛好,今天才决定自己决定路线,到圣诞村滑雪场他们先下,我则前往不远处的圣诞村冰雪乐园,听闻这里有个持证上岗的圣诞老人,换过好些位了,他们来自的国家有捷克 瑞典 挪威之类的,门票80块钱进园区后看不见几个人,检票员没撕门票就把票收走了,让我走边上那个坏了的闸机直接进。啊!我还想收藏这张门票呢,你们至于鸡贼成这样嘛!不过进入圣诞屋特别有童话片的感觉,装饰很梦幻,上二楼听见几个女生在聊天,但她们穿的是东北标志花棉袄,画风很违和,有位女生询问我好几遍,我以为是在和别人说话,问我要不要跟圣诞老人拍合照,拍的话去把他叫起来。我说不必了,观光一下拍点照就行。其实我只是想看看他什么样,没看见人便出去了,整个圣诞村没有几个建筑,也没有几个游客,空空荡荡的冰雪乐园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冰雪建筑,我看还有写着这里有篝火晚会,但要在傍晚天黑才开始,游客火把添柴要100块钱一根,疯了这是。有一段路明显不是游客区但没设限,想从这条路绕回去,震惊于这雪地厚到一脚下去到我膝盖,很惊喜又很慌张,生怕一脚踩空,而且越走越慢,后面还是回头走出去。又去桥的另一边看看,大片娱乐设施区域,有点类似松花江那一带的游玩项目,当然还是没有任何人在现场,这里还有公主城堡,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人物房间,白雪公主的房间最大,处于正中央,但床铺边上被堆满各种杂物,绿色编织的渔网,路锥,风扇,路灯,甚至雪地车,其他几个房间入门需要低下头,每个房间装饰都不同,床头都有一张小矮人的照片和一个欧美演员的照片,我想这应该是老版白雪公主的动画配音演员。
看距离开车时间还有一会,我就走进唯一一家还在开着的小吃店,问有没有什么热乎的东西,便点了一碗馄饨20块钱,还有二十多块钱的炸串,就是上菜有点慢怎么回事,因为室内外气温过大,进屋子的瞬间相机和眼镜都结上一层霜,掏出纸巾在那一点点扣,开始买的那个密封袋本来就是这个时候给相机用的,总觉得到东北进进出出室内还要掏袋子装相机很费劲,最后只拿那个袋子装了一些换洗的速干衣袜子什么的,顺便塞上几包干燥剂防止掏出来时臭烘烘的。
吃完之后便往门口服务站走去,司机师傅在暖气房内刚睁眼的模样问我玩好了是吧,等会差不多该走了。这会正好跟车员姐姐打我电话问我出来没有,我说我和司机大哥在一起,说可以去滑雪场接他们了。大哥出门说今年还挺暖和,往年这个时候挺冷的,我说现在中午气温22摄氏度左右,晚上最低得有三十多。他说往年比现在还要低个十度左右。这么一说我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新闻报道漠河冬季已经打破历史最低温50.4℃。
回去之后下车她娘俩先去找个地方吃饭说吃过饭再出发,跟车员姐姐问我去不去南北线,要不要先吃个饭,我说我吃过了,她说那可以直接买票继续逛南北线去。进屋买俩票,上另一班车,司机和跟车员也换了,这次换成了另一位跟车员姐姐,她戴着口罩,额头绑着一个保暖头带,类似于止汗头巾那种露着头顶。这次更干脆,一车只有我一名乘客,司机师傅先问我要不要去驯鹿园,我说那个不去也行,先去别的地儿吧,我比较喜欢自然景观,动物什么的不是很感兴趣。第一站先是鄂伦春族博物馆,一样的没啥人在里面,只有大厅售卖文创的收银员在,司机师傅还和门口扫地的大哥互相吹两句,东北人说话真有意思。鄂伦春族博物馆还挺有氛围特色的,整体装修的风格就是以各种木头搭建的原始风格屋顶,当然这是装饰,实际装修从外面看还是没少花钱建的,这里各种野生动物做成的衣服在里面摆放着,前厅主要是介绍族群的历史,然后是抗战时期的各种武器工具等,越深入越发现邪乎的地方,这里居然还有萨满祭司的蜡像,一家人诞生新生儿,边上一个人戴着萨满的面具,帐篷边上几个萨满的石柱还是木桩在那,这里的灯光还很灰暗,人物面部显得很恐怖,司机大哥说这玩意晚上下班回去时站门口都瘆人,这玩意咋做的这么真呐?我说这是蜡像,上海那里有个杜夫人蜡像馆,那儿有许多国内外明星艺人的蜡像,真人站边上都很难区分。我的随口一说当时不觉得,上海于我而言很近,但对他们而言是不是也像我对于漠河这样无知和没有概念?毕竟那是要跨越上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尽管交通已经很发达,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和不菲的路费,他们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会伴随中国边境这个村子过完一辈子呢?
下一站去北极村观光塔,买票80元,一个大概二十米高的建筑吧,还没有一些小区的楼房高,但已经是北极村这里最拔高的建筑物了,说站在塔顶可以看见整个北极村以及周围的建筑设施,买完票后售票厅内一女生起身戴上口罩领我上塔,出电梯后问我要不要介绍一下这附近,我说也不太用说什么,她说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吧,正前方的河流是中俄的国境线黑龙江,河对岸是俄罗斯的什么小村庄,现常住人口大概两百多人,然后是附近的山像倒扣过来的元宝,于是起名叫元宝山,一个废弃未建成的天马酒店什么的,让我用望远镜可以看一看更远处的最北哨所和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简单拍一些照片后便下楼去往大巴继续赶路,下一站是最北哨所,我记得哪里的有人发过能见到两位哨兵在站岗,如果向哨兵敬礼,对方也会摘下手套干净利落的回敬个礼。事实上这是军事基地,大门紧闭着,只能站门口拍点什么,我说不下车了,就在车上朝门口拍两张吧。
拍完继续出发下一站:漠河老村。这里的入口栏杆早已生满锈斑,单从门口看像是一个废弃的村庄,事实上跟车员姐姐说这里以前的确是住人的,后来发展所需,所有人口都搬迁到如今的北极村,这个老村子就被隔起来做个怀旧景点,而且里面不住人,这里正中央一个大铁门拦住,司机大哥领着我们推开门去边上的小房间,他熟练的进屋找个凳子坐下烤炉,跟屋里的老头侃侃,姐姐说这老头看大门是这个村子里唯一一位居民。
老头门口堆得都是木柴,应该是烧炉取暖用的,他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不说,只是指着窗台桌子上的微信二维码让我付80块钱后挥挥手示意我可以进去了,付完出门往村里走,这边没走两步,跟车员姐姐和我一块出行也想要看看这里的景色,说上次来还是夏天,当时直接坐车进来,没想到这路还真得走一会,我看见路面上厚厚的积雪除了乌鸦的脚印没有任何印记,或者已被昨夜的雪彻底掩埋。
往村里走只有一条直路,左右两边是洼地,左边有一艘废弃的船,用相机拍张照放大看,上面写着捞金船。嗯?挖黄金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船了?还是说这只是个人为制造的景点,只是冬天的白雪给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白纱,隐藏着船体与地表的全貌(据悉在1860年代这里就建成最早的村庄,因为此地盛产金矿才被大力挖掘发展)。她带我先去路尽头的左边熊园,路上和她聊漠河旅游业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她说挺早了,在08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发展旅游业,冬季不是旅游热门季节,又远又冷,交通也只能坐火车,所有好多人只挑夏天凉快时来漠河避暑旅游。我这才明白过来这里的各方周边配套设施都已经成一套成熟体系,火车的接班车,景点里的客运车,各种文创店等成为一套成熟体系,这也是外人说这里商业气息比较成熟的原因,去北红村则是普通的农村,非要去那里的理由便是没有被商业过度开发,以及比北极村的地理位置更靠北,更容易看见因太阳风暴引起的极光而已。
这会我和她说到同属于大兴安岭的的阿尔山,那里的景区周边宰人特狠,方方面面的周边配套没有完善,但政府想提振经济,却错误放手让那些无良商家 黑车司机吃绝户饭,比如出火车站要去阿尔山森林公园,询问交警和志愿者是否有班车(实际上有,但本地人不对外告知),他们统一口径是自己找司机去,如果使用打车软件他们能看见订单,但不会接单,反而会用对讲机联系同行说这里有人打车别接单,我去谈价这样。那里给我感觉是许多人秉承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虽然离开公园时遇到一位大姐给低价拼车还帮我介绍了一家旅店的仓库房让我睡一晚,但她后面介绍的一位包车司机也给我们几人宰了一顿,一路有遇到好人,但不足以摆脱我对中国最小市区的糟糕印象。
对比之下漠河方方面面显得特别人性化,对于乘车去景区的路线和车费方面也让人感到安全舒心。到了熊园之后我俩踩着厚厚的雪艰难走梯子上观光平台,站在围墙边上看着里面一只躲在角落的熊,任凭她怎么拍打栏杆狗熊都无动于衷,她又接着打电话给管理员,管理员说这天冷,狗熊都在睡觉不想出来,她只能很失望的带着我往另一个方向走,路上她说前几年(查询相关新闻是2021年)这里的熊园因为暴雨发大水出逃园区,而园区这些都是从森林里抓来圈养且未驯化的野生动物,警方担心逃到居民区伤人无法控制,于是击毙了那几只逃出的狗熊。
另一半古朴的房子没有任何门匾,推门而入是个普通房子简易装修成的博物馆,正对门有个炉子,炉子的管道四通八达周边好几个展览区域,好像是让整个房间都能均匀供暖的方法,角落里堆满破损的杂物,甚至还有摩托车,海鸥相机和好几种款式的俄罗斯手风琴,柜子里展示的基本都是上世纪那五十年间的老物件,许多写有日期的笔记证书等日期都在1960年前后,还有一些群众捐赠的物品也会被写上:xxxx年x月x日 由xx同志捐赠,这种物件好像对于城市长大的孩子比较有吸引力,去了解改革年代的历史物件,那些暖壶,缝纫机,大茶缸在我小时候依然是家里的常用物。
司机大哥说看完差不多该走了,现在三点多,四点半太阳下山,接下来金鸡广场那段路大巴车进不去,需要你们徒步过桥才能进去,里面树木比较多,尽量别走小路,走迷路了不好找(我脑袋里脑补一个茂密的丛林景象,至少是《猩球崛起2》里凯撒部落住的那般茂密)。我询问其游览路线大概需要多久,他回答估摸着有两公里多,一来一回的话,得走一两个钟头呢。姐姐打算带我去另一间房间看看,司机大哥说那边门锁着呢,博物馆还没建成让咱们赶时间去最后的目的地,我其实没所谓,但听见跟车员姐姐她小声嘀咕着:唉,这八十块钱花的啥也没看着啊。
回到大门口,看见一对小情侣,我告知男方要买票就推门进来去边上那间小屋,80一个人,不过里面没啥可看的。他回一句并不打算进去便回头上车。我发现那是另一班车,车上的工作人员是带我去圣诞村的讲解员俩人,我这班车司机和跟车员姐姐路上一直在嘀咕说什么有事要早点回去一类的话,刚到北极村的北极光广场就说让我下车去另一班车上,他们路线和我一样,这班车先开回站点。我说没问题,起身下去上另一班车,上车和大姐打招呼,我们又见面了。车上的乘客中除了刚才漠河老村的小情侣还有位女生,听他们聊天那氛围,我总觉得这三人是一起出发的朋友,路上大姐说这里有马拉爬犁可以坐,能节省时间和体力来观光,不过价格有点贵,最低做俩人得两百多,可以跟人拼,那对情侣二人要坐爬犁,我也有这个意向,然后大姐安排我们四人俩男俩女坐。这男生不乐意说无论如何我要和我的宝宝坐一起(傲娇脸)。不是哥们,咱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呢一点也不收敛啊,同时另外一位女生也不乐意,她的意思不是拼车安排不满意,而是不想坐马拉爬犁,大姐看我想坐,说打电话问问那里有没有单独游客可以拼座的,我说没事,拼不到就走着去呗,不是非要坐爬犁。
到地方后她指明从这走,一路走回刚刚路过的桥梁那段,到那之后就打她电话,她安排司机来接人,还特地询问我有没有她电话,我想起有通话记录,说有的,那对情侣率先跑去坐马拉爬犁,我听完姐姐的讲解后正准备出发,回头看见那位独行的女生拉着讲解员姐姐的手撒娇说:那我万一在里面迷路了,出不来怎么办,太阳快下山,我手机也冻关机了。我回头走过去喊她:和我一块走吧,咱们赶时间,争取在太阳下山前把这两公里走完。大姐也很附和:对啊,你和那位小哥哥一起走吧。(鸡皮疙瘩起来了,小哥哥什么的我很难把这些网络词汇安我头上使用)随后她和我一同步入这片区域,一路上观赏138界碑,金鸡之冠,找到北了等著名景点,每个地方我俩都没有停留多久,走马观花的心态,一路上我们一直聊着天,她却表现得完全不像在车上那种傻乎乎的样子,而是一副人间清醒的模样与我聊为人相处之类的事儿,比如她与闺蜜同行,因为头天晚上一些景点路线上的分歧,俩人生闷气,第二天她没打一声招呼走了今天的景区路线遇到了我们几人,而闺蜜问她为什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以为她是在吐槽同行闺蜜,但反过头来又说她这人就这种性格,可以说我行我素的直爽,但有些地方又不是那样,我想...像她这样能够互相包容一切好坏的朋友才算是交心的朋友吧。
后面聊到她之前在长白山滑雪旅行,吉林直接坐飞机到加格达奇,然后坐火车到漠河,自认为滑雪服防风,内部保暖便足够,实际那会她一直缩着脖子把手藏袖筒里,那漏在外面的睫毛和头发均挂上一层白霜,用她自己的话讲,发丝上挂着白雪,一股破碎的美感。后面她聊到自己辗转的几个工作地,那些古怪性子的朋友。刚开始我提议要不要站在红色夕阳下帮她拍一张,她可能不太好意思便婉拒了,最后的一段路太阳完全下山,天空处于最后短暂的蓝调时刻,我们已经走到吊桥口,那对小情侣也恰好抵达,我们一起走向外面,边走边聊她说:这个小伙子人挺不错,他给他女朋友情绪价值给得很足,事事有回应,生在一个不扫兴的家庭也挺幸福的。可能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我并没有顺着她的话往下接。在我们刚走至桥的尽头,她停下脚步,看着东方远处的雪山愣了几秒,主动提出让我在这个短暂的蓝调时刻给她拍摄一张照片,她所说的发丝清晰可见挂白霜,夹杂着破碎的美感,然后让我拿出手机搜索她的账号,待她手机开机加上微信好友转发给她。
到门口我手机还有点电,顺着通话记录打回去,我印象里这个手机号是在一点钟打的,回拨过去发现呼叫对方的名字识别为:漠河福来客栈。我赶忙挂断,再次确认一下,是不是哪里记错了,我明明没有给我所住的民宿打过电话,为什么会有这个,来不及多想,便让那位男生回拨电话过去喊人来接我们,我已经怀疑电话是不是哪里的时间节点记错了,此时零下三十多度。手机已经提醒温度过低即将关机,几个人站这里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来。转头看向边上的小房子,是工作人员休息的服务站,既然是服务站,我这人民群众借站点取个暖应该没问题,东北哪儿的人都热心,我走过去拉开门进去说咱们在等车,这会借您这地儿取个暖,同时喊那位女生一起进来,房子不是很大,但屋里的大爷们很热情,站起来让个位置招呼往里面坐,说里面暖和些,我赶忙说谢谢但不用了,您坐您的,我们只是等车,一会车就来了。
她也不怕生人,进门后开始和大爷们聊起来,我站在门口打开门招呼刚刚没看见的小情侣俩人,我说快进屋暖和一下,女生已经冻得抱着双臂直跺脚,男生还在嘴硬说自己不冷,就喜欢凉快点。我说这么冷的天别逞能了,麻溜点快进来,然后他对象率先迈步进来,男生随后跟上,进屋后房间里充满着年轻人与老一辈长者的嬉笑对话,我开始想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不会问你月收入多少,给你介绍个对象,在哪个学校上学,在哪里上班类的话题,而他们几人说话也非常具有年轻人的稚嫩感,比如天真问到大爷们月薪有没有七八千,气温太低在外面方便会不会结冰一类的话,与我随行这位女生说到不喜欢陕西的面食,男生说你也不喜欢啊,我本地人我也不喜欢吃。短暂的时间和大爷们聊天碰撞出许多笑点,几个人都在热情介绍自己家乡,自己的故事,我就倚靠在门边角落一言不发时不时看向门外有没有车来,同时听他们聊天,这种跨越年龄的纯聊天真的让人很开心。
一会车来了,我们一起上车,回到北极村后我们都决定优先回民宿收拾一下,我先去站点把我的包拿走,因为来接我们的不是先前放下包就走金鸡之冠的那班车。出门后发现那对情侣已经不见踪影,我看见和我短暂同行的女生晃晃悠悠走向最北邮局,我也想进去看看买点明信片什么的,可是进门后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好看的明信片,而且不大的空间挤满了人,多数人在挑选明信片,想写信寄去远方某处,我看见女生也在挑选明信片,我本想挑几张送她的,但她和我一致觉得这里拍的都不好看,同时借我包里充电宝用一下,插上去开机显示手机还有32%电量,我一直在转悠,刚挑出两张勉强好看的照片,是在界碑那里拍到的极光,转身拿了几个印有最北邮局的帆布袋,刚去排队结账想送她一个,她恰巧回头把充电宝还回来就匆匆离开了,结完账后我也往民宿的地方走,进屋后修整包里的东西,带上笔袋凳,给相机换上新电池,换上大光圈镜头,换一顶帽子,多带点暖宝宝,顺带拿着我那条没用过的围巾,因为我总觉得能再遇见那位女生,可以把围巾给她取暖,一路上看她冻得脖子都没了。
刚出房间门恰巧看见一张熟悉的脸,是最开始的那位跟车员姐姐,这家客栈是她自己家,这也厘清了为什么我回拨电话是漠河福来客栈,而我记得没有给民宿打过电话,为啥手机上有民宿的通话记录。漠河这地儿真小啊,因为我换了顶帽子,她没敢确定是不是我,我率先搭话,我们先寒暄几句后说我先出去吃个饭,晚上再去北极广场看篝火晚会,随后出门走了几个路口,只为找寻最初被推荐的有局烧烤店,以客运站为中心东西南北走遍了都没找到,索性在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吃一顿,虽说北极村是个景区,但这里生活的人们也会来这附近吃喝,所以价格上都是平常价,不会有多么离谱的“景区特价”。
边和家里人打电话,边向北极广场走去,气温越来越低,我一直在附近来回走动让身体热起来,父母则在手机的另一端吃着我从哈尔滨寄回家的秋林红肠,给他看这里的地标建筑北极广场,下面是黑龙江,对岸是啥啥斯,巴拉巴拉聊了许久,他们吃完饭开始洗碗,我这边伸只手拿手机也冻得要死,便结束了这场电话,不由得感慨现代科技的发达,我居然能用一个小方块在中国最北端向三千多公里外的父母无障碍交流,向他们介绍国家的尽头有什么景色,这在我上小学时的认知中,与人视频见面需要有对方的qq好友且需挑一个共同有空的时间去网吧,两人戴上耳机才能在模糊的小窗口和对方进行高延迟的简单交流。
这里可以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路边有小贩在摆摊售卖,从仙女棒到大烟花应有尽有,每当在家乡之外的地方看见烟花爆竹或者售卖点总会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这里可以放烟花?可能是在上海呆久了产生一种固定思维,其实只是在上海不能放烟花,我在苏州昆山这边时不时就在屋里听见远处某个地方绽放烟花产生的声音,推开窗户趴在窗边一直看到最后一朵烟花燃尽消逝,也是得益于我居住地这边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趴在窗边便能看见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城市里看烟花,居然给我一种很不可思议的感觉,我们公司年初开工大吉当天还要在门口放鞭炮呢。
北极广场周边的店铺清一色暖黄灯,有些会给屋檐周围一圈加上灯带,坐火车的路上路过东北许多建筑小区总能看见某家某户关闭了所有的灯光,唯独有个窗子有一根彩色灯带在黑夜的高楼中闪烁,看样子他们很喜欢这种装饰物。等了不知多久,看见有人从车上搬下来一个圆形铁架,然后抱过来好多木材放在靠近舞台的区域,接着浇上酒精还是煤油,打火机一点就燃。蛮荒时代,第一束火焰带来了文明,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热情,这是刻在人类DNA的东西。火焰冲至两三米高,周边的人们被篝火吸引纷纷凑过来伸出双手取暖,人群越聚越多,不远处有人放烟花引得众人一阵欢呼,舞台的音响开始播放唢呐吹出的东北风情曲,接着出现一个队伍,有年轻也有年龄大的本地人围绕篝火走着舞步,手中的花扇也在随着舞步节奏摇摆,动作特别有力度,所有人整齐划一,而有些比较E的游客会要来一把扇子也加入队伍摇头晃脑。火堆时不时飘出许多火星,不远处又有人放烟花,从我的角度望去,两种火花达到同一高度散开,就像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聚集于此,让生命以不同形式努力绽放,这片广场在今晚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后面舞台开始互动蹦迪,冻得我脚底发麻,在舞台主持人说各位跟着节奏跳起来时,我在努力让已经麻木的双腿蹦跶起来,期间感觉什么东西掉在手套上,抬手一看原来是冻得鼻子没知觉,鼻涕在不经意间掉了出来(捂脸哭),人群中时不时向周围观察有没有那么一位穿紫色冲锋衣走路像企鹅的女生,估计她没有出来,仔细想想也是,下午已经很冷了,这深夜九十点钟气温只会更低。我在舞台开始后半小时也离开人群开始回程,因为双脚已经被冻得失去知觉,再呆下去也没什么必要,路上还顺带在供销社附近绕一圈,依然没见到有局烧烤在何处。
回到民宿,我看姐姐在和另外一对住宿的情侣坐在房门外的沙发上聊天,顺带跟我打下招呼,我说我嫌冷先回来了,外面气温太低,脸冻得很疼。进屋后先褪去沉重的外套和包,拿出在哈尔滨买的最后一瓶补水啦,巧合地是我买了三瓶,三瓶都中了一元换购,嘿!这玩意真走运嘿,每当我连续走运时我总会觉得接下来一天内会有什么不好或者很让我失落的事情发生。开始整理一些小玩意,比如在最北邮局买来的两张明信片,还有帆布袋质量也挺不错。
这会我的门被敲响,开门看见姐姐她端着个碗,里面放俩冻柿子给我吃,还给我塞了一个在景区见过的冰箱贴,刚好看我手里拿着明信片,她说她那也有一些明信片,转身就去拿,一会回来抽出两张送给我,上面是绿意盎然的新月湖,名字不必多说,因为湖泊的俯瞰就像刚挂上枝头的一轮新月。我还和她吐槽这里景色这么好看,怎么邮局里卖的明信片就像走路上随手掏手机没有停留超过两秒拍的照片,很随意,有些甚至失焦了。她说那里主要是给外地游客写信卖周边的,明信片种类并不多,仔细想想好像的确一大半是在卖各种冰箱贴和玩偶,来回翻手上剩余的几张明信片给我看,宁静的自然风光,我未说话,她说我看你应该会喜欢这些景色,都送你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一瞬间甚至想把我包里那包薯片留下,但我真没带什么可以送人的东西出来啊!!!!
几张明信片包含了北极村春夏秋冬的景色,有些明信片甚至有点卷边背面书写面泛黄,不知道是她收藏了多久的东西就这样赠送与我,看着我手中自己买的两张明信片上有北极光的照片,她想和我分享她所看见的那些极光照片,回到客厅拿手机,我也走至客厅,我们坐在沙发上,她不停翻手机,在哪年哪月哪日的几点钟有人看到了极光,一会说这张照片看不清楚,又换一张说这个极光当时已经能肉眼看见了,据说前几天晚上还有一会能看见极光呢,听一些游客说过,但没看见。我回答到我知道哪个,我在一款软件上每天观看kp值,那天的kp已经达到了7,正常只有2-3左右,3以上就能被观测到了。
她一直在热情给我介绍每一张带有极光照片背后的故事,我也在不停称赞每一张,不过有两张只是因为夜晚的灯光被延时拍到了。不一会我很好奇的问道听另一位姐姐说这里夏天才是旅游高峰期,但在中国看极光不应该冬季来漠河嘛。她说夏天漠河比较凉爽,而且属于大山里,景色也很好看,像那种时候我们每天班车都得挤满坐满,一天几班车,工作人员得轮着休息,住宿也会比现在贵些,反正有机会夏天你一定要来,漠河夏天的景色也很好看。我疯狂点头答应,说有机会一定会来。我翻看手里的明信片,有一张秋季的照片,漫山遍野金黄色,问道这里的秋季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她回答大概在九月份中下旬,我接着掏出我的手机翻找照片给她看,说在江浙沪一带只有冬夏两个季节,在23年去同属大兴安岭地区的内蒙古阿尔山市,当时属于国庆出行,当地人说已经不是正合适的季节了,树叶掉得差不多咯,应该早半个月来,那会还挺好看的。接着说我这几年去过许多地方,一直想着能有朝一日去一趟冬季的漠河市,做行程计划时兴奋到不行,但我不喜欢像上午那对母女俩人做攻略,当然我可以做到查询信息详细到哪个路口哪个亭子哪里有块石头上面写了什么字,她的方式我不太喜欢,去到一个地方主要就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查询清楚,有些时候甚至当地的景点我都不会去详细了解,我喜欢抵达后去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指尖触碰微风。这就像当年去看复联4,尽管我知道会有角色死亡,但我还是要把所有信息闭塞到看电影结束才打通,因为我不想缺失最珍贵的新鲜感。她还在说刚刚这对夫妻旅行就是不想坐大巴车,非要用脚走,一天时间才走了三个景区,你这一天已经把南北线走完了,明天下午火车是吧,你明天上午还可以在北极村这附近转悠一会。
接着我和她又吐槽了一遍阿尔山那个破地方,除了好看,周边真是一无是处,班车被本地人私用,同一种商品,本地人和外地人给两种消费价格,告诉她,北极村这里的旅游生态非常健康,票价不贵,一人乘坐也会尽职尽责带去每一处景点同行,司机师傅在冰雪天开车也很娴熟,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下去。接着说道我曾经在川西地区报团旅游的经理,我们那辆车司机是川藏地区的老司机,在上山的暗冰路段非常小心翼翼,结果有个特斯拉可能带着女朋友想逞能,一脚油门穿过去了,当我们缓慢驶出这个大弯道,看见前方排水渠里侧着一辆特斯拉,边上站一男一女,这些看似随意的地方真的需要熟练的司机保证游客安全。
接着我又和她讲了那次我在G318迷路的事情,我们领队非常尽职尽责在手机关机前找到我,非但没有责备我在海拔2800米的地方独自步行了5km,还在夸奖我,抵达酒店后同时给我一个拥抱,减轻我的自责负罪感。当我在攻读导游笔记时看见有一条写着:游客走失时需第一时间寻找游客,不可责备,找到后需尽最大能力安抚游客的情绪。她接话说这就是那个导游对你所做的事情吧,很尽职尽责了。我回答说对啊,在我得知他和我同龄时更诧异了,因为在他面前我像个刚入社会的学生般稚嫩。这也是我考导游证的动力,给游客带去情绪价值,在我阅读到某些规章制度时总会脑部他当初的所言所语。她捧着下巴听我讲述这些故事,时不时接个话,看得出来你是真喜欢这行业。后面她女儿拉着她进房间后,我也回房间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一点钟,洗个澡,躺在床上看看明信片,然后关灯,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精彩故事,带着一种失落感睡去,我知道今天一天的经历在许多年后也很难抹去,这是一段老了躺在躺椅上会想起也能会心一笑的回忆。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
©2024 GAMECORES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