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日本信仰阶级门阀观念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在中国,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但是在日本,几乎人人都会自豪的表示,日本天皇“一治万世”。
写这个文章的主要原因是太无聊了。次要原因是之前和别人聊到日本的姓氏文化,讲了一些,发现东西特别多,但是又不系统,很想写一点系统的实锤。想了一下要系统认识日本姓氏的话,首先得从日本独特的阶级观开始,而要了解日本的阶级观,古代的政治格局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干脆就合在一起先写点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日本一直都是有天皇的。但是玩过太阁立志传和信长之野望这些日本战国类游戏的人都会比较疑惑,游戏的主体都是由大名和将军构成的,而天皇则不太有存在感。那么大名又是什么呢?很多科普中将大名类比成中国古代的诸侯,这个解释非常的模糊,且不怎么准确。
在了解大名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在大名出现之前,日本的政治格局。在这里先铺一条本文需要提到的历史线:
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南北朝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
日本大致上以平安时代为一条分界线,在平安时代之前,日本的朝廷和中国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同样是由一个皇帝独揽大权,手底下有一群朝臣做事。
此时的朝臣,又称为公家。最高职位为太政大臣和关白。太政大臣,又称为摄政,顾名思义,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出现幼年登基的天皇时,从旁摄政用的。因此这个职位在之前也经常出现长时间空缺的状态。
而关白,则是在天皇成年之后,继续进行辅佐的职位,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丞相,具体权力大小可以参考汉朝的霍光,关白的名称就是从他身上来的。
起初,太政大臣与关白只是普通的臣子,但是权力的诱惑是无限大的,加上几代的弱君遇强臣,天皇的权力便逐渐被架空,日本开始进入摄关政治。当然,这其中的政治斗争就不细讲了。
再之后,另一个阶层——武士阶层又逐渐开始冒头。武士又称为武家,最初是作为公家的家臣和家奴出现的。武家最初在朝廷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而武家的最高职位——征夷大将军,也只是一个临时职位,并不是常设职位。
征夷大将军最早是为了平定北海道的虾夷叛乱而设立的,相当于就是一个战争时期的将军,打仗了就封一个,打完了就归还。而直到平安时代末期,源赖朝出任大将军之后,开始出现了改变。
毛主席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治。源赖朝可以说是深喑此道。毕竟一群文人总是犟不过一个手里带着军队的人的。于是大将军开始公然要求开府治事。
开府治事是什么意思呢?详细参考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曹操。即相当于虽然我不是皇帝,但是我可以自主开设府衙进行日常的政治公务处理,并且拥有选拔朝臣和地方官的权力。这种特例通常只有在战乱时期,皇帝又无法对国家进行有效管理的时候才会出现。
于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武士阶层正式进入贵族行列,并且占据了日本主要的权力。而大名,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
大名,本来是作为征夷大将军的家臣,或者手下将领出现的,统归大将军管辖。在经历战争之后,这些家臣多多少少获得了土地作为军功的奖励,而其中获得土地多的,就被称为大名。换句话说,其实这些大名,也可以称为地主,或者土豪。
因此所谓的大名,其实连官员都不是。按照日本的律法规定,每一国每一地都是有设立相对应的守护的,像关东地区有信浓守、甲斐守等,而在守护之上又有关东管领,这些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各州知县,上边又有知府统管。
但是同样的,枪杆子里出政治,在绝对的武力面前,各国守护、管领并没有实权,土地的实际管理权都握在这些大名手里。而大名们一直追求的,则是对自己土地的正当管理权,因此在像信野这类游戏中,当你拥有了一国之地后,你就能向朝廷申请封你为当地守护。
从平安时期到战国时期,日本的政治格局大致上就是这样了,简单来说,基本上就是一部下克上的混乱史。
讲完了起码的政治格局,然后来讲讲阶级门阀观念。在看政治上的下克上时,想必有些读者会觉得奇怪,那就是为什么日本的权臣想方设法夺权,但是却没有人直接推翻天皇,取而代之呢?
这就是日本的等级观念导致的。古代日本信仰阶级门阀观念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在中国,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但是在日本,几乎人人都会自豪的表示,日本天皇“一治万世”。
要论天皇的传承,很大部分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就有史记载的来说,日本确实没有换过其他家的天皇。这也是一件十分奇迹的事情。大概也和天皇家族拥有比较浓厚的神话色彩有关。就日本记载,天皇的这一支,是日本天照大神的后人。从另一方面来说,天皇的权威除了阶级信仰之外,也拥有着宗教神话的信仰在支撑。
而在除开天皇以外,那些掌握过国家实权的大家族,同样也几乎没有更换过。古代日本三大实权职位:太政大臣、关白、征夷大将军,同样是由几个固定的家族进行传承的。
太政大臣,从藤原氏掌权之后,仅仅出过少数几个异姓的掌权者。最早是出身源氏的源雅实,但首先他出身的源氏和武家的源氏有所区别,关系比较复杂,就不细说了,其次他同时也是藤原氏的女婿,相当于是藤原氏的族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异姓掌权者是出身平氏的平清盛,不仅是异姓,同时也是第一个由武家出任公家官职的人;而后是同样出身武家的源氏的分支成员足利义满;最后的德川家康祖孙三人,同样也是出身武家的源氏。并且由于已经到了战国末期,朝廷秩序更加混乱,因此暂时不去算他们。
简而言之,公家的太政大臣,除了公家的藤原氏以外,几乎是没有别姓的人可以当上的,即便是例外当上的平清盛和足利义满,也都是出身在武家的豪族平氏和源氏中的。
而同样作为公家权柄的关白,也只有过两个例外,即战国末期的丰臣秀吉叔侄。而丰臣秀吉更是日本的传奇人物,为了当上关白,甚至不惜拉拢朝臣,最后由天皇亲自下旨赐他成为藤原氏分支丰臣氏的后人,才得以上任。
最后是武家的征夷大将军,则只有武家的豪族源氏和平氏两家,有资格担任。期间曾有过两个时期的例外,一个时期由公家的藤原氏担任过两任,但背后实际掌权的依然是源氏,到了镰仓末期则曾经由皇族亲王担任,阶级只高不低。
再往下,到大名的阶层之后,虽然没有像高层那么重的门阀观,但是作为大名的家臣,篡夺大名的土地,翻身成为新大名,依然还是要背负下克上的恶名,受到各方面权贵和平民的鄙视。
综合来说,日本的阶级观念中,天皇至高无上,绝不能有任何旁人可以觊觎;而太政大臣、关白、征夷大将军可以由藤原氏、平氏、源氏三家中人争夺,外姓人没有资格(丰臣秀吉是唯一一个例外,靠手段当上了关白,但还是逃不出冠名藤原氏);再以下的大名虽然没有严格的门阀规矩,但下克上依然还是受到了唾弃,阶级观念可见一斑。
评论区
共 5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