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故园下载了一本很早的连环画,名叫《小小螺丝帽》
说是连环画,实际上是那会儿的漫画集锦,里面都是独立的一个个小故事。
当我偶然打开这个文档,草草地看了看,猛地发现这本画书实际上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又是一段尘封的记忆。
这本画书,我小时候经常看,画面简洁,甚至有的画法稚嫩,但都是生动且有趣。
《一本好书》好的故事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哥哥拿了本书,给妹妹讲书里的故事,妹妹听了几句就跑了,哥哥纳闷?原来妹妹觉得故事很精彩,去叫小伙伴们都来听。最后一张图哥哥讲的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我对英雄董存瑞的印象停留在小时候看的张良饰演的电影里,那时候还跟哥哥一起看着家里的小黑白电视。影片讲述了他从戴着儿童帽的农村普通少年成长为八路军某6班的班长,并在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组长。率战友完成爆破任务。连队冲锋时遭桥型暗堡封锁,两次爆破未果。他主动请战,抱炸药包冲至桥下,左腿负伤。因无法放置炸药包,他左手托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口号后与暗堡同归于尽,以 19 岁生命为部队开辟道路。
《橡皮筋 派用场》弹弓打鸟不提倡,用弹弓皮筋的松紧作为动力弹射出模型飞机,也算是“改邪归正”了吧?
小时候一次病后,父母给我买了个螺旋桨飞机,哥哥组装好后,那飞机的机身是塑料壳,机身中空的位置由机头到机尾的皮筋相连接起来,机头的螺旋桨与皮筋相连,机翼是塑料泡沫的,机身下还有铁丝和黑圆片做的起落架轱辘。
用手转动螺旋桨类似给飞机上弦,用皮筋的释放力使得螺旋桨转动产生了动力。
那次带出去在家属区的广场上放飞,我成了家属区里最靓的仔,围绕着我们哥俩的孩子们欢声笑语。
《原来这样》守门员小伙子正在认真地把守球门,将射门的球挡在门外,又一个球过来他却跑开了?原来旁边有个小伙伴摔倒了,他跑去搀扶,互助的友谊远比输赢更重要。
小时候的工厂家属区有个大操场,是为职工和家属准备的活动和锻炼的场所。
很多小伙子在那里踢球,有个小伙又黑又瘦,跑步弹跳都很有活力,却总是只能在场外捡球。所以他也有个外号叫“球屁”
班上有个同学,喜欢踢球,踢伤了腿,骨折在家躺了几个月,再回来上学,胖的都认不出来了。
《大家都来做广播体操》姐姐教奶奶做广播体操,又教了爸爸、妈妈和弟弟,最后我们一起做广播体操。
你有多长时间没做广播体操了?现在的广播体操是第几套了?
有的人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到位用力,有的人糊弄,也许只是方向跟大家一样,动作要多小有多小。
我上学时的广播体操里有个卡通型体操印象挺深刻,虽然已经忘掉了所有的动作,但是依旧记得那些动作都是不协调的,比如传统意识里应该双臂双手同时镜像做的动作它总会让你意想不到的不一样?!这像极了现在某视频博主拍的短视频让一个正常人完全不能理解的非套路非约定俗成的发展,他说这样完全不会让AI预知你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现在闺女在学校做的广播操也有了功夫类的,还挺受孩子们的喜欢。
《学叔叔》言传不如身教,当年的电影《今天我休息》仲星火饰演的帽子叔叔在自己的休息日帮助了一位又一位身边人。漫画中小朋友们也是看到两位大人帮助别人后,深受感染地也赶忙去帮助身边的老人。
《两个红小兵》小男孩儿手挎篮子刚打完了酱油和醋,正要往邮筒里寄信,却看到了有位叔叔骑车时把钱包丢在了地上,他赶忙跑去捡起钱包追上叔叔并还给了他。另一边小姑娘见到了邮筒旁的信和篮子,看到了信的收寄地址后将信件投入邮筒,拿起篮子走了。小男孩儿回来发现信和篮子都不见了还在发愁怎么跟妈妈解释呢?回到家发现小姑娘已经帮他把篮子送了回来。
这一篇漫画让我想起了动画片《路边新事》讲述少年小良在公交站附近捡到装有25元的红信封后,通过售票员协助最终将钱归还工人李叔叔,同时引出李叔叔先前帮助张老汉代购生产队农药的连环互助事件,展现了拾金不昧与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尚。 全片通过候车亭场景串联叙事,以多线交汇手法呈现社会主义集体互助精神。
这两幅漫画我到现在还是有印象的,雨天,都跟伞,避雨有关。《一把雨伞》担心拉车叔叔车上的粮袋被雨淋,把自己的伞盖在车上。《雷雨中》车站等车,阿姨抱着小孩儿,下起雨来,小男孩儿把自己的雨伞给了阿姨,另一个小伙伴过来用自己的雨衣帮小男孩儿遮挡,等公交车来了,大家各奔东西。
我自打上学后一直不爱打伞,不知道是嫌麻烦还是觉得酷?这跟酷也没什么关系吧?曾经在初春或是入秋,穿着毛衣被雨水浇个通透。
老狼有一首高晓松写的歌《月光倾城》虽然很早就听过,却一直没怎么留意歌词。直到某天拿起吉他来尝试着弹唱,这开头的几句伴奏和唱真的要练好长时间才能配合到一起。我也终于发现了那句歌词“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我固执的认为,也许不爱带伞就是一部分男孩子的倔强吧?
《放学路上》哥儿俩放学路上看见了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正在马路上一筹莫展,原来他运送的稻种袋子破了,撒了一地的稻种。其中一个男孩儿跑开,一会儿回来拿着簸箕和扫帚,另一个男孩儿见状也马上离开,一会儿拿来了针和线,三个人一起把稻种收拾好并缝好了袋子,叔叔向他俩道谢双方告别。
《广积粮》这幅漫画我印象挺深刻的,金黄色的麦穗一颗一颗捡起来收集好再交给农民伯伯。
我没有经历过拾麦穗的时期,印象中哥哥给我讲过他小时候上小学曾在秋收时学校组织去拾麦穗。是捡拾收割运输遗落在地上的零散麦穗。
哥哥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女同学在捡拾过程中不小心掉到了庄稼田地的积肥的化粪池里,那味道真的难以言表。
《支农立功劳》父亲正在做木工活,锯下来的多余的木料正好儿子有用,将它做成了镰刀柄,这样下地劳动更带劲儿。
《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老奶奶上公交车,售票员阿姨忙搀扶,车上解放军叔叔让座位,老奶奶下车后有小学生搀扶过马路。当老奶奶终于到家了,门口放着一桶煤,留下的纸条上写“您要买的煤我们给您送过来了”署名是雷锋小小班
《一颗螺丝帽》这应该是点题封面的截图吧?看了看,还是小学生所绘。路上小男孩儿路上踢到了螺丝帽,之后碰见了两个女生提到了螺丝帽,他赶忙告诉说见到了,三个人一起回去寻找,找到后交给了工人叔叔。
《关心集体》公家鸡舍里饲养的鸡鸭跑了出来,同学们看到了,一起砍芦苇杆,将一棵棵芦苇杆绑成一个圈用柴刀锤进地里,弄成了一个圆形的小栅栏,再将跑得四散的鸡鸭赶进去,防止丢失。
《护苗》一群红领巾在一起开学习雷锋座谈会,这时广播响起,今夜将有霜冻……红领巾们想到了队里刚种下的秧苗,赶忙跑去田里用塑料薄膜将田里的秧苗一一盖好,等全部盖完了,他们也悄悄地离开了。
上述两个漫画记忆里是有的,尤其是《关心集体》还是张乐平所绘。
我也由此想到了动画《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 年 2 月 9 日,龙梅、玉荣姐妹放羊时遇暴风雪。为护集体羊群,她们连夜跋涉 30 多公里,双双严重冻伤。
《不要喝生水》两个小伙子刚踢完球,跑到水龙头前其中一个小伙要喝水,被另一个制止了,带他跑到开水房来接开水喝。
小时候在学校里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们都带着装满水的水壶,那会儿好像没有喝水的意识,都是中午或者下午放学回家喝水。
偶尔渴得难受,也是去水池子边上一个个撅尾巴管大口大口的喝自来水,没闹过肚子。
《不能敲下去》弟弟跑来跟哥哥说,教室里的凳子松了,借哥哥的锤子去修一修。等到了现场弟弟刚要抡锤子,被哥哥拦住了,哥哥拿起改锥拧起来,原来椅子上的是螺丝非钉子。
这个漫画印象挺深,同时我还想起了一个动画片《小哥儿俩》也是哥哥弟弟在星期天做好事去学校班里修桌椅板凳。
里面那首歌“好雷锋,好叔叔,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经常给闺女唱,后来她也会唱了。
《节约用水》小男孩儿在水龙头边上在水盆里洗菜,洗完后要倒掉,小姐姐来了阻止了他,为了节约用水,用盆里的水清洗完苹果后才将脏水倒到了树下。
有点不理解,也许现在讲究了吧,那会儿洗完菜的水还能洗水果吗?
不过想想小时候,父亲还是挺节约用水的,洗完青菜、水果的水、洗脸洗脚的水都用来冲厕所,可以浇花。
《你们都是好孩子》小哥哥跟副食商店流动车的大爷打了瓶酱油,大爷之后发现收的钱多了,赶忙找小哥哥退还给他,跑了一路大爷满头大汗将帽子摘了擦汗忘了戴走,小哥哥之后发现赶忙去给大爷送过去,结果身上掉了零钱,被小妹妹捡到。当小哥哥把帽子送还给大爷,小妹妹也赶到将零钱还给了小哥哥。大爷拍着两个孩子的肩膀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大爷也是好大爷啊)
这是缪印堂所绘,把从a到b b到a 再a到b之后又引出来了c,我怎么觉得像是传统RPG游戏啊,剧情的发展总是曲折的,这么一件曲折的小事就这么生动的画出来了。
图中的流动副食车,小时候有,不常见。后来我在胡同里住的那个时期,每天下午3点多钟总会有个大姐在外喊着“换~啤酒嘞,换~酱油醋嘞”这个嘞是降下去的声调。她卖的价格跟小卖部一样,省得你到小卖部了,赚的就是个脚力钱。
这也让我想起了网上很火的李福贵,一个农村流动卖货自媒体博主,推着小车在各村之间卖给老人豆腐和副食。
本次长文里,有好多名家所绘,上述也标注了出来,其中的《学叔叔》《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是徐宝信所绘。就这么薄薄的一本,整本都是歌颂的乐于助人,也许现在我们看着傻?有些天真不现实,可我想那个年代的也许就是这样。
现在可能大家会说少想着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就行,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善良。因为为人着想的人最累……
我想起了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请不要笑,这句歌词在这本漫画集锦里真的能体会到。
好啦,整本漫画的图片已全部放上来了,这次的长文大家可能会觉得啰嗦,本身图画的剧情展现就很明朗,没必要我在后面讲解一遍。因为长文还会整理出来生成播客,所以我会在每幅画下面介绍一下。也请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凑字数啊。
后来收了一本实体书,今天在写这篇长文时我才发现,电子档的扫描原件是1976年第三次印刷的版本。而我购买的是1973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正是书友们喜欢收藏的“一版一印”也算是给了我个小惊喜吧。
上为76年,下为73年,定价都是1毛钱,看来这物价应该三年间没怎么涨?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