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4月10日,时年三十四岁的帖木儿登上了王位,他“戴上金王冠,系上帝王的腰带出现在诸王公和异密们面前,他们都跪在他面前。”帖木儿娶了忽辛的遗孀之一、成吉思汗的后裔合赞汗(察合台汗国)的女儿木勒黑夫人为妻,因此,帖木儿也被称为“古烈干”(蒙古语,意为“女婿”)。
帖木儿虽然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但他为了遵守蒙古传统,还是得拥立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人为汗。于是,察合台后裔锁咬儿哈的迷失被立为汗,他于1388年去世;帖木儿之后又立另一位成吉思汗的后裔速檀马合木为傀儡汗,这位汗于1402年去世,帖木儿没有再任命继承者——这些是后话。
《中亚通史》里提到:“帖木儿和他的后裔,始终以自己没有资格称汗为憾事,尽管他们是实际上的统治者。”帖木儿于1370年在巴里黑建立的政权,被学界视为帖木儿帝国建立的标志。
从一开始,帖木儿帝国就是不平衡的,缺乏成吉思汗国的稳固和持久。它的文化是突厥—波斯的,它的法律体系是突厥—成吉思汗式的,它的政治—宗教信条是蒙古—阿拉伯式的。在这方面,帖木儿具有欧洲的查理五世皇帝一样多的特征。但是,在他本人身上,这些矛盾并不明显,或者说,这些矛盾时隐时现地突出他无与伦比的个性,即经历了两大时期边缘上的几种文明的超人的个性。帖木儿身高、头大,褐色皮肤,在世界各地不停奔走的这位跛子,他的手总是放在他的剑附近,他能把弓弦拉到耳部,他的枪法也如成吉思汗一样准确无误。像在他之前的成吉思汗一样,他支配着他那个时代。成吉思汗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帝国(即使是在平庸者的统治下)仍幸存着。帖木儿的帝国,尽管由一些有才能的人,甚至是沙哈鲁、兀鲁伯和忽辛·拜哈拉和巴布尔这样的一些天才继承,也注定要很快消失,退缩到狭小的河中故地和隶属的呼罗珊地区。——(法国·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二编·第十一章》)
随后,帖木儿便开启了征服四方之途。《中亚文明史》写道:“帖木儿自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统治者,所以作为统治者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投入到无休止的无情征服战争之中。”他的远征足迹遍及伏尔加河到大马士革、从士麦那到恒河以及裕勒都斯河。
然而,他对上述各地区的征伐并不遵循地理秩序。《草原帝国》一书任务帖木儿的远征是“杂乱无章地一次接着一次。”他像成吉思汗一样,“彻底而认真地屠杀了他的所有敌人”,他用那些被杀死的人们的头颅堆积成金字塔,“作为告诫人们的例子叙述着他们自己的故事。”(《草原帝国·第二编·第十一章》)
花剌子模自成吉思汗西征以后,一度隶属于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后来被察合台汗阿鲁忽夺取,成为察合台汗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不久之后,花剌子模依旧难逃被瓜分的命运。钦察汗国控制了锡尔河三角洲和玉龙杰赤(即乌尔根奇),察合台汗国统治着花剌子模南部,包括柯提和希瓦。(《草原帝国·第二编·第十一章》)
当时,在花剌子模地区有一个突厥化的弘吉剌部落,首领名叫胡赛因·苏非,他趁着金帐汗国和伊儿汗国衰落瓦解之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朝:苏非王朝——这是一个伊斯兰王朝。就在河中地区内战频仍的时候,花剌子模借机收复了柯提和希瓦。(《中亚通史》)
1372年,帖木儿成为河中的统治者后,便向苏非王朝提出要收回柯提和希瓦。胡赛因·苏非表示拒绝,帖木儿便出兵攻克了柯提,并包围了玉龙杰赤。胡赛因·苏非在被围期间去世,其弟玉素甫·苏非即位,向帖木儿提出议和,并答应将希瓦地区让出。帖木儿接受了求和条件。但是,玉素甫·苏非很快就后悔了,他派兵攻入了柯提。1373年,战端再启,玉素甫·苏非不敌帖木儿,只得将自己的女儿献给了帖木儿的长子只罕杰儿为妻,这才使双方的关系得以缓和。
1375年,帖木儿再度进兵花剌子模。不过,由于他的部下发动叛乱,他不得不回师撒马尔罕。后来,当帖木儿与白帐汗国交战之际,玉素甫·苏非便趁机骚扰河中一带。《草原帝国》写道:“优素福·苏非(即玉素甫·苏非)这个危险的邻居,只要帖木儿军在别处作战时,他就威胁着撒麻耳干(即撒马尔罕)都城,帖木儿必须除掉他。”
1379年,帖木儿再次进攻花剌子模,兵临玉龙杰赤。他向玉素甫·苏非发起一对一单挑决斗,玉素甫·苏非不应。在围城三个月后,玉素甫·苏非绝望而死,城池被攻破,大屠杀随之而来。城中的学者、艺术家、工匠被俘虏,全部送往渴石。《草原帝国》总结道:“花剌子模的归并完成了河中王国的形成。”
东察合台汗国(即蒙兀儿斯坦)的秃忽鲁帖木儿是由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拥立为汗的。播鲁只死后,秃忽鲁帖木儿让播鲁只之子忽歹达继承他生前的职位。播鲁只的弟弟哈马儿丁对此颇为不满,他对秃忽鲁帖木儿说:“我兄之职位应先传给我,因其子年仅七岁,并不适合担任此职务。”是的,播鲁只之子忽歹达当时才七岁。
但是,秃忽鲁帖木儿并没有理会哈马儿丁的话,“竟让年方七岁的异密·忽歹达继位。秉性凶暴的哈马儿丁虽忿于屈居一个小孩之下,但也无可如何。”(米儿咱·海答儿《拉失德史》)
秃忽鲁帖木儿死后,其子也里牙思火者继承汗位。哈马儿丁掀起叛乱,杀死了也里牙思火者(一说哈马儿丁的叛乱发生在也里牙思火者死后)。哈马儿丁在一天内杀了秃忽鲁帖木儿的十八个儿子,并且自立为汗。“蒙兀儿斯坦便陷入了混乱状态。”(米儿咱·海答儿《拉失德史》)
(注:秃忽鲁帖木儿唯有一子幸免,即黑的儿火者。此子当时尚在襁褓之中,忽歹达及其母将此子隐藏了起来。哈马儿丁派人到处搜捕此子,终未能找到)
哈马儿丁自僭汗位,统治了蒙兀儿斯坦——他的统治期从1366年直到1389年。由于他并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所以他的统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国内纷争不已,混乱一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帖木儿发动了对蒙兀儿斯坦的进攻。”(王治来《中亚通史》)
帖木儿于1368年便与哈马儿丁发生战事。之后,哈马儿丁趁帖木儿出兵花剌子模,领军侵入河中。1375年,帖木儿再度发起对蒙兀儿斯坦的进攻。此次军事行动重创了哈马儿丁,帖木儿俘虏了哈马儿丁的妻子土绵·阿哈和女儿迪勒沙·阿哈,并纳迪勒沙·阿哈为妾。
不过哈马儿丁并未被消灭,帖木儿与之的战争还在继续。在此期间,帖木儿的长子只罕杰儿在撒马尔罕去世,年方二十岁。《帖木儿武功记》中描写了帖木儿回到撒马尔罕后的情况:“异密·帖木儿听到这些悲号之声,就再也不怀疑他先前得到的预兆已经应验。今既确知儿子已死,更使他感到,整个世界已变得黑暗一片。他涕泗交流,痛不欲生。强大的君主归来时,这个王国非但没有欢腾,相反地,却变成一个悲伤凄切的场所。全军都穿上白色和灰色的丧服,坐下举哀。诸将领也以尘土洒在头上,眼中充满血泪。”
只罕杰儿的遗体葬于渴石,身后留下二子:马黑麻·速檀和皮儿·马黑麻。皮儿·马黑麻是只罕杰儿逝世后四十天出生的。(王治来《中亚通史》)
1376年至1377年之际,帖木儿发动了第五次对哈马儿丁的征讨。1383年,帖木儿再度进攻蒙兀儿斯坦。由于帖木儿连番的攻击,致使哈马儿丁在蒙兀儿斯坦的统治逐渐崩溃。1389年,在忽歹达的拥立下,当年幸存下来的秃忽鲁帖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登上了汗位。
同年,帖木儿继续东征蒙兀儿斯坦,大败黑的儿火者。当时,哈马儿丁依然存在。当帖木儿返回河中后,哈马儿丁又盘踞了伊犁河谷。1390年,帖木儿派出了一支人马前去消灭哈马儿丁。《草原帝国》中写道:“这些军队从塔什干出发,经伊塞克湖,在阿力麻里渡过伊犁河,向哈拉塔尔以北进军,尾随哈马儿丁来到黑也儿的石河,哈马儿丁在此又溜掉了。”他逃入了阿尔泰山中——自此以后,便不再有哈马儿丁的消息了——他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拉失德史》的说法,哈马儿丁在死前患上了水肿,身体虚弱,无法骑马握鞭。他的部下把他带往丛林深处,留下了他的两个嫔妃陪伴他,并给他留下了仅够数日的食物。就这样,众人抛下哈马儿丁离开了。后来,人们去丛林中寻找哈马儿丁,“但毫无踪迹,也没有找到他的随侍人员,无论是死的和活的,都未找到。”(米儿咱·海答儿《拉失德史·第二十五章·哈马儿丁的末日》)
随着哈马儿丁的消失,帖木儿与之长达22年(1368—1390)之久的战争落下了帷幕。蒙兀儿斯坦的新汗黑的儿火者是位虔诚的穆斯林,“这一信仰使他与帖木儿接近起来,两者之间最终缔结了合约。”大约在1397年前后,黑的儿火者把宗室女塔瓦卡勒·汗尼木嫁给了帖木儿,“帖木儿极看重这一联姻,因为它使他进入了成吉思汗大家族中。”(《草原帝国》)
关于黑的儿火者的逝世年份有多种说法:《帖木儿武功记》记载为1399年;密尔宽德的《乐园》和米儿咱·海答儿的《拉失德史》记载为1420年;根据明朝史书的相关记载,则可推断为1402至1403年之间。黑的儿火者死后,发生了诸子争位的情况。帖木儿趁此机会,派其孙伊斯堪答儿率军进攻蒙兀儿斯坦。伊斯堪答儿统兵进入喀什,掠夺了叶尔羌。在军队包围了阿克苏时,城内居民把城中的明朝商人交给了围城者,“以求不要对城内进行掠夺和屠杀”(《中亚通史》)。
而后,伊斯堪答儿派出一支部队掠夺了拜城和库车,他自己则率军进入于阗,“在那里居民们呈献礼物欢迎他,并自称是帖木儿的臣民。”最后,他取道安集延,经费尔干纳返回撒马尔罕。(《草原帝国》)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