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零时,长江这条中国人从小就熟悉的“母亲河”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十年“禁渔期”。
其实就算你不太关注长江生态保护,大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会不断听说各种有关长江生态的负面消息,其中代表性的莫过于2020年最后一头已知白鳍豚 淇淇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死亡,基本等于宣告了这个生存了2000万年物种的消亡,更别说现在很多人都没赶上亲眼看过的 白鲟 了。就连现在人们熟悉的江豚在2017年的时候也已经从二十多年前将近3千头降到445头,且非正常死亡的情况频发。
其实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系统的保护措施。受到水域污染、拦河筑坝、过度捕捞、坡岸硬化、挖沙采石等原因影响,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在飞速下降。目前,长江中涉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到9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籍贸易公约》物种将近300种……于是这才有了国家下定决心保护和恢复长江这条母亲河生态的原因。今天要说的游戏就和这件事息息相关,这就是原创桌游《长江大保护》,而且前面说了这多前言,也是想说明这款游戏的设计背景,让各位读者更能感受到,有这样一款立意出发点就很高的桌游作品能通过游戏把“保护长江”这件事带到更多人面前,真的是一件很能让桌游破圈的好事。
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就是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保护者,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让各种鱼类获得生存空间,并令其生态评分达到最优,最后评分最高者获胜。玩家游戏的版图是一个正方形,被点阵划分为10X10格。而游戏开始前会根据玩家人数组成对应的公共牌库,并翻开3张形成公共区。最后,按照玩家顺位对应获取 0/2/4/6元其起始资金,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长江大保护》的基础规则很简单,所有玩家顺时针行动,每次行动要从公共区拿取1张鱼类牌放在自己的玩家版图上,但需要遵守以下基本规则:
2、垃圾格可以在任何层,也就是可以被遮挡。而且遮挡住垃圾也就是将其回收,每个垃圾格可以获得1元。
游戏就这样顺时针进行,直到出现两种情况之一,即可在执行公评轮后结束。
1、公共牌库用完(如果有弃牌堆可以重洗成公共牌库,则不视为用完)
这个时候就该计分了,一通加减之后看看你对自己负责的保护水域中的空间规划应用效率到底高不高,分数最多的就是赢家。
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好学?通过消除那些江水中的垃圾,让各种鱼类能排出整齐的矩形,过程颇有一种在桌面玩“俄罗斯方块”填补哪些空格的既视感。
但要实玩起来,才会感觉到眼高手低,只是看起来很简单,玩起来怎么选牌占格真的真的需要献祭很多脑细胞。越接近尾声就越焦灼,要思考的内容越多。如作为一款拼图游戏,《长江大保护》的游戏体验就是一开始会感觉很简单,手里的卡牌因为可以旋转和翻转,加上可以遮盖垃圾格,其实想放不下去都难。但当你感觉“这有什么难度吗?”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现手里的鱼已经难以妥善安置了。
尤其是如果加入了一些扩展目标,比如抢先完成若干大小板块可以获得额外奖励这类任务时,就更需要从一开始就未雨绸缪,真的是摆开游戏的时候就开始进策略了。又或者有各种道具牌可以加入游戏,让游戏变成一场“道剧赛”。
《长江大保护》的设计师是国内桌游玩家熟悉的原创设计师 LEO,他告诉我其实这款游戏和他以前设计的《曲奇加加乐》、《大熊猫国家公园》等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是某种设计上的传承延续。尤其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在陆地上保护动物玩拼图,《长江大保护》则是在水里,并且虽然同样都是拼图机制,但几款作品又都各有特色,玩起来也是一种有趣的对应。这三者更被LEO称为自己的“拼图三部曲”。
另外,如果你感觉现在的游戏规则你都已经掌握,并且感到有些过于单纯了,没关系,游戏还提供了多种变体规则可供选择。【拼字扩】如果你详细了解生活在长江中的主要鱼类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鱼类的名字都是我们熟悉的结构,也就是“鱼字旁+一个汉字”组成,因此设计师考虑到这个游戏的应用场景中会出现家长带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了解长江鱼类的情景,所以设计了这个扩展。
加入此扩展需要的设计师是国内桌游熟悉的原创设计师 LEO,他告诉我其实这款游戏和他以前设计的《曲奇加加乐》、《大熊猫国家公园》等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是某种设计上的传承延续。尤其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在陆地上保护动物玩拼图,卡牌覆盖,会让游戏思考量更上一层楼。-
另外,如果你感觉现在的游戏规则你都已经掌握,并且感到有些过于单纯了,没关系,游戏还提供了多种变体规则可供选择。
如果你详细了解生活在长江中的主要鱼类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鱼类的名字都是我们熟悉的结构,也就是“鱼字旁+一个汉字”组成,因此设计师考虑到这个游戏的应用场景中会出现家长带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了解长江鱼类的情景,所以设计了这个扩展。
加入此扩展需要使用有水泡(每个水泡都是一个鱼字旁)的一面版图,将“鱼苗培养皿”加入道具牌。当你拼出1个完整的文字水泡时立刻获得2元,并可以从“鱼苗培养皿”购买鱼苗标记放在版图空格或垃圾格,鱼苗效果和版图上印刷的水泡一样,区别在于不能被卡牌覆盖,会让游戏思考量更上一层楼。
到这,《长江大保护》就介绍完了,这款游戏在我的感受来看是一款思考量会根据你的对手水平变化的拼图类游戏,对于一般游戏来说可以不用去加“拼字”规则。不过,如果你觉得不够爆脑要加进相关规则,那打包票的告诉你,游戏思考量会陡然而增。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挑战意愿,甚至可以干脆不用版图,也就是没有了场地范围的禁锢,纯粹用卡牌来拼接的无限模式。 这能玩到多么爆脑,只能说全看各位玩家的心气了~
另外,反过来讲。这个游戏因为具有丰富的模式设计所以其策略的上下限其实差异也可以拉得很大。设计师LEO对《长江大保护》的设计定位出发点依然是来自生态保护,因此游戏去掉各种可选在规则之后本身可以玩得并不那么复杂,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游戏难度,这是LEO作品中常见的设计。比如,如果你是为了带孩子玩游戏体验寓教于乐的过程,那么或许目的只放在收集到某种生物卡牌并讲述其知识,也是《长江大保护》一种正确打开方式。
TIPS:游戏还提供了SOLO规则,你完全可以一个人挑战游戏体验乐趣。
最后,咱们的话题再回到长江保护的背景知识上来。前面我们说了十年禁渔,而且不是主要干流,而是全流域禁渔,那么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半,长江有变化了吗?
从2021年禁渔至今,各方面均已见成效。其实禁渔并非只是不许捕鱼这么简单,而是要对整个长江流域沿岸都进行生态修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举个例子,指标性的珍稀物种——江豚的数量已经恢复到一千两百头规模。当然整个数字依然不足大熊猫的一半,所以保护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设计过程中获得了 太仓市科技馆 等相关专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众筹期间,游戏中也会解锁《长江鱼类图鉴》,其中收录了游戏里登场的约70种长江流域鱼类或水生生物,这里面既有在电视上常见的 中华鲟、扬子鳄、江豚……也有鳅、鮈、䱀 等许许多多我们不熟悉的生物。
每种出现在游戏里的鱼类或水生生物都有这样的知识卡片,可以看到该物种的精美手绘画像、中英文和拉丁文名称、别称、基本资料、濒危等级、该等级评定出处、分布区域(及出处),甚至还有人类和该物种大小对比的直观示意图,说非常详细。
不过由此也能看到,其中不少都标注着“极危”字样,更有的被标注“灭绝”已经永远消失,这都在时刻提醒我们,对生态的保护的确刻不容缓。
《长江大保护》由新晋桌游品牌 彩虹家 发行众筹,并已在今年上海CCG展上获得“CCG年度最佳家庭游戏奖”,目前正在 摩点网 进行众筹。
喜欢拼图桌游、环保科普题材,或者是喜欢《大熊猫国家公园》等leo前作的玩家们,别错过这款寓教于乐的轻策家庭游戏。
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