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玩家总喜欢把《鸣潮》称为“尖端游戏”,作为一名从1.0入坑的老玩家,我认为这恰好反应了大家对游戏质量的肯定 —— 尤其是从2.0正式迈入“黎那汐塔”篇章以来,《鸣潮》的内容质量不断攀升,一次次地打动着玩家们的内心:无论是与珂莱塔那场命中注定的初遇,还是见证卡提希亚在困境中绽放的坚韧,亦或是牵手尤诺一同走过的并肩旅程……每一段故事,都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而现在《鸣潮》在2.7版本中正式迎来黎那汐塔舞台的终章。若是此刻有人问我《鸣潮》是一款怎样的游戏,我会说:《鸣潮》是一个会给我带来“惊喜”的游戏,我喜欢它给我带来的这些“惊喜”。
是的,《鸣潮》总能在每一次更新后带给我截然不同的惊喜。这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狂欢节,连接着《鸣潮》与玩家们的期盼。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总能乐在其中地享受新内容,再带着意犹未尽去期待下一场新演出的到来。
我个人比较钟情于剧情、演出为主要内容的游戏,自然也相当关注《鸣潮》一直以来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容置疑的是,《鸣潮》在剧情演出上一直在求变革新,将演出、交互方式、文案以更精妙的方式结合,在增强沉浸代入感的同时,致力于推动剧情演出质与量的持续突破,在已经到来的2.7版本中,也不例外。
正如2.7版本的名称“暗潮将映的黎明”一样,这将是“黎那汐塔”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最终章。作为故事接近尾声的高潮点,2.7版本的《鸣潮》进一步在场景切换、参与剧情的主要角色数量上进行突破,展现了2.0以来最宏大的剧情叙事。
在很多情况下,游戏制作的内容有时候受限于极短的开发周期。即便故事背景铺设范围相当广,在实际游玩体验剧情时,游戏所能展现的内容始终是有限的。然而,《鸣潮》并不打算以此为借口,正相反,开发团队想要在这个版本中展现最壮观、也是最扣人心弦的剧情走向 —— 在此前剧情中因为多次阴谋被挫败的鸣式“利维亚坦”,在这次剧情中展开了最大规模的猛烈攻势,令黑潮和残象席卷黎那汐塔全境,使七丘和拉古那成为了两大重要战场。
异变在各地接踵而至,随着“漂泊者”的行动,玩家也不得不跨越各个灾难发生的地域。2.7用各种不同的移动以及转场方式,让场景切换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使剧情的衔接节奏更加丝滑,比如在剧情场景移动的过程中,玩家需要赶在不断缩小的出口彻底关闭前冲出险境,配合着紧张的音乐与冲屏幕飞来的陨石,这样的演出效果无疑大大增强了体验感和代入感。
仅仅是一个场景的转换,游戏便无缝串联起了大世界移动、剧情对话与战斗演出,让整个故事的推进变得行云流水,张弛有度。而这,不过是2.7版本中诸多匠心演出的一个缩影罢了。
实际上,这正是《鸣潮》自2.0以来一以贯之的设计哲学: 2.0“翱翔”功能带来的视觉革命,让玩家在全新的自由度中领略视觉奇观;2.2重力反转的玩法构想,让玩家在颠倒的世界里感受阿维纽林这张地图设计的精妙所在;而在2.6版本中,“牵手”系统的加入,又成为了一次打动玩家内心的情感共鸣 —— 当尤诺温暖的手被轻轻牵起,那份由掌心传递的温度,竟能如此真切地穿透屏幕,直抵我的内心。
而在2.7版本中,场景的无缝切换又让我感受到了新的惊喜 —— 在之前2.0到2.6的在剧情与关卡中,《鸣潮》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无缝切换”的视觉表达。以2.6版本呓语镇为例,索诺拉的“往昔”与“现世”被交替呈现,使黑潮前后的城镇对比变得触目惊心。再配合过去居民抗争与逃难的绝望残影,整座城镇所承受的灾难,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泣诉。
而2.7中的场景切换变得更加丝滑,不仅是衔接场景的探索过程,过场动画、战斗和翱翔移动之间也能做到流畅地转换,甚至就连2D和3D的演出都可以做到互相融合,打造出了一场让人啧啧赞叹的“叙事魔术”。这一切,在进入黑潮后探索“巡游天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验证:光影在刹那间流转,不祥的低语与虚构的美好重叠,庞大的建筑群时而圣光普照,时而诡秘徘徊,如同一场在清醒与梦境边缘行走的感官迷宫,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除此之外,代入嘉贝莉娜的第一人称视角“跑酷战斗”也是一种让我感到“新奇”的游戏体验。
实际上,在2.0中追踪弗洛洛以及2.5扮演其迈入回忆大门的剧情中,游戏就曾短暂地用到过这种视角。但彼时主要是为了增加代入感,让玩家能够更沉浸式体验不同的角色当时的处境,所以第一人称也大多只在受到异常影响或是独白等文戏场景中才会使用到这种视角。
而这次,第一人称视角不再是短暂的情景模拟,而是完整的核心玩法 —— 玩家需要跟随嘉贝莉娜在平台上自由跳跃、追击残象。穿梭于光与暗交叠的世界,再品鉴一番嘉贝莉娜枪斗术的暴力美学,不得不说,一脚飞踹在敌人身上再给敌人吃几个枪子,或许只有一个“爽”字,才能形容这般的畅快淋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7版本在2D插画的叙事的演出上也令我眼前一亮。通过加入更多交互的要素,这次的过场不止让玩家坐在屏幕面前静静欣赏,而是可以亲自参与进故事的讲述中。就像当初英白拉多引导黎那汐塔人一样通过屏幕来推动历史,建立起荒岛上的城市,开拓文明,用交互来体验黎那汐塔建立起城邦的过程。
在2D演出中加入交互的要素,在2.2的布兰特伴星任务中就曾有所尝试,那时只是更像一种交互彩蛋的形式。而2.7版本在已有验证的交互尝试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翻开立体绘本,欣赏那些拔地而起的壮观奇景的奇妙感觉。
除了叙事方式的不断变革,2.7令我感慨颇深的还有另外一点 —— 那就是角色之间情感纽带的建立和回馈。“利维亚坦”的侵袭与玩家的行动,使得同时参与剧情的角色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七丘众人和漂泊者在守卫战上苦苦支撑,防线即将溃败时,随着熟悉的蓝色数据传送阵亮起,看着从传送阵走出的拉古那众人时,绝境中情谊的重量化为了具体的身影,那一刻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胜过了千言万语。
那份从2.0所一路积累起来的信赖和情感羁绊,在2.7中化为了击破逆境的力量:黑海岸调度各方势力,提供对抗鸣式的战力和情报支持;珂莱塔为代表的莫塔里家族为民众提供避难所,以收藏声骸为武器应对残象袭击;坎特蕾拉为代表的翡萨烈家族用历代对抗鸣式精神侵入的经验为众人提供治疗和抵御精神侵蚀的方法;自由的吟游诗人夏空和愚人剧团等民间势力,也为战局增添了一份额外的助力。
当我再次看到愚人剧团边耍宝边提供助力时,内心还是涌出了一股许久未见老友的感动。此时此刻,不论是信仰虔诚的拉古那人,还是生来无畏的无神论派七丘人,都因人类文明共同的危机而并肩作战。我想,这份跨越了种族、友情、甚至是时空的感动,或许就是我喜欢鸣潮剧情的最大原因吧。
最后的大决战更是代表了《鸣潮》至今为止最高规格、最为华丽的演出,也是2.7版本最好的点睛之笔。众人的对话和连携爆发,让这场直接对抗鸣式的战斗足以彻底引爆屏幕前每一个玩家的内心。单纯用文字表达未免太显苍白,这场完全配得上终章收尾的华丽战斗,还请大家届时务必亲自体验一番。
要把如此多的角色、场景以及故事串联起来且不让人觉得突兀,这对编剧团队而言绝非易事。尤其是在2.0以来的铺垫剧情已经描写的足够精彩、已经大大拉高大家对剧情的要求标准的时候,我总不免担心《鸣潮》是不是会在收尾的时候落入平淡的境地。但2.7版本以超乎预期的出色表现,给了我一个漂亮的回击 ——
对于长线更新的游戏而言,只做好一次的“华丽表演”并不难,但玩家的期待却远不止于此 —— 大家总是会追求着不同的新鲜感,尤其是一旦熟悉了更新节奏和内容之后,对游戏的热情总是会被冗长的关卡、花时间的周常和日常所磨灭。
所以《鸣潮》的2.7版本,并非是一时的高光乍现。从2.0以来,它从未停止过在游戏内容和玩法上的探索和精益求精:节日氛围浓厚的海上城邦“拉古那”将玩家们带到一个和今州风格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悠扬的音乐回响耳畔,跨入了全新舞台的《鸣潮》,也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体验。
无论是飞行于高低错落的山崖水畔,体会自由翱翔的爽快,还是收获了不同的邂逅,与一个又一个令人或振奋或感伤的故事相遇,我们体验2.0华丽的战斗演出,聆听2.2令人动容的圣女故事,穿行于2.4现实和剧本之间,和昔日的敌人共同走过一段2.5如梦的旅途,再到2.6改写七丘覆灭的预言,以记忆为锚点,带回消散于黑潮中的月光 —— 这一切旅途的瞬间,都共同构成了我们对《鸣潮》无可替代的记忆。
哪怕是磕磕绊绊地前进,《鸣潮》从未停下过求索 ——更优质的剧情,更丰富的大世界生态,更多便捷的优化和养成减负……为每一个版本都填写《鸣潮》的反馈问卷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说实话,此前我很少会去认真地填写问卷,在我看来,我只会关心填完问卷的那点儿零星奖励,但《鸣潮》却让我切实地让看到了,那些优化意见会真的在版本慢慢更新的过程中得到落实。
回首与《鸣潮》相遇的这段旅程,它或许不完美,但“惊喜”永远是让我可以继续期待下去的最大动力。惊喜,是珂莱塔的二段大招,是卡提希娅的双形态模组,是奥古斯塔与尤诺的日月同辉,是嘉贝莉娜变身时燃起的火焰足迹 —— 光在角色设计的每一个维度上,《鸣潮》都在革新求变。也正因见证过如此多的诚意,我才会更期待未来的《鸣潮》会有更优秀的精彩剧情,有更多像“荣耀之丘”和“海蚀模拟”那样有意思的活动玩法,期待它有更令我惊叹的大世界生态,期待它会给出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越来越相信在经历过那么多精彩的体验后,《鸣潮》在不远的未来会仍然会给我带来令人惊叹的新内容。毕竟就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鸣潮最好玩的永远是下一个版本”。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