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埃亚尔的传说-Tales of Maj’Eyal(简称 ToME4) 是一款由 DarkGod 开发的本格Roguelike 游戏。游戏采用经典的地牢探索框架,但在机制设计上大幅扩展:拥有超过 30 种职业与十余种种族,角色构建极为多样;采用 资源条 + 技能树 的双层机制,强调数值与策略的博弈;装备与敌人系统引入了稀有度、词条与随机 Boss,使每一次游玩都充满未知性。
与许多 Roguelike 不同,ToME4 的核心设计目标不仅是提供随机性,更是避免重复游玩后提早出现“乱杀期”——即角色在中后期强度过剩、失去挑战的局面。通过在职业资源、技能树、装备系统、成长曲线以及敌人生成机制上的多重数值安排,ToME4 实现了横向的差异化与纵向的挑战延迟。
承接前文, 本文将从 成长曲线、技能收益递减、敌人生态 三个角度,看看它是如何把挑战延迟到玩家以为“稳了”的时候。
在 ToME4 里,玩家强度不会像单调折线一路上扬。相反,系统用一组相位化的成长拨盘把“我变强”分解为不同时段的门槛 → 窗口 → 软上限:
角色端:属性与技能的门槛/软上限、关键专长的里程碑、资源经济的风险递增;
装备端:材料阶(Tier)×稀有度共同决定供给与上限的解锁节奏,强词条晚成型、早不稳定;
敌人与关卡端:随机精英/稀有词缀/地城事件制造尖峰难度与资源对抗。
三者叠加成一条**“锯齿状”难度曲线**:你会经历小高峰(解控)、小低谷(新怪/新词缀)、再突破(里程碑解锁)的循环,使“乱杀期”被长期推后甚至只在终局短时间出现
范畴点(Category Points):在 Lv10 / Lv20 / Lv34 各 +1。可用于解锁天赋树、加 0.2 精通(每树一次)、或购买铭刻槽(通常最多加 2 槽;食人魔可再加第 3 槽)。
觉醒技能(Prodigies):在 Lv25 / Lv42 各 +1(独立于天赋点)。
要点:角色成长不是“每级都平均变强”,而是被5 级节律与Lv10/20/34/25/42这些里程碑切成若干“平台—跃迁”段。
多一个铭刻槽(早期稳定度↑);
解锁新树(扩展上限/新机制);
给已解锁树 +0.2 精通(同资源投入下效率↑)。
*铭刻槽的符文和纹身:绝大多数用以增强角色生存,且有阵营的使用限制(反魔阵营无法使用符文,死灵无法使用纹身)。以下为 Tome4代表性符文和纹身。
属性/需求阈值:大量天赋带有等级/属性门槛(例如重甲训练各级需要更高的力量),跨越阈值当下会出现短暂强势窗口,随后回到平台段继续蓄势。
精通(Mastery)与有效等级:同样 5 级原始点数,在 1.3 精通的树上等价为 6.5 有效等级,与 1.0 精通的 5.0 相比边际收益更高;而+0.2 精通的范畴点只能对每树一次,进一步约束了“爆精通”的速度。
软上限:许多数值(强度/护甲/抗性、)存在边际递减或外部约束(疲劳、铭刻占槽),使得“堆同一指标”越到后期越不划算——逼迫玩家进行多维补齐而非单线滚雪球。
A.以强度(Power)为例解释其如何进入伤害与效果计算
强度能反应角色在某一方面的实力,通常有三个方面:物理强度、法术强度和精神强度(兽人DLC中增加了蒸汽强度)。此外,命中值也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强度。一般来说,强度越高的角色威胁度也越大。
决定使用对应类型技能时造成的伤害。物理强度决定纯物理技能的伤害,如战吼系T1(狮子吼);法术强度决定法术的伤害,如奥术系T1(奥术射线);精神强度决定精神力量技能的伤害,如心灵战斗系T1(心灵光束)。
决定施加负面状态时,成功附加的可能性。尝试施加负面状态时,会取自己技能对应的强度和对方该状态对应类型的豁免进行对抗,对抗成功才能施加。
决定对应类型技能的其他效果,例如法术强度会影响时间系T2(时间盾)的护盾量、光系T1(治愈之光)的治疗量,精神强度会影响心灵杀手的吸收系技能伤害吸收量、强化移动系T2(灵动迅捷)的持续时间等等。
(参考https://www.bilibili.com/opus/459001501362950152)
每点意志提供0.7点精神强度、0.35点法术豁免和0.35点精神豁免。
每点灵巧提供0.3点精神强度和0.35点精神豁免(以及1点蒸汽强度)。
对于强度,角色当前面板值越高,想进一步提高就越困难。这是为了避免后期属性过于膨胀,同时简化伤害计算过程,让玩家能直观有效地估算伤害程度。
具体压缩机制为,当前每有20点面板值,则提高1点面板值需要的属性额外增加1点。即1-20时不需要额外点数,21-40需要2点才能+1,41-60则需要3点才能+1,依次类推。由此可见,越往后每1点有效强度更贵。
很多天赋都走同一套“强度 + 技能等级”的通用曲线(物理/精神/法术分别用 Physical Power / Mindpower / Spellpower)。其核心两步:
1) 确定修正系数 mod(用 100 点强度、有效等级 5 的标称上限 max 来定标):
2)把你的真实强度 & 有效等级代入,得到“原始值”,再做一次 1.04 次幂的轻微上调:
以Archmage(大魔法师)的 Manathrust(奥术射线)为例
参数:[base]max cTSpD = [20]230
其中 SP=Spellpower,TL=有效技能等级(投点×精通)
图里给了四条曲线:TL=1, 3, 5, 6.5(例如 5 点×1.3 精通=6.5)并标注了参考点 SP=100, TL=5。结合前文有效强度曲线也可知其技能等级和强度越高,收益的边际效益越发明显。
材料阶(T1→T5)带来同类词条的可选数量(供给)与数值上限(天花板)递增;
稀有度(普通→高级词缀→稀有/神器)带来强词条出现概率与组合复杂度递增。
组合效果:早期你可能拿到强词条但基底低;中期获得高基底但词条一般;真正“高基底×强词条”往往到中后期才稳定出现,自然延后“乱杀”。
Late 阶段强词条供给显著高于 Early/Mid,且关键方向(尤其 Speed/Resource、Damage/Offense)增量更大 → “好条更常见”
设计含义:装备端把“上限”推迟,同时让“可靠强”滞后于“偶然强”,避免早熟一边倒。
ToME4 不靠“敌人血量和伤害线性上调”让你吃苦,而是用稀有/精英词缀、资源克制、控制与位移破坏、混伤与穿透这些系统性随机拨盘,把难度做成锯齿形曲线:你在“突破—被针对—换挡—再突破”的循环里前进,强势从来不是长时间的。
Rank 越高生命/属性增益越大(表内列出了“每等级生命/属性加成”),玩家本体是Elite。随机 Boss(randboss)的生成:在 rare=加 1 个职业 的基础上,randboss=加 2 个职业,并且通常作为“更强的 rares”的升级版;在高难度下还会以“常规敌人”的形式出现。
根据我的筛选的45个游戏存档:前期(15)中期(15)后期(15),统计出了不同时段的各类敌人出现所占的平均比例。
Early / Mid:
Normal ~75%,Rare ~18–20%,Elite & Boss 总共 ~6%。早期整体以 普通敌人为主,搭配一定比例的稀有,Boss 占比很低。
Late:
Normal 降到 ~69%,Elite 占比显著提升到约9%,Boss 占比也增到约5%。 → 高 Rank 敌人比例明显增加,挑战密度提高。
整体趋势:随着进程推进,精英 + Boss 的份额持续增加,保证了后期不会陷入“乱杀”,挑战保持。
3.2 “Top 25 Killers” 数据:死亡样本中的结构迁移
tome4官网提供了“Top 25 killers”的怪物以及分布信息,我将其整理成如下的表格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Early ≈ 2,052,892
Mid ≈ 2,031,633
Late ≈ 1,361,437
Early 与 Mid 量级接近,Late 绝对量略低,但这与 Top Killers 统计偏向“高频致死者”有关(后期怪物种类更分散、Boss/随机Boss个体杀伤更强但总样本数更少)。因此需要同时看结构占比。
Early 的致死主要由固定 Boss(47.2%)拉动(典型:Bill、The Shade、Spellblaze Crystal 等开局门槛);到 Mid,随机 Boss(53.0%)正式接管;Late 更进一步,随机 Boss 占比 65.1%。这直接反映了生成规则“稀有加一职业 → 随机 Boss 加两职业、模板加成更高”的结构性加压,导致后段的技能宽度与爆发上限都更高。
稀有/独特权重随进程上升(16.9% → 15.0% → 30.1%)。
尤其到 Late,rare/unique 自身就可携带高数值+关键词缀,与随机 Boss 并列成为主要威胁来源。
普通怪占比快速走低(11.7% → 3.2% → 4.8%),但 Early 仍不可忽视。
这对应了前期的人形/不死系生态在地形与密度加持下的“尖刺”(如小偷、暗影、骨系杂兵能在新手期频繁致死),中后期则是“高阶位混合职业”接手制造高压。
成长曲线同步:玩家和怪物共同变强,保持张力。
技能递减收益:强迫玩家分散投资,避免固定套路。
敌人生态多样:通过技能随机组合制造不可预期。
想要长时间维持挑战感,不能靠“数值灌爆玩家”,而是要在曲线和生态上做文章。延迟挑战比“难度陡升”更能让玩家觉得既公平又惊险。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