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新系列,标题各位已经看见了,既然是第一期就先讲些题外的东西。
玩游戏多了,就会有做游戏的想法,这很自然。脑海里灌满了各类游戏带给我的丰富的知识,以及每天早上睁眼都能品味到的昨夜梦境中的美妙体验(真·在梦里玩游戏),于是便很想给这些东西找一个出口
话说到这就要转折了:作为一个不会编程不会画画的普通人,要我去从零开始学习这些东西,感觉上始终是差了一份"必须去做"的决心;
但把这些想法烂在自己的脑子里,可能这辈子结束也看不到这样的游戏问世,这事对我来说,也非常残忍。
于是平时,我都是尽量去找游戏玩。如果是能让我玩进去的好游戏,从中还能让我学到点新东西,那我也能心安理得地继续这样的日子。
但各位可能也知道,就连这样的生活,最近都也行不通了。
这个系列会更新一些仅存在于我脑海里的游戏构想,具体能不能做出来,真做出来好不好玩,这些我都管不着。我所做的只是尽力地去把我自己觉得很好很不错的游戏创意,用文字写出来,过个笔瘾。
对想法感兴趣的程序美术文案也欢迎联系我,指不定人就凑齐了呢(
以及要是有人愿意把这东西做出来,到时游戏发我一份就行(
鉴于这个主意是我在切土豆时冒出来的,就先这么叫它吧(
起因是我在切菜时发现,要把土豆这样一个椭球切成大小均匀的块,有点难度;
综上,这是一个关于“刀工”的游戏,游戏的方式就是把食材(也不一定是食材)处理成要求的形状(也可以是造型)
玩点在于你会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原材料和目标形状——而我不打算教玩家怎么切
说不定这游戏立项后我还能从文化部拿到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嘛(
做这游戏最大的乐趣,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做不同食材(说不定还有刀具)的【物理】。
切土豆、切肉、切皮、切鱼(先去鳞)、切豆腐、切西瓜、切骨头、切冰(冰块这一关可以加个限时,顺便再来一关要切冻硬的五花肉,玩家可以过时间等肉软,然后他们就会知道五花肉这东西就得冻硬了切)......每种食材都要有对应的切割手感,这样处理起来才有各自的乐趣
(突然想到,这事做成游戏比现实里有一点好:你只用花一份游戏的钱,就能学会各种食材的处理手法——虽然现实里该用不上还是用不上,但至少见别人切菜时你能过个嘴瘾)
到此这游戏的名字能叫做“打下手模拟器”(又名小工模拟器,加个生涯模式,就是从后厨打杂的混到餐厅的领班大厨(但这游戏只做了打杂的内容hhh))
然后就要切一点餐桌上不常见的东西了(看资金和开发成本这部分可以作为DLC放出)——
切木头、切钢管、切水泥、切塑料、切煤炭球、切牙、切细胞膜、切原子(是夸克,我加了夸克)、切石(哇,金色传说!(串台了))......总之,材料学上有啥需要减材加工的东西,都可以放进这游戏里来切
这下真得拿点不同的刀具了(水刀也是刀,分子刀也是刀)
考虑到这游戏的内容量如此丰富,那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这游戏画面就不能做的太好。所以我预期的游戏画面是类似PS2时代的3D风格,大概就是《缄默祸运》那样的↓
不过我们这是个讲卫生的游戏,到时切东西的时候肯定要放在案板上,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正规厨房来切(如下图)
(这个游戏是《Nainai's Recipe》,其实这个游戏的画面几乎就能承载起我这游戏本体的内容了,可惜制作组没有选择继续深入做菜这件事本身,而只是想讲一个故事)
然后把UI和操作的事也放这里一块说了。虽然我想做的是一个有难度有挑战的游戏,但我不希望做的游戏让玩家玩起来恼火,所以该给的功能一定都会给的:首先画面上没一点UI,按键提示会有,但浮现后会自己消失,为的是营造一个沉浸的切菜环境(真忘操作了按esc进设置看)。然后刀的操作(具体不同刀具操作肯定也有差异,这里以菜刀举例),拿起刀后你的鼠标便能控制刀的角度:默认刀身是直的(见下图),左右动鼠标,刀身就会向左右倾斜(最大角度是刀身水平);上下动鼠标是改变刀的前倾后倾,让你可以以一个小角度切入物体的内部(切豆腐时你就知道我意思了)。以及刀的角度不仅仅是四方向,是360度的,另外还要一个锁定键可以把调好的角度固定住(比如鼠标右键),最后shift和alt键可以控制刀的高低
按住鼠标左键就进入切的模式,上下动鼠标是竖切(平行于刀身的方向,从下往上推鼠标时刀身逐渐降低(这块可以加一个反转的设置,方便不同习惯的人),左右动是横移(水平方向)。切的力度大小纯看鼠标挥的快慢。至于切进东西里会有阻滞感(卡肉),那是正常的。
各位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去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为什么每次把切坏的材料倒掉,都立刻会有新的材料出现?
>>>以上种种脑洞,就等到游戏正式发售时再揭密吧 (嘻)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