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新·奥》的观众一定对影片中独特的低视角、人物小比例的不稳定构图印象颇深。今天再看一遍,择取了其中一些分镜,关注其表达逻辑进行审美积累。
这种对话镜头设计不仅仅发生在一处,而是贯穿整部影片,来体现——人类、奥特曼、宇宙人多方之间的互相猜疑和博弈。
其第一次出现是在浅见弘子第一次到办公室报道时(这种构图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出现,之前怪兽出现的段落中已经有过),首先是一连串的分镜中,浅见弘子都没有露脸,而是露出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及自信的声音(其中还包含了一段致敬赛文奥特曼《被狙击的街道》的长镜头)。甚至是有一个镜头的运动是从她的身体往上摇镜头,在快速的运动模糊中,运动趋势显然是下一秒就要拍到面部,但却被剪辑得戛然而止,像是导演在开玩笑。
这里也是疏离感的体现,浅见弘子对于祸特对来说就是“新参者”,比起其他人自然地在这个环境里做着自己的事,她是一个外来者,还没有融入这个组织。所以这种刻意不拍到脸,让人看不到表情、乃至长相的演出,一直持续到她坐下来,说出所有人的名字,然后被旁边座位的船缘由美打招呼为止。导演也像开玩笑似的,之前一直不露出的脸,被人打招呼之后突然就变成一个大特写。这里感觉纯粹是庵野的调皮,用分镜在和观众嬉戏互动:“你们一定很好奇这个不让你们看的脸是什么样子吧?让你们仔细看看长泽雅美的美颜!”
除了浅见弘子这个“新参者”,在场的还有另一名“新参者”——初来乍到的奥特曼,也用了类似的设计进行处理。首先是在前面一长段浅见弘子报道的镜头中,融入了被奥特曼融合的神永新二正在疯狂阅读人类文明书籍的叙事信息。构图也自然是完全不露脸。
随后向他打招呼,给的是看书动作的特写和浅见弘子的反打,进一步提高疏离感。反打镜头还让书籍形成了一道“城墙”形状的框架,成为一道无形的墙,两人像是隔着窗在对话一样。
对话关系镜头也是如此的设计,两人看向画外进行对话,但是视线方向却被书堆隔离起来。
这让人想起王家卫在《繁花》里的一段镜头设计,蔡司令背叛了宝总,两人私下会面,宝总表示恩情和背叛抵消,两人从此不相往来。此时蔡司令的镜头里,阿宝的肩膀挡住了他的脸,露出的一半脸也在阴影里,像是要躲起来似的;而阿宝的对话镜头坦坦荡荡硬着光线,但是脸对着画框的边缘,仿佛没有人在他身边。这样的镜头语言暗示着两人已经存在不可修复的隔阂。
当然奥特曼这里和浅见弘子一样,只是作为一名“新参者”,还没有融入人类社会里,所以只是自己隔绝在外,疯狂地阅读,还问出一些拟人的问题:“我该怎么称呼这里的人?我是指人类思考概念上的语言。”
当然,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则》,如果全片都是这样的镜头,不免会太过引起观众的注意了,变得非常难以理解。所以这个片段当中,进入长对话之后,还是有正常的正反打对话镜头,以及表现演员动作的单人近景存在的。
以奥特曼解决了美弗拉斯后的这场戏作为典型案例。上一场戏是在夜晚的城市,浅见弘子救出被绑架的奥特曼,然后一场打戏结束,奥特曼飞走。紧接着是整部电影复用率超高的空镜头,超级兼用卡,表明时间来到第二天,地点就算观众认不出,下一个镜头也会给接上。
接上之后是一个办公桌上的名牌大特写,这个构图也在片中反复出现,起到的作用非常显而易见。对于表现新登场的角色或者不常出场的角色,用镜头语言代替字幕和介绍还是一个讨巧的方法。不过这里也有角色身份的特殊性在,对于表现官僚,一块办公室名牌写上书法字、很有气势,就像《如龙》里介绍黑道用一个黑白滤镜、太鼓音效、狂野的组织架构说明。大会发言时候,镜头拍摄到领导说话,一定要自带名牌说明身份。但这不失为一个思路,可以用镜头语言来说明新登场角色的身份,对于其他身份,各有代表性的标志。
随后是全片常用的低视角仰拍+人物小比例构图,前景除了奇奇怪怪的办公桌、书籍,这里三位官员讲话都是用到了在办公桌前立正的手下,以塑造庄严的环境和紧急事态的氛围。话语间直接切到官员嘴部的特写,说出“最优先”这样短促而直白的台词,加强节奏感。
三位官员的讲话,都用名牌特写+手下裆部视角的镜头快速说完一句台词,无需介绍环境、人物,把琐碎的侧面描写的背景信息全部快节奏跳过。同时,三位官员的裆部视角中景镜头,分别是左侧、右侧、中间,又构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工整。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