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刷到一个卖相略显粗糙但又十分搞笑的游戏,伴随着主播“左脚”、“右脚”的节奏,却到最后或失足落水,或手忙脚乱:你很有可能遇到了《一步一脚印》(英文名:Babysteps)的Demo游玩实况。
从画风来看,《一步一脚印》显然不是昂贵的3A大作,不过,它也并非石头里蹦出来的无名之辈:开发者之前开发的《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英文名: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曾在8年前爆红与互联网。
当时,无数主播和玩家这个主角下半身都在罐头里、操作者“只需要”研究物理学让他“一点一点向上攀爬”、但稍有不慎就会从头开始的游戏兴奋或破防。彼时适逢《绝地求生》大火,《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也有了一个相当形象的民间中文译名:《掘地求升》。
从《一步一脚印》Demo的风格来看,游戏显然继承了《掘地求升》的幽默感和所谓“物理引擎”,看似操作简单而局限,但奇怪而又让人欲罢不能的手感,却能够让游戏轻易迈向不同的走向和剧情,这奠定了直播和视频的效果。
点开《一步一脚印》的Steam页面,你也能观看到游戏开发者的的直播,弹幕显然也继承了游戏的幽默风格,比如有人说“这就是我昨晚上从酒吧走回家的画面”,还有人调侃,“这是《死亡搁浅3》吗?”
当然,“主播和创作者能在游戏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发挥这种作用,就成了一门学问。
实际上,《一步一脚印》的Demo发布于6月8日,在第一个星期,这个游戏在互联网各处都几乎没有什么风浪。
6月18日,抖音主播“文化人赵老八”产出了一则视频,并在视频封面上用“走路模拟器”定义了这个游戏。视频开头,“赵老八”开门见山表示游戏的基本操作就是多么的简单,左脚抬脚放脚,右脚抬脚放脚……
但事情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在视频开头就飘过的“记住现在衣服的颜色”的弹幕,明显看过视频后面会发生什么。在这则长达7分钟有余(和很多人刻板印象中抖音短视频长度很不一样)的视频当中,人类最简单的“走路”这个动作,突然变得状况百出,人不仅不能轻易控制自己的身体,也不能控制环境对自己的伤害。
这种复杂而又没什么道理的“生态环境”,以及不知道为什么就左脚拌右脚的“突然崩盘”过程,确实让一些老玩家回忆起了当年《掘地求升》的些许味道。
随后,“文化人赵老八”又连续发布了数则关于《一步一脚印》的视频,开门见山的“左脚右脚”,突如其来的“完了爸爸”的破防,让视频从头搞笑到尾。
目前,创作者也将这个系列进行了重新剪辑、分集,这一系列视频合集的播放量已经达到9865万(实实在在的接近1亿),评论区也是百花齐放,有P图“LOVE”形状的,有进行“人类驯化四肢珍贵影像”常规总结的,有觉得没有笑够的,还有人总结说,这是“先秦淑女,步步有态度”。
随后,“文化人赵老八”又更新了几条视频,短短数日,自己的粉丝数便迅速上涨18万,涨粉幅度突破了20%,这当中还诞生了多条千万播放、百万点赞的爆款,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也从几十变成了破万。
在“文化人赵老八”之后,迅速有不少主播和创作者进行了跟进创作,《一步一脚印》的创作热情也水涨船高,话题#一步一脚印 播放量从最初的2.94万上涨到了3.6亿,幅度惊人。
第一时间跟进的创作者“可爱者甚凡”,在B站发布的视频播放量达到261万,而其在抖音同款视频点赞量更是达到327.7万点赞量,考虑“点赞率一般是1%-3%”的公式,细想在抖音上看过这个视频的人次,可能相当恐怖。
不要忘了,当下的《一步一脚印》还只是个Demo而已:在游戏发行范畴,制作Demo给玩家试玩,常常是试水市场、获取反馈数据的一个手段,但能够在Demo阶段就形成传播、甚至堪称“爆火”的案例显然并不多。
但好像,《一步一脚印》也不算是孤例,比如可能也有人刷到另一款9月份发售、且已经发布了Demo的《丧尸边境检察官》,也同样已经在短视频上“小有热度”。在《丧尸边境检察官》里,玩家需要在一个丧尸丛生的世界里扮演边境检察官,每天需要检查进出人员里是否有感染者,然后选择隔离或者击杀。
这种略带黑色幽默的设定,看上去就相当适合抖音这样的平台传播,与此同时,游戏又有硬核决策能力相关的需求,这就给创作者们搭建了舞台,甚至在游玩过程当中,还能把现实压力、道德困境结合进游戏的直播、讲解当中,创作者爱做,观众们当然也爱看。
就在本文截稿之前,中式恐怖游戏《乌合之众》的Demo也在抖音上有了热度,短短两天时间,点赞量已经将近50万——该游戏Demo本身的量大管饱和精良制作,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喜欢这一题材的游戏玩家——或者只是单纯“被吓到”的用户。
听上去,一款游戏的Demo“在视频平台先火起来”,已经是一件很顺的事儿了。
既然“一款还有数月发布的游戏在Demo阶段就能火”已经不止发生了一次,可以说明这件事是很容易的事儿吗?
还真不是这样。总体而言,符合直觉也大体算事实的事情是:一款游戏的制作成本越高,发行营销成本也会偏高。在单机游戏范畴内,3A大作的宣发预算才更为稳定,我们前文列举的这类“小而美”的单机游戏,很多时候是没有太多营销预算的,这也就意味着,它会更加依赖这些平台创作者们的进行“内容传播”,当然前提是他们的内容本身够硬。
只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时候,这类游戏从寂寂无名到出圈成爆款,可能只差一篇文章、一则视频,或者别的引爆的方式。我们的确见过不少卖相不错的游戏,错过了一些节点,或者一直没有找到“火起来”的方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区别是什么?仔细一想,其实可能就是用这种方式火起来的游戏,在某个阶段驱动了内容创作者们做出了易于传播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搞笑的,可能是深刻隽永的,也可能是让人血脉偾张的,但总之,都是有趣的、好玩的。
从这一点来看,《一步一脚印》的火既有偶然要素,也有必然要素。
从表面上看,它在抖音上的火,背靠的是抖音巨大的DAU池子,是抖音极佳的推荐机制——但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游戏行业内的很多人,都不太认可抖音这种公共属性特别强的“超级平台”对游戏传播的作用,这样的案例反而是一种反直觉的证明,证明了抖音创作者的在创作内容、传播内容方面所呈现的活力。
所以另一方面,我们反而不能忽视抖音作为平台的自主作用,此前《双影奇境》抖音主播“E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挑战成功隐藏关的玩家时,机核曾和抖音相关运营人员取得联系,我们了解到,抖音游戏目前已经有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游戏发掘、推广体系,它依托于抖音广大的用户和创作者,平台官方日常所做的事情,不仅是挖掘热点、制造传播便利(如话题、专题页等),也包括观察优秀的、与平台契合的潜力游戏,甚至,会和创作者们高强度联系,每天在Steam上观察类似游戏的出现。
再回过头来看前面发生的一切,很多事情也就变得更容易说得通了。
换个角度重新理解,整个案例当中,抖音的特点并不是传统广告的“曝光量”,而是更多地“从内容出发”、“从创作者和用户的关系”出发,在《一步一脚印》的传播路径当中,“文化人赵老八”成为了起点,而后各类主播和博主的加入,则充分体现了抖音在这一内容矩阵上的优势:在最近的半个月的时间内,头部游戏主播“六晓”、“微小尘”、“杨树”纷纷自发加入了到了这场“赛博康复学走路”热潮当中。
在爆火起来的那个周末,有上百名从头部到中腰部的主播集体直播《一步一脚印》,场面相当壮观。这当中,有不少参与者本身是做其他游戏、甚至其他内容的创作者,再加上万万千千的普通用户,在这些主播和视频的带动下,也“跟风”加入到这个游戏的创作当中。
“自发生长”+“适当调控”成为了平台通过实践形成的一种路径。不论是那个周末的集体直播,还是在那个周末的前后相关视频的创作(包括直播切片、自主内容,等等)也同样自发生长了起来——让一款刚刚发布成Demo的游戏火至如此,除了抖音,能做到的平台还真不多。
很显然,从弹幕的“这是什么游戏”到将它加入到自己的愿望单,发生在《一步一脚印》身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很顺的。在提及的多款游戏当中,抖音官方也都展现了成熟的运营能力,从建立条目到鼓励把游戏游戏雪球滚起来,路径都显得相当纯属而高效。
“已经没有人能忽视在抖音在‘游戏推手’方面的作用了。”在平时和游戏行业的人接触的过程当中,已经不少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进化也仍然在发生。不论是轻量化的娱乐内容,还是相对重一些的中长视频,只要是平时爱刷抖音的朋友,似乎都能比较轻易发现这类变化,在这个滚学球的过程当中,这一国民平台不论是对游戏行业的推动还是对具体游戏的曝光作用,都远没有到可以估算的时候。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