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看日漫、日剧又或者吃日式拉面的时候,应该都看过一种有着特殊花纹的食材——鸣门卷,白白的鱼板上那一圈漩涡纹路十分抢眼。
除了食物,类似纹路在ACG作品的其他物品中也经常出现,比如忍者护额上的标记、忍者千变万化的瞳孔图案等等,村里人肯定都不陌生。这些特殊的花纹,其实有一个统称——巴纹。
巴纹都有哪些含义以及有趣的设定?今天这期【游点东西】,咱们就来聊聊大家常在ACG领域里见到的巴纹!
巴纹这个名字,乍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其实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大家熟知的太极图、瓦当都属于巴纹的一种。
巴纹也并非隔壁国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中国商代的青铜器上,起初的象征意义众说纷纭,目前仍充满谜团,无从考证。
而后,巴纹图案从中国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八幡神的神纹。在日本出土的一些文物,或是现如今神社的灯笼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图案。
巴纹通常由一到三个类似勾玉的图案组成,每一个勾玉外观的图案则被称为“巴”,只有一道叫作“一巴”、两道则叫“二巴”,三道便是“三巴纹”。由于三巴纹最为常见,所以也逐渐演变成了该类纹章的统称。各位村里人是不是觉得巴纹的命名方式很熟悉?
与此同时,巴纹还根据尾巴的方向来命名,比如只有一道,但细的尾巴在左边则叫“左一巴”,有三道巴且尾巴朝右则叫“右三巴”。
在日本平安时期,日本的贵族藤原公季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将巴纹贴在了自家的牛车上用于区别其他车辆,这一行为得到了其他贵族的争相模仿,巴纹逐渐从神纹演变成了不同家族势力的家纹,迄今为止拥有超过300余种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巴纹还象征着雷电,并且最原始的三巴纹图案就是由三个勾玉组成,所以在那部知名的热血动漫里,这些元素全部都出现在一个家族中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在众多的巴纹中,存在一种较为特殊,且通过影视作品得以被大家熟知的纹章——漩涡纹。不同于其他巴纹的勾玉形状,漩涡纹如其名字一般,纹章图案由漩涡一样的线条构成。
漩涡纹诞生很早,曾在中国商周时期的文物上出现过,比如藏于【中国民族博物馆】的【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彩陶壶】的壶身上,就能看到类似的图案。
它的含义同样有很多解读。因为其纹路像是水涡激起的形状,有学者认为它代表了原始社会对水流的崇拜,甚至还有些许生命循环的隐喻。同时也有人认为涡纹形似太阳,是火纹而非水纹,莫衷一是。
无论何种含义,得益于漩涡纹独特流线外观带来的美感,平日里在瓷器、服饰等生活用品上,常常被使用。
至于开头小魔方提到的鸣门卷,其实和巴纹里的漩涡纹联系不大,相传鸣门卷最初只是鱼板的一种,由于其横截面的漩涡图案好似日本的著名景点“鸣门漩涡”,才因此得名。
不过,如果要深究的话,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日文中鸣门卷写作鳴門巻き(片假名写作なるとまき)、罗马化后则写作naruto, 各位玩家觉得这算是一个成功的“谐音梗”吗?或许也侧面解释了拉面为何这么受忍者的喜爱噢。
在日本历史中,三巴纹既是神纹也是家徽,时至今日在日本街道也能经常见到,甚至还有商家用三巴纹作为商标。
因此,邻国动漫和影视作品也经常出现巴纹的身影。比如在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中,春日神的面具上就可以看到三巴纹的图案。
而在日式风格延伸的游戏作品中,巴纹会经常作为装饰性的花纹或者图标出现。比如一些桌游所用到的骰子,会把一点用三巴纹来代替。
还有《只狼》的源之宫中,随处可见印有巴纹的旗帜,在建筑上也能看到相同的图案。
而在《F/GO》中,巴御前这一角色服饰上就有巴纹,这是因为她的原型——日本传说中的女武神“鞆絵”就叫“巴”(罗马化后写作:TOMOE),所以出现巴纹也合理。
另外,由于巴纹在后世的发展里成为了家纹的一种,所以一些游戏里的家纹构图也与巴纹十分相似。《刺客信条影》中,三巴纹是别所治正家的家纹,在他的铠甲以及他势力范围内的旗帜上就能看到这种图案。
此外,在研究各种家纹的NPC太田牛一的服饰上也能看到类似的纹路。
在另一款游戏《仁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样式的家纹,比如能看出黑田长政的家纹就使用了些许三巴纹的构图方式。
当然,最有意思的要数大家熟知的那部热血动漫了。其中千变万化的瞳孔样式,都能在现实中数百种三巴纹的变体中找到,在动漫里也能找到如直巴这样有关于巴纹命名方式的台词。
大家平常还在哪里看到过巴纹呢?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分享。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游点东西】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这篇还行也欢迎大家一键三连,让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