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其三中哥们提到了色情化的身体,受“自由”主义思潮(会有人冠之以“新自由主义”,批着自由主义的外皮却带着浓厚的政治底色)和工业化的影响,色情变成了廉价商品,占据了人类幻想的半壁江山。你可以在only风扇上找到一切你想要的美妙胴体。吃饱了?来一发。精神了?来一发。一天包八个馄饨的年轻人有没有?肯定有,小年轻年轻力壮的,无限精力却无处导向,只好沉溺于唾手可得的情色。 这种无限的精力需要引导。英雄好汉哪个不是年少就才气外露的,无非刚冒头就被压下去了。但你要相信生命的种子,它总会突破一切开出花来。咱十四亿人里出三百个吕布孙尚香不过分吧?一点也不过分。耐心一点,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里顺道解释一下 3.1.4 文脉中自由的两层含义。从历史角度来看,生命伦理学的出现恰恰意味着人类的探寻从“集体解放”转向“个体解放”的必然。当“个体解放”陷入死胡同时,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对于“集体解放”的反思;反之,当“集体解放”走向失败时,则会折返回“个体解放”。 不有一句话说的好么:爱情是最小单元的共产主义。因为它象征着原初的“集体解放”,是为了他/她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性牺牲小我的、力所能及的行动。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股强大的、能够作用于现世的伟大精神却被故意引导至错误方向。
数字支配社会严格来讲分为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的支配 指的是个体对于社会既有的价值指标的认同,表现为人的价值可以被完全可视化、数字化。这个层面的支配从我们进入教育工厂就已经开始,个体的行为被无数个评价体系(服从、绩效等)分割因而碎片化,个体无法从整体把握人生。而政治层面的支配则表现为青年对政治的冷漠化、娱乐化、脱现实化,人与人的关系日渐原子化,无法形成有效的新生力量。
生政治的な規律権力は身体である。「資本主義社会にとって何よりも重要のは生政治であり、生物学的なもの、身体的なもの、肉体てきなものである」。生政治体制において、身体は生産する機械と監視する機械につながれ、規律を施す整形外科によって最適化されている.......情報体制は魂政治によって魂を掌握する......情報体制では人々とは自分が自由であると思い込んでいるのだが、本当に自由なのは人間ではなく情報であり、人間が情報に囚われている。《情報支配社会:デジタル化の罠と民主主義の危機》韩炳哲 2022
韩彬哲在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身体政治和灵魂政治。其中灵魂政治则对应了哥们在本篇其三当中提出的思想革命。用咱本地话讲就是信息茧房,“自由”主义者们会用 包装好的所谓的“个体解放”和构建的网络社区来实现支配与控制。
他们所构造出来的“积极”世界,看似在交流、在倾听,实际上则是与一个同质化的个体(回声)重复和加强自己的信念。“积极”社会不允许“消极”存在,一切都必须光鲜亮丽、人们欢欣雀跃地迎接着的“自由”、为唾手可得的“自由”喜极而泣。这种新型奴役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它的模式类似于《1984》,又或者说是福柯的圆形监狱。带来的后果就是长久地停滞,更可怕的是倒退。
严格的来讲,我们用三个朝代的时间(宋元明)做出的尝试是先进的,尽管它有时代局限性,但并不妨碍其穿透后世的理解。看看欧洲、美国的乱象吧。民主主义走到今天,早已被金钱与权力渗透。曾经的精神遁走,徒留一个空躯壳。未来究竟该如何想象,是我们该取过接力棒的时候了。
本节哥们是基于过去爱情概念的分类方法,试着重新给当代中国爱情概念作类型论划分。这里哥们想引介从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总结出来的“圣俗二元论”作为理论展开的重要支架,也是哥们小说第五章中提到的“永恒之爱”和“男女之爱”的由来。 デュルケームの理論においては、聖なるものは特定集団の関心、とりわけ統一性を表象するものであり、これはその集団が共有する聖なる象徴、トーテムに具体的にあらわれている。他方、俗なるものは日頃の個人の関心事に関わるものである。デュルケームは聖俗二元論は善悪の区分と同一ではないと明白に述べている。——Weblio辞書
哥们不会法语哈,原本读不来。涂尔干认为神圣的某物是小团体关心的 具有统一性的表征,是这个集团所共有的象征,是宗族的具体表现。(歃血为盟、祭祀等等)而庸俗的某物则是日常生活中个人所关心的东西(村头寡妇和村尾大傻的趣事)。所以此处的圣俗二元论并具备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区分。
过日子有问题吗?没问题,过日子才是应该的,那些安于稳定的兄弟,哥们诚心祝福。
从这个分类学角度来讲,世俗之爱是过日子的方略。这个章节之后干不动了回来补的,就目前这个心态,写不出来。实在不知道咋谈对象的,去看哥们小说的第五章。敢于尝试,时刻地纠正和改变,你就一定会找到臭屁相投、能够长相思守的另一半。加油,达瓦里氏!
标题哥们就放在这里了,相当于是先导和预告。它作为第4章框架下的内容拓展,并不属于学术范畴。严格地来讲,所谓的圣人之爱也是一种宏大叙事的表述,诉求也很简单:大伙可不要让黄眉老儿迷了心窍。这也注定了特别篇将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尽管哥们向来诉诸理性。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Z世代的中国人确实正在追逐相当纯粹的爱恋。乙游市场也好,男频小说也罢,本质上是对我们原初的复归,我们并不喜好西方那套话语体系,却又时刻迷茫着。
人也只有在谈论某些真正纯粹的东西的时候才可以被称作是人,除此之外的一切行为和语言都只是在证明他作为可悲动物的又一天。当然会有人觉得这是虚伪的,那哥们只觉得是你还没有和你自己达成和解(同一性迟缓)。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标题提到的“我执”,就如字面指的,是对“我”的执着、执念。那么该如何“去我执”,破解这种对“我”的执念呢?最首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己。恰恰是对“我执”的警觉,才能够让自己放下那些成见和无法割舍的痛苦。很不幸的事实是,世间的大多数或是羞怯,亦或是迫于生计 究其一生是没办法认识自己的。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咨询行业恰恰成了新的集聚形式,给予劳苦大众以虚无的确定性。哥们结合一下易洛斯和奥山伦明的文本,即咨询行业正在履行过去宗教的职能,人们交钱给心理咨询师只为图一个心安,和交贡品一个意思。这种离散的集聚仍然是原子化、商品化的,并不具备改变的力量。换句话说:光学心理学救不了中国人,我们需要重新团结起来。
齐泽克还是哪位,我也不知道是谁了,反正这人就讲:啊 后现代人团结?团结是不可能团结起来的,去中心化嘞,没那个能力晓得哇,都各自顾各自的,谁叼你。
关于这点哥们只能说仁者见仁。事物发展本身就存在着矛盾性,我处在我的代际,会去阅读先人的文本 批判先人;同样的,我的后人也会将我视作批判对象。正是这种无止境的反思才让我们不断迭代,进一步逼近世界的真相,哪怕世界的尽头是没有真相。
每个处在‘当下时期’的人们都有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历史当中寻找并借鉴,但毫无疑问地,他们也是在浓雾中摸索着未来。——XX智彦
哥们是肯定见不到后人如何大闹天宫,如何大展宏图的。但哥们会想象,因为哥们相信。亦如前人相信哥们那样吟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是时候让全世界看看我们老中上下五千年凝练出来的某物之优越性了。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