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3年,日本醍醐天皇治下延喜三年。在初春的料峭寒风里,远离京都的九州地方,一名老人在抑郁和不甘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此时距离他被贬谪到偏远的九州岛不过两年;从他晋升左大臣,荣登三槐之位算起也仅仅过去四年。
老人辞世的消息传到京都后,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先是京都疫病肆虐,贵族公卿接连暴亡;几年后某日在天皇面前一道落雷劈死了六名公卿,天皇也在惊惧中三月而亡。时人传言这是老人的怨灵作祟。无奈之下朝廷为他平反昭雪:不仅追赠了“位极人臣”的太正大臣之位,还把他作为神祇供奉在北野的神社中。
这个老人名为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人物。因生前出色的学识、死后恐怖的“报复”被奉为学问之神和雷神而广受崇敬。祭祀他的神社名为“天满宫”,分布于日本全国各地。其中以开全国先河的京都“北野天满宫”和他谪居的九州“太宰府天满宫”最为著名。
发售于前些年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仁王》中,太宰府天满宫是游戏场景之一。或许是为呼应菅原道真作为恐怖“雷神”的一面,游戏制作组以日本神话中同样与“雷电”相关的怪物“鵺”作为玩家挑战的关底Boss。
在九州的第三日我向太宰府进发,希望探寻历史与游戏背后的文化魅力。
到达车站时正赶上一趟特别的电车进站:这趟名为“旅人号”的列车是直达太宰府的旅游推广列车,“旅人”之名来自于书写下“令和”一词的日本古代著名文学家——大伴旅人(665年 - 731年)。他在九州任大宰帅时创作的和歌《梅花歌卅二首并序》里留下了“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一句,成为日本新年号的来源。
游客搭乘电车从福冈到太宰府,一般要在二日市站内换乘;这趟专列则无需换乘直达太宰府站。虽然节省不了几分钟,但也少了些舟车劳顿。列车大概行驶了40多分钟,终于缓缓停住——太宰府市到了。
太宰府市区并不大。车站出口右侧的巨大鸟居标明了通向天满宫的表参道。参道两侧绵延的店铺几乎都在售卖一种商品——梅枝饼。这种点心的缘起也与菅原道真的经历有关:传说他刚被流放到九州之地时,一位在天满宫附近贩卖年糕馅饼的老妇人为了抚慰他的愁闷心情,经常给他送年糕;菅原道真死后,老妇人在他的墓前用梅树枝和年糕馅饼作为供奉,一时传为佳话。
普通点心与名士风流相互成就,摇身一变成为名物“梅枝饼”流传到今天。难得来一趟,我也未能免俗买了一枚尝尝:热腾腾的年糕里包裹着红豆馅,味道虽然平凡却也抚慰了一颗游子的心。
参道中有一处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星巴克咖啡太宰府天满宫店。此建筑除水泥结构外,特意引入由 2,000 根细长型木条构成的建筑装饰,每四根木条交错重叠,塑造出流动感强烈、宛如洞窟般的空间。
沿着参道继续向前,道路尽头的第二座鸟居下安卧着一只铜牛,游人正排队抚摸那已经被打磨的油光铮亮的牛头。相传菅原道真生肖属牛又在牛年过世,牛便成为了为这里的守护象征。
穿过第二座鸟居后左转就到了神社境内。神社前是一座池塘,池塘上首尾相接的三架朱红拱桥连接了人世与神世。跟随熙熙攘攘的游人穿过桥后,映入眼中的是雄壮的神社正门。正门后便是天满宫的核心区域。
宫内正中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祭祀建筑——从暴露的建筑材料看来它应该是现代建筑,但是在下垂的圆弧形屋顶上繁盛地生长着各类植物,营造了一种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后来我查询资料发现,这座替代大修中的“主殿”作为祭祀活动场所的“假殿”是由最近的话题设计师藤本壮介及其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据其官方网页的介绍,这座建筑“设计重点在于在屋顶打造出森林的概念。这是一个大胆的临时建筑设计,有一个碗状的弧形屋顶,上面放着植物,括在太宰府天满宫花森院内种植的梅花。随着周围的自然环境变化,该屋顶也会根据季节和天气呈现出各种变化。”设计师解释他的意图是使“梅树和其他植物似乎在这里飞舞着,创造了神灵居住的屋顶。随着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它们会改变颜色。”好吧,至少在视觉上他说服了我。
“假殿”后的主殿从2023年开始进行为期三年的大修,因此建筑整体被包裹起来。正殿左右各立着几株梅树。我右手边的几株被木栅栏包围,木牌上写着“飞梅”。这几株梅树的传说颇为动人:菅原道真一生酷爱梅花。他在京都时府邸中遍植白梅。在他被人陷害流放九州后,京都宅中几株梅花由于思念故主,竟然拔地而起一夜飞到了九州与主人相伴。为了纪念他和梅花的主仆情深,日本境内所有的天满宫都种植梅花。而梅花的图案也变成了天满宫的纹章。
或许是因为时令未至而梅花未开,宫内游人如织却少有人驻足此处。唯有几人出神地盯着光秃的枝丫,不知作何感想。
菅原道真作为日本的学问神,权能与中国的孔子颇为相似。拜谒此神社的游客多是求学的各地学子;神社的热销产品也是祈求学业进步的护身符。此时阴云稍散,一束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恰好照射在天满宫内,照亮了来往的年轻面孔。不知哪一位未来能得神灵的垂青呢?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