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夏之阵爆发前夕,真田信繁(真田幸村,下面统称真田信繁)在给家人的信件中写到: 我身如同已死,请将我视为已经往生之人。
5月5日,道明寺之战爆发前夕,大坂方的作战会议被间谍告知德川方,导致其行军动向被德川方知晓。大战爆发后,真田信繁和毛利胜永的军队因大雾弥漫,无法及时抵达,后藤基次(后藤又兵卫)独自进军战死,大坂方其他军队也面临溃败。
真田信繁让败兵逃亡后方,同时迎击伊达政宗的军队,原本溃散的败兵看真田军拼命奋战,重新燃起了意识,因此也加入了战局。伊达政宗见此情形,就以大幅折损为由拒绝追击,甚至以“伊达军法无敌我之分”,射杀友军。
此战后,因真田信繁拼命奋战而救回的渡边糺等将领,认为真田信繁只顾自己立功,而与真田信繁发生争吵,并对此心怀怨恨。
5月6日,大坂方开会讨论得出结论,真田信繁和毛利胜永负责引出并在水田处拖住德川大军,再让大野治房、明石全登从两侧对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本阵发动绝死突击。同时,会议要求众人不能为了抢功而提前行动,凡事必须先商量。
5月7日开战前,真田信繁进言大野治房,让明石全登进驻茶臼山南侧,以配合布阵,得到同意。同时,真田信繁请求大阪军要全军尽出,而丰臣秀赖也要亲自出击,以鼓舞士气,为此将儿子真田大助作为人质送出,但依旧遭到淀殿等人的强烈反对。
但是,大坂方的会议精神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大阪方士兵在布阵完成前就对敌军进行铁炮射击,真田信繁派人阻止己方士兵,但没起作用,受到挑衅的松平忠直率军进攻,大坂方以混乱的状态拉开大战序幕,众人只能各自为战。
真田信繁向监军伊木远雄感叹自己的命运后,也发起了进攻。但真田信繁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无脑冲杀,而是像打游击一般进军,德川方的藤堂高虎对此描述是:真田的作战方法奇特之处很多,当日开始出阵向茶臼山,从那里带领伏兵到平野口,之后在冈山口作战,最后在天王寺战死,他当日往返出入的路径,现在还留着,应该如实记录。
随后真田信繁接连突破德川军多达数十支的部队,还解救了被包围的毛利胜永,家康军战死不少将领,旗本也节节败退,本阵逐渐陷入自三方原之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混乱,连马标和旗帜都掉到了地上,家康身边只有小栗久次、本多正重等人,一度陷入想要切腹的窘境。但真田信繁终究没有找到家康的所在地,兵疲马乏之下身陷重围。
信繁向丰臣七手组求援,但因丰臣内部的间谍已于德川内通,而没有成功。最后战死沙场。而其部下“竟无一人幸存,尽数战殁。待激战终了,天下竟无一人知晓真田所传军令。盖因全军皆于同一战场壮烈阵亡了。”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真田信繁在夏之阵前,和老友原貞胤会面,为儿子哭诉:“想来为了主上,为了忠义而死,这本来就是武士之道,但我没想到儿子大助也得迎来这样的结局。他至今为止一直是浪人,现在已经十五、六岁了,最终他也跟我一样被弃尸荒野,我实在于心不忍。”原貞胤听闻也流泪不止。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