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家庭,会默认一条规则:物质与情感的陪伴是相互补充和偿还的。好像很多时候,被悉心照料的老人,仿佛是有罪的,遗产分配不公的罪、拖累子女的罪、孱弱肉体病痛带来的罪,没有人深究罪究竟从何而来,但确都摆出一副言之凿凿的样子,影片中外孙阿安得知姥姥的房产证最后给了小舅后,大声在医院门口质问轮椅上的姥姥谁才是她心里的第一名,姥姥无声地坐在轮椅上滑落眼泪,寂静中混合雨声,却让人心痛戚戚万分。原来脱离了理想化与传统道德训诫底色的家庭,任谁都摆脱不出来。
影片全程都很真实的生活肌理,泰裔华人、青木瓜色的装潢、摆满瓶瓶罐罐的木桌、上锈的推拉门、电视里哼哼唧唧的闽南歌仔戏还有姥姥每周日都要隆重换上的缤纷花团图样的衬衫坐在藤编椅以等待子女的团聚,南洋特有的热带充沛的日光下,吹拂过龟背竹的潮湿季风里,融汇的文明与物质交换在每一处纹理中。也正是因为如此,祖孙俩的故事才发生的那么平常与自然:姥姥在医院化疗后,阿安搀扶着衰老的身躯在木质楼梯上一步步地行走;洗澡时需要外孙擦拭身体,早已失去了对身体裸露的羞耻感;衣服最下端的扣子要解开,只是为了赘肉更舒服,而不是年轻时展露的“小性感”。即便是发生在异土,但却觉得每一个家庭当下、未来都在经历这些。
因为自然,难过袭来也是顺水推舟。姥姥的孤单、痛苦、无声言语的对死亡到来的顺从与接受,就像片中反复出现的家门口那棵石榴树意象的那般:树上结的青色果实,在透明塑料袋中逐渐变红,被姥姥摘下放进外孙的手心,再到最后雨中败落的石榴花。姥姥对阿安说,她最不喜欢新年结束后的那一天,冰箱里堆积满了剩菜,她需要独自吃完;病情恶化后,姥姥夜里梦魇,哭喊着让自己的父母带自己离开,还有想念自己的爷爷奶奶;阿安生气离开后,独自坐在椅子上鼓弄手机里的搞笑滤镜看化疗后光头的自己,这种百无聊赖的孤独,我在奶奶身上已经感受了多次,光线照进屋内到黄昏消散夜幕降临,奶奶总是感慨又过完了一天,因为不会使用网络电视,只是偶尔刷刷手机里的抖音,记忆力的减退与对新事物接触的缓慢,导致她更多时候只是抱着狗狗望向弧形玻璃的窗外,静静地,小小的身影很难让我想起她原来也曾是母亲早逝,拉扯两个妹妹,在困难时代中奔波操劳、坚毅勇敢地养育大三个子女的这份经历。
潸然落泪到电影屏幕模糊,或许感情太过丰富,或许姥姥的付出确实值得如此感怀,或许,也是因和我对奶奶的印象如此重合。无价亦无偿的爱,早已奉献给整个家庭,不能以物丈量,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应当感激这部电影,使我在越来越少留意身边人的成年以后,再次透过泪眼,找见了那些终将失落,却也不该轻易放任其在视线中流逝的琐碎与片刻。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