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周末,细嚼慢咽地观看了《怪物》《某个男人》重温了《小偷家族》和《0.5毫米》一遍遍的嘴里絮叨着“她太棒了” 我不去阐述她的家庭背景,心路历程等网络上的资料,仅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做一点点上帝视角的解构,为什么,安藤樱,能如此走入人心,让我一个普通观众每次看到她出演的作品都会想要把窗帘拉上,倒上一杯均价60元的干白,享受她每一次挑动眉毛时候的震颤与共鸣。
初识安藤樱,是已经印象模糊的《爱的曝光》在那个大家都追着“园子温宇宙”努力啃食日式cult片带给我们肾上腺素的年代,没人在意,也没人讨论谁的演技,满眼的血浆封住了那个年少跟风的眼睛,直到在经历过社会毒打后的某个夜晚《百元之恋》让我按下了播放键。
人在失意到极点,完全自我放弃的时候,姿态是怎样的?身材是怎样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气味是怎样的?《百元之恋》里的安藤樱给我最满最顶的诠释。只选择深夜出门采购,迟钝的反应,经常性的摔倒,挠着臃肿的后腰,字面意义上脏乱差的一个女性,直到路过拳馆后萌生的一点点希望感。为什么是拳馆呢?是对强大的渴望?还是压抑的释放?我不知道,也不觉得励志,人好像总是在等待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为什么安藤樱会把落魄小人物演的那么到位?她会像我们一样,喜欢在一些市井的街角偷偷观察吗?演员没那么闲吧?
再到是枝裕和镜头下的安藤樱,那股子底层人物的韧性到底是怎么来的?无数个问号在我脑袋里,我猜那是一个牛逼的演员对刻画的人物某种共情,是天赋,是幸运。安藤樱饰演的母亲,那个被警察审讯的3分钟,被网友们吹上了天,但真正触动我的是她抱着由里烧衣服时说的话,以及奶奶突然死去后她的第一反应,太真实了,像纪录片一样的真实。《小偷家族》是我在2018唯一一部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那天的当代moma里座无虚席,散场后,同行的伴侣不明白为什么要看这部片子,我猜影片里某些场景不小心地触动了他,但他不承认罢了,毕竟他看了无数遍的《燕尾蝶》
我无法找出另一个演员与她类比,她太特别了,特别到会认为这些角色就是某一部分她的人格,那种对道德边界的模糊,对普世价值的无视,对世俗规则的不在意,超大号的真实。人到底还是被潇洒和真诚的人所吸引,自己却渴望成为社会精英,特别拧巴,但她是一个影视领域的精英,某种类型片的里的头部,你看,闭环了。所谓好的片子,还是从小人物角色利用演绎困境获得了观众的怜悯罢了,走出影院,合上电脑,你还是要为第二天劈头盖脸的工作喂上两粒褪黑素,心里嘀咕着,永远不要成为那里面的她。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