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韧号经过漫长的航行终于抵达了太阳系,在路过奥尔特云的时候,它就开始减速了,这过程大约要持续一整年左右,其实时间因素还得靠运气,如果返航的路线附近有大型的天体,那么就可以利用其引力刹车。曾经人类想过建造一些小型飞船携带燃料,对母舰加油加快减速,可这种设想终究停留在了图纸上;与其相对的加速设备却造好了,它是一个庞大的磁力加速圈阵列,这些环能产生电磁力,把体积庞大的飞船像炮弹一样打出去,有点像航母时代的电磁弹射器,为飞船加速提供了几乎零消耗动力。
只是劲韧号这次不太幸运,它行致木星轨道时才完成减速,这直接花了一年多时间,然后又用4天时间才抵达木卫三,它需要在新建的太空港停留一下,以渡过隔离期,然后才疏散人员。太空港的造型是一个中轴指向木卫三北极点的环状齿轮,这个巨大的齿轮环有二十四条通道连接中轴,而这个中轴则与地面相连成通天柱,原理上更像一个用钢丝牵引的太空风筝,这种引力与离心力平衡的设计是上世纪天空电梯的经典设计。大齿轮的直径超过120公里,牵引它的通天柱子直径也2公里,高度大约200公里,这根弯弯曲曲的柱子能支撑并拉扯着太空中的庞然大物,这是人类智慧凝结的精华。建造它得利于人类在小星星带巨量铟矿的开采,这提供了足够的超级合金,其柔韧性很好,非常耐金属疲劳,加上工程师用它编织成为最稳定灵活的结构,使得通天柱子能在长年累月中屹立不倒。柱芯是一串球状骨骼结构,它内部可以行走锚定齿吻的球状电梯,一次最多可以容纳300人,但也仅这一趟电梯货员共用。
为了保证太空港的平衡,还建设了一套智能调整姿态的系统,它们是游走在齿轮环内侧轨道上的多个配重砣,通过改变它们的位置,来保证太空港在齿轮表面是平衡的,这套系统非常好用,在投入使用的几十年里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太空港的大齿轮内停泊着一艘正在建造的第三代母舰,两者之间的接头部分刚好咬合,按照最开始的设计规划,这里能同时停驻60艘这样规模的母舰,想想都是一副令人震骇的画面。在木卫三建设如此庞大的工程,是基于其丰富的铁矿和水资源,也正是因为它的规模过于庞大,耗尽了一代人的财富积累,于是它饱受诟病,所以现在它们都已经烂尾了。幸运的是太空港的主体轮廓已经完成,也有局部的一两个停驻点可以运营了。现在停泊在这里的“耀斑”号,只剩了零星的焊光,像是一个植物人仅剩的脉搏,现那里被一些工程爱好者占据,他们在上边各自设计施工,打造自我的艺术乐园,据说要改造成多主题的娱乐公园运营。
飞船在机械臂的帮助下成功完成对接,全体成员被唤醒,他们要进入返航隔离期,这是疫检机构制定的规章,大约一个月左右,等隔离期结束以后,船员就在这里分道扬镳,只有火星本地人才跟随劲韧号返回火星。醒来的众人欢呼雀跃,这让飞船里边一下子显得特别热闹了,人们相互谈笑拥抱,庆祝着自己能够安全返航,更多人第一时间开始联系家人朋友,也有的干脆冲进食堂里,去品尝刚刚从地球上送来的新鲜食物,大部分人会在隔离期完成适应性训练,这会让他们的归家路途更加顺利。美味能暂时减弱思乡之苦,时别60年的家人朋友更是让人加倍的幸福,只不过这令人恼火的通讯延迟使得大部分人无法面对面互动,这里距离地球通讯延迟35分钟,不得已只能发电子邮件来往。
这个阶段大部分人都四处闲逛,无所事事。与他们相反,詹姆斯在实验室里,正对着带回来的标本发愁,所有生物在路上都死光了,无论是冬眠还是寄养在模拟环境里面都不好使。根据记录显示,大部分物种死在起航的一个月以内,这速度显然是不合理的,他应该花点精力找一找其诱因的,但就现有的资料还是太少了,他本该厚着脸皮在旼光星那里多逗留一两个月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更让他气急败坏的事情是早先保留的样本也排不上大用场,标本的制作被偷工减料了,基因的存贮更是随意到没做标注,这些破烂事让詹姆斯本人感到头大,他很想骂人,只是这招数回到太阳系以后便不好使了。所以给詹姆斯留下的仅有一堆堆的烂骨头,令人发愁,气的他着箱子狠狠地踢了一脚。
詹姆斯没有家人,或者说他没见过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特色,在长寿和洒脱主义流行的生活状态下,想组建家庭的社会成员并不多,大部分民众对家的概念非常单薄,他们一生可以有很多伴侣,并把意外结合产生的子女取出来交给社会抚养机构筛选,个别会把长大的孩子带回家中抚养,他们是幸运的。
在詹姆斯的生活里面,工作学习是他的全部,他并非生物学方面的天才,只不过想用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来填充自己的空闲,娱乐享受当然非常舒适,可他却厌倦了。当别人还沉浸在与家人的交流中,詹姆斯翻开了电脑去翻看新闻,《劲韧号成功返航并带回外星生物标本》本该上头条的,可翻来翻去才发现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娱乐版面,他们肯定遭到了媒体的冷处理,就连科学和太空相关的机构都对此只字不提。可见这人类社会一别60年,又有了新改变,他依稀记得在出发时,在各大新闻的报道都是爆炸性的,这么大的反差着实令人唏嘘。不过也好,既然没有关注度和舆论的轩然大波,自然也没有英雄光环,这样的宇航事业显得更纯粹一些,再还有就是回到科学城那个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一别几十年还是有些怀念的。
一连好多天都过去了,隔离还在继续,船员们每天都需要参加几项身体检查,虽然人心浮躁,但整体保持了暂时的纪律,大部分人都选择去健身房渡日,媒体继续保持沉默。但船员归来的消息还是在社交平台上传开了,部分民众开始关注并讨论此事,出人意料的,负面态度舆论占据了主流,不知道什么人开始传播五花八门的谣言。这种舆论形势很是吓人,尤其是最最在乎自己的船员,他们感觉自己纯洁无辜的像只小绵羊,却没想到如此不受欢迎,于是随着舆论发酵,船员更不淡定了。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