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游戏剧本反推编剧的创作意图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无论你在游戏过程中对剧情本身膜拜也好愤怒也罢,都可以借助这一过程对其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把握。
比如在《最后生还者》中,我们对Tess牺牲那一幕有所动容,但如果试图逆向编剧的创作思路,会觉得Tess的退场只是为了让Joel和Ellie建立彼此依靠旅程的正式启航同时也推了Joel一把。对于Tess的临终托付即便不情愿Joel也要继续护送Ellie寻找火萤。所以Tess掩护二人对抗Fedra士兵而死不过额外锦上添花的设计,与变异或者要求Jeol处决自己的设计相比更出彩了不少,而已。
于是回过来以同样的方式分析《最终生还者2》的剧本,也希望籍此给各位提供一个相对冷静的角度看待作品的剧情。
开头让Joel复述了初代结尾的剧情,刷新玩家记忆的同时,也是在暗中点明二代一切展开的线索都由这一事件带出。同时又把吉他作为贯穿全篇承载Joel和Ellie关系的道具之一在二人的对话中先竖立了起来。
接下来进入了四年后序篇的正式剧情,也开始在Ellie和Abby之间穿插,试图让玩家在此时意识到正篇会进行双主角对称叙事。
Ellie篇开头让正篇登场角色Dina和Jesse依次出场并让玩家建立最初印象,交代了三人目前复杂的关系的同时,也借他人之口道出Joel和Ellie目前关系很僵。Dina和Ellie巡逻中强化人设,二人的关系,埋下了些无关紧要的伏笔。
Abby篇的很多细节二周目才能回收,既然是逆推创作思路,我这里也按照二周目来分析。
这里Mel怀孕是Ellie正篇发现Dina怀孕的对称设计,都面临复仇途中发现队友怀孕的抉择——你到底更执着于为死掉的生命复仇,还是为新生命安全降临放弃之前的努力。
但是这个设定带来的结果是WLF盐湖城小队即将被迫撤回,复仇窗口期只剩下当天。而大家知道编剧是必须在正篇达成Joel死在Abby手里这个结果才能展开正篇的,因此后面我们看到了一连串不负责任的巧合强行让剧本朝这个方向展开。
比如让Joel和Tommy强行在荒野撞见遇袭的Abby,强行让Tommy自报姓名,同时又过于刻意地设计了Joel和Tommy不能跟队友汇和也不能赶回杰克逊小镇而被迫进入陌生旅行者们的营地的局势。这种展开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Joel的死显得特别愚蠢和窝囊,有自投罗网的感觉,二是由于不能交代Abby的身份也显得过于突兀和仓促,显得Joel是个无关轻重的路人A。
至于这里如何改动合适,我这里也提供个一家之言:可以令Abby在探索哨卡的过程中发现巡逻的登记本,发现上面赫然写着Joel的名字。然后带着小队伏击并捕获了落单巡逻的Tommy进行逼问,目睹这一状况的Joel为了救自己的弟弟深入虎穴却意外被俘身死,总比目前这个展开巧合因素少一点,过程也稍微悲壮点。
纵观全剧,编剧始终试图控制玩家心理的天枰,因此在序章试图达到这样一个效果:玩家复仇心理的砝码需要加到最大值,不但需要Ellie目睹Joel的惨死,玩家此时也不能知道Abby的身份以及她复仇的“正当性”。
而这两点恰恰是玩家觉得Joel死得仓促而窝囊的原因所在。
Ellie在西雅图的三天是一个减砝码的过程,编剧力图不断向玩家灌输复仇的代价这一概念。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索,剧情的意图也相当简单,因此反而比序篇好分析。
第一天死掉的三个WLF盐湖城小队成员并未对Ellie造成什么心理负担(Tommy拷问后杀死不具名的是吧、之前被Ellie之前划伤脸的Jordan,以及明显是被疤脸帮射死的Leah),除了Dina宣布自己怀孕后,Ellie面对Abby序章同样的抉择——逝去的生命和新生命价值的权衡。
第二天工具人Jesse再登场,作用也仅仅是辅助Ellie进行一部分探险。唯一有剧情展开的是拷问Nora,获得Abby的信息同时也得知对方跟火萤有瓜葛。编剧一方面试图在这里拷问玩家为了复仇变得残忍和面目可憎是否值得,也开始试图用火萤事件瓦解Ellie复仇的正当性。
第三天在跟Jesse产生分歧时,编剧把为死者复仇的执念和活着的家人(Tommy)的安危放在天枰上比较。强制杀死孕妇时,编剧在又拿复仇过程中牵连的无辜生命拷问玩家。Jesse被开门杀,尽管我觉得编剧也在试图责问玩家为复仇牺牲朋友的生命是否值得,但剧情翻篇的速度太快了。
在Ellie篇还插入了三段对Joel的回忆,把四年来Ellie心中对于火萤和疫苗的疑团不断扩大并探究真相以及跟Joel决裂的过程告诉了玩家。
编剧在Ellie篇其实没怎么发力,给仇恨天枰减砝码的操作也局限于三个手段:
让Ellie被迫作恶接受良知拷问;
在队友(Tommy、Jesse以及Dina肚子里的孩子)和仇恨之间做选择;
瓦解Joel当初选择的正当性(至少Ellie对于火萤还是相当矛盾)。
Abby篇编剧想表达得东西相当多且杂,尽管我确实不喜欢也不认同这些立场,但是我自认还是基本看懂了剧本的设计意图。
Abby线按时间整理脉络太碎,而且多数玩家也没心思看Abby的剧情,我这里就直接整理分析结果好了。
Abby线有另一套天枰——Abby的心理天枰,这个天枰与Ellie的天枰不同,是在大仇得报的平衡初始状态下,随着剧情展开不断增加复仇的罪恶感以及复仇的罪恶感。这也是Abby线编剧试图开始从另一个状态证明“复仇坏坏”的设计初衷。
Abby第一段回忆开始到结束算是彻底把序章有意埋藏的伏笔(Abby的身份及背后的复仇动机)全部抖了出来。
和Ellie篇的对称叙事一样,Abby的父亲和Joel一样有好的一面,一样在孩子心中不可替代,但也一样在道德上都是有瑕疵的人(同意以实验体生命为代价做人体实验),在跟马琳的对话中,编剧这个指控已经比较明显了。尽管玩家不买账,编剧这里杀死几十个火萤和试图杀死Ellie是一样的罪。
同时编剧也力图把WLF社区跟杰克逊小镇对标,Abby的队友对标,甚至不惜做得极为露骨,把之前死在玩家手下的盐湖城小队重新塑造回有血有肉的角色而非路人NPC,以期让玩家反省Ellie篇的复仇过程是否已经被蒙蔽了双眼,让自己复仇过程所带来的伤害。Abby在复仇前失去了Owen的感情,复仇后失去了所有盐湖城小队队友。这是编剧对于Abby的砝码操作。但是剧情上设计的问题,团灭同样可以归因到当初不灭口上面。
Abby救Lev的设计是编剧有意对标初代Joel救Ellie的剧情,但行为动机上又不够充分,因此又被很多玩家批评莫名其妙。
编剧想证明无论火萤还是WLF,无论创立时的口号多么高尚,都会为了达到更远大的目标做一些不齿的事情,比如拿小女孩做疫苗,比如为了以绝后患无视老幼妇孺搞屠城。Abby也在感叹她们还是孩子,WLF这么心狠手辣究竟为了什么。她解开了心结,在梦中重新回到手术室面对父亲(终于不是尸体了)。如果一条性命是无辜的,那么所有试图伤害她的人都是有罪的,在拯救的过程中被迫杀死这些加害者也是无奈。
让Abby强行进入Joel的立场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Abby和Lev的羁绊没有Joel和Ellie那么深,另一方面对于Jeol来说火萤不过是NPC,而对于Abby来说WLF是相处了四年多的队友。这也导致后面的对立建立得过于刻意,对战友痛下杀手得展开上跟前作比也诡异了太多。
老实说我最后已经看不清编剧的脑回路了,虽然有些碎片的意向还是挺明显。所以我也就跳着解读不做全面分析了。
农场部分其实又是老生常谈的抉择:复仇的执念和给眼前人幸福孰轻孰重。Dina的选择是放下了,尽管很过程很难但至少抓住了眼前的幸福。而Tommy是始终放不下于是失去了家庭(跟Maria分居)。值得一提的是这里Tommy作为工具人这里已经彻底偏离他的角色设计了。
Ellie选择了去跟Abby做彻底的了断,编剧想表达什么我看不懂。但两个主角对决的那一幕作者意图还是挺好理解的。
在最后一幕中,Ellie和Abby双方立场发生了对调,Abby和生命被威胁的Lev此刻成了当初的Joel和即将被活体解剖的Ellie。而现在用刀抵住Lev脖子的Ellie反而成了当初的医生和火萤士兵。
Ellie面对挣扎中的Abby,领悟了当初Joel同样也是为了自己这样只身犯险奋不顾身。Joel明明可以放任火萤杀死Ellie,如同Abby可以放任Ellie刺穿Lev的喉咙而选择逃生。之所以他们不会这么做,都是出于爱。
Ellie不忍心下手杀死身下的“Joel”,想起Joel曾经对自己的爱与付出,遂选择放手。
越不自然的展开,结合近乎偏执的“对称叙事”以及编剧的立场,反而越容易猜透。尤其是结尾高潮部分剧本必然是精心打磨过的——打磨越狠,展开就越离谱,不自然的“意图”越刺眼反而越好逆向分析。我不敢断言能有百分百的准确率,但是达到6、7成的还是有点信心的。
如果单纯沉溺于表达的本身而无视角色设定、世界观设定,无视剧本得内在逻辑能否自洽而选择强行把故事讲出来,恕我不能认同。
评论区
共 9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