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部分中,我们说了苦痛的奇迹。正如true end中的文本描述:“这是最后的牺牲,以便完成忏悔,并与苦痛奇迹的邪恶意志切断联系”,在渎神中,人们渴求痛苦的原因,是经由苦痛奇迹,人得以与神相连。
神是全能而至善的,世界之所以充满痛苦与丑恶,是因为它远离了神。而耶稣之所以伟大,不只是因为他是上帝之子,更因为他是世上唯一一个无罪的人,却为了世人被钉上十字架,作为羔羊被献祭,替所有人赎了罪。从此世界经由耶稣回到了父亲身边,基督是上帝与神的中间人。而渎神中,这个中间渠道就是苦痛。在上一章中,有朋友留言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追求苦痛,对比一下历史中人们曾怎样爱耶稣,就会知道其实在渎神中人们爱苦痛的方式一点儿都不夸张。
基督教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是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天主教会译为圣神,东正教会和新教则译为圣灵)为同一本体。圣父是耶和华上帝,圣子是肉身降世的耶稣基督,圣灵是在末后时期降临的再临基督。
在圣子这一部分中,我将分析渎神世界中的几个关键人物,解释渎神世界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逻辑。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斑鸠,一只雏鸽。
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
犹大的首领,耶路撒冷的首领,阉人,祭司,和国中的众民曾将牛犊劈开,分成两半,从其中经过,在我面前立约。后来又违背我的约,不遵行这约上的话。我必将他们交在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手中。他们的尸首必给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作食物。
以上两段话分别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十五章和耶利米书的第三十四章,讲述神与人立约时,亚伯兰把动物切成两半,分开对立。除了暗示不受约者会被动物分尸,这种礼仪也印证了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的情景:“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断”,从此,人与神阻断的路被打开,畅通,人可以直接来到神前。
这个“将牛犊劈开,分成两半”的描述,想必大家会联想到沉睡画布中月光之子的样子:从无言图书馆到达沉睡画布,经过无数即死机关,在尽头的长廊里,右边是沉睡画布的BOSS弃婴,左边与之相对的,就是画布中的月光之子。他外貌是婴儿却身形巨大,头顶一轮宗教画中光环似的圆月,从两半被剖开的公牛体内诞生,身上淌着血与融化的金子。
“月光之子”,英文表述是“Jocinero, Son of the Moon and The Bull”,西班牙语是“Jocinero, Hijo de la Luna yel Toro”,这个名字来自西班牙的传统安达卢西亚弗拉门戈歌曲La Luna y El Toro(月亮和公牛),而他的形象设计来自一幅绘画:弗朗西斯·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该画中,一位教皇坐在椅子上,后面悬挂着两扇牛肉。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一位现代主义形象画家。和那个说“知识就是力量”的弗朗西斯·培根有血缘关系,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后裔。
他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材料多半来自照片,或借鉴影片中某个人物镜头,或诙谐地模拟某个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异化。而这幅《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原型就是培根迭戈·委拉兹开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
但月光之子的角色绝不是教皇。它不是神权的地下代行者,也没有哪个教皇式的人物会被关在沉睡画布的角落,与弃婴毗邻。
先不说它为什么是耶稣,我们先来解释,为什么要说它是“其中一位”耶稣。答案很简单,因为渎神的世界里的耶稣不止一位。
从小的方面来说,首先月光之子本身就不止一个。在地图的各个角落,我们能够找到被囚禁在玻璃牢笼里的小月光之子。主角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把牢笼打破,将月光之子释放。如果释放了半数的月光之子,沉睡画布中的大月光之子就会送给主角金丝布,借由金丝布,主角可以从地图边缘跳下而不致死,从而解锁一些新图。
金丝布确保主角不会在地图边缘摔死,其原理其实很简单粗暴——是小月光之子扯着金丝布,在忏悔者跳崖时将他悬于空中,最后轻轻落地了。
这个构图,其实是中世纪拜占庭盛行的一种宗教图像“忧患之子”(Man of Sorrows)。在文艺复兴时期,“忧患之子”的拉丁语名为imago pietatis,这里的pietatis既有虔诚(piety),也有怜悯(pity)的意思。
忧患之子在中世纪的拜占庭常应和着圣餐和弥撒,强调耶稣受难的身体在入墓与重生之间的生死徘徊,赞颂耶稣的牺牲与救赎。如米开朗琪罗《入墓》一画,就是两位圣徒用白布抬起耶稣,使其两脚腾空的情景。
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是忧患之子;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祂诚然担当了我们的忧患,背负了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创,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
最起码在这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忏悔者与月光之子共同出现,耶稣的形象是由忏悔者承担的。换句话说,在“谁才是圣子”这个问题上,忏悔者的资格要胜过月光之子。关于忏悔者同样是耶稣之一的证据还有很多,具体的下次再说,我们先做一个推理前提,即忏悔者是圣子耶稣。那么,回到最开始,为什么我要说耶稣不止忏悔者一人,月光之子也是耶稣之一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耶稣本身就是圣婴。而设定集中,月光之子的设计除了这个诡异的大头婴儿,其实初版是正常的圣子姿态,几乎是在明指圣婴。
但考虑到制作组的西班牙背景,这里还有一个“更西班牙”的证据。
法国作家福楼拜写过一本小说,名为《圣安东尼的诱惑》,表现中世纪埃及基督教隐修院创始人圣徒安东尼内心的精神危机。它取材于圣安东尼的宗教传说。
251年,圣安东尼生在埃及中部的一个富裕家庭中。20岁时,他父母去世,留给他下一大笔财产。有一次,圣安东尼走进教堂,听到有人正在读圣经马太福音第19章21节:“耶稣说,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的所有,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圣安东尼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于是分散了所有的财产,退隐到离村不远的一个墓地里。在这里,他经受住了魔鬼的诱惑,信仰坚定。他在墓地里住了12年,后来又隐居到上埃及的山洞中。他的朋友每年两次为他送去足够食用半年的面包,因为沙漠干燥面包不易变质,因而他每天的食物来源就是硬面包配上泉水,而他甘之如饴。他的朋友非常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在他八十多岁的时候破门而入,却发现一个银发童颜的人,他非但没有风烛残年的迹象,却更加精神充沛、神采奕奕。久而久之,圣安东尼的声名逐渐远播,许多人成为了他的学生,他所到之处便自然形成一个修道院。
而在福楼拜的小说中,圣安东尼在一个夜晚经受住了魔鬼在他眼前展现的种种幻象,当白昼来临,红日中显示出耶稣基督的面容,“安东尼画着十字,开始祈祷” 。
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成书于十九世纪,而绘画领域早在十七世纪就已有圣安东尼主题的画作。较为出名的一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格列柯(El Greco)的《圣安东尼》,格列柯实为“希腊人”的意思,他原名多米尼克斯·希奥托科普罗斯,三十六岁的时候移居到西班牙。
而另一位,则是西班牙著名巴洛克风格画家牟利罗(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所绘《圣安东尼的幻象》(Vision de saint Antoine)。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来自安达卢西亚的塞维利亚地区。在他的画作中,耶稣在圣安东尼眼前显灵,打开的书页上升起来一尊小小的婴儿耶稣,身裹白色的布。
而月光之子正是被囚禁于无言图书馆深处,拥有金丝布。
因此,月光之子,正是渎神世界中降生的一位耶稣。身为圣子,为什么月光之子会被分散囚禁,与另一个被抛弃的婴儿毗邻而居?
璇玑圣杯:生锈的铁杯。外表简单朴素,杯壁装饰有暗银,杯底有几行螺旋排列的诗文,讲的是异教的禽兽与禁果的故事。
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被赶出了伊甸园。而璇玑圣杯所暗示的无疑也是某些被禁止的东西。在璇玑圣杯的物品描述中,我们能看到:“神母所禁止的那些绘画和偶像究竟在何处?如果它们是由奇迹所激发而创,就不应该被毁弃,这可是罪孽深重啊。”
月光之子是被神母囚禁在沉睡画布的;
被禁止的绘画和偶像很大概率是被奇迹激发所创。
这里的第二条以后会在“人的奇迹”一章再次分析,这次我们先看第一条:月光之子是被母亲“神母”囚禁的。换句话说,他是被“神母”主动抛弃的。圣婴耶稣被圣母玛丽亚产下,而月光之子却被自己的母亲抛弃,小月光之子被拆分囚禁在各个角落,诞生时的画布也被藏匿于无言图书馆的最深处。
游戏文本中提到神母的地方有三处:金丝布、圣王门、裁判官钥匙。
第三点后面再说,金丝布的物品描述中写:“我倾尽毕生心血为神母会作画,让神灵能够跃然纸上。”
这讲的是月光之子诞生时的事:一位画家被奇迹所激发,画出了神灵的模样。圣子在画布上显现了。然而,神母会却不想让任何人见到这幅画,把它锁在了无言图书馆的最下层。所以,“神母”并非真有其人,而是以神母为名的教会抛弃了自己理应侍奉的圣子,因为圣子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与想象。
到沉睡画布的另外一边就会发现,不只是地理意义,BOSS弃婴和月光之子的命运其实也是彼此印证的。
在念珠“柳条纽结”和一具尸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弃婴的故事:弃婴的母亲被放上火刑架时,裁判官从她手中夺下了她的孩子。她哭叫着祈求裁判官不要让她的孩子看到她被处以火刑,她的孩子泪流满面,在远处看着她,结果被蒙住了眼睛,而蒙眼布立即就被泪水濡湿。人们在围观火刑,高声骂她是女巫,是异教徒。当柴火堆燃起火焰时,她祈求能有善人用柳条以她的形象编造一个与她体态相仿的偶像。可以把孩子放入偶像的怀中,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思念她了。人们照做了,当偶像造成之时,人们把哭闹的孩子放入它的怀中,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立马停止了哭闹。这便是奇迹又一次显现慈恩了。
如果只是丧母,婴儿会被称为“孤儿”而不是“弃婴”。因此,在原生的母亲死后,弃婴一定被再次抛弃过。
而沉睡画布发现的尸体上,我们可以知道这具尸体生前对抱着婴儿的柳条女人十分惧怕,觉得“像是真的有人在背后摇着他似的”,因此可以推断,婴儿的新亲人是因为对柳条偶像感到畏惧,才再次将婴儿抛弃在沉睡画布,只是逃离的时候死在了路上。
审判她的是裁判官;
孩子的蒙眼布立即被泪水濡湿;
人们骂她是女巫,是异教徒。
同样包含裁判官、蒙眼布、濡湿、女巫、异教徒这三个关键词的道具分别是裁判官的钥匙、圣物幻罪布巾、神烟宝珠。
这段表述非常关键,我们先不分析,只单摆出来这些关键信息:露济薇娜非常虚弱、露济薇娜的双目目睹了幻影、裁判官认为露济薇娜的双目获得了神恩。另外,裁判官钥匙本身是和柳条纽结放在一起售卖的,它们一定有所关联。
而“神烟宝珠”这一道具中,讲述的是被烧焦的异教徒尸体冒的烟如何成为了神圣的念珠。这个念珠的作用是攻击时可能回复信仰值。
把上述信息串联起来,我们这里可以提出一个完整的假设,露济薇娜虚弱是因为她刚刚生产——她正是弃婴的生母。而她被剜去双目是因为目睹了神恩,被施以火刑是因为未婚生子。她一定程度上是神圣的,因为当她死后,她尸体上冒出的烟被收集,成为某种神圣的物件。
这个故事听起来极其熟悉。换句话说,她就是生下耶稣的圣母玛丽亚。而“弃婴,放逐之裔”,和月光之子一样,正是又一位耶稣。
证明露济薇娜是玛丽亚的信息较为零碎,我们可以从这个假设逆推,如果弃婴的身份能被确定为又一位耶稣,那么露济薇娜的圣母身份就也能被证明。
幻罪布巾的物品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白布被浸湿后,修女将其呈予神母,说道:这就算是他的忏悔了。”
在本章开头,我们说过,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是一种赎罪和忏悔。他是为全人类做了忏悔,赎了罪。而很明显的是,幻罪布巾的原型,就是印有耶稣清晰面容的“都灵圣体裹尸布”。它是意大利都灵大教堂所保存的一块十四尺五寸长、三尺八寸宽的布,布上隐隐约约有一个人的前身和后身的影像。信徒们相信所看到的就是耶稣基督的真容。
而弃婴的形象,同样眼睛上蒙着被泪水濡湿的蒙眼布,头上还戴着类似耶稣被钉死时戴着的荆棘王冠。
他和月光之子分别位于同一地图的左右两侧,都与自己或名义或血缘意义上的母亲分离。但是在渎神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扭曲而颠倒的,以神母为名的教会迫害真正的神母,两位圣子接连降生在世上却又接连被抛弃,如果说无罪的耶稣诞生是为了给充满罪恶的世人赎罪,那么在渎神的世界里,耶稣也需要竞争上岗。
月光之子和弃婴都是这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他们都丧失了成为圣子的资格,一个分散各地,最后选择成为主角忏悔者的助力;一个是忏悔者的绊脚石,被主角斩杀。
在下一章,我会去尝试分析另一对同样彼此竞争、但又互相印证的圣子。本章开头,笔者提出要在圣子部分中解释渎神世界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逻辑。经过对月光之子和弃婴的分析,这个逻辑已经被初步揭示了:虽然有三字之结等对“三”这个数字的强调,但渎神的世界并不是三位一体的,渎神世界的秘密是两极的秘密。更确切地说,它是双重性,是基督与反基督、神与人、自由与不自由的秘密。
评论区
共 54 条评论热门最新